放眼整個農村,如今仍奔赴在致富賺錢的路上,艱難也步步改善著經濟生活條件。一個30歲的小夥輾轉在城市和農村70公裡的道路上,無奈之中為了完成自己購房置業的夢想,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農村家鄉,在10畝田上開始了創業的故事。
過去
從村裡出門到市區要70公裡的路程,到鎮上才能坐上開往市裡的私人承包的客車。就這樣的日子過了三年,本來以為走出了鄉村,就可以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苦一年耕種10畝薄田才收入八千元的苦日子。滿懷希望之下,在城市上班月入不足3千也很知足。周末一次休班,同事小王約他和幾個同事一起去家裡做客,酒足飯飽後幾人商討起做點什麼生意來,小偉覺得自己不會做什麼,聽完就沒再參與。一周後小王已經辭職自己做起了蔬果批發的生意,一來二去,小偉時而來到同事小王的店裡,眼見著忙裡忙外的小王,不到一年時間開了另一家店,小偉禁不住開始犯嘀咕了,不如自己也做點生意闖一闖?但做什麼呢?
一個月後回老家,一路上沿著蜿蜒的土路,看著兩邊綠油油的田地裡,莊家長勢正好,可怎麼才能賺更多的錢呢?種莊稼實在是個苦差事,傳統的種養不賺錢還搭工,一年收入個七八千只能在溫飽線上掙扎。可有什麼門路呢?換做同齡人,在農村二十幾歲的年齡早就已經結婚生子,小偉很是惆悵,他想著走出大山,走出致富路。
轉機變遷
轉機出現在三年前,一直沒斷聯繫的小王,現在生意越做越好,這對輕車熟路的小王來說有點安逸了。這天小王和一個合作夥伴約在一起吃飯,期間朋友發愁說去哪裡找個生產基地,因為時下老百姓特想吃到有機蔬菜瓜果,不要化肥農藥,這種蔬果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健康、綠色、無公害。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小偉說不妨讓我來做,我家有的是地方田舍,就是種植技術欠缺,人力也沒什麼問題。一圈交流下來,三個人商量決定由小偉來做這個事,朋友負責種子和種植技術資金,小王負責店鋪銷售和大頭資金,小偉提供田舍10畝、人力、一小部分資金,久違的欣喜在小偉的心裡升騰,第二天,小偉毅然決然地返回家鄉,開始創業尋夢之旅。
新品種新技術新市場高收益
傳統的農作物、傳統的種養方式,實在託舉不起脫貧致富的重擔。不久,他們就分別建起了三畝地的暖式大棚,引入的嫩黏玉米、大棚辣椒、黃瓜、西紅柿、鮮菇品種,分別種在了大棚和自然涼地裡。這些看起來仍然普通的蔬菜,讓村民們很是不解,這個不還是一樣嗎,到處都有的東西拿來賺錢,不大可能。有了技術有了市場,當這些蔬果被70公裡外的小王包銷、陸續賺回兩萬元的時候,鄉裡鄉親才消除了懷疑的顧慮。
三天一個來回,每次跑完70公裡的路程,灰頭土臉的小偉顧不得滿身的疲憊,總是拿起一根黃瓜先咬上兩口,仿佛3年前每年十畝地才收入8千元的陰霾全都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黝黑皮膚下配著潔白牙齒的那滿臉甜美的笑。這條70公裡的路,至今已經跑了四年多,小偉也早早完成了從年入8千,到月入一萬的躍遷,走出農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了,在城裡買了房置了業,但紮根在農村的心更加堅固,這是更多10畝田的變遷希望!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感謝閱讀。
我司藍海旭日7,關注我,有更多創業知識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