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銀保監局提示:別中了「黑中介」貸款的「定製圈套」

2020-12-18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孫詩宇)訊,為了應對銀行貸款的高門檻,市場需求衍生出許多貸款中介機構,然而貸款「黑中介」的猖獗,讓消費者如果不注意辨別就很容易上當受騙。近日,北京銀保監局提醒消費者務必要提高警惕、謹防貸款「黑中介」,做到正確貸款「三要三不要」,遠離貸款五大「圈套」。

謹防貸款「黑中介」的五個「定製圈套」:

圈套一:「包裝貸款」。「黑中介」謊稱通過包裝資料可以解決借款人「銀行流水不夠、收入不達標」等資質方面的困難。但當你拿著造假資料去申請貸款時,便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是資料造假被金融機構查出,結果自然是拒貸,還會被金融機構列為黑名單;二是個人信息洩露「被貸款」,相關資料可能被黑中介拿去申請貸款。

圈套二:「無需審批」。「1分鐘辦理、無需審批」、「僅憑身份證,當天可放款」,「黑中介」一般將目標鎖定在收入不穩定人群,「1分鐘辦理、無需審批」、「僅憑身份證,當天可放款」是很好吸引該人群的噱頭。而被這些虛假信息迷惑雙眼的借款人,往往拿到的是一份「天價」合同,最終造成無力償還的結果。

圈套三:「貸前收費」。「黑中介」承諾低息、快速放款,但前提是借款人先要交一定的保證金、押金,以證明自己的還款能力。一旦借款人交了錢,「黑中介」就會消失無蹤。正規的金融機構在正式放款前是不會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的。而「黑中介」一般沒有實際業務,圖的就是借款人支付的各種費用,因此會在貸款過程照中,以各種名目收取費用。

圈套四:「宣稱有關係」。「黑中介」宣稱自己在金融機構有熟人或者有關係,可以幫助借款人輕鬆貸款,而且利息很低,不過需要繳納一定的服務費。如果借款人信以為真,交了所謂的服務費,貸款無望反倒被騙了服務費。正規的金融機構,都有嚴格的貸款審核流程,並不是內部人員就能左右的。

圈套五:「洗白徵信」。「黑中介」慌稱只需幾千元就能洗白個人徵信,無論多花、多黑都能洗白,以避免貸款被拒。一旦你信以為真,被騙的就是你。徵信報告只有上報的商業銀行,才可以修改、更正,除此之外,任何機構或個人都是無權更改的。不良徵信記錄,會在還清全部逾期欠款及罰息的5年後自動消除。發現徵信有不良記錄時,要積極處理,並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才是正確之道。

正確貸款「三要三不要」,遠離貸款五大「圈套」。

一是花錢要理性,不要讓個人貸變成「燒錢貸」。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對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做出正確的判斷,量入為出、理性借貸;不要忽視自身的實際收入水平,不計後果、盲目借貸,否則一旦資金斷流,就容易陷入「黑中介」貸款的「定製圈套」。

二是借錢要正規,不要把「假李鬼」當成「真李逵」。「三看」辨別正規金融機構:一看聯繫方式與經營場所。正規的金融機構會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聯繫方式,並非只有一個簡單的貸款網站,並非一個QQ號或一串手機號碼。二看前期費用和貸款利率。從貸款利率和前期費用來看,遇到「無門檻、低利息」的貸款產品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正規的金融機構在正式放款前是不會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費用的。三看受理區域與營業執照。正規的金融機構一般只辦理當地業務,有利於控制信貸風險,而非正規機構一般會聲稱「可辦理全國業務」,這是他們異地行騙的一種手段。正規的金融機構會在當地工商部門註冊,借款人可以登錄當地工商部門網站看看是否已經註冊。

三是救濟要理智,不要讓中介貸變成「中介害」。如果不幸陷入「黑中介」貸款陷阱後切忌自亂陣腳,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尋求正確的救濟渠道。消費者應保留相關證據,及時向公安機關進行報案。不要因為害怕,被「黑中介」恐嚇、威脅,在陷阱中越陷越深,遭受財產損失和不法侵害。

相關焦點

  • 「1分鐘辦理、無需審批」 別中了「黑中介」貸款的「定製圈套」
    對此,北京銀保監局今天(7日)發布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務必要提高警惕、謹防貸款「黑中介」的五個「定製圈套」。圈套1「包裝貸款」「黑中介」謊稱通過包裝資料可以解決借款人「銀行流水不夠、收入不達標」等資質方面的困難。
  • 整肅保險中介亂象 | 北京銀保監局連發兩文督促合規經營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強保險中介監管,頻頻出重拳整治中介亂象。11月12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銀保監局獲悉,該局近日針對保險中介機構及保險銷售人員接連下發兩份通知,加強北京地區保險中介機構的合規管理,強化轄內保險機構對從業人員的管理責任,規範保險機構經營行為。
  • 「70後」地方銀保監局局長增至16位:秦漢鋒任河南銀保監局局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70後」地方銀保監局局長增至16位:秦漢鋒任河南銀保監局局長作者:李願「70後」地方銀保監局局長再添一位。1月14日,河南銀保監局網站顯示,秦漢鋒已出任河南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 北京銀保監局開出多張涉房罰單 上海銀行北京分行、梅賽德斯奔馳...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吳限)9月11日,北京銀保監局一口氣披露了6張罰單,此次共有6家機構被罰,主要包括銀行、信託以及汽車金融領域。6家機構合計被罰款510萬元,被罰原因主要包括信託資金、個人消費貸款以及理財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行業。
  • 篤於新 行於精 四川銀保監局「一體兩翼」深化推進債委會工作機制
    四川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童夢四川省銀行業協會秘書長楊蕾  5月16日,第214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四川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童夢以「篤於新 行於精 四川銀保監局『一體兩翼』深化推進債委會工作機制」為主題,介紹了四川銀保監局引領銀行業運用債委會提高金融服務質效
  • 淨網2020 謹防貸款「黑中介」圈套:花錢理性 借錢正規 維權理智
    牡丹江網警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提高警惕、謹防貸款「黑中介」的五個圈套:圈套一:「包裝貸款」。「黑中介」謊稱通過包裝資料可以解決借款人「銀行流水不夠、收入不達標」等資質方面的困難。這其中存在很大風險:一是資料造假被金融機構查出,結果自然是拒貸,還會被金融機構列入黑名單;二是個人信息洩露,相關資料可能被「黑中介」拿去申請貸款。圈套二:「無需審批」。「黑中介」一般將目標鎖定在收入不穩定人群,拿「1分鐘辦理、無需審批」「僅憑身份證,當天可放款」等當噱頭。而被這些虛假信息迷惑的借款人,往往拿到的是一份「天價」合同,最終造成無力償還的結果。
  • 又一地銀保監局換帥!「70後」博士秦漢鋒出任河南銀保監局局長
    1月14日,據河南銀保監局官網顯示,秦漢鋒任河南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簡歷顯示,秦漢鋒,男,漢族,湖北紅安人,博士研究生學歷,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2016年6月至2018年任原北京銀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2018年11月,任北京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廣西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任慶華
  • 西藏銀保監局局長向恆:預計今年轄內不良貸款率在0.5%以下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12月10日,在第265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西藏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向恆介紹稱,到今年10月底,進一步壓實了各機構風險處置的主體責任和大股東責任,全區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持續實現雙降,預計今年不良貸款率在0.5%以下。
  • 江西銀保監局推出十七項舉措 加強金融機構個貸風險管理
    11月17日消息,近日,江西銀保監局下發通知,對轄內銀行業機構等進一步加強個人貸款風險管理工作作出指導。  通知指出,江西銀保監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有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發放個人貸款降低準入門檻、過度提供授信、放鬆風險管控,導致個人貸款信用風險持續增加,特定客戶群體不良貸款清收難問題突出。
  • 50歲秦漢鋒任河南銀保監局局長,曾任銀保監會系統團委書記
    50歲秦漢鋒任河南銀保監局局長,曾任銀保監會系統團委書記 澎湃新聞記者 胡志挺 2021-01-14 17:12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銀保監局:鼓勵各行對在「疫」期間到期普惠貸款做到「應續盡續」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為更好地推動北京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做好普惠金融服務,2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銀保監局處獲悉,近日,在北京銀保監局指導下,北京市銀行業協會組織並發起了《北京市銀行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普惠金融服務自律公約》(以下簡稱《自律公約》)籤署活動,鼓勵各行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小微企業合理的新增貸款需求做到
  • 陝西銀保監局:嚴把準入關口 確保精準扶貧貸款貸得準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陝西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許文12月10日在第265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確保金融扶貧過程中貸款精準投放,陝西銀保監局主要從「貸得準、管得嚴、用得好、收得回」四方面開展工作。  具體看,一是嚴把準入關口,確保精準扶貧貸款貸得準。
  • 銀保監會: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
    這些人身險公司將由屬地銀保監局監管1月12日,銀保監會研究制定了《人身保險公司監管主體職責改革方案》(下稱《方案》)。調整後,將91家人身保險公司劃分為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和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兩類。其中,銀保監會直接監管公司39家,銀保監局屬地監管公司52家。
  • 部分結構性存款「造假」 北京銀保監局劍指四類亂象
    北京銀保監局9月6日印發的《關於規範開展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顯示,2018年以來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結構性存款規模大幅增長,但一系列合規問題和亂象也隨之凸顯。根據《通知》,經北京銀保監局調研及監管排查,目前轄內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包括產品設計不合規、風險計量不準確、業務體量與風控能力不匹配、宣傳銷售不規範。
  • 聚焦降低企業成本 京浙粵三地銀保監局各出實招
    2019年7月,在海澱區政府的支持下,北京銀保監局在全國率先設立了首家無還本續貸中心。北京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明肖在會上表示,當時設立這兩個中心的背景是過去我們小微企業每到還款時需要背負沉重的過橋成本壓力,有時候企業就被過橋「過死掉了」。李明肖同時表示,目前推動效果明顯,「我們做了400多億元、1.4萬多筆,這個量基本就是應續盡續、能續則續」。李明肖說。
  • 為生兒子假離婚找代孕,「無人敢管」的廣西銀保監局原副局長被查
    廣西銀保監局原副局長趙汝林是銀保監會立案查處的首個金融監管官員。日前,趙汝林反面典型案件在銀保監系統進行通報,透露了不少案件細節:轉移、藏匿贓物,搞封建迷信活動,為生兒子假離婚找代孕……通報還強調,趙汝林擔任廣西銀保監局副局長期間,該局先後換了四任局長,然而流水的「一把手」並沒有撼動這位鐵打的「坐地戶」,局裡其他班子成員甚至要通過他才能對「一把手」匯報工作。
  • ...局「以案說險」:正確認識個人貸款保證保險 勿盲目勾選「已知曉」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冷翠華上海銀保監局近日公布一起案例並進行消費者提示。案例顯示,楊先生因急需資金周轉,在網際網路上向某銀行申請10萬元貸款,為獲得增信服務,提高貸款成功率,楊先生選擇了投保某保險公司的個人貸款保證保險,並按照提示進入投保環節,在後續頁面中出現了個人徵信業務授權書、保險產品介紹、投保須知及投保協議等。楊先生急於獲得貸款,未仔細閱讀就直接勾選了「已知曉」並進行了下一步操作。
  • 深圳男子貸款被黑中介套路,到手11萬卻收銀行50餘萬催收通知
    通過朋友介紹,王先生經一家中介公司「包裝」貸得11萬元,但他隨後卻收到了銀行50餘萬的催收通知。近日,龍崗警方通過類似警情的串並偵查,成功打掉了一個貸款黑中介,抓獲嫌疑人11名,並繳獲大量銀行卡、身份證、手機卡等公民個人資料。經初步統計,2015年至今,該團夥以類似手法作案百餘起,涉案金額五千餘萬元。
  • 金融助力小康建設,東西南北四地銀保監局各交「新答卷」
    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各地銀行保險業根據當地的實際有各自的探索。  12月10日,在中國銀保監會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分別來自東、南、西、北四地的江蘇、福建、西藏、陝西銀保監局局長,給出了各自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