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代替眼睛:有聲書能否帶來閱讀方式新變革?

2020-12-04 環球網

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變化,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到如今的「聽書」(即有聲閱讀),當碎片化的時間成為網際網路爭奪的重點後,用耳朵代替眼睛,逐漸讓閱讀有了更多可能。

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有多位讀者和出版業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喜歡「聽書」的人群在逐漸擴大,未來也許會成為數字出版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碎片化時間裡的「聽書」

打開一款聽書APP,戴上耳機,再隨著湧動的人潮擠進地鐵,如今成了90後劉菲(化名)每天早晨上班的必備環節。

這個習慣始於大約三年前。那會兒她剛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不久,熟悉環境、處理紛繁複雜的事務……工作適應期內,劉菲的時間被分割地相當零散。

花在通勤路上的時間也變長了,這把休閒時間又分走了一小部分。「我平常很喜歡看書,但那會經常需要加班,很難再拿出時間去讀一本小說。」逐漸地,她注意到「聽書」這種閱讀方式。

「我平時喜歡看的書,有不少都已經有了音頻,『聽書』比起讀書來,環境不受限制。也能保護視力。」劉菲對「聽書」的一個重要感受是創新,「有些書不止朗誦得好,配樂也很好聽」。

她計劃著,以後再多下載一兩個聽書APP,「畢竟每家的內容不可能完全一樣,多一些渠道,也能多收穫一些比較優質的內容吧」。

逐漸擴大的「聽書」人群和市場

這些年來,像劉菲一樣選擇「聽書」的人們並不少見。

「聽書」並不是只聽圖書的音頻版。對「有聲閱讀」,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解釋,是指通過有聲方式,包括通過錄音帶、廣播、網絡語音播報如移動APP、微信語音等,收聽圖書相關內容,「包括圖書朗讀、故事、外語學習等」。

據2017年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兩成以上國民有聽書(有聲閱讀)習慣,中國成年國民的聽書率為22.8%,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0%),提高了5.8個百分點。在未成年人群體中,聽書頻率相當高,14—17周歲青少年的聽書率高達28.4%。

近年來國內有聲書市場也的確表現驚人。另有數據顯示,中國聽書市場起步於2014年,到2017年年底,市場規模已達40.5億元,聽書人口超2億人。

「有聲書已成為喜馬拉雅FM平臺上最熱門的收聽品類之一。」喜馬拉雅FM相關負責人亦曾透露,「在我們平臺上目前的有聲書活躍用戶每天聽書時長達3個小時,高頻用戶一年聽書15本以上,『聽書』這一形式已經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有聲書」帶來閱讀方式的新變革?

隨著人們閱讀方式的豐富化與靈活化,「聽書」內容也給人們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和不同於傳統閱讀方式的體驗。

比如,人們逐漸藉助「聽」來學習知識,利用碎片化時間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曾有文章指出,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在線音頻行業會繼續成長,盈利模式也會朝內容付費方向發展。

「有聲書增長比例很快。」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張蓉透露,「現在我們自己的網絡小說,也在有意識地去主動組織、加工,將其『有聲化』」。

在張蓉看來,未來「聽書」會是一個特別好的市場,也是智慧型手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地鐵也好,公交車也好,還是『聽書』方便。『聽書』是閱讀的一個好方法,也是傳統閱讀方式的有益補充」。

「從『聽書』產生的經濟效益上來看,未來有聲出版的經濟產業鏈為傳統出版提供了更多可能。」 喜馬拉雅FM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音頻媒介是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唯一的伴隨性媒體,「有聲書未來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它和音頻課程的普及也許會帶來新的閱讀革命」。

「內容」仍是聽書領域制勝關鍵

雖然「聽書」看上去有種種好處,但仍有一些讀者並不買帳。趙辰(化名)說,自己一直更喜歡看紙質書,注意力更集中,也方便做筆記。

「紙質書看著舒服,閱讀體驗也好。」趙辰也曾偶爾嘗試去「聽」一些文章或小說,但覺得效果並不很好,「另外,一些精品內容有聲化的不那麼全面,很難通過『聽』獲得想要的知識」。

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亦顯示,在「不聽書」的原因裡,「沒有聽書習慣」是首要原因,超過半數的國民選擇這一選項,「不喜歡聽書的形式」「沒有感興趣的內容」也是制約國民聽書的因素。

在徐升國看來,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降低了閱讀成本,便利用戶參與內容製作,「有聲閱讀」可以算是閱讀新的增長點。但作為一種新興閱讀方式,內容還需要不斷豐富。

「此外,『有聲書』還涉及音頻製作、版權等一系列問題。」一位出版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往後怎麼發展現在還不能斷言,但最終還是要有優質的內容,「那才是制勝的關鍵」。(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記者 上官雲)

相關焦點

  • 用耳朵「閱讀」《紅高粱家族》莫言十部長篇小說變有聲書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隨著網際網路媒介的發展,書籍擁有了越來越多層次的、立體的閱讀方式,而「用耳朵閱讀」就是其中一種。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先生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演播陣容強大,由配音演員桑梓領銜演播,華音小說劇匠心製作,以「多人有聲劇」的方式,還原莫言奇幻瑰麗的文學世界。而莫言的小說也堪稱現代白話漢語的奇蹟。
  • 你用「耳朵」閱讀了嗎?
    今天,你用何種方式閱讀?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閱讀方式正在發生著改變和重構。從紙質閱讀到電子書閱讀,再到手機裡的聽書App,伴隨著文學傳播媒介的更迭,在傳統閱讀之餘,用耳朵代替眼睛去閱讀,已然成為一種新的讀書「姿態」。
  • 出版社紛紛設立有聲事業部 有聲閱讀已成為全民閱讀新增長點
    在中信出版集團針對首批讀者的限時特價活動中,讀者通過微信掃碼購買、參與活動,不僅能獲得《今日簡史》紙質書、100分鐘專家音頻導讀和有聲書,還能獲得尤瓦爾的前兩部暢銷作品《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的有聲書。  隨著有聲閱讀成為全民閱讀新的增長點,聽書市場越發為出版界所關注。
  • 從有聲書到廣播劇,誰在爭奪你的耳朵?
    尼爾森網聯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當前中國網絡收聽規模已達6.61億,網絡音頻內容接觸率達47.55%,八成以上網民將收聽網絡音頻作為主要的休閒娛樂方式。從有聲書到廣播劇,音頻平臺正加快行業布局。這能否延展音頻的觸達率,進而撬動整個行業?
  • 眼睛省著用 冰城人愛用耳朵閱讀 - 新晚報數字報
    3年來,我已經用耳朵『讀』了1860多小時的書,如果分攤到每一天,『閱讀』時長大概是1.7小時。我都有點兒佩服自己啦!」小水對記者說,利用碎片時間收穫知識,很有成就感。  在我們身邊,像小水這樣的「聽書族」,越來越多。  二胎媽媽周女士花了300多元,辦了音頻APP的付費會員。
  • 喜馬拉雅巔峰榜4月榜單出爐,葉聽風、有聲劉忙等有聲書主播成直播...
    《安寧老師的日語課》《平凡的世界》《遼瀋先聲》《段子來了》等優質內容摘獲教育付費榜、出版暢銷榜、熱播榜、口碑榜冠軍,陳臻臻、阿浩說事兒、有聲的紫襟等主播摘獲直播紅人榜、人氣電臺榜、人氣聲優榜冠軍。巔峰榜新增口碑榜,口碑榜根據用戶評分排序,持續為高質量內容點讚。聽書(即有聲閱讀),用耳朵代替眼睛「閱讀」,正被越來越多人選擇與接受。
  • 歐美明星熱衷錄製有聲書 有聲讀物成出版界新寵
    這並不是說,他有了很多空閒時間,而是他找到了「讀」書新方式。威爾伯在晨練時間和20分鐘的上班路上,加上做晚飯或打掃衛生的時間,都用iPhone聽有聲讀物。入睡前,他改用Kindle,從聽過的朗讀者結束的地方,接下去閱讀同一本書。新閱讀模式數字革命在給印刷業造成沉重打擊的同時,也推進了有聲讀物爆發式增長。
  • 喜馬拉雅423聽書節收官 有聲閱讀推動全民閱讀不斷深化
    《豐乳肥臀》上線喜馬拉雅,給用戶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  除了上述經典作品,喜馬拉雅還上線多部超人氣有聲小說,《遮天》《鬥羅大陸4終極鬥羅》《家有王妃初長成》《一劍獨尊》《第一序列》等小說「組團」上線,喜馬拉雅當家大主播頭陀淵、小桃紅、喜道公子、一種侃侃、一刀蘇蘇等傾情演播,為用戶帶來一場聽書盛宴。  此外,喜馬拉雅還精心準備了聽書大禮包。
  • 有聲閱讀市場悄然興起:不受時間限制想聽就聽
    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在音頻技術和用戶需求的雙重刺激下,2018年國內有聲閱讀的市場規模或將逼近45億,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未來有聲閱讀付費空間潛力巨大。    有跡象顯示,一場有關全民閱讀的新市場正在打開。
  • 有聲閱讀群雄逐鹿 懶人聽書如何攻堅
    此種背景下,有聲閱讀則因其娛樂屬性以及更廣泛的用戶基礎受到追捧。據艾媒諮詢數據,預計2018年有聲書市場規模將達到45.4億元。資本持續湧入,也驗證著有聲閱讀的市場前景。據報導,近兩年,在資本寒冬情勢之下,喜馬拉雅FM、懶人聽書、蜻蜓FM等音頻平臺先後獲得億級融資;而以知識付費立命的知乎、得到等知識分享平臺也先後布局在線聽書業務。場上玩家不斷增量,競爭加劇,行業初現群雄逐鹿之勢。
  • 經典作品的「耳朵電影院」——「引讀者」系列有聲閱讀正式發布
    用聲音賦予文字活力,讓閱讀更加鮮活有趣。 4月21日下午,由智領未來雲學堂榮譽出品的「引讀者」系列有聲讀物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千人禮堂發布。 引讀者有聲閱讀計劃的負責人小未姐姐為現場的領導嘉賓和小讀者們做了詳細介紹。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和大語文時代的來臨,閱讀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首次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新增「快樂讀書吧」版塊,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將學習延展到課外,動員社會和家庭為閱讀加油。
  • 有聲閱讀市場悄然興起:不受時間限制 想聽就聽
    而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用戶對內容付費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未來有聲閱讀付費空間潛力巨大。有跡象顯示,一場有關全民閱讀的新市場正在打開。「有聲讀物」成為國民閱讀新寵 有聲閱讀,顧名思義就是閱讀時用耳朵代替眼睛,通過有聲方式,包括錄音帶、CD、有聲讀書機、廣播、移動APP、微信語音等,收聽圖書內容。
  • 出版社紛紛設立有聲事業部 聽書給內容生產帶來啥變化
    在中信出版集團針對首批讀者的限時特價活動中,讀者通過微信掃碼購買、參與活動,不僅能獲得《今日簡史》紙質書、100分鐘專家音頻導讀和有聲書,還能獲得尤瓦爾的前兩部暢銷作品《人類簡史》《未來簡史》的有聲書。 隨著有聲閱讀成為全民閱讀新的增長點,聽書市場越發為出版界所關注。
  • 用耳朵「閱讀」莫言作品,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
    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演播陣容強大,由配音演員、華音傳媒創始人桑梓領銜演播,以「多人有聲劇」的方式,還原莫言奇幻瑰麗的文學世界。
  • 乾貨分享|華為應用市場2020能量季亮相杭州:抓住有聲書時代的新機遇
    華為應用市場攜手懶人聽書為大家帶來了關於聽書的主題分享會,帶領大家走進有聲書的世界。抓住有聲書時代的機遇,執著終會迎來陽光聽書,如今已成為很多讀者的新選擇。面對話筒,說故事、讀原著,一人分飾多角……貌似神秘的有聲主播們,讓不少人都會好奇。
  • 有聲書主播上榜福布斯:內容創業正進入音頻時代
    我們急於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時間戰場催生了「耳朵經濟」,新的技術載體帶來了新的信息獲取方式,相比書本和報紙,更高效,場景更豐富。每天的通勤時間,息燈後的睡前時間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起來。2018中國全民閱讀年會上,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五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的「耳朵閱讀用戶」正在飛速增長:2017年成年國民聽書率為22.8%,較2016年提高了5.8%,聽書已經成為各種閱讀方式中增長最快的方式之一。
  • 從混沌到秩序,四十億有聲書市場嬗變
    據艾媒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有聲書市場規模達32.4億元,預計今年將增至45.4億元,越來越多的平臺正跑步進入有聲市場。浪潮之下,海灘的每一處幾乎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有些礁石,卻不會輕易被衝刷。有聲書這些年來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又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 有聲文學與網絡配音,從閱讀到朗讀
    有聲文學各種有聲文學的平臺其實現在出現好多,究其形式都算是廣播電臺的網絡化版,包括朗讀文學著作、網絡小說以及廣播劇,形式內容多樣。很多微信公眾號也在長文,尤其是情感類、故事類文章採用音頻閱讀的方式來解放讀者的視力,很適合以夜間聽收音機的形式收聽或單純助眠;朗讀與配音有聲文學中以朗讀為主,而在視頻中以配音或錄音為主,但是兩者都是自媒體的發聲武器;
  • 懶人聽書年度聲咖評選結束 釋放有聲閱讀行業新機會
    關注的背後,是用戶對有聲閱讀的狂熱,人氣主播和爆款節目或許預示了步入新賽道的有聲閱讀行業,究竟從何處發力。據了解,優勝主播將獲得懶人聽書百萬推薦位和量身打造的「2019年主播推廣計劃」以及懶人聽書官方獨家籤約機會,此外,還將獲得由昆士蘭旅遊及活動推廣局提供的為期8天的昆士蘭文化與自然體驗機會,與知名主播品牌周大福的VIP用戶共同開啟一段精彩的文化之旅。
  • 用耳朵閱讀的莫言作品 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上線喜馬拉雅
    這些劇目是莫言系列長篇小說首次被成規模地改編為有聲劇,均以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莫言長篇小說定稿版為底本,得到莫言先生和出版社的授權,是在有聲書方面的一次全新嘗試。莫言長篇精選有聲劇演播陣容強大,由知名配音演員,華音傳媒創始人桑梓領銜演播,華音小說劇匠心製作,以「多人有聲劇」的方式,還原莫言奇幻瑰麗的文學世界。而莫言的小說也堪稱現代白話漢語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