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潮汕民俗多,撈熱最數營老爺

2020-12-07 農趣兒

什麼是老爺?

」老爺「?你以為是對家中一老的尊稱?不。」老爺「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潮汕各地的大老爺數不勝數。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等;更多的是民間創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王、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珍珠娘、福德老爺、玉封大帝、華光大帝、木坑聖王、仙師公等等。

什麼是營老爺?

"營老爺"是一個民俗祭祀活動,在白天或晚上進行,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老爺走遍村裡的大路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包括標手(扛標旗),牌手(舉牌),轎夫,樂手組成。"營老爺"是用於祈求風調雨順,全村平安。營老爺時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爺,相傳可以帶來好運氣並且保一年平安。

今年在潮汕過年的你,摸老爺了嗎?

照潮汕人通常的說法,營老爺分文營和武營兩種。

在最基層的社區,文營的做法,是在祭祀儀式過後將老爺請上神轎,由選定的丁壯抬著,儀仗鼓樂前導,巡遍社區的每一條巷子,再繞社區的邊界遊行一圈, 回到神廠。

老爺出巡來啦
可愛又威風的娃娃們

武營的做法,一般只有鄉村社區才採用。祭祀儀式過後,要先用紅布將神像捆緊在神轎上,做好疾跑的準備。營神開始,各條巷子的巷頭都燃起篝火。丁壯們抬起神像,飛奔來到篝火前,用力把神座舉到頭上,縱身跳過火堆,跑過小巷。跑完村裡的巷子,又跑出田洋,抬著老爺巡遊村界,回到神廠。

潮汕人把這種做法叫做"走老爺"--潮州話的走,是跑的意思,這也是一個保留著古義的方言詞。

不管是文營還是武營,其原始意義,都在淨土驅邪。

為什麼是」營「老爺

」營老爺「?這不」迎「嘛?不。其實,"營"才是正確說法。」」營老爺「即」營神「。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營神"是口語說法,書面作"遊神"。營「有管制,圍繞之義。:"營老爺"可以說是請老爺在所管治的範圍內巡視一周。也含有出來保境安民之意。如果作"遊神",則是請老爺出來玩一玩,無意義,且有些褻瀆、不敬。所以,還是"營神""、"營老爺"的說法更有意義。現在書面也更多見」營老爺「。

什麼時候營老爺

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也有在二月的。潮汕各地舉辦的時間都不一樣。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流"鬧熱"(相當於北方的廟會)並且營老爺。鬧熱即潮汕人民方言裡的」撈熱「。

老爺由誰抬

八抬大轎一般由丁壯來抬。現在潮汕很多地方會由剛結婚的男青年或家裡剛添丁的男士來抬,預示新的一年更旺。據長輩說以前大家都搶著抬,搶到的還偷偷把轎子藏起來了……

丁壯的你,今年有幸抬轎了嗎?

營老爺有哪些花樣

營老爺除了熟悉的走老爺之外,還有傳統的拋老爺,拖老爺,浸老爺……

有說老爺被拋得越高越旺老爺被拖得越殘越吉祥……也有說任何損壞老爺的做法不能容忍,非常不吉利。因此,即使都是在潮汕,都是在營老爺,各村各鄉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呢!

說說你知道哪一種風俗?

是不是對營老爺充滿了好奇且期待呢?是值正月,還有機會,趕快去潮汕一睹為快吧,摸摸老爺,也許豬年更旺呢!

相關焦點

  • 潮汕習俗「營老爺」讓人眼界大開,村民們爬上牆頭圍觀
    潮汕習俗「營老爺」讓人眼界大開,村民們爬上牆頭圍觀 2019-02-18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潮汕地區的「營老爺」,地方習俗的傳統信仰
    「老爺」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潮汕各地的「老爺」名目眾多。其中有城隍、關爺、媽祖、龍尾爺、珍珠娘、百宮等等。潮汕地區信奉每一個神明有其獨特的作用,所以在祈求時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要信奉的神明。在潮汕,營老爺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地位超過春節,很多在外做生意的人,即使沒回老家過年,也會回家營老爺。
  • 潮汕鹽灶拖老爺習俗:見過虔誠拜神的,沒見過拖神打神的
    但在潮汕地區,有一種「敬神活動」卻與眾不同,在潮汕各路營老爺活動中算是翹楚,它就是潮汕鹽灶地區的「拖老爺」。營老爺是潮汕地區一種常見的祭祀活動「營」是指遊行、迴繞;「老爺」是指供奉在廟裡的各種神明 ;「營老爺」是指把各種神仙抬出來在鄉裡巡遊。
  • 組圖:潮汕社日迎老爺實錄
    【大嘴巴小記者-陳超報導】潮汕地區濠江區河浦12年一次的大型營老爺,兩天一夜的全民狂歡,晚上的營燈碉堡了,LED燈+舞檯燈+放煙霧+電光人+電子舞曲,居然還有DJ~這陣勢是在酒吧現場嗎?營老爺居然還能這麼玩!不過確定放江南style和鳳凰傳奇老爺愛聽嗎?
  • 有一種潮汕傳統,叫「拜老爺」
    藍鼎元也在《潮州風俗考》中說:「廟祀多而迎神賽會一年且居其半,梨園婆娑無日無之。」潮汕人過年,除了自己過年,也需給「老爺」過年,好吃好喝的供奉,人神共樂,普天同慶。燒香完畢,就讓「老爺」攜帶這些禮品上天,祈求「老爺」上天多說家門的好話,多降福到家門,在新的一年裡能闔家平安,吉祥如意,能賺大錢。潮汕人一心向善,也希望通過「拜老爺」追求一份真善美,通過「拜老爺」得到神明的庇佑。
  • 潮汕媳婦,一個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說起這潮汕人「拜老爺」,學問實在太大了,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範圍之廣,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也有的地方是初二十六)要拜家裡的地主爺之外,一年裡還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來佛祖)、觀音娘娘、土地公公、財神、月娘(月神)、門神、祖宗……特別是正月裡,拜老爺更是頭等大事,事關家宅一年興衰,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拜一次,場景堪稱盛大。
  • 「僑」這四十年:潮汕「走老爺」
    潮汕平原只有4000平方公裡,人多地少,唯有熱愛,方能生存。對土地的愛護和崇拜,一方面形成了「平土可耕、高土可種、下土可漁、下滷可鹽」的獨特生產方式,另一方面,必然產生對社神的崇拜,借本土神靈保境安民。戰亂和遷移的經歷,促使潮汕人非常崇尚健康的體魄和勇猛的性格,體現在神靈崇拜的民俗中,就是「武遊神」的流行。「武遊神」,即是以孔武的方式遊神,潮汕人稱之為「走老爺」。
  • 潮陽桑田嶼西社獨一無二的潮汕習俗——「叮香船」
    微電影,推廣視頻攝製,民鄉民俗、社區活動!   在潮陽桑田,正月十二有一個特殊活動叫「叮香船」   「叮香船」在整個潮汕民俗文化中獨一無二
  • 民俗:潮汕人都應該知道的正月初七菜餚,圖吉利還能有寓意!
    如果您是潮汕人,那麼您一定會清楚,在過完了春節初一,初二,初三之後,還有一個節日,那就是農曆正月初七,在這天潮汕人會吃一種菜餚,這種菜餚可能您聽起來會覺得奇怪,但是對於潮汕人來講,確實再熟悉不過的了,那就是「潮汕七樣菜」。
  • 為什麼潮汕人這麼喜歡「營老爺」
    中華大地上,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可能是人民的信仰,也同時是人們的傳統文化保留了下來,文明古國的文化體現,也可以從這裡看出來,不過,要論祭祀活動之最,我還是不得不說說潮汕地區的「營老爺」。潮汕地區的祭祀活動之多,規模之大,地域分布之不同,都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 歌手李桂合首發潮語歌曲《潮汕老爺》直扣心弦
    《潮汕老爺》是公司首推的原創潮語作品,參加「全球潮語歌曲排行榜」打榜時更名為《虔誠》,民間則更喜歡《潮汕老爺》這個通俗的歌名。《潮汕老爺》寫的是潮汕民俗和文化現象,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寄託,也是潮汕人民虔誠、重情義、敬賢的心態,填補了潮語歌曲關於歌唱民族信仰的空白。
  • 中國唯一的奇葩習俗:暴力拖踩「神老爺」的由來
    中國唯一的奇葩習俗:暴力拖踩「神老爺」的由來傳統民俗過大年,趕廟會敬神,祈求庇佑流年平安,全國很多地方都有存在。而在潮汕地區傳統習俗繁多,歷來潮汕人敬神佛十分虔誠。但卻另有一個鄉村,敬神的方式全國獨特,稱得上是「奇葩」。
  • 汕大老師拍攝記錄潮汕民俗:是一座值得挖掘的寶礦
    凌學敏 攝  在凌學敏看來,「賽大豬」「跳火堆」「賽龍舟」等潮汕民俗活動與其他地方的民俗活動有著本質上的差別。「潮汕民俗活動不是表演性質,而是虔誠的,不是『偽民俗』。」凌學敏說,這些民俗活動儀式感很強,又古老神秘,又真實現代化。  以「賽大豬」為例,這是潮汕地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之一。
  • 潮汕知多少 | 什麼是拜老爺?潮汕人為什麼執著於拜老爺?
    「拜老爺」是廣東潮汕地區一種傳統民俗和民間祭祀活動,歷史悠久。「老爺」是古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在潮汕就演變成對神明的敬稱。「老爺」涉及的神明數量龐雜,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範圍之廣超乎一般人想像。
  • 潮汕美食越來越火了,可我們擔心潮汕的年味也越來越少
    (潮汕的「紅桃粿」,謅星星攝)潮汕美食是越來越火了,作為一個潮汕人,目睹越來越多遊客慕名而來:牛肉丸、牛肉火鍋、腸粉......最近聽聞汕頭要起一條商店街,將所有老字號食肆都請去開店,有點擔憂,說不定那些樸實的美味,會不會因為驟然大增的名氣和過度商業化做壞了招牌。
  • 潮汕史上最全《拜老爺修煉手冊》
    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既崇拜原來的道教、佛教及民間神明,還有閩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長的神靈,因此在潮汕地區神靈名目繁多,神廟祠堂也舉目皆是。每逢初一、十五,可見提籃擔筐的婦女們,奔走於各個廟宇之間,虔誠膜拜。 神廟不論規制大小,統稱「老爺宮」;神明概稱「老爺」。
  • 鴻溝鄉丙申年初十日老熱「走老爺」——家鄉特輯
    一起尋找潮汕美食,弘揚潮汕文化。【走老爺】鴻溝鄉遊神活動,俗稱「走老爺」,始於清朝初期。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一為遊神日子,也是本鄉一年中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是日,各戶均虔誠地準備敬奉神明和宴請客人的禮品。▽ 高處拍攝「營安路」,甚是壯觀
  • 潮汕民俗:潮汕商人為何如此之多,與元宵習俗「猜啞謎」有何關?
    元宵節是中國最重要的一個節令,每個地方都會巨型屬於自己的習俗活動,到了元宵這天,猜燈謎是最有趣的活動之一,在潮汕地區,每年在關爺宮前,都會舉行一次盛大的猜燈謎大會,聚集了潮汕地區所有猜燈謎高手,他們的智慧,賦予了人們對於潮汕地區新的定義,而潮商更是聞名華夏。
  • 潮汕式拜老爺,算下你的年終獎夠買幾種三牲五果……
    每到年尾,潮汕地區總會煙霧迷繞,炮聲連天,又到一年祭拜時...「初一十五」、「過時過節」總能看到潮汕人祭拜的身影。在潮汕地區,神明之多,氛圍之廣,超乎你的想像...拜老爺的貢品很多外人不解潮汕地區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祭祀神明?
  • 林凱龍:下鄉30年只為記錄潮汕古俗_汕頭新聞_手機南方網
    受訪者供圖  汕大研究生導師林凱龍下鄉走訪30年記錄研究潮汕古俗。受訪者供圖  汕頭市澄海區鹽灶村的民俗活動「營老爺」場面震撼。受訪者供圖  對於潮汕地區的不少鄉裡而言,正月是一個「營標」「營老爺」的遊神時節,也是一件開年的大事,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潮陽英歌、潮州音樂中的潮汕大鑼鼓等,也頻頻在各種遊神賽會活動中亮相,成為不可缺少的元素。  在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中國思想史與中國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凱龍看來,遊神活動是潮汕地區古俗集中體現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