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老爺?
」老爺「?你以為是對家中一老的尊稱?不。」老爺「在潮汕地區是指一個鎮或村的守護神,潮汕各地的大老爺數不勝數。其中有進入朝廷規定把典的神明,如城隍、關爺、媽祖等等;有佛道諸神,如南極大帝、玄天上帝、呂祖等等;更多的是民間創設奉祀的雜神,如三山國王、安濟聖王、雙忠聖王、雨仙爺、水仙爺、龍尾爺、珍珠娘、福德老爺、玉封大帝、華光大帝、木坑聖王、仙師公等等。
什麼是營老爺?
"營老爺"是一個民俗祭祀活動,在白天或晚上進行,村裡的青壯年會抬著八抬大轎,抬著老爺走遍村裡的大路和小巷,遊行隊伍龐大,隊伍包括標手(扛標旗),牌手(舉牌),轎夫,樂手組成。"營老爺"是用於祈求風調雨順,全村平安。營老爺時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爺,相傳可以帶來好運氣並且保一年平安。
今年在潮汕過年的你,摸老爺了嗎?
照潮汕人通常的說法,營老爺分文營和武營兩種。
在最基層的社區,文營的做法,是在祭祀儀式過後將老爺請上神轎,由選定的丁壯抬著,儀仗鼓樂前導,巡遍社區的每一條巷子,再繞社區的邊界遊行一圈, 回到神廠。


武營的做法,一般只有鄉村社區才採用。祭祀儀式過後,要先用紅布將神像捆緊在神轎上,做好疾跑的準備。營神開始,各條巷子的巷頭都燃起篝火。丁壯們抬起神像,飛奔來到篝火前,用力把神座舉到頭上,縱身跳過火堆,跑過小巷。跑完村裡的巷子,又跑出田洋,抬著老爺巡遊村界,回到神廠。
潮汕人把這種做法叫做"走老爺"--潮州話的走,是跑的意思,這也是一個保留著古義的方言詞。
不管是文營還是武營,其原始意義,都在淨土驅邪。
為什麼是」營「老爺
」營老爺「?這不」迎「嘛?不。其實,"營"才是正確說法。」」營老爺「即」營神「。作為一種民俗文化,"營神"是口語說法,書面作"遊神"。營「有管制,圍繞之義。:"營老爺"可以說是請老爺在所管治的範圍內巡視一周。也含有出來保境安民之意。如果作"遊神",則是請老爺出來玩一玩,無意義,且有些褻瀆、不敬。所以,還是"營神""、"營老爺"的說法更有意義。現在書面也更多見」營老爺「。
什麼時候營老爺
一般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也有在二月的。潮汕各地舉辦的時間都不一樣。在一個鎮內每日一村各村輪流"鬧熱"(相當於北方的廟會)並且營老爺。鬧熱即潮汕人民方言裡的」撈熱「。
老爺由誰抬
八抬大轎一般由丁壯來抬。現在潮汕很多地方會由剛結婚的男青年或家裡剛添丁的男士來抬,預示新的一年更旺。據長輩說以前大家都搶著抬,搶到的還偷偷把轎子藏起來了……
丁壯的你,今年有幸抬轎了嗎?
營老爺有哪些花樣
營老爺除了熟悉的走老爺之外,還有傳統的拋老爺,拖老爺,浸老爺……
有說老爺被拋得越高越旺老爺被拖得越殘越吉祥……也有說任何損壞老爺的做法不能容忍,非常不吉利。因此,即使都是在潮汕,都是在營老爺,各村各鄉的風俗習慣都不一樣呢!
說說你知道哪一種風俗?
是不是對營老爺充滿了好奇且期待呢?是值正月,還有機會,趕快去潮汕一睹為快吧,摸摸老爺,也許豬年更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