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德良:REITs是擺在商業地產面前必須形成閉環的過程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

2019觀點商業年會·現場快訊:2019觀點商業年會於11月15日在上海召開,會上,越秀房產基金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林德良先生發表了題為「REITs及商業運營新模式」的演講。

他認為,資產管理就是把開發、運營、金融化三個環節能把價值最大化,我們大概歸納了有三種,無非從開發、運營到退出,第一種就是開發之後出售,這是大家理解的最容易的一種,第二種是開發進行長期的運營、持有,但它需要很強的現金流進行支撐,第三種就是通過開發運營,最後金融化退出。

他表示,第一種開發銷售,通過開發一直銷售快速地回籠現金,第二種模式就是開發運營,通過運營不斷地產生現金流的回籠,來補充他開發所需要的資金,這種模式的風險點在如果運營的不好的情況會出現什麼問題?現金流可能斷流了,或者現金流不夠,或者出售的物業可以保證現金流,萬一市場不好就不能形成閉環了,也就是開發運營是可以通過現金流的滾動來支持開發,但是會有風險點。

他講到,第三種這個企業很厲害,通過開發運營不斷地加強他的運營能力,所以他的現金流可以不斷地補充到開發的環節。所有的商業地產拿到一個開發性的物業了,然後運營養好養貴了然後進行金融化的退出。

第一種模式就是從開發一直到出售,所以IRR可以達到10.4%,ROE才7.2%左右,第二種模式通過開發持有物業,IRR是7.7%,ROE是12.6%。第三種模式的可能性是什麼?通過開發注入REITs,通過持有36%的股權,IRR和ROE都可以達到14%,這條路是我們擺在商業地產面前必須形成閉環的過程。

相關焦點

  • 【REITs CEO 面對面】越秀房產基金林德良:何謂REITs CEO
    首期對話嘉賓是越秀房產基金 CEO 林德良,越秀房產基金是全球首隻投資於中國內地物業的上市REITs,很長時間內都被稱為一根獨苗,上市15年,資產規模增長超過7.5倍。林德良多次提及,越秀房產基金的核心商業模式之一是「三位一體」的管理,作為REIT CEO,林德良是如何通過「三位一體」方式管理REITs的,這與常規的地產公司管理、基金管理有何不同?本文將會展開。
  • 越秀房產基金林德良:何謂REITs CEO
    林德良多次提及,越秀房產基金的核心商業模式之一是「三位一體」的管理,作為REIT CEO,林德良是如何通過「三位一體」方式管理REITs的,這與常規的地產公司管理、基金管理有何不同?本文將會展開。   經濟觀察報記者張雅楠 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逐漸臨近,越秀房產基金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林德良在商業地產論壇中的發言總是格外引人關注。
  • 「REITs CEO 面對面」越秀房產基金林德良:何謂REITs CEO
    首期對話嘉賓是越秀房產基金 CEO 林德良,越秀房產基金是全球首隻投資於中國內地物業的上市REITs,很長時間內都被稱為一根獨苗,上市15年,資產規模增長超過7.5倍。林德良多次提及,越秀房產基金的核心商業模式之一是「三位一體」的管理,作為REIT CEO,林德良是如何通過「三位一體」方式管理REITs的,這與常規的地產公司管理、基金管理有何不同?
  • 商業地產REITs過程中的財稅風險與困境
    受困於當前的金融政策,很多地產公司在項目結束後剩餘大量的商業資產,這些商業資產在某種程度上是股東利潤沉澱,短時間內無法變現,也無法對外招商收租,最終形成了公司帳面有利潤無現金流的困境。為了解決這個困境,很多地產公司都不約而同地考慮到了REITs,那麼目前在國內做商業地產REITs過程中有哪些財稅風險與困境呢?本文給予分析。一、什麼是商業地產REITs?REITs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縮寫,翻譯中文為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 真REITs推行之於商業地產回春還遠嗎?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REITs課題組組長孟曉蘇看來,我國多年基礎設施建設和租賃房建設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大量不動產資產,同時也形成嚴重的債務負擔。而通過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可以大幅度降低政府與平臺公司的負債率。東北證券研報則指出,上述文件的發布標誌著中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
  • 丙晟科技周鵬飛:商業地產「新基建」,因「疫」而變
    因此,疫情的困局面前,兩種模式的本質區別被放大,而當前商業地產面臨困局的真實本質可概括為兩點:物理邊界的限制和數據壁壘。數據壁壘:首先,數據是今天最重要的商業資本,在創造型的經濟利益和商業模式面前,數據是最為重要的法寶之一。因此,商業地產需要擁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其次,明確核心業務,實現核心業務在線化,而非電商化,進而打破購物中心的物理邊界,構建自己的數據壁壘。如何破局?
  • 領航者進階術 香港REITs十五年發展與越秀樣本塑造路徑
    但目前,國內房地產企業要想將商業物業套現,只有通過整體轉讓或散售的方式進行,融資方式及渠道受限,缺乏如此便捷且風險較低的方式來投資中國內地商業地產市場。香港REITs發展始於2005年,以領展、越秀房產基金、泓富產業信託共同上市作為標誌性事件。
  • 蘭香湖壹號 一個科技、人文、生態的完美閉環_快訊_宏觀_經濟網...
    但是上海這個創造奇蹟的地方,有了很多逆天改命的故事,比如張江的產業驅動,創造了上海中環二手房的極限,再比如虹橋樞紐的存在,外環外8萬的故事也就這邊落地,再比如說最近幾年火爆的閔行區,蘭香湖的建成,讓這裡形成了一個科技、人文、生態的完美閉環。「給我二十年,給你一座科技城」,這是蘭香湖壹號開發商紫竹的口號。
  • 公募REITs試點概念股起飛 商業地產有待突破
    長期來看,將會利好具備不動產管理能力的資產管理企業,以及擁有長租公寓和優質商業不動產的企業。 公募REITs率先推進的試點包括倉儲物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現階段還未觸及商業地產。整體上來看本次REITs將有望更廣泛地吸納社會資本進入投資領域,使得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體系更為市場化,同時有利於降低有關企業債務與槓桿率。
  • 周以升:樂觀主義者的春天-中國公募REITs
    作為地產金融的皇冠明珠,REITs處在國內兩股強大而熱切的力量中間,一側是沉重而亟待盤活的商業不動產,另一側是陷入「資產荒」的投資人,只待因緣和合,破繭成蝶。根據CBRE研究,中國可投資商業物業價值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然而2016年全國的大宗交易成交僅僅為1800億元人民幣,其交易活躍度指標僅為0.81,遠遠低於美國的4.85。
  • 一點萬象發力全渠道運營 華潤置地探索商業地產「O+O」
    完成全國覆蓋的階段目標之後,陳群生談及接下來將通過內容運營,調動更多品牌的積極性與萬象城一起將更多的商品、內容、服務放到線上平臺,同時與線下形成互動和閉環;此外還要引入場內沒有的資源、合作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 住宅地產遇冷商業地產降溫 雲南產業地產發力
    構建產業價值鏈一體化平臺,以產業為依託,地產為載體,雲南的產業地產正在借產業優勢發力。產業地產成樓市另一著力點從去年國家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以來,不少開發商將眼光投向了不受政策影響的商業地產。然而,一位開發商告訴記者,他們推出的寫字樓、商鋪賣得並不好。儘管商業地產並未受到限購等政策的限制,但為何不少商業地產項目未受到市場熱捧?
  • 泰康保險楊一辰:數位化轉型下形成長壽閉環和與健康閉環產業網際網路
    原標題:泰康保險楊一辰:壽險根植於商業本質,而不是簡單的科技顛覆   如今,數位技術已經滲透到了金融業的各個領域,包括支付網點、投顧、融資等。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數位化在放貸、改善金融服務等等進一步迅速推廣,可以說我國的金融數位化轉型以後進入加速度的模式。
  • 弘陽集團高級副總裁沙勇參加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
    4月12日-14日,國內商業地產界一年一度極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2017
  • 青島商業地產啟示錄:有靈魂的商業千篇一律,無目的軀殼五花八門
    商業與地產基本是不分家的商業需要依託地產才能落地,但是純地產的商業又沒有靈魂,所以這種依附關係就要求商業與地產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平衡,互促互進,又或者一損俱損,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從商業地產最基本的定義開始,簡單地說所有收租物業都是屬於商業地產的範疇,包括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商業街、辦公樓、產業園、商鋪以及酒店和服務式公寓等。而被大家所公認接受的商業地產的盈利模式就是:租金+資產增值,租金比較簡單,而資產增值的範疇就要複雜得多。
  • 快訊|恭喜和順地產以38200萬元奪得2號宗地!
    核心提示:滁土公告字〔2020〕4號正在激烈上演,恭喜和順地產成功拿下二號地塊! 新安房產網 土地快訊:3月26日,滁州新一輪土拍大戰:滁土公告字〔2020〕4號正在激烈上演,恭喜和順地產成功拿下二號地塊!
  • 城市更新逐「光」者光大安石的願景與商業地產的未來
    從增量時代到存量時代,從拿地自建到運營管理,從單一業態到大型綜合體,從實體門店到線上線下複合新零售——商業地產隨著城市的發展不斷更新迭代,地產業與金融業的界線變得不再清晰可辨,跨界涉獵地產、金融與運營的商業地產玩家越來越多,商業地產的邊界也被不斷打破、拓寬與融合。
  •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第一國際  作為城市中心一個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項目,第一國際對新城市中心區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甚至對整個城市化的進程都有著重要影響。雖然還沒有開盤銷售,但已經顯示了強大的輻射力,人們期待著率先享受中央財富區的第一縷陽光。
  • 潤凱創新突圍商業地產,假日熊貓IP破繭化蝶
    在整體低迷的中國商業地產,過去不起眼的亮點都會引人矚目,更別論像潤凱集團這樣連續兩年站在高光之下:2019年4月11日,在廣州的第14屆中國商業地產節上,潤凱包攬四項大獎,行業側目。第二天,潤凱移師蘇州,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2019(第十六屆)年會上,潤凱創始人、董事長諶俊宇應邀發表"商業物業新模式突圍與價值提升策略",掌聲雷動。2020年11月17日,在成都的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潤凱再次斬獲兩項大獎。
  • 投資REITs應注意六方面風險
    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尤柏年認為,發展公募reits有利於我國引入長線資金和機構投資者,解決商業地產行業的資金久期錯配問題。具體來看,即使有充足的銀行貸款,商業地產開發商也面臨一個問題,即借貸資金一般在3至5年內到期,而商業地產的投資、持有期可以達到數十年。資金期限的錯配使得我國難以發展出專業、純粹的商業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