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REITs推行之於商業地產回春還遠嗎?

2020-12-11 齊魯壹點

繼中國證監會、國家發改委在4月底發出推進REITs(全稱: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試點工作的通知之後,中國證監會於8月再次發布《公開募集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一系列政策加持,使得REITs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市場對推出中國版REITs呼聲由來已久。因為此前,由於REITs存在租金、融資成本不匹配,稅收豁免難落實等痛點,導致國內REITs發展並不成熟,因而國內市場是以類REITs的形式存在。

如今,這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REITs課題組組長孟曉蘇看來,我國多年基礎設施建設和租賃房建設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大量不動產資產,同時也形成嚴重的債務負擔。而通過不動產資產證券化,可以大幅度降低政府與平臺公司的負債率。

東北證券研報則指出,上述文件的發布標誌著中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正式起步。儘管公募REITs試點暫未對住宅和商業地產開放,但相信隨著基建公募REITs的發展落地,未來基礎資產類型或將擴容。

REITs真的要撥開雲霧見晴天了嗎?

政策加持、痛點猶在

不出意料,市場順利看到地方政府開始支持推進REITs試點的落地。

9月16日,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貫徹落實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意見的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提出,鼓勵在穗金融機構依託港澳金融市場積極開展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等試點及基金互認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資本之間的聯繫已然十分密切。新地產財經從越秀房產基金處了解到,自2014年底港股通開通以來,南下資金不斷壯大,截至目前累計流入已經達到1.3萬億元,是港股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儘管如此,但目前港股通仍然無法實現內地的資金購買房地產信託基金。」越秀房產基金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林德良表示,如上述條例可以實施,結合內地居民權益資產配置的結構性機遇,相信香港REITs可以更好與國際市場接軌,將會是投資者及REITs雙贏的局面。

作為改革前沿陣地的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市場正在期待其他地區加快REITs的試點及落地。但在中泰證券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楊暢看來,各個地方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性地試點的可能性相對較大。「因為,目前REITs在一般商業項目上相對比較成熟,但在重點聚焦的租賃住房上還存在一定瓶頸。」

中原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同樣告訴新地產財經,REITs存在租金、融資成本不對等的問題。「目前住宅租金回報率平均1%-2%,商業3%-5%,但融資成本起碼要6%-8%。」

而另一制約REITs發展的問題則是稅收。「稅收優惠是REITs的特點,也有人說不免稅就沒有REITs。」孟曉蘇表示,我國目前對於這些證券化的資產交易沒有像國外那樣給予免除公司稅的待遇。但據了解,國家主管部門也在積極研究如何配合。

如今,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正在試圖掃清REITs發展中的障礙。毋庸置疑的是,未來在盤活資產、加快資本靈活退出等方面,REITs將逐漸發揮其優勢。

加快融資及退出

儘管被翻譯為「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但REITs不是用於房地產開發,而是用於持有帶有租金的不動產證券化產品。

但此時此刻,REITs的推行,對房地產市場而言仍然十分重要。由於疫情疊加「三道紅線」的制約,導致房企降負債的壓力已然陡增。而對手握大量商業地產項目的房企而言,REITs的推行或許是個拓展融資渠道的契機。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因為REITs最早的誕生就是為了提升商業物業的流動性,反之,也可以促進商業地產的融資和投資活動。對於商業地產的發展而言,REITs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

柏文喜認為,當下國內商業地產領域出現眾多問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商業地產單體太大,導致流動性太差,此前又沒有很好的工具來解決資產流動性問題。但REITs的出現,可以把收益已經穩定化的優質商業資產,通過REITs轉為由社會資金所持有,即進行證券化將商業資產裝入REITs,實現退出。

這在仿照REITs出現的類REITs形式中已經有所體現。藍光文商旅集團助理總裁徐婕曾在商業地產運營線上交流會表示,藍光曾於今年7月發布國內基建類民營企業首單類REITs,最核心的是項目位於上海的虹橋的世界中心,從早期2018年拿地,到今年7月份的時候以類REITs退出僅耗時28個月。

當下,由於疫情影響,市場呈現出商辦空置率的逐漸上升與租金價格下降的局面。如果企業可以將REITs應用於商業地產,對房企而言意味著可以更快盤活大宗資產、增加融資渠道。經濟學家、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REITs的使用,可以在房企緩解資金壓力方面起到一些效果。

如今,已經有企業開始嘗試。9月16日,富力地產發布公告稱,未來酒店融資方面,富力會考慮房產基金的形式進行融資,選用部分其曾在2017年收購的72家萬達酒店用來做REITs,預計未來10個月左右落地,首先計劃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

而多元化業態或可破解租金與融資成本的不平衡,提升市場信心。據了解,在越秀新都會項目中,公司將收購時的單業態數碼廣場,打造成多業態商業中心,使得租金複合增長率約4.5%。林德良表示:「把持有資產的價值在資本市場做到價值最大化,是資產管理的核心。」

但由於當前REITs試點僅限於基礎設施領域,短時間內對於地產企業還不會產生直接意義。不過,目前萬科、華夏幸福等房企已經涉足的物流倉儲、產業園已被允許作為試點。

未來,REITs回歸本質的商業地產領域,也並未不可能。正如孟曉蘇所說,如果未來允許把公募REITs用於租賃商業房地產,形成機構型的租賃房屋持有主體,對於落實中央提倡的「租售並舉」、「房住不炒」等政策都將是很大的支持。

商業地產正等待著這股春風的襲來。(新地產)

相關焦點

  • 公募REITs試點概念股起飛 商業地產有待突破
    長期來看,將會利好具備不動產管理能力的資產管理企業,以及擁有長租公寓和優質商業不動產的企業。 公募REITs率先推進的試點包括倉儲物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科技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園區等,現階段還未觸及商業地產。整體上來看本次REITs將有望更廣泛地吸納社會資本進入投資領域,使得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體系更為市場化,同時有利於降低有關企業債務與槓桿率。
  • reits什麼意思 個人投資者可以購買嗎?
    本文來源:股城網說起reits,其實有許多人都知道的,尤其是在投資市場上,經常都有聽到reits。可是有不少人存在疑問,那就是reits什麼意思呢?想必這個問題是不少人關注,據悉,reits是一種信託基金,全稱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當大家買不起房,又想利用房地產賺錢,所以選擇將錢交給房地產投資經理人進行投資,賺虧一起承擔。現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好多人都有聽過reits的,畢竟reits即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所以不知道reits是什麼意思的話,通過以上介紹,你應該都清楚吧!
  • 商業地產REITs過程中的財稅風險與困境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很多地產公司都不約而同地考慮到了REITs,那麼目前在國內做商業地產REITs過程中有哪些財稅風險與困境呢?本文給予分析。一、什麼是商業地產REITs?REITs是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的縮寫,翻譯中文為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 投資REITs應注意六方面風險
    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經理尤柏年認為,發展公募reits有利於我國引入長線資金和機構投資者,解決商業地產行業的資金久期錯配問題。具體來看,即使有充足的銀行貸款,商業地產開發商也面臨一個問題,即借貸資金一般在3至5年內到期,而商業地產的投資、持有期可以達到數十年。資金期限的錯配使得我國難以發展出專業、純粹的商業地產企業。
  •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第一國際  作為城市中心一個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項目,第一國際對新城市中心區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甚至對整個城市化的進程都有著重要影響。雖然還沒有開盤銷售,但已經顯示了強大的輻射力,人們期待著率先享受中央財富區的第一縷陽光。
  • 快訊 林德良:REITs是擺在商業地產面前必須形成閉環的過程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2019觀點商業年會·現場快訊:2019觀點商業年會於11月15日在上海召開,會上,越秀房產基金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林德良先生發表了題為「REITs及商業運營新模式」的演講。
  • 三四線城市商業地產的衰落,只是馬雲惹的禍嗎?
    問:那這個城市還有能買生活用品的地方嗎?答:有,五公裡外還有一家超市,算是現在僅存的超市了。問:那你們平時都去那麼遠的地方買東西?答:大部分的東西都網購,實在買不到的才去超市逛逛,反正周圍都有菜場,日常的生活必需品都能買得到。
  • 張全鬼話連篇之商業地產第二篇
    地產有句俗話,起的比雞早,睡的比鴨晚,吃的比豬差,幹的比牛累。 說的是商業地產開發商, 他們都是豬堅強! 其他芸芸眾門店活的累, 還奇怪嗎?
  • 滬商業地產「突圍」求生
    盛蘭 本報記者 張玉 上海報導今年以來,疫情的蔓延導致商業地產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日前,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在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第十七屆)2020年會上坦言:「今年商業地產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同時在『雙循環』背景下行業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 旭美商業潘韜:「輕資產」真是商業地產的救命稻草?
    這種對輕資產模式的熱情,一方面是因為行業的兩個老大「二萬」起了模範帶頭作用,跟著走也是我們大多數人的習慣;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把輕資產當作解決當前資金困境的一條出路,甚至有些人把輕資產當作彎道超車的競爭策略,或者是當作低門檻進入商業地產行業的一條捷徑。問題是,表面的文字往往會誤導我們的認識。輕資產,真的是中國商業地產的救命稻草嗎?!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顧廷燁說的回春是什麼 回春是毒藥嗎有哪些作用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顧廷燁說的回春是什麼 回春是毒藥嗎有哪些作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最近小秦氏很不消停,總是想搞出點事情破壞明蘭與顧廷燁之間的感情,而顧廷燁為表忠心給明蘭講故事,告訴她如果「我背叛你」可以用毒藥「回春」來懲罰他的不忠。
  • 青島商業地產啟示錄:有靈魂的商業千篇一律,無目的軀殼五花八門
    商業與地產基本是不分家的商業需要依託地產才能落地,但是純地產的商業又沒有靈魂,所以這種依附關係就要求商業與地產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平衡,互促互進,又或者一損俱損,二者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從商業地產最基本的定義開始,簡單地說所有收租物業都是屬於商業地產的範疇,包括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商業街、辦公樓、產業園、商鋪以及酒店和服務式公寓等。而被大家所公認接受的商業地產的盈利模式就是:租金+資產增值,租金比較簡單,而資產增值的範疇就要複雜得多。
  • 周以升:樂觀主義者的春天-中國公募REITs
    作為地產金融的皇冠明珠,REITs處在國內兩股強大而熱切的力量中間,一側是沉重而亟待盤活的商業不動產,另一側是陷入「資產荒」的投資人,只待因緣和合,破繭成蝶。根據CBRE研究,中國可投資商業物業價值超過20萬億元人民幣,然而2016年全國的大宗交易成交僅僅為1800億元人民幣,其交易活躍度指標僅為0.81,遠遠低於美國的4.85。
  • REITs的裡程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彼時,國內第一隻商業房地產投資信託計劃——法國歐尚天津第一店資金信託計劃在北京推出,成為國內首支投資於收益性房地產的信託產品,也是REITs的雛形。真正被提出,是在2005年,在全國商業地產情況調查組向國務院遞交的全國商業地產調查報告中,商務部明確提出了要開放國內REITs融資渠道的建議,這也是首次提出開展REITs。隨後幾年,REITS的試點工作相繼開展。
  • REITS訓練營——畢業感言
    我居然有一種投資全球reits,就像是全球旅遊似的錯覺。網絡圖片本次訓練營,課程學習之餘,我多數都在觀望,看各路大神迅速開戶,各種資金秀……沒辦法,誰叫我沒有肥鵝,也沒資格辦理籤證,也沒機會去香港……看看也挺好,當個吃瓜群眾,算是自嘲吧
  • 地產投資要「變天」?REITs你了解多少?
    「難道真要來了?」這一發言讓許多持房的朋友心頭肉跳不止,試想一下各位公司的小高管,原本經濟收入剛好富餘一點,開開心心的拿去貸款買房等升值,突然房產稅一放,不僅沒等到升值,反而還要每年把辛辛苦苦工作所得的獎金拿去填稅收。真是一把辛酸淚,咬牙和血吞。
  • 昆明:6機構謀劃商業地產破局
    昆明商業配比人均1.5平米,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是前面一馬不川的商業坦途?現在,是開發商和投資者靜下心來,理性面對的時刻了。  一個區域同時布局幾個沃爾瑪、家樂福,這是不是對城市資源是一種浪費?什麼樣的商業物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對不敗之地?面對「區域性國際城市」的這一戰略定位,昆明商業地產的開拓者們將擔負起怎樣的歷史責任?
  • 商業地產新浪潮|南京路上:上海商業地產的無字史書(上)
    從哈同出資以名貴的鐵藜木鋪設出當時上海最平整的一條道路,到永安郭氏兄弟以數豆子的方法計算人流,開創「大數據1.0」版本,地產大亨與商業巨子在「冒險家的樂園」展開想像,築成城市最初的繁華底色。而它們所在的南京路儼然一部上海商業地產的無字史書,年復一年,書寫著貨通天下、萬商雲集的傳奇故事。繁華肇始——上海開埠與南京路命名上海作為現代化都市步入國際舞臺,要從1843年上海開埠算起。
  • 瀋陽奧體萬達廣場事件:中國商業地產無節操的奢侈品潛規則
    很多中國網友們對此不屑一顧,稱這在中國是業內慣例,得意洋洋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上,購物街借名牌招商的行為很常見,以往也有類似情況,不過大多只是打出一兩個知名品牌,罕見的是瀋陽萬達廣場這樣「一網打盡」的登峰造極之作。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瀋陽奧體萬達廣場冒著法律危險招商?這可能需要了解一下商業地產的一些「潛規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