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新變化,民法典草案公布!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2020年起...

2020-12-07 澎湃新聞

中關村科學城總工會

傳播工會聲音、服務職工群眾

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跟大家說說!

1

財產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當中,遺產範圍使用列舉的方式,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而民法典草案則不再進行一一列舉,而是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

2

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涉及繼承順序以及財產分配的主要是以下這幾條: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而民法典草案在總則篇就明確了比較大爭議的內容:胎兒的繼承權。

一個胎兒還沒有出生,父親就去世了,那麼這個胎兒有沒有繼承父親財產的權利?總則編草案中增加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這意味著,胎兒也可以繼承遺產或者接受贈與。

另外民法典草案還擴大了《繼承法》上述第十一條的規定,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第907條增加了代位繼承的適用範圍,具體修改為:「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如果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也就是將被繼承人的侄、甥也納入了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這個具體是怎麼樣的情況呢?舉個例子:

小明的父母以及爺爺奶奶都不在了,只有小明和大伯相依為命。小明的大伯有一天不幸離世,大伯一輩子沒有結婚,只有小明一個親人,那麼小明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嗎?

按現行《繼承法》,小明不在法定的代位繼承範圍裡,不能繼承大伯的遺產,遺產要被認定為無主財產,上交給國家。

而民法典草案中侄、甥可代位繼承,小明就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了。

3

修改了喪失繼承權的情況

現行《繼承法》中對喪失繼承權是這樣規定的: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而民法典草案,則增加了兩種情況:

情況1:隱匿遺囑

有人因為遺囑可能對其將來繼承財產不利,就借用自己保管的機會把遺囑藏起來。隱匿遺囑,嚴重的可以導致繼承權喪失。

情況2:欺詐脅迫被繼承人設立遺囑

繼承編草案還增加了一種繼承權喪失的情形: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喪失繼承權。

比如說:王阿姨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對王阿姨很孝順,但兒子則相反。有一天,王阿姨的兒子希望能得到她的財產,在家裡用打罵、威脅、恐嚇等這些方式,逼迫王阿姨寫出一份遺囑,把所有的財產最後都讓他來繼承。

按照此次草案增加的對繼承權喪失情形的規定,王阿姨的兒子就喪失了繼承權。

4

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

民法典草案繼承編還特別增加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明確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按上述例子,王阿姨的兒子確實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並確有悔改表現,而王阿姨又願意原諒兒子。那麼王阿姨的兒子不喪失繼承權。

5

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在原有的繼承法中,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這有什麼變化呢?舉個例子:

張大爺老兩口共有兩子兩女,老兩口曾經公證了一份遺囑,財產4個子女平均分。但是在張大爺生命的最後幾年,老兩口是跟小兒子一家度過的,小兒子一家對老兩口的照顧也多過其他子女,於是張大爺兩口又立了一份自書遺囑,死後財產要給小兒子一半。

但是在張大爺去世後,這份自書遺囑被法院判定為無效。

此次民法典草案則將公證遺囑優先的原則刪除,公證遺囑不再具有效力上的優先性,在判定各份遺囑之間的效力時,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

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此次草案的修改,對遺囑的認定形式,增加了兩種,認可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形式。

草案增加後的列印遺囑中規定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錄音、錄像遺囑中規定,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以上是民法典草案對繼承規定的變動內容。實際上,很多人對現行的《繼承法》並不了解,以為父母的財產,獨生子女就能全部繼承。這樣理解真的大錯特錯,子女繼承父母的財產(尤其是房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今天大叔來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畢竟如果你稍不注意,獨生子女可能都無法完全繼承到父母的房產!

6

不這樣做

即使是獨生子女也無法完全繼承父母房產

一般而言,繼承過來的房子是最方便的,但是在現實情況下,如果不注意,即使是獨生子女也可能無法完全繼承房子!

7

房產過戶給近親屬,不徵收個稅!

根據公告可知:對於房產的無償贈送,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收入為「偶然所得」,繳納20%稅率。但是有以下情況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也就是說,依法繼承房產,或者父母將房產送給子女,子女和父母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是,事實上相關通知財政部在2009年就出過,只是今年的公告進一步確定了「房產過戶應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稅目,由原「按其他所得徵稅」改為「按偶然所得徵稅」,且補充了非近親屬之間的房屋贈與受贈方需按照「偶然所得」繳納個稅,按照20%的稅率繳納。

綜上看來,這則公告對近親屬之間的房屋贈與、繼承,其實影響不大。網傳的消息並不屬實。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現實情況複雜得多,即使是子女在繼承和接受贈與房屋時,也會有很多情況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

8

父母把房子給你

贈與、繼承和買賣哪個最划算

一般來說,子女從父母那裡把房子過戶到自己手裡,常見的手段就是贈與、繼承和買賣了。這三種方式都會牽涉到相關稅務,上面也說到,繼承和贈與都是免個稅的,但是並不意味著免除其它稅務,其他稅費並不能免,還是要繳納契稅等那麼算下來的話,哪種最省錢呢?

買賣雙方之間具體需要繳納的稅費清單↓↓↓

對比這三種方式,無疑繼承的代價最小,最划算,讓人意外的是,贈與的代價最高!

9

父母無償贈與子女住房

子女受贈後又將住房轉讓,怎麼交稅

現在問題又來了,從父母那裡過戶過來的房子,如果想再次出售,那麼又要繳納多少稅和費用呢?

我們還是用圖來看明白:

在贈與環節中,上述我們已經闡述明白了,贈送方只需要繳納印花稅,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個稅,受贈方則不需要繳納個稅,而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

我們關鍵來看一下出售環節!

原標題:《繼承權新變化,民法典草案公布!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2020年起,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繼承權大改!侄甥可繼承遺產?遺囑不用公證?民法典草案公布!2020年...
    受疫情影響,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推遲到2020年5月22日召開,而這次會議上將提請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備受矚目。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
  • 看民法典草案關於新繼承法的五大變化
    民法典草案關於繼承規定的五大變化: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召開,這次會議上將提請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備受矚目。近日,民法典草案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
  • 2020年起獨生子女可能無法繼承父母房產?真相來了
    近段時間,網上流傳的一條不實消息稱「2020年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引發網友關注7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吹風會,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孫憲忠表示,網上流傳的上述消息沒有任何根據,子女繼承遺產,尤其是獨生子女繼承遺產,在法律上沒有設置任何的障礙。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還有12天,2020年就要過去了 即將到來的2021年,又有大事要發生!
  • 2020年起,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2020年起,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在我國,遺產繼承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公證的方式繼承,另一種是通過訴訟的方式繼承遺產。二是訴訟繼承,全部繼承人之間不能協商一致或者無法取得繼承權公證的,則需要到法院提起繼承糾紛之訴,待法院判決、調解後,持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書申請房屋過戶登記。
  • 獨生子女什麼情況下不能繼承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新規來了!
    下個月起房產繼承有新規啦具體有哪些變化呢?事關你我,趕緊來看看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 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 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繼承權大變!民法典草案公布!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近日,民法典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跟大家說說!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繼承、贈與...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繼承、贈與、購買哪個「划算」…… 2020-11-27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1年起民法典實行,兩類房產明確不能繼承,獨生子女家庭要了解
    前言在大家的印象當中,父母的房產以及財產由自己的子女繼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確實子女的繼承權不僅是在民間得到認可,而且在法律上也同樣是對子女繼承權有肯定的,但不意味著父母的房產由子女繼承就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事實上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中就對繼承權有了一些新的規定,財產以及房產在基層上會出現一些根本性變化
  • 民法典子女繼承遺產有何變化 房產繼承多子女如何分配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條不實消息稱「2020年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儘管已經闢謠,但人們對於獨生子女繼承問題的關注熱度卻仍舊未減。在廣大的80後、90後群體中,有不少人是獨生子女,繼承父輩全部遺產在許多人看來理所當然、毫無懸念,真的是這樣嗎?
  • 2021年起,房產繼承新規來了!獨生子女到底能不能繼承父母房產?
    下個月起 房產繼承有新規啦!只能繼承到父母部分的房產…… 那麼,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 全部轉讓給獨生子女?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
    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在這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到底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
  • ...獨生子女不能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起,房產繼承有新規!一定要知道
    核心閱讀 ·新的《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在這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01新的繼承權增了2種立遺囑的方式。立遺囑在我國並不普及,因為在常人的觀念中,遺囑就等同於「將要去世」,有種不安的感覺。如果親戚朋友或者鄰居聽到了誰家要「立遺囑」,第一想法就是這個人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或者精神錯亂了?沒事兒立什麼遺囑。
  • 2020年,獨生子女無法100%繼承父母房產?很人都還不知道
    一般情況下,父母過世後,他們擁有的財產都會由自己的子女來繼承,這也符合法律的相關規定。我們常見的財產主要有金錢、房產及其他可變現或值得紀念的物品。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關於房產的問題,你以為作為家裡的獨生子女,以後父母留下的房產就都是你的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2020年,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真相來了……
    近期,有網友留言詢問「2020年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這條信息是真是假? 據查,此條信息早就在網絡上熱傳過,原文標題為《4月1日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文章稱:一位女子雖然身為獨生子女,卻無法100%繼承已經故去的父母的房產。
  • 看民法典中繼承法部分五大變化
    近日,民法典草案在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中審議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
  • ...無法繼承父母房產?法學會:《民法典》規定的法定繼承人順序沒變化
    針對網上流傳的「2020年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不實信息,7月31日,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上遊新聞記者(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提問時表示,《民法典》雖然代位繼承擴大了兄弟姐妹,但是法定繼承人的順序沒有變化,第一順序還是父母子女和配偶,子女是第一順位的
  • 【市民雲解讀】2021年起,房產繼承新規來了!獨生子女到底能不能...
    下個月起,房產繼承有新規啦!按照現在的《繼承法》配偶、子女、父母都是第一順位的法定繼承人獨生子女可以繼承父母的房產但在沒有遺囑卻有其他繼承人的情況下獨生子女很可能只能繼承到父母部分的房產…那麼,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全部轉讓給獨生子女
  • 「每日一法/例」獨生子女無法繼承父母的房產了?到底是危言聳聽...
    2021·繼承父母房產新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行,其中就對父母的房產如何通過繼承的方式轉讓給子女們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中,有不少內容是結合當前的情況提出的新規定。也就是說,「繼承權」新規,2021年起,父母房產統統按「新規」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