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權大變!民法典草案公布!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民法典全文披露,其中繼承篇與現行的《繼承法》對比有很大的變化!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什麼變化?是不是必須要到公證處立遺囑才能繼承財產?今天跟大家說說!

01、繼承父母財產(尤其是房產)有了新變化

變化一:財產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當中,遺產範圍使用列舉的方式,包括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權等,而民法典草案則不再進行一一列舉,而是擴大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這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網絡財產、虛擬貨幣等都概括其中。

變化二:法定繼承人範圍擴大

現行《繼承法》涉及繼承順序以及財產分配的主要是以下這幾條: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係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係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係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一條:被繼承人的子女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者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撫養能力和有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而民法典草案在總則篇就明確了比較大爭議的內容:胎兒的繼承權。

一個胎兒還沒有出生,父親就去世了,那麼這個胎兒有沒有繼承父親財產的權利?總則編草案中增加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這意味著,胎兒也可以繼承遺產或者接受贈與。

另外民法典草案還擴大了《繼承法》上述第十一條的規定,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

民法典繼承編草案第907條增加了代位繼承的適用範圍,具體修改為:「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如果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也就是將被繼承人的侄、甥也納入了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這個具體是怎麼樣的情況呢?舉個例子:

小明的父母以及爺爺奶奶都不在了,只有小明和大伯相依為命。小明的大伯有一天不幸離世,大伯一輩子沒有結婚,只有小明一個親人,那麼小明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嗎?

按現行《繼承法》,小明不在法定的代位繼承範圍裡,不能繼承大伯的遺產,遺產要被認定為無主財產,上交給國家。

而民法典草案中侄、甥可代位繼承,小明就可以繼承大伯的遺產了。

變化三:修改了喪失繼承權的情況

現行《繼承法》中對喪失繼承權是這樣規定的:

繼承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喪失繼承權:(一)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二)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三)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四)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而民法典草案,則增加了兩種情況:

情況1:隱匿遺囑

有人因為遺囑可能對其將來繼承財產不利,就借用自己保管的機會把遺囑藏起來。隱匿遺囑,嚴重的可以導致繼承權喪失。

情況2:欺詐脅迫被繼承人設立遺囑

繼承編草案還增加了一種繼承權喪失的情形:以欺詐、脅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礙被繼承人設立、變更或者撤回遺囑,情節嚴重,喪失繼承權。

比如說:王阿姨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對王阿姨很孝順,但兒子則相反。有一天,王阿姨的兒子希望能得到她的財產,在家裡用打罵、威脅、恐嚇等這些方式,逼迫王阿姨寫出一份遺囑,把所有的財產最後都讓他來繼承。

按照此次草案增加的對繼承權喪失情形的規定,王阿姨的兒子就喪失了繼承權。

變化四: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

民法典草案繼承編還特別增加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明確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按上述例子,王阿姨的兒子確實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並確有悔改表現,而王阿姨又願意原諒兒子。那麼王阿姨的兒子不喪失繼承權。

變化五: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在原有的繼承法中,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這有什麼變化呢?舉個例子:

張大爺老兩口共有兩子兩女,老兩口曾經公證了一份遺囑,財產4個子女平均分。但是在張大爺生命的最後幾年,老兩口是跟小兒子一家度過的,小兒子一家對老兩口的照顧也多過其他子女,於是張大爺兩口又立了一份自書遺囑,死後財產要給小兒子一半。

但是在張大爺去世後,這份自書遺囑被法院判定為無效。

此次民法典草案則將公證遺囑優先的原則刪除,公證遺囑不再具有效力上的優先性,在判定各份遺囑之間的效力時,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

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此次草案的修改,對遺囑的認定形式,增加了兩種,認可了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形式。

草案增加後的列印遺囑中規定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錄音、錄像遺囑中規定,要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以上是民法典草案對繼承規定的變動內容。實際上,很多人對現行的《繼承法》並不了解,以為父母的財產,獨生子女就能全部繼承。這樣理解真的大錯特錯,子女繼承父母的財產(尤其是房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今天來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畢竟如果你稍不注意,獨生子女可能都無法完全繼承到父母的房產!

02、不這樣做,即使是獨生子女也無法完全繼承父母房產!

一般而言,繼承過來的房子是最方便的,但是在現實情況下,如果不注意,即使是獨生子女也可能無法完全繼承房子!

03、房產過戶給近親屬,不徵收個稅!

根據公告可知:對於房產的無償贈送,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收入為「偶然所得」,繳納20%稅率。但是有以下情況當事雙方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一)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也就是說,依法繼承房產,或者父母將房產送給子女,子女和父母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是,事實上相關通知財政部在2009年就出過,只是今年的公告進一步確定了「房產過戶應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稅目,由原「按其他所得徵稅」改為「按偶然所得徵稅」,且補充了非近親屬之間的房屋贈與受贈方需按照「偶然所得」繳納個稅,按照20%的稅率繳納。

綜上看來,這則公告對近親屬之間的房屋贈與、繼承,其實影響不大。網傳的消息並不屬實。

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現實情況複雜得多,即使是子女在繼承和接受贈與房屋時,也會有很多情況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麼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害!

04、父母把房子給你,贈與、繼承和買賣哪個最划算?

一般來說,子女從父母那裡把房子過戶到自己手裡,常見的手段就是贈與、繼承和買賣了。這三種方式都會牽涉到相關稅務,上面也說到,繼承和贈與都是免個稅的,但是並不意味著免除其它稅務,其他稅費並不能免,還是要繳納契稅等那麼算下來的話,哪種最省錢呢?

買賣雙方之間具體需要繳納的稅費清單

對比這三種方式,無疑繼承的代價最小,最划算,讓人意外的是,贈與的代價最高!

總結:

繼承是花費最少買賣其次贈與花費最高05、父母無償贈與子女住房,子女受贈後又將住房轉讓,怎麼交稅?

現在問題又來了,從父母那裡過戶過來的房子,如果想再次出售,那麼又要繳納多少稅和費用呢?

我們還是用圖來看明白:

在贈與環節中,上述我們已經闡述明白了,贈送方只需要繳納印花稅,不需要繳納增值稅、土地增值稅、個稅,受贈方則不需要繳納個稅,而要繳納契稅和印花稅。

我們關鍵來看一下出售環節!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自己從父母那裡過戶過來的房子該怎麼交稅了吧?還有自己如果將房子賣了又該怎麼交稅了。

相關焦點

  • 繼承權大改!侄甥可繼承遺產?遺囑不用公證?民法典草案公布!2020年...
    按照此次草案增加的對繼承權喪失情形的規定,王阿姨的兒子就喪失了繼承權。變化四: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民法典草案繼承編還特別增加了對繼承人的寬恕制度,明確繼承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
  • 繼承權新變化,民法典草案公布!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2020年起...
    實際上,很多人對現行的《繼承法》並不了解,以為父母的財產,獨生子女就能全部繼承。這樣理解真的大錯特錯,子女繼承父母的財產(尤其是房產)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今天大叔來給大家一起科普一下。畢竟如果你稍不注意,獨生子女可能都無法完全繼承到父母的房產!
  • 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2020年開始,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4月1日起獨生子女將無法繼承父母房產》受到了許多人的熱議。當許多老人聽說此事時,他們感到非常恐慌。因為他們辛苦一輩子買下來的房子,卻聽說房產無法完全留給自己的孩子們!難道此事是真得?在我國,繼承方式分為合法繼承和遺囑繼承。如果沒有明確確立的遺囑,通常會根據合法繼承來分配繼承。
  • 2020年起,獨生子女無法繼承房產?父母房產這樣過戶最划算
    當家中的父母無故病逝或者是意外去世的時候,家中的獨生子女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自己肯定可以全額繼承父母的所有財產,但是這種想法卻是錯誤的,獨生子女想要全額繼承父母遺產的話,其實還是有條件限制的,那就是已故的父母必須已經立下遺囑,否則的話,其實已故親人的配偶以及親戚也是有權利獲得遺產的,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意了!新規下,從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
    按照一般父母的做法,趁有勞動能力的時候,不僅為自己創造美好生活,還希望積累更多的財富在將來留給孩子,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房產,怎樣把這樣一筆巨大的資產最大限度地傳承給孩子,是父母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因為在現實中,一些子女較多家庭常常因為房產分割問題「對簿公堂」,此外,根據以往判例,若缺乏必要手續,無子女家老人想要把房產全部留給贍養人也未必如願。
  • 房太子:父母的房產過戶給子女哪種方式最省錢?
    哈嘍,大家好,我是房太子,昨天有個粉絲諮詢一個問題:他父母名下有套房想過戶給他,他自己名下沒有房產。問我怎麼把父母的房子過戶給他最划算,最省錢。由於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一兩句和他講不明白,索性通過這篇文章來嘮嗑嘮嗑把事情講清楚,下次再有粉絲遇到這樣的問題就可以直接看這篇文章了。目前,父母房產過戶有三種方式,分別是:買賣過戶、贈與過戶和繼承過戶。每種過戶方式的費用和手續都不一樣,而且比較複雜,這裡我們講主要的費用。
  • 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贈與、繼承、買賣哪個更划算?
    到2020年40年的時間老百姓手中聚集了大量的房產,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便被提上了日程,而且越來越迫切。那麼,問題來了,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贈與、繼承、買賣哪個更划算呢?這種方式只有父母一方不健在或雙方不健在的情況下,子女才可以繼承房產。繼承方式目前是我國居民通行的做法,因為這樣更符合情理,符合中國人人性需要,更容易被父母和子女的感情所接受。1、如何辦理?
  • 直系親屬間房產怎麼過戶「最划算」?很多人都「想錯了」!
    現在房價越來越高,自然房產的價值也越來越高,動輒幾十上百萬的房產成了普通家庭的大部分財產。現實生活中存在不少直系親屬間的房產過戶,一般較多的是父母的房產過戶給子女。那麼直系親屬間房產過戶怎樣「最划算」呢?
  • 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房子怎麼過戶不花錢?最新減免來了
    隨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你們會考慮將自己名下的房子轉到孩子名下。但是大家都知道,房產過戶是要交各種稅費的,所以這也是很多父母十分糾結的一件事。不同的過戶方式稅費不同,那麼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房子怎麼過戶不花錢?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意了!新規下,從明年起統統這樣處理
    身後繼承過戶、房產贈與和買賣過戶的區別:1、身後過戶:就是指老人離世後,子女再去辦理過戶手續。這種方式只需要繳納很少的稅費和手續就能夠辦理過戶,辦理十分簡單快捷。2、房產贈與:就是父母在世的時候自願把自己名下的房產贈與給子女。
  • 父母以哪種方式把房子轉移給子女最划算和保險?
    究竟哪一種方式最划算,最適合家庭成員之間的房屋過戶?  繼承過戶:費用最少,風險最高  子女以繼承的方式獲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繳納契稅,只需要支付公證費和工本費。  按照杭州目前的標準規定,公證費用是按照房屋產權證面積來計算的,每平方米收費30元。
  • 建議大家搞清楚,老人的房產是生前過戶給子女好還是去世後繼承好
    房子生前過戶給子女和去世之後子女繼承差別很大,建議大家搞搞清楚。那麼,在房產過戶的過程中,贈與、買賣、繼承哪種最省錢?是生前過戶給孩子好呢還是去世後再由孩子繼承好呢?一、生前贈與房子過戶時需要一個手續費的。
  • 如果父母去世,父母名下的房產子女一直不去過戶會怎麼樣?
    朋友問我,朋友的父母去世了,將名下的一套房子留給了他,但是他懶的去辦理過戶手續,不知道如果一直不過戶,將來會怎麼樣?實際上,父母去世將房子留給自己這種情況很多,而且很多人也不願意去過戶,一個是覺得麻煩,二是覺得如果過戶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所以就不願意及時辦理過戶手續。但是如果長期不辦理過戶手續,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呢?
  • 民法典草案釋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和修改完善後,再與民法總則合併為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家和萬事興婚姻家庭制度是規範夫妻關係和家庭關係的基本準則。草案: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幹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係變化而終止。
  • 【市民雲解讀】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
    【市民雲解讀】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很多網友在後臺問小云:父母要把房子給子女哪種方式最划算呢?繼承過戶方式1.法院訴訟各繼承人對繼承的遺產份額有爭議或者對遺囑、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時,公證處一般不會同意出具繼承公證,不動產交易中心不也會直接辦理過戶,往往需要通過訴訟來確定各繼承人應得的遺產份額
  • 父母100萬的房產給子女,繼承、買賣、贈與、哪種方式最划算?
    正文: 不少家庭都會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打算將名下房產轉讓給子女,但苦惱於轉讓的形式。確實,在國內,不同方式的轉讓房產,費用也是天差地別的。那麼究竟哪種形式的轉讓是對普通工薪家庭更有利的呢?
  • 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不知道就虧大了
    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很多網友在後臺問小編: 父母要把房子給子女 哪種方式最划算呢?方式2:贈與過戶父母可以通過籤訂書面的贈與協議,直接將房產贈與下一代。■ 將房產贈與下一代,不受限購令的調整,不管下一代是否具有購房資格,都可以受贈房產成為產權人(上海)。
  • 想繼承父母房子的注意了,明年起繼承按新規辦,如何繼承最划算?
    文:聞道 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個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這個問題就是財產繼承。目前國內的房價因為有些高,所以孩子們在買房時需要藉助父母的幫助。除富有的父母外,出於各種考慮,最後將財產登記在自己名下。當然,有些人的房產由於拆遷或父母自己購買等各種原因,房產都在自己名下。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如何更省錢?在新規下,這樣辦理能省更多稅費
    如果要問,世界上哪裡的父母最好?相信我們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共同答案,即中國父母。從子女呱呱墜地,到上學、就業、婚姻,現在應該還要加一個買房,父母們都是傾力付出,能多用心就多用心,父母們辛苦奮鬥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子女們過上充裕的生活。
  • 繼承父母房產的人要注意了!
    小時候的我們總以為父母的房子,當我們長大了以後,結婚的時候父母就會把他們的房子留給我們以後結婚住,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人都沒有提前制定立遺囑的意識,大家的潛意識裡都認為,家中的老人晚年離世以後,家裡的房子理所當然地就歸孩子所有,為了大家能夠在房產過戶上能夠更加方便、順利的完成繼承父母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