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哪種方式把房子轉移給子女最划算和保險?

2020-12-17 住在杭州

  現在幾乎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一類房子方面的問題:長輩的房子若要留給晚輩,以什麼方式最合適,且過戶費用儘可能減到最少?

  從目前來看,房屋過戶主要分為三種方式:繼承、贈與,以及買賣。不過這三種方式分別面臨著不同的操作流程以及法律風險,所要繳納的費用也各不相同。且等到房屋過戶之後想要二次出售,又要產生不同的稅費徵收標準。

  究竟哪一種方式最划算,最適合家庭成員之間的房屋過戶?

  繼承過戶:費用最少,風險最高

  子女以繼承的方式獲得父母的房屋,不需要繳納契稅,只需要支付公證費和工本費。

  按照杭州目前的標準規定,公證費用是按照房屋產權證面積來計算的,每平方米收費30元。也就是如果90平方米的房產,公證費為30×90=2700元。

  工本費的收費標準為每件80元。所以兩筆費用加起來基本也在千元左右。

  按照法律規定,房產繼承分為兩種,一是法定繼承,二是遺囑繼承。法定繼承也就是說,房屋產權人只有一個子女,那麼產權人去世後房產自然繼承給下一代。但如果房屋產權人不只有一個子女,那麼產權人需要立遺囑明確房產由哪個子女來繼承,或者其他兄弟姐妹去公證放棄自己的繼承權,才能由其中一個子女單獨享有繼承權。

  在實際操作中,因為繼承是遺產人去世後才可以進行產權過戶,所以採用這種過戶方式的人比較少。如果財產所有人生前沒有留下遺囑,就由法律界定。如果繼承人很多,又想過戶到其中一個人的名下,那麼其他擁有繼承權的人必須申明放棄遺產才行。

  如果財產擁有者生前留下有效的法律文件,指定繼承人,必須是遺產人死前曾做過公證的遺囑才有法律效力。

  贈與過戶:契稅+公證費+過戶登記費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親人,即便是兄弟姐妹,統統不能採用繼承的方式,只能是選擇贈與過戶或者是買賣過戶。

  以贈與的方式過戶,和繼承過戶相比,需要多繳納3%的契稅。同時,在取得房屋所有權後再次交易,則需要面臨比較高的個稅。因為在取得房屋的時候相當於零成本,所以再出售的成本就比較高。

  比如一套100萬元的房產,則需要徵收20%的個稅,也就是20萬元。

  買賣過戶:交易費用最高,風險相對最低

  以買賣的方式過戶父母的房產,也可以分為幾種情形。

  情形一:如果這套房產是老人唯一的房產,小於90平方米(屬於普通住宅),距離上次交易滿2年,那麼,營業稅免徵,契稅1.5%,個稅免徵。

  也就是說,如果是老人的唯一房產且小於90平方米,那麼買賣過戶的方式比贈予方式的費用還要省。

  情形二:如果這套房產大於90平方米(屬於非普通住宅),契稅要3%,個稅為差額部分的20%(比如以前這套房產兩老是房改房20萬元買下,現在市值100萬元,那麼差額就是80萬元,個稅為16萬元);而營業稅,滿2年免徵收;不滿2年,營業稅5.6%。

  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繼承過戶的條件比較嚴苛;房產贈與過戶又具有較大的風險性,因為在房產過戶之前如果贈與人放棄贈與,此時,即便買方已付定金,由于贈與的性質決定對賣方也無任何約束責任可追究,這樣勢必會給購房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所以在實際生活中,房屋買賣過戶是最常見的,也是操作較為便捷和安全的方式。

  三種方式均存在利弊

  不同家庭視具體情況分析

  從法律層面來看,其實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和風險,無法簡單地從交易費用方面判斷合算與否,只能視不同的家庭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六和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葉永祥認為,房屋遺產繼承、贈與、買賣三者是三種完全不同的法律關係,如果同樣是父母的房屋轉移給子女,採取上述不同的方式,法律上的風險是不同的。

  繼承包括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如果父母生前無遺囑,則所有法定繼承人均可以繼承;其中,繼承人如繼承遺產時已婚,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其配偶也將獲得夫妻共有權。如父母通過遺囑將房屋留給子女,遺囑尚可以撤銷和修改,即父母在生前對房屋有完全的控制能力和處分權:對於父母而言其保障最強,但對於受益人而言則存在變數。

  生前將房產贈與子女後,對於子女而言可以立即得到財產權,但房屋可能被子女以變賣、抵押等方式處分,且如子女對父母不盡贍養義務的話,父母的晚年生活可能無法保障。

  以買賣的方式將房屋轉移給子女的話,對於父母而言也存在與上述贈與方式中存在失去對房屋控制以及養老無著的風險。如果父母明明是贈與給子女,但採取了買賣的方式進行轉移,則還存在著交易所得款項的繼承法律風險,即父母過世後其他子女可能會提出要求分割房屋轉讓款的主張。

  所以,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利弊和風險,無法簡單判斷合算與否,只能視不同的家庭實際情況而定。

  「而遺產繼承在現實中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困難。在實踐中,我國80%-90%的遺產繼承都是通過公證處來處理的,極少數有爭議且無法調和的,通過法院處理。」

  而另一種方式,房產贈與,是指一方當事人自願將自己的私有房產無償給予另一方所擁有,對方當事人也願意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一般發生在親屬或朋友之間。房產贈與屬於房地產交易的一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但房產贈與同其他形式的房地產交易有所區別,在房產贈與行為發生時,當事人只有按照房產贈與的有關特殊要求和程序辦理正式的手續。

  根據《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規定,受贈的房屋,須提交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和契證,到房地產管理機關辦理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而且只有辦理了正式的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房屋贈與才算是具有了法律效力。

  連結

  如何辦理房產贈與過戶手續?

  (一)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關於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

  (二)房產贈與過戶受贈人憑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根據《契稅暫行條例》規定交納契稅,契稅是房屋現值價格百分之三,領取契證。

  (三)房產贈與過戶贈與人將房屋交付受贈人。這裡的「交付」要以辦理了房屋產權登記為準。即贈與人和受贈人應在贈與房屋交付之日起三個月內持原房屋所有權證,贈與書和契證及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明到房屋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所有權轉移登記。

  房產贈與的流程

  一、親屬間的贈與房產過戶流程:

  親屬間房產過戶可以通過繼承方式或遺囑繼承方式變更房屋權屬。

  根據《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徵契稅。不徵契稅,當然最划算,但過戶手續只能在產權人去世後才可辦理。遺囑繼承也是如此,即使做了遺囑公證,產權人在去世前還是可以隨時變更繼承人。所以這種方式最便宜,卻最不容易得到保障。

  如果辦理贈予的話,需要提供戶口本、身份證、房產證、土地證等證明材料,先到公證處辦理贈予公證手續,持贈予公證書就可以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贈予的費用包括:3%的契稅、萬分之五的印花稅,公證費的收費標準各地不相同,很多城市是按照房產價值的2%收取,杭州是按照房屋面積徵收,有些地區還要求對房產進行評估,評估的收費從0.3%到1%不等。

  事實上贈予未必比房產買賣過戶更省錢,如果房產的產權證或是稅務部門出具的契稅稅票填發時間滿2年的話,還是辦理房產過戶更划算。辦理房產過戶需要交納1.5%的契稅(非普通住宅為3%),雙方各萬分之五的印花稅。房產的產權證或是稅務部門出具的契稅稅票填發時間不足2年的話,就會涉及5.6%的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了。

  二、無償贈與的房產過戶流程:

  (一)房屋贈與人與受贈人訂立房屋贈與的書面合同,即贈與書。根據規定,房屋贈與一定要採用書面形式。

  (二)房屋贈與的雙方當事人憑房屋所有權證、贈與合同等材料,按規定繳納有關稅費。

  (三)辦理公證。根據國家及本市的有關規定,房屋贈與必須辦理公證手續。

  (四)辦理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手續。

  房屋贈與當事人到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轉移過戶登記,並提交下列材料:(1)過戶申請書;(2)身份證件;(3)房地產權證;(4)贈與書及公證書;(5)有關稅費的收據。

  (五)贈與人將房屋交付受贈人。

  這裡的交付以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為準。如果未辦理產權轉移登記手續,但當事人之間訂立了書面贈與合同,且贈與人已將房屋產權證原件交給受贈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也應當認定贈與成立。

  連結

  繼承公證的必要性

  我國《繼承法》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係的繼父母。

  僅憑獨生子女證,不能認定獨生子女就是唯一的繼承人。

  因此,需要繼承公證。且繼承公證相對法院訴訟來說,各項成本都要便宜得多。

  繼承公證流程:公證事項由當事人住所地、行為地或者事實發生地的公證機構受理。涉及遺產為不動產的,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機構受理。然後就是提交材料。

  那麼,有遺囑的話還需要繼承公證嗎?

  根據《司法部、建設部關於房產登記管理中加強公證的聯合通知》,遺囑受益人辦理遺產繼承手續,即使有公證過的遺囑,在父母去世後還得辦理繼承公證。

相關焦點

  • 父母100萬的房產給子女,繼承、買賣、贈與、哪種方式最划算?
    正文: 不少家庭都會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打算將名下房產轉讓給子女,但苦惱於轉讓的形式。確實,在國內,不同方式的轉讓房產,費用也是天差地別的。那麼究竟哪種形式的轉讓是對普通工薪家庭更有利的呢?
  • 父母名下的房子送給子女怎樣的方式最划算呢
    你大概是買不起房了,把我們的房子送一套給你吧,小A的爸爸這樣對他說道。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下父母名下的房產到底用什麼方式來送給子女最划算。目前子女取得父母的房子主要有三種途徑:一、繼承 稅費免徵 公證費最高收0.8%如果房子是直系繼承的話,法規規定——契稅、增值稅及其附加稅和個稅統統免徵,市民只需要支付個人公證費即可。
  • 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贈與、繼承、買賣哪個更划算?
    隨著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和房價過快上漲,2005年開始對房價進行宏觀調控至今。到2020年40年的時間老百姓手中聚集了大量的房產,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便被提上了日程,而且越來越迫切。那麼,問題來了,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子女,贈與、繼承、買賣哪個更划算呢?
  • 房子過戶給子女,贈與、繼承和買賣到底哪種方式最省錢?
    中國人安土重遷,房子對一個家庭而言,是最重要的資產。最近十幾年,房價突飛猛漲,有些地方房價甚至相比十年前,翻了好幾倍,各種環境因素,造成了如今房子不一樣的屬性,它既是人們居住的住所,也是最大的固有資產,更是一些人投資理財的工具。
  • 想繼承父母房子的注意了,明年起繼承按新規辦,如何繼承最划算?
    文:聞道 在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個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這個問題就是財產繼承。目前國內的房價因為有些高,所以孩子們在買房時需要藉助父母的幫助。除富有的父母外,出於各種考慮,最後將財產登記在自己名下。當然,有些人的房產由於拆遷或父母自己購買等各種原因,房產都在自己名下。
  • 房太子:父母的房產過戶給子女哪種方式最省錢?
    哈嘍,大家好,我是房太子,昨天有個粉絲諮詢一個問題:他父母名下有套房想過戶給他,他自己名下沒有房產。問我怎麼把父母的房子過戶給他最划算,最省錢。第一種:買賣過戶的方式父母的房產通過買賣方式給子女,就是市面上正常的二手房交易流程。需要繳納的主要費用是,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和契稅。如果父母的房產是滿五唯一的房產,那麼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和營業稅,只需繳納契稅,如果未滿五年,需要繳納營業稅、個稅、契稅。
  • 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不知道就虧大了
    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 房產是每個家庭最大的一筆資產很多網友在後臺問小編: 父母要把房子給子女
  • 【市民雲解讀】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
    【市民雲解讀】父母房產給子女,怎樣最划算?贈與?繼承?買賣? 房產是每個家庭最大的一筆資產很多網友在後臺問小云:父母要把房子給子女
  • 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別再傻傻選擇傳統方式了,一招教你省錢
    隨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你們會考慮將自己名下的房子轉到孩子名下。但是大家都知道,房產過戶是要交各種稅費的,所以這也是很多父母十分糾結的一件事。不同的過戶方式稅費不同,那麼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房子怎麼過戶不花錢?
  • 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房子怎麼過戶不花錢?最新減免來了
    隨著父母的年齡越來越大,你們會考慮將自己名下的房子轉到孩子名下。但是大家都知道,房產過戶是要交各種稅費的,所以這也是很多父母十分糾結的一件事。不同的過戶方式稅費不同,那麼如何繼承父母房子最划算?房子怎麼過戶不花錢?
  • 父母房產過戶給子女留意了!新規下,從2021年起統統「這樣」處理
    究其原因,受傳統思想影響,就是因為我們缺乏提早安排財產的意識,比如說立遺囑,子女難以啟齒,老人也擔心要是過早把房子給子女了,萬一將來不孝順咋辦?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對房產這樣的大宗資產處理方式,仍主要停留在「身後繼承」這一方式上。那麼,到底哪種方式最划算,哪種方式最保險?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所謂隔行如隔山,確實不怎麼懂。
  • 老人的房子過戶給子女,生前和去世後差距大?有一種方式很省錢!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老人家的財產只要沒有特定立下遺囑,默認去世後都是留給他們的子女,所以在世時一般也不會去考慮資產分配的事,但現在人們的經濟和法律意識都在強化,有些常識提前知曉,不僅有利於家庭和諧,也能切實為子女減輕經濟上的負擔。
  • 房子過戶給子女需留意!2種常見模式並不划算,有1種更經濟省錢
    隨著住房逐步普及,尤其是現在最常見的4-2-1式家庭結構,自己有1套房、父母有1套房,自己的下一代未來還會有房,這就意味著以後一個家庭會出現多套房的局面。 房子多了自然值得高興,可這些房子該用什麼樣的方式獲得,才最划算呢?比如父母的房子以後肯定是自己的,自己的房子以後肯定是孩子的,但這些房子該通過繼承、贈與、買賣3種方式的哪一種,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呢?
  • 房子過戶給子女新規,「在世辦理」與「過世辦理」差別大!
    對於很多人而言,現在買套房子實屬不易,隨著歲月的推移,自己老了,怎麼把房子過給子女呢?是不是繼承最划算?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是在西方其他國家,父母要離世之前,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把自己的財產(包括房產)進行分配,立下遺囑。
  • 父母的房子該如何處置?過戶方式不僅是「繼承」,還有這兩種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導語:房子是很多人辛苦一輩子,為自己掙下的養老保險。很多父母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為自己掙出了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到了晚年,這個大型養老保險該何去何從?過戶方式不僅是讓孩子繼承,還有這兩種韓老在著手準備把房子過戶給兒子時,才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房產不像一口鍋、一張床這樣的簡單資產,若想把房子留給子女,能供選擇的方式一般有三種。
  • 老人想把房子給子女,生前和過世「過戶」有啥區別?建議了解一下
    ,在父母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也會考慮將房子過戶給子女,但是房子過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老人想把房子給子女,生前和過世「過戶」有啥區別?生前過戶如果父母是想趁著自己還沒去世,就把房子過戶給子女的話,那麼就會有兩種辦法,第一種就是直接贈予,第二種就是通過買賣關係,這兩種關係的不同之處在於,過戶手續會不一樣,所要繳納的費用也會不一樣,而且兩種方式金額都不小,如果是在生前贈與的話,大概會收取房子市場估值3%左右的房產稅,而如果是買賣的話,最低的稅費也要在1%,
  • 保險怎麼買最划算?
    奶爸就給大家傳授一套技巧,教大家怎麼買保險最划算!一起看看吧~常見的「坑錢」保險有哪些?各大險種怎麼買更划算?返還型保險的本質是:交了很多保費,然後保險公司拿去投資,幾十年後把其中一部分返還給我們,最重要的是收益並不高。如果想最省錢地買意外險,奶爸建議直接買一年期意外險就好了,保障全面又划算。3)醫療險怎麼買,更划算?
  • 子女如何繼承父母房產「最划算」?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以前買一套房子可能只需要花費一二十萬,但是現在買一套房子需要花費一二百萬。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喜歡提前消費,所以憑自己能力買房的年輕人很少,基本上都是父母幫忙買房子。有一些人覺得房子是父母買的,自己又是父母的孩子,所以房產是不需要過戶的。但是筆者想提醒大家一句,就算父母和自己有直系親屬關係,房產轉移也需要遵循程序才行。
  • 建議大家搞清楚,老人的房產是生前過戶給子女好還是去世後繼承好
    作為老人的子女,提前考慮一下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生前過戶和離世後再繼承是有很大區別的,何必讓自己辛苦掙來的錢打了水漂呢。在我國,變更房子產權有三種方式,分別是贈送、買賣和繼承。這三種不同的變更方法,所要交的手續費也不同。房子生前過戶給子女和去世之後子女繼承差別很大,建議大家搞搞清楚。
  • 繼承父母房子的人需注意!2021年開始執行「新規」,這樣最省錢
    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規律,如何將家庭財富傳承給子女,每一位父母都會慎重考慮這個事情。同時房子,作為家庭財產中最重要的組成,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很多家庭都購買了房子安家。增設「寬恕」制度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太多不孝子女,平時對父母不聞不問,只曉得要錢索取。父母一氣之下立遺囑就不把房產分給他們。但是浪子也有回頭的那天,父母被子女後來的行為打動,或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覺得子女再怎麼不對,也是自己孩子,這個情況下父母也能反悔去修改遺囑把房子再分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