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些年,年輕人的收入水平不斷的提高,但是與此同時,年輕人的壓力也不斷增加。以前買一套房子可能只需要花費一二十萬,但是現在買一套房子需要花費一二百萬。再加上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喜歡提前消費,所以憑自己能力買房的年輕人很少,基本上都是父母幫忙買房子。
有一些人覺得房子是父母買的,自己又是父母的孩子,所以房產是不需要過戶的。但是筆者想提醒大家一句,就算父母和自己有直系親屬關係,房產轉移也需要遵循程序才行。父母將房子過戶給子女,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那麼。這幾種方式中哪一種「最省錢」呢?其實大家都「搞錯了」,這樣做才省錢!
父母將房產過戶給子女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繼承、贈與、買賣。這三種方式究竟有什麼區別?哪一種方式最「省錢」呢?
生前過戶房產:贈與以及買賣
直系親屬之間進行房屋買賣過戶方式其實和普通的房屋買賣過戶一樣,流程也是一樣的。在房屋買賣途中涉及到的費用主要是評估費、契稅、個稅等等。
如果父母的房子是一套小於90平米的房子,並且滿足滿五唯一,那麼契稅就是交易總價的1.5%。如果是普通住宅,那麼個稅需要繳納交易總價的1%。登記費用是80元左右。如果房產證拿到超過兩年了,那麼可以免交增值稅,但是如果沒有超過兩年,那麼需要繳納交易總價的5.6%。
所謂的贈與是一種你情我願的行為,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送東西給別人不需要涉及到錢。但是大家都明白,房子是一件很特殊的商品,一套房子的價值很大,因此贈與的時候,需要涉及到錢。就算是直系親屬之間贈與也要涉及到錢才行。
贈與過戶的時候,一般需要涉及到契稅、評估費、公證費。契稅是繳納交易總價的3%,評估費是繳納總價的0.25%,公證費是繳納總價的1%。
死後過戶房產:繼承
死後繼承一般分為兩種方式,分別是法定繼承以及遺囑繼承。眾所周知,法定繼承有一定順序,如果繼承的房產不是唯一房產,而且繼承人也不是獨生子女的話,那麼涉及到的利益就會比較多,常常會出現很多糾紛。
死後繼承的房產過戶流程比較簡單,大家只要將所需的材料準備好送到有關部門審核就行了。而且房產繼承中產生的費用也比較少,一般只需要繳納登記費等等,這些費用加起來可能最多只有幾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