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2020-11-24 騰訊網

少年王陽明死磕竹子,到底為了啥?一場大病後人生出現新拐點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

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曾國藩、蔣介石、 東鄉平八郎……

王陽明的心學在現代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推崇,但在日本,通過明朝一個叫了庵的和尚,日本貧弱的現狀出現歷史拐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新興強國,有說法稱,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受陽明心學的影響。

那麼,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心學到底在講什麼?我們能從這位偉人的學說中學到什麼,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陽明心學對於現代人來說,比較晦澀難懂。「源易緣」今天就通過少年王陽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兒:死磕竹子,來看陽明心學到底在講什麼。

新婚遇貴人:怎樣才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家庭出身十分優渥:不僅有錢,父親還是進士第一名,更可貴的是,王家的家庭教育十分開明,少年王陽明寫了一首詩,父親王華就看出兒子嚮往沙場生活,親自帶少年王陽明到居庸關外見識生活。

王陽明從小的環境真是讓人羨慕死: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聰明,比你聰明又有錢的人,又比你還努力,比你有錢、聰明、努力的人,還有個思想開明的父母:這樣開掛的人生,不要太滋潤。

王陽明從小就是神童,十二歲的時候就寫下一首廣為流傳的詩《蔽月山房》,名動一時,從此更加受到家人器重。

神童智商異於常人,為人行事也異於常人,少年王陽明經常幹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並且十分專注,因為他是神童,所以家人和周圍的人對他也是十分包容。

不知不覺王陽明到了娶親的年齡。這一年,18歲的王陽明到江西接回新婚媳婦兒歸家途中,在路上他拋棄新婚妻子,棄船登岸,拜謁了當時有名的理學家婁亮,向他諮詢了一個問題:怎麼樣才能成為聖人?

婁亮給出的答案就四個字:格物窮理。

這四個字來頭很大,簡單理解就是通過研究一個物品,來悟見世間萬事萬物都具有的內在規律,也就是「道」。

回到家後,他就開始了他的格物之旅,就地取材,開始格自家院子裡的竹子。

死磕竹子:7天7夜至吐血,人生走向拐點

追求聖賢之道,王陽明是十分認真的。為了在竹子身上格出世間大道,他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找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格竹子。

結果茶飯不思的兩人對著竹子格了3天,朋友體力不支,中途退出。

死心眼的王陽明繼續「格」了4天4夜,恰逢一場大雨傾盆而下,年輕的王陽明被澆了個透心涼,最終格了7天7夜竹子後,不省人事,口吐鮮血才作罷。

這次格竹子,陽明先生格得驚天動地,心力交瘁,但一無所獲。從此之後,王陽明對朱熹的「格物窮理」生出疑惑:格物並不能得到「道」。

這次格竹子,看似兒戲,但對陽明先生獲得心學達到卻是一個拐點:至此之後,他沒有再跟在朱熹後面亦步亦趨,而是試圖另尋途徑,尋找得到人間大道的方法。

其實,站在後來者的角度上看,「格物」並沒有錯,西方人傳統習慣就是格物,研究物體內部關係,牛頓發現了牛頓定律,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的雛形……

而王陽明之所以沒有從竹子裡發現「道」,還是功夫不到,或者他的志向並非科學家而是哲學家。

其實世間的每樣事物,都有它的物理特性,也有文化屬性,站在這樣的角度,認真地研究身邊事物的特性,為我所用,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無論如何,陽明先生通過格竹一事,他追求聖賢的道路走向了一個拐點:成為聖賢只有另尋它途。

龍場悟道:在棺材裡睡了一夜,悟到心學大道,掌握它,所向無敵

王陽明悟道的龍場在當時是一個邊陲之地,四周都是類似於原始人的部落和遍地野獸。

孟子曾有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王陽明在龍場就面臨這樣的境況,但他沒有忘記自己做聖人的初衷,終於在一個雷電交加的晚上,他躺在自己給自己造的棺材裡,悟出了心學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陽明讓人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內心,肯定內心即思想的力量。

佛教有觀自在菩薩:只要內心自在無掛礙,人人可以立地成佛,可以成為菩薩。

而王陽明的心學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人的內心就有無窮強大的力量,所謂心外無物,心即理,所有的大道,人們的內心中原來都有,只要遵循它,實踐它,就能成為聖賢。

王陽明的後半生的功績,也確實能驗證心學的正確性,武功方面,他平定寧王朱宸濠的叛亂及江西匪類。文治方面,他的學生遍天下,後世很多人都是王陽明的忠實學生,甚至日本有人認為,日本明治維新多半是王陽明的功勞。

可見,王陽明真的是不世出之奇才,他和孔子一起,被稱為我們古今兩個「三不朽」的完人。

如果真能領悟王陽明心學精髓,我們在人生也可以上一個大在臺階。

開卷有益,原創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相關焦點

  • 東鄉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心學真能讓人文武全通?
    王陽明是一代心學大師,他的功績可以比肩孔孟等聖人,號稱古今第一完人。然而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知道王陽明的學徒都有哪些人嗎?曾國藩、蔣介石、 東鄉平八郎……王陽明的心學在現代是近些年才開始受到推崇,但在日本,通過明朝一個叫了庵的和尚,日本貧弱的現狀出現歷史拐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在亞洲脫穎而出,成為新興強國,有說法稱,日本的明治維新是受陽明心學的影響。那麼,王陽明到底是何方神聖,他的心學到底在講什麼?
  • 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為何一生只服王陽明?一面未見,卻把他奉為神
    而東鄉平八郎有多厲害呢?他出生於1848年,自幼習文練武,十幾歲就開始研究炮術,成年後很快就當上了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明治時代的「軍神」。在對馬海峽海戰中率領日本海軍擊敗俄國海軍,成為了在近代史上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使他得到「東方納爾遜」之譽。
  • 東鄉平八郎與儀徵
    東鄉平八郎與儀徵東鄉平八郎是著名的日本戰神,在甲午海戰、對馬海戰等著名海戰中成名。他與儀徵有啥關係?沒關係!上海人說「渾身不搭界」。之所以起這麼個標題,還不是向標題黨們學習,把看官您請進來看一眼嘛,恕罪!
  • 日本海軍大將真說過「一生俯首拜陽明」嗎?
    東鄉平八郎是日本海軍名將,曾率軍在對馬海戰中擊敗俄國海軍,確立了日本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在不同傳說中,他腰牌上的七個字也不同,有的人說是「一生低首拜陽明」,也有人說是「一生伏首拜陽明」或「一生俯首拜陽明」。   1、1905年,同盟會員蕭鴻鈞說,東鄉平八郎有一「一生低首拜陽明」印章。
  • 「知行合一」傳千古 日本人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明」
    第一次接觸王明陽,是在高三的政治書上,高三的政治書上講哲學,就提到了陽明先生格竹子的故事,還只是用了了二三百字提了一下,說陽明先生妄圖從格竹悟出道理,從而引導定性為唯心學說,真是胡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就落一個這樣的定位,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 全殲俄國艦隊的​日本軍神,自己腰牌上卻寫著:一生伏首拜陽明
    在慶功宴上,面對眾人的一片誇讚之聲,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這裡的陽明,指的就是明朝的王陽明。從他的腰牌這個典故上可以看出,東鄉平八郎是明朝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的追隨者,對「陽明心學」研究得很透徹。其實,不只是東鄉平八郎是王陽明心學的追隨者,自從王陽明創建「陽明心學」以來,就有日本人不遠千裡,前往中國學習「陽明心學」。1508年,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創建「陽明心學」;1510年,日本政府就派桂悟了魘到中國進行交流學習。
  • 日本元帥腰牌寫7字:一生伏首拜陽明,明代大咖王陽明:知行合一
    東鄉平八郎曾是日本海軍元帥海軍大將、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明治時代的「軍神」,他曾全殲俄國海軍艦隊,那位日本軍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東鄉平郎回到了本土,慶功宴上,他在誇讚聲中,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上面寫著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 東鄉平八郎:被日本海軍奉為軍神,一生卻對一個中國人頂禮膜拜!
    至於沙俄艦隊就不一樣了,他們當時被擊沉的戰艦多達21艘,有4830人直接死在了日本的炮火之下,另外,被俘虜的人更多,達到了6106人。可以說,戰損比差距非常大,賦予了東鄉平八郎這位指揮官更加傳奇的色彩。
  • 明朝王陽明的心學影響很大嗎?
    《明朝那些事兒》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為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 知行合一王陽明9:一心俯首拜陽明!
    再後來百日維新的康梁二人也是心學的門徒,這個很好理解,他們總想著推翻太后,變法圖新,所以必然要借用王陽明的思想,去對抗傳統理學。為自己找到變法基礎。康有為的歷史評價不高,但是梁啓超還是可以的,他後來寫過不少有關王陽明心學的文章。比如他說王陽明心學是孔孟思想的結晶,既能讓我們不動心,又能讓我們從心所欲,而達到這一境界正是王陽明提倡的致良知和事上練。
  • 東鄉平八郎
    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據說平時和行軍打仗都帶著《 孫子兵法》 , 在東鄉平八郎的腰帶上 , 總是繫著一枚印章 ,上面寫著七 個字 : 「 一生低首拜陽明 。 」王守仁 (1472年10月31日 — 1529年1月9日),漢族 ,幼名雲,字伯安 ,別號陽明 。
  • 王陽明心學是成功學?不要過度神話
    據說在給東鄉平八郎的慶功會上,他面對一片誇讚之聲,沒有自吹自擂,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刻著七個大字:一生俯首拜陽明,這事兒真偽有待確認。最起碼日本正史之中沒有這樣的記載。暫且不說東鄉平八郎研究沒研究。如果他研究過王陽明,那也是被弄跑偏了。
  • 一生俯首拜陽明,王陽明到底多厲害?一本《知行合》造就無數牛人
    在1508年,地球上正發生著這樣幾件大事,在日本幕府掀起的內訌颶風歸於平靜,在歐洲威尼斯人擊退了強大的入侵者神聖羅馬帝國,在中美洲黑奴生意正在開始,在中國此時的明朝各地出現了接連不斷的農民起義,已經上任三年的皇帝朱厚照在紫禁城裡眠不休的縱慾;還有一件事,在大明帝國的窮鄉僻壤貴州的農場驛站中
  • 日本「軍神」,第一個擊敗西方國家的東方人,一生俯首拜陽明
    看似是霍元甲無敵了,但是在經過幾番的努力和學習後,陳真也不是誰都能打過的。但是,在陳真武功厲害的同時,他對師父霍元甲的那份仇恨已經變成過去式。沒有見他們真正的打過,之後師父被日本人殺害,還幫師父報仇正名,令無數人欽佩。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一個就是王艮和王守仁的故事關係。王艮也是一樣,一開始去王守仁那裡找事,自稱我就是來踢館的,後來,卻拜服在王守仁的腳下。
  • 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對他頂禮膜拜,一生俯首拜陽明
    王陽明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更是陸王心學的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圖片來自東方IC)日本有數不清的政治家、軍事家天天看王陽明的書,並奉若珍寶。王陽明的粉絲太多,從政壇風雲人物和作家,大學教授,銀行家,無一不是王陽明的「粉絲」。日本之所以能有今天,與王陽明的思想不無作用,他們汲取了王陽明思想中真正的「養料」,將他的學說發揚光大。
  • 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為何崇拜王守仁
    1877年,已經29歲的東鄉平八郎回國參加了反對明治政府的戰爭。1884年鑑於東鄉平八郎在之前的優秀表現被提任天城艦的艦長。這是東鄉平八郎簡介中重點強調的。終於在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東鄉平八郎擊沉了高升號,作為艦長指揮浪速號,成功侵佔澎湖,一戰成名。在1905年擔任日本海軍第四人首腦,開始參與日本的軍國主義策論的制定。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為何能給人強大力量?一篇文章讀懂心學
    (《傳習錄》中)在陽明心學的理論中,知行是不能分開的。如果把知行分開,有「一念不善」,卻因未曾「行」,就不去禁止。王陽明認為,「一念發動」,就是行了。發動處有一絲不善,就要把這個惡念克制掉,而且要徹根徹底,不留一絲不善之念在胸中。王陽明只是一介羸弱書生,卻能在朝中勇鬥宦官,在外克平叛亂。那個年代,皇帝朱厚照昏庸荒誕,寧王朱宸濠精心準備了十年時間,志在必得。
  • 王陽明的心學有多厲害?為什麼能給人強大力量?看完就懂了
    同時,王陽明的心學,也成為中華民族對外文化輸出的一個重要的產品,他的心學思想,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影響深遠。雖是中國文官,卻被評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參拜,連日本首任首相都是他的信徒、粉絲雖是中國人,卻推動了日本明治維新,把日本從幕府時代推翻,使日本躋身於世界經濟、軍事強國之列雖是日本最受尊敬的中國人,也是日本雕像最多的中國人,卻在中國年輕一輩裡面幾乎無人知曉......
  • 王陽明心學,給你一顆足夠強大的心臟
    說到王陽明的心學,上學的時候我們滿腦子灌輸的都是唯心主義,認為是一種歷史的糟粕,然而,王陽明心學從出現開始,就成為無數人爭相學習的對象。最出名的則是日本東鄉平八郎的那句「一生伏首拜陽明」,以及陶行知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