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關於語文書的記憶中,相信一定會有一篇課文的存在。
《一碗陽春麵》,一篇當年讀起來有些奇怪的課文,因為那是發生在日本的故事。故事並不複雜,母親和兩個兒子一家三口十幾年間四次在大年夜到北海亭麵館吃麵,從三個人吃一碗麵到兩碗面再到三碗面,人生在歲月中悄然發生著變化,這個變化裡充滿了溫情、勵志和人性。
這篇課文給筆者留下了三個深刻印象:苦難是一種歷練,弟弟不是太好演,陽春麵到底好不好吃?
本文聊聊《一碗陽春麵》。
一、名字的問題
《一碗陽春麵》是短篇小說,作者叫慄良平,寫作於1987年,雖然是小說,也是作者從民間搜集的故事改編而成的。
這篇文章最早出現在我國是在1989年的《讀者文摘》上,當時的名字叫《一碗清湯蕎麥麵》,後來才被選入我國中學的課本,然後影響了至少一代人。
不過,我們讀到的課文名字都叫《一碗陽春麵》,和原作《一杯のかけそば》裡的蕎麥麵並不一樣,顯然是翻譯的問題,將日本常見的蕎麥麵改成了我國部分地區常見的陽春麵。
筆者認為這個翻譯雖然沒有造成不太好的結果,但確實也有點兒畫蛇添足。老實說,當年我國很多地區的學生不僅不知道蕎麥麵也不知道陽春麵,感覺改的沒有意義,還讓很多人誤以為陽春麵是日本的飲食,直到後來才知道真相,
而且,日本的蕎麥麵本身是有一定特殊意義的,那是他們大年夜裡必吃的東西,據說全家人吃著蕎麥麵看日本NHK的紅白歌會是很多日本家庭的過年固定模式,就像咱們國家大部分地區吃餃子看春晚一樣。
最關鍵一點,蕎麥麵和陽春麵乾脆就是兩種東西,這麼翻譯的唯一好處大概就是讓筆者在多年以後為了這篇課文專門吃了一回陽春麵。好吧,多少也算拉動了內需。
此外還有個問題不得不說,很多教師在講述這篇課文時都會提到作者是用這個故事反映日本戰後經濟復甦時的困難和舉國努力的成果。額,筆者認為這個想法可能是有些拔高了作者的本意,就像魯迅的「兩棵樹」一樣。
按照小說所寫的時間,故事應該最早發生在1972年,彼時的日本已經重新成為經濟強國,作者慄良平可能就是想說一個比較勵志溫情的故事,激勵每個身處逆境的人鼓起勇氣,好像還沒有上升到國家民族層面的意思。
二、電影的故事
《一碗陽春麵》的課文在我國影響很大,於是等1992年日本拍了同名電影之後,電影的名字在我國依然叫《一碗陽春麵》,不過有些搞笑的是,該片有譯製版,譯製版裡演員們說的還是蕎麥麵。
不管這個名字了,說劇情。
由於小說原文比較短,撐不起一部電影來,因此電影劇本進行了劇情擴充,最後拍成了一部接近一百分鐘的電影。
電影版《一碗陽春麵》當然還是以母子三人的故事為核心主線,老闆和老闆娘招待客人的細節也尊重原著。
但是電影版為了豐富劇情還是做了很多加法,豐富了很多劇情,這中間有些改編是非常好的,也有些改編涉嫌畫蛇添足。
比如電影裡給老闆和老闆娘的故事增加了兒子和狗狗的線索,老闆和老闆娘的兒子死於車禍,年齡和母子三人中的小兒子相仿……筆者認為這條線增加的有些多餘,有點兒過度煽情的意思。
更煽情的地方還有,當母子三人多年後重回北海亭麵館時,母親還帶來了孩子父親的照片,老闆和老闆娘還為孩子父親端來了一碗麵,「一家四口四碗陽春麵」。這個橋段,額,怎麼說呢,筆者認為有點兒過了,見仁見智吧。
上文說了日本人有大年夜吃蕎麥麵看紅白歌會的習慣,於是電影裡也加了一條紅白歌會的故事。
麵館服務員昭子在大年夜提出辭職,她想去東京闖蕩當歌手,希望將來也能出現在紅白歌會上。
十幾年後,當母子三人第四次來到北海亭麵館的那個大年夜,昭子也回來了,她部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當紅女團歌手。這條故事線增加的挺好,可以和母子三人的勵志故事遙相呼應。
原作中,母子三人的故事是老闆和老闆娘給客人講述之後口口傳播出去的,而在電影中,導演則是讓記者從老闆父親嘴裡得知之後發表在報紙上,這件事讓老闆娘非常生氣,擔心母子三人會不好意思再來。
故事上了報紙,結果就有些走樣,很多奇奇怪怪的人都在大年夜匯聚到北海亭麵館想看一看母子三人,這其中有讓孩子來接受教育的,有好心人來看看的,也有來獵奇的,更有甚至還有記者等著偷拍的……這段劇情讓故事增加了一些現實性,也有些光怪陸離之感,算是導演的私貨吧。
該片中導演夾帶的私貨還有不少,影片通過北海亭麵館客人們的交談,將當年日本社會中存在的一些軼事和時弊都進行了反映,甚至還抨擊了社會中存在的一些醜惡現象。
如此一來,《一碗陽春麵》的故事就發生了一些魔幻變化,有點兒像我國的《茶館》了,老闆和老闆娘成了主角王利發,客人們成了形形色色的茶客,昭子成了康順子,母子三人則成了常四爺和秦仲義。雖然劇情走向是相反的,但故事結構卻是相仿的,看起來更有意思,但實事求是講,電影也在一定程度上衝淡了原作中那種溫情滿滿的氣氛,算是有得有失吧。
三、《一碗陽春麵》的現實意義
《一碗陽春麵》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火遍東亞,在我國有無數學校曾經排演過同名話劇,筆者就曾飾演過小兒子,大家都被這個故事裡的溫情和勵志所感動。
據說,1997年韓國三星集團遭遇生死存亡之際,董事長就讓副會長面向四萬名員工朗讀《一碗陽春麵》,號召全體員工學習母子三人面對逆境的奮鬥精神。等到三星集團緩過勁兒來,董事長又再次給員工朗讀《一碗陽春麵》,這次又號召大家學習麵館老闆和老闆娘的人性化經營之道。
對於經歷過苦難的人,看到《一碗陽春麵》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對於正在經歷苦難的人,希望《一碗陽春麵》能夠給我們帶來度過逆境的勇氣和力量。
「不能失敗,要努力,要好好活著!」
「祝你們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