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不幫三忙,不摻三事」,是啥意思?熱心腸的人不妨看看

2020-12-16 歷史芷天

俗語:「不幫三忙,不摻三事」,是啥意思?熱心腸的人不妨看看

都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心懷一顆仁愛之心固然是件好事,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衝上前去。有許多事情,我們需要量力而行,更要考慮其後果。萬一走錯一步,很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後果。

有句俗語叫做「不幫三忙,不摻三事。」它就告訴我們生活裡有許多事情是不該插手的,至於具體是什麼事情,熱心腸的人不妨跟著小編一起看一下。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所謂的「不幫三忙」這第一就是逞強的忙不要幫。何謂逞強,就是誇下海口,吹噓自己的本事,但其實自己並沒有那麼有能力,對於別人的請求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為了面子答應幫別人的忙,事後又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但是說出去又覺得丟人。所以,答應幫忙時需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能力範圍之內的可以答應,超過自己的力所能及,就不要逞強答應。

第二就是違法的事情不要幫。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法律是用來約束每一位公民的。對於觸犯法律的事情,我們應敬而遠之,更 不應該摻和。如果周圍有人以極大的利益誘惑你,希望你去幫助他做一些違法的事情,我們應該立刻拒絕。畢竟一旦做了這種事情,別說心理上過意不去,若是日後被發現,帶來的是更加難以預料的後果,嚴重一點的可能會家破人亡。

這第三則是得寸進尺的忙不要幫。這個社會上總是有著這樣的人,覺得別人對於自己的幫忙是理所當然,沒有絲毫的感激之心。我們出於善意,對他人施以援手,而這類人是屬於有了第一次就有無數次。我們一旦停止幫助他們,就會成為他們口中的沒有良心之輩,完全不念記以前對於他們的恩情。所以這樣的忙,更是幫不得的。

至於這「不摻三事」,又是什麼呢?不摻的第一件事就是父子關係。相對來說,父親比較沉默寡言,並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這就導致現在很多家庭裡,父親與子女關係不佳,尤其是父子。或者是因為同性相斥,兩個人都不能很好地理解對方。雖然也有可能是父親或兒子的行為被他人所不屑,遊手好閒,沉迷賭博之類的,才致兩人關係惡化。但這終歸是別人家的家事,我們也不好做過多評論。

不摻的第二件事就是兄弟關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個家庭裡的兄弟也是如此。也許因為利益,也有可能是因為感情,兄弟間有矛盾的也是不在少數。對於尋求這方面幫助的人,我們最多只能撫慰別人情緒,而不該出謀劃策。畢竟,事情真正如何,我們也不得知。若是自己一時興起,幫了別人,最後也許還會遭到別人的仇視,吃力又不討好。

這最後不摻和的就是夫妻關係。很多夫妻結婚以前異常恩愛,結婚以後卻困於柴米油鹽而經常為一些瑣事爭吵不已。但其實,這是社會上的一種普遍現象,生活裡有爭吵也是平常。況且大部分的夫妻都是床頭吵架床尾和,他們尋求他人幫助,基本是處於氣頭之上。一旦氣消,基本也就沒什麼事了。所以,這類關係我們也還是不要摻和的好。

對於今天所講的這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覺得感同身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中國的人民根據自己一代又一代所經歷的事件,形成了一套農村俗語:「三忙不幫,三飯不吃,三錢不花」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三個三到底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這第一個三,就是三忙不幫,三忙不幫其一即夫妻吵架的忙不要幫、這夫妻吵架,古言常道夫妻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雖可能本來的好心被人家當成驢肝肺,多管閒事,所以啊父親吵架這事不能幫;其二就是做壞事不能幫,雖然可能在其中會嘗到一些甜頭,但是如果被查到這丟的就是自家的臉,嚴重一點的呢坐的就是自己的牢,所以說這壞事也不能幫;這其三就是別人向你借錢這事了,想必大家都被借過錢,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今天農夫就和大家說一句老輩人常教育後輩的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媒人不能當呢?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啥意思?快過年了不妨了解下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啥意思?快過年了不妨了解下所謂俗語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上不了大場面的一些詩句,只能在下面被人們給流傳。比如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個流傳在民間的俗語:飯有三種是不吃的,酒有三種是不喝的,它這個又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先說一下這三種不能吃的飯。這第一種就是白飯,這個可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白米飯,而是指那些不想付出就想得到回報的人。就我們現在的社會而言是非常混亂的,名和利在人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有的人還會為了這個而去獻出自己的生命。
  •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是啥意思?要過年了不妨了解下
    俗語:「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是啥意思?要過年了不妨了解下本文由【亮哥說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果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時光飛逝,2018年突然過去,2019年也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天,看看日曆即將迎來新年。春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春節期間,人們都會提前做好準備,並愉快地迎接春節。春節期間,他們去看望親戚和朋友,他們肯定會吃、喝、玩。其實人們對吃喝十分重視,俗話說:「飯有三不吃,酒有三不喝」是啥意思?要過年了不妨了解下。
  • 農村俗語「四十望財,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啥意思,70後該看看
    就好比,農村那些俗語,過去「但有井水處,不乏說書人」,如今,已經很少人在涉及這一塊了。當然,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原因之一,畢竟,有些俗語雖然過去在理,如今卻已經沒有了實踐性!但是,俗語還是有其魅力的,這些簡易通俗的語句,有些仍然具有哲理性,比如說,在農村老人常說的「四十望財,不睡三覺,不求三人」,大家知道啥意思嗎?70後最好多看看!
  •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中國的俗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許它看起來沒有別的文化那樣高大上,但是它背後所凝結的智慧,人們在發現總結它時付出的精力和力氣,卻也一點都不比別的文化少。
  • 俗語「窮養兒,富養女」啥意思,家長不妨過來看看!
    俗語「窮養兒,富養女」啥意思,家長不妨過來看看!文/軒逸歷史解說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窮養兒,富養女」啥意思,家長不妨過來看看!
  • 古代俗語:「養子攀窮親,養女攀高門」啥意思?做父母的不妨看看
    文/清塵古代俗語:「養子攀窮親,養女攀高門」啥意思?做父母的不妨看看若是將人生中發生的大事弄一個先後的次序,一千個哈姆雷特,應該有一千種選擇。有的覺得錢是最實際的,金錢至上。有的認為存在才有意義,將生與死置於首位。
  • 農村俗語:「不幫三忙,不吃三飯」,究竟是哪三忙?哪三飯呢?
    農村有句老話「不幫三忙,不吃三飯」指的是什麼意思呢?1.關乎錢財的忙不幫,我們都知道,談錢傷感情!好親朋,莫交財,交了財,斷往來!你今天幫了這家,明天不幫那家,說不得就被人怨恨!今天幫了,明天不幫,也會被怨恨,所以說呢!
  • 農村俗語「人到三十,不等三事,不求三人,不悔三事」,是啥意思
    一句樸素簡單的俗語卻能說出人生的哲理,經常見農村老人聊天的時候會說些農村俗語表示自己的意思,當然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不太理解這俗語的含義,說它有道理吧這是無可爭議的,說它沒道理吧是以為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含義,俗語蘊含的意思和道理是人生經驗,在農村老人說過這麼一句俗語「人到三十,不等三事
  • 農村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指的是哪些,有啥說法?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三十不走三路,四十不碰三事」指的是哪些,有啥說法?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看似簡單,卻有著很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什麼意思?你聽過嗎?
    農村俗語:「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什麼意思?你聽過嗎?在農村空閒時間,人們聊的最多的就是關於一些俗語和老話的問題,通常這些俗語和老話中包含著巨大的智慧,往往有想像不到的力量,在生活和工作中給予人們指導。很多俗語和老化也是深入人心,這句俗語老話,「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什麼意思?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文/青山獨往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說到農業生產,在我國已經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遠古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種植莊稼。但在古時候,由於技術有限,經驗的作用便十分關鍵,而俗語一開始便起著傳遞農業生產經驗的作用。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俗語也經過了發展,內容越多,作用也更廣。即使是到了今天,其中的一些內容也依舊適用。今天筆者來和大家聊聊借錢方面的俗語,看看其說的是否在理。來看這句:「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
    俗語:"借三不借兩,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古人的警世良言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以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人們在需要錢的時候往往都要找身邊的朋友拆借。可是當我們身邊的朋友來找我們借錢時,我們到底是借還是不借呢?
  • 老祖宗俗語: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來年還想做生意的不妨一看
    老祖宗俗語: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來年還想做生意的不妨一看當今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被迫向「錢」看,追求利益成了生活的主題,有些人為了賺錢甚至不惜突破底線,實在是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老一輩人的觀念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比如有些老人說的「人窮不做三,沒錢三不幹」,到了年末還想做生意的可以了解了解。
  • 民間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
    民間俗語:「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啥意思?年輕人不妨一看群眾是我們的智囊團,他們從生活的經驗中悟出了很多人生道理,然後將這些道理代代相傳,幫助很多年輕人少走了一些彎路,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其中的一句民間俗語,它就是「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生妻和六郎是指啥?男女不妨看看
    文/青山綠水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生妻和六郎是指啥?男女不妨看看生活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語言大多來自於農村。就是這種不專業,才讓我們容易理解這些話的意思。所以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介紹一句農村關於結婚方面的一句話。這句俗語叫做「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生妻和六郎是指啥?這句話有何含義呢?
  •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不知道的來看看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不知道的來看看   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說今天有很多民俗、俗語都消失了,但卻還是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的「正月佔歲」的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
  • 俗語「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啥意思?落魄的窮人值得一看
    俗語「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何意?人生低谷時謹記心中在人生的旅途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磕磕絆絆,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因此而自暴自棄,人在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不能因此而得意忘形,因為不知道哪一秒就會帆船。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