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
中國的俗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許它看起來沒有別的文化那樣高大上,但是它背後所凝結的智慧,人們在發現總結它時付出的精力和力氣,卻也一點都不比別的文化少。這些俗語都是我們的先輩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在社會的生產生活實踐中一遍又一遍中的運用,檢驗最後才得出來的結論,這也是這些俗語。俗語不管是在什麼年代,也不管是在哪個地區,都是有些獨特的實用性的。今天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條俗語。
這句俗語,和古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古人們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或者對周邊人的仔細觀察,得出了關於謀生職業的判斷與評價,這句俗語的內容是,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這是古人對這三種職業的評價,也是對後生們選擇謀生職業的指點。不過,為什麼古人們對這三種職業那麼不喜歡呢?為什麼不讓做這三種事情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和道理。
第一個就是不做中,不做中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要做中間人,所謂中間人就是幫兩個人傳話,或者幫兩個人評判某件事,劃分某個利益,又或者是作為兩個人之間某個交易的中間人。為什麼不能從事這種職業呢?首先,如果是非常嚴肅的事,那麼這種事情並不是哪一個人三兩句話就能解決的,因此,最好是要找政府或者專業機構的介入。
因為一個不小心,就連中間人也要承擔某種風險,不僅事情處理不好,還給自己白白的添了麻煩。如果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那更不要插手,因為這種事情本來就是理不清的,而且本來也是沒有那麼麻煩,都是兩方當事人胡攪蠻纏的結果,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沒有處理的空間,最後只能落得兩頭不討好,有理說不出。
第二個就是不做保,這個的意思就是別人借錢或者借別的貴重物品,又或者抵押什麼貴重東西的時候,不要替別人做擔保人。首先,做擔保人並不是籤個字點個頭就行了,做完擔保人你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責任,如果那個人還不起,作為擔保人你就要承擔償還的責任,而且哪怕被借東西的那個人信任你作保,願意寬限一些時限,但那用的也是你們之間的情分,情分這個東西本來就是用一點少一點。如果是放到現在的話,你的個人信用還會受到影響,更是得不償失。
第三點,不做媒人,現在有很多人都是這樣,喜歡大包大攬,閒的沒事幹,給東家說婚,給西家做媒,完全把別人的婚姻大事當做了供自己開心的事,也是因為這樣很多人都不喜歡媒人這個行業。更有的甚至為了說成婚事,賺更多的錢,往往會誇大其詞,結果最後一見面,弄得雙方都很尷尬。再退一步說,就算兩個人成了,結婚後,發現對方的很多方面和媒人說的根本不一樣,雙方根本合不來,這個時候再產生矛盾怎麼辦呢?誰給雙方負責呢?媒人也會落一個不好的名聲,鄉裡鄉親的,到時候還怎麼見面呢?
老祖先的這句話,可以說是非常具有生活性的經驗之談,其中的智慧可以讓很多後生對這三種事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選擇的時候也能慎重一點。這三種事情,雖然也都可以作為一個謀生的手段,但是沒有實在的本事處理好分寸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做這樣的事,不然最後錢掙不到,名聲還臭了。如果直接從根本上就不去做這三件事情的話,子孫三代可能生活的都會很好,因為這三件事情實在是一個麻煩事,只要一觸碰,所有的事情都可能會接踵而來的。
今天了解到這些內容的小夥伴,不僅自己要有了了解,也可以讓身邊的朋友也有一定的了解,那麼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碰到了這樣的事一定要慎重,哪怕只是偶爾被人邀請幫個忙,在幫忙之前也要考慮清楚,看看自己的身份適不適合做,請求你的人是否可靠等等。更何況,在今天這個社會,只要是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話,就更要考慮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