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那麼幾個行業真的不是隨便什麼人就可以做的,如果你要做,就要承擔被人罵的風險。那麼這是幾個什麼行業呢?那就是中人、保人和媒人。這也就是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的來歷。
按道理來說,中人、保人和媒人都是做好事,為什麼有人強烈反對去做呢?這裡面有原因,我們先說中人,所謂的中人,就是中間人。農村的這個中間人真不是容易做的,你得有威望,有能力,還得人脈廣。如果你什麼條件都不具備,就去做中人,結果可能就是什麼事情也辦不成,而且被兩邊人同時罵得半死。
別人會說你,沒有金剛鑽,你幹什麼攬瓷器活呢?到頭來,中人熱心做好事,反而落得裡外不是人。保人跟中人有所類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擔保人,主要是在經濟活動中為某一方充當擔保的人。
保人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因為你是拿你的信譽作擔保,因為一旦你所擔保的對象跑掉了,別人就會專門找保人。搞不好保人就會被折騰死,所以如果農村做保人是要看情況做的,一般人是絕對不會輕易去做的。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媒人,媒人是給青年男女牽線搭橋的,按道理來說,是給青年男女做好事的,怎麼毀三代呢?不做媒人不知道,做了媒人才後悔,如果你到農村去仔細問一下農村媒人的體驗,就會發現,他們真的是一肚子的苦水。
主要是因為媒人撮合的男女如果婚姻幸福,他們可能不會記得有媒人這回事,但是如果婚姻不幸福,無論男女雙方是誰,都會把帳算在媒人的頭上。原本媒人是想做好事,但是卻是落了兩頭氣。
媒人的喜錢沒有拿到,以後見面還會橫挑鼻子堅挑眼,這日子怎麼過呀。所以農村媒人一定是有這麼幾個條件才能做的,一是年紀比較大的女性,平時人緣很好,四鄉八鎮有些威望。
二是眼光要準,保媒這件事情,最主要的是要眼光獨到,能夠把最合適的男女湊合到一起,而不是隨便拉郎配,這樣可以減少以後不必要的麻煩。三是嘴皮子一定要會說,不會說的媒婆基本上沒有人要的。
對於媒人來說,一門親事說壞了,三代之內都會受到影響,特別農村人視婚姻為神聖,不會輕易離婚。兩口子感情不好,也要湊合著過,想起來的時候就會罵媒人。「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這也提示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的,要量力而行。
在做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去做中人、保人和媒人。沒有能力的話,千萬不要去做,否則會影響自己一輩子,甚至下一代人的。尤其是都市中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很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打。而且現在很多擔保都是在網上進行的,人與人之間連面都少見,這就更增加了風險性。大家在做中人、保人和媒人之前,三思而後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