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語:「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

2020-12-17 諸葛品歷史

作為文明古國,幾千年來留下許多哲理名言,其中流傳比較廣泛的當屬俗語,沒有華麗的詞語,基本上都是大白話,就算沒讀過書的人,也能輕易理解俗語所表達的含義。對於好高騖遠的年輕人,長輩通常會說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者「東一榔頭,洗衣棒槌」,可見俗語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義。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學會助人為樂,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伸出援手,而且不求任何回報。但是,農村還有這樣一些俗語,比如「救急不救窮」,意思是說,有能力的情況下,會幫助真正有困難的朋友,卻不會幫助因好吃懶做導致貧窮的人。今天咱們講的這句俗語也非常耐人尋味,那就是「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呢?

首先,不做媒

意思是說,不要給別人當媒人。或許不少人感到費解,幫別人牽線搭橋,促成一樁姻緣,按理說屬於好事啊,為何說做媒人對後代不好呢?婚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相當重要,男人想娶一個好老婆,女人想嫁一個好丈夫,組成幸福美滿的家庭,然後生兒育女,然後白頭偕老。

現實卻告訴我們,婚姻幸不幸福與很多因素有關,三觀不合的夫妻容易產生分歧;性格差別太大的夫妻,很難相處融洽。作為媒人,雖然只是起到牽線的作用,但如果小夫妻婚後發現不合適,甚至鬧到離婚的地步,有可能在心裡埋怨媒人,認為是媒人撒謊,當初沒有把對方的缺點明確告知。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應該見過這樣的場景,夫妻大吵大鬧的時候,會把媒人找來,遇到不講理的人,會對媒人說一些難聽的話,覺得自己這一輩子的幸福,都毀在了媒人手上。經過這麼一鬧,媒人顯得裡外不是人,甚至會波及到媒人的家庭生活,一家人都不得安生,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

其次,不做保

此處的「保」,指的是擔保人,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跟鄰居或朋友借錢,通常情況下,會找一個雙方都覺得值得信賴的人做擔保,這樣大家心裡都放心。擔保人的角色很重要,所以人品必須過關,不可能找不務正業的人做擔保人,基本都是口碑較好,在村裡備受尊敬的長輩。

假如欠錢的人履行承諾,按時把錢還上,一切都沒有問題,擔保人也非常開心。但是,一旦欠錢的人耍無賴,有錢也不想還,或者手頭拮据,暫時無法還錢,擔保人就很尷尬了。債主通情達理還好,若債主脾氣暴躁、蠻橫無理,就會找擔保人的麻煩,畢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把錢借出去。

如此一來,擔保人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找欠錢不還的人溝通,催他趕緊履行當初的約定;要麼自掏腰包,把錢還給債主。無論哪種選擇,對於擔保人來說都不好。如果金額巨大的話,擔保人也無法辦到,名譽受損不說,有可能日子都不得安寧,對後代也有很大影響。

最後,不做中

所謂「不做中」,是不充當中間人的角色。村子裡經常有人為了各種事情發生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此時會有中間人出現,勸說他們不要再吵了,凡是以和為貴。作為中間人,在調解爭吵雙方的時候,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如果處理好了,雙方都會感激不已,村民也紛紛稱讚中間人會辦事。

但是,稍微說錯一些話,有可能被認為做事不公平,有故意偏袒的嫌疑,這種情況就很尷尬了,弄得自己身心疲憊,費力不討好。所以,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別人的事情儘量少管,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感恩,或許別人根本不領情,覺得你多管閒事。

在你看來,「不做媒,不做保,不做中,三代都幸福」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呢?

相關焦點

  •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中國的俗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許它看起來沒有別的文化那樣高大上,但是它背後所凝結的智慧,人們在發現總結它時付出的精力和力氣,卻也一點都不比別的文化少。
  • 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旺三代」,是哪三種樹?門前種什麼樹好?
    對於春的到來,農民自然不敢懈怠,都在忙碌著播種。正是有一代代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國家的惠農政策,才使近幾年來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蓋上了一座座寬敞漂亮的小洋樓。由於審美觀念的變化,農民朋友在蓋好的小洋樓前後周圍難免要栽些花花草草和風景樹來襯託小洋樓的美。雖然花草樹木增加了房屋的美感,也增加清新的空氣,但對房前栽樹卻是有一定講究的。
  • 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俗語是一種植根於沃土中的文化藝術,千百年來一直記錄著老百姓的生活百態。有人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能夠讀懂生活真諦的人,往往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為一種老祖宗集體智慧的產物,俗語中所反映出的處世哲學,時至今日依然有其重要意義。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哪三件事呢?
  • 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老祖宗的「三不做」,你知道嗎
    我們中國人對名聲的看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有感受的,不管是任何一個人去破壞我們的名聲的事情,那是絕對不可以容忍的,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有些選擇可能隨時隨地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有句俗語就叫做,「不做三事,三代好」在古人留下來的這句古語當中,總結了以下三種人,如果我們去做了可能就會臭名聲
  • 農村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三代富」,指的是哪三種樹?看完懂了
    農村人很注重自己的生活環境,人們會在房前屋後種植一些樹木、花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可以在房前屋後種植,在農村中關於庭院種樹的禁忌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三代富」,三樹分別指的是哪三種樹呢?1、柿子樹。在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家的庭院內外種植柿子樹,人們喜歡種植柿子樹的原因有兩點。原因一、寓意好。
  • 農村俗語: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三種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是什麼意思?指的是哪三種眾所周知,農村這裡的俗語是非常多的,這些俗語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老一輩子的農村通過對生活的經驗和未來的一些小願望總結下來的,所以不管這些俗語是不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有著很大的意義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看看你們在以前的時候有沒有聽說過。
  • 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到底是哪三種樹?
    農村有句俗話:「門前栽三樹,家興富三世」看字面我們也能理解說的意思,就是說:門前種這三棵樹,說明家境殷實,家境富足,子孫繁榮昌盛,可以維持三代,當然,這只是一個吉祥的祝福。三、桂花樹第三種是桂花樹。桂花樹多見於南方,幾乎每家人的院中都能看到桂花樹。而人們之所以要種桂花樹,一來是桂花樹的氣味很好聞,二來就是桂花樹中的「桂」通「貴」,「貴」在中國一直是一個很高大上的詞,也有著很吉祥的寓意。因此,桂花樹也就成了人們常種的樹木了。
  • 民間俗語:「人生有三苦」,都有哪三種苦?聽聽老祖宗怎麼說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人生有三苦」,都有哪三種苦?聽聽老祖宗怎麼說!如今社會高度分工,只要你把一門專業掌握的非常熟練,那麼找工作的難度將會大大降低。即便是這麼全能、這麼能吃苦的老農看來:「人生有三苦」,你都有哪三種苦嗎?聽聽老祖宗怎麼說!這句民間俗語是:「人生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為什麼老農要將這三種人生,稱之為「三苦」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 「不做三事三代旺」,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如今不少人還在犯
    眾所周知,農村俗語往往非常簡潔,對事物的描寫也是高度概括,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對於一些流傳下來的俗語,就各執一詞,各執一詞。就像這個句子:「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裡的三樣,意思是哪三樣?儘管基本含義相似,但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 廣東俗語智慧:人到中年不做三事,懂了富三代,不懂日子容易不順
    而這些智慧,大多通過現在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傳世,這些俗語易於傳播,我們每個人大都會念那麼兩句。而俗語的流傳之廣也就從側面正面了俗語中為人處世智慧的正確性。如果俗語沒有道理,又怎麼會代代流傳,一直到今天呢。我們又怎麼會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依舊抱守著老祖宗的智慧呢。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這是指哪三種樹,看一下你家有嗎?
    俗語是我國的一項傳統文化,他是千百年來祖先們在日常的勞動生活中所建立的一種口頭俗語,雖然包含了很多的迷信成分,但是有的卻是還有有很大的可信度的。而我國有這麼一句俗語,這便是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那麼這俗語中所說的三種樹是哪三種樹呢?
  • 農村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是啥意思?指哪三種樹?
    1、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家門前,種上石榴、桂花樹、柿子樹,可以讓家族興旺、世世代代富足,當然這也是種祈福的說法,這裡「富三世」,不是實指三代人,而是泛老「世世代代」之意。那麼為什麼是這三種樹呢?
  • 農村老人常說:「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指什麼呢?看完才知道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指哪三件事?老農詳細說了出來在我們農村當中,很多俗語都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他是老一輩農村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而且也在教育後代要做好自己。因此對於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俗語,我們是需要傳承的。在我們農村當中,農村老人常常告訴我們說:「不做三事三代旺」,這是具體指哪三件事呢?
  • 「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代」,指哪三種樹?種下真的會富三代?
    在這漫長的時光當中,中國無論是社會還是人民思想,都處在一種封建的狀態,人們的思想更是封建迷信,萬事萬物都以天為尊,以帝王為重,認為所有事情都得依靠著天地。而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過程當中,伴隨著迷信思想一同到來的,是愈演愈烈的風水學說。一. 古人對風水的看重所謂的風水學說,是指人們可以通過觀察山水,觀察地形,以及觀察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從中能夠看出一個人的氣運,也就是命運。
  • 「門前有三樹,家興旺三代」是指哪三種樹,看看你家有沒有
    在院子裡種樹,不僅可以夏天乘涼,樹木長大後還可以做家具。在生活中,也經常聽到不少關於樹木的俗語,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門前有三樹,家興旺三代」,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上看,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家門口種了三種樹,家裡人丁興旺,福澤子孫後代。這三種樹是哪種樹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柳樹
  • 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老話也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文化,對農村人來說,農村俗語老話對於自己來說是最通俗易懂的,話語簡短好記還很接近生活,還能給人起到指導的作用,一直到現在,農村俗語沒有像以前那麼常用,但是其中的道理還是很值得令人思考一番,而這句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是怎麼看的?
  • 老祖宗忠告:「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指的是哪三種人?
    詩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現在所度過的每一天,不管對與錯,都無法重新來過。想要餘生過得幸福安穩,在不同的年齡段,學會看清有些事,遠離一些人。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對於古代人來說,五十歲已經算是暮年,相當於現在六十來歲的老人,該經歷的事情大多都經歷了,該走的路也走過了,應該看透很多事,如何才能安享晚年呢?
  • 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指的是哪三種錢?下半句六字道盡世態炎涼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祖先們對社會的人情冷暖具有深刻的認識,為此他們總結出一句話:「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古代農民生活場景復原俗語是中國文化中最直白精煉的話語,意思淺顯易懂,道理令人受益匪淺。 「人窮不省三錢」就是說,生活無論多麼的窘迫,有三種錢堅決不能省。
  • 俗語:「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是何意,你知道是哪三種樹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俗語,正所謂「小俗語,大智慧」,老祖宗的這些老話看似平淡無奇,實際上飽含豐富的生活哲理,歷經千百年的歲月洗禮,依然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叫:「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說的是哪三樹?有道理嗎?一起來看看吧!
  • 俗話說:「窮遇三人,馬到成功」,指的是哪三種人?
    基於這樣的情況,我國的俗語文化也就應運而生了。俗語,又稱諺語或者老話,是古人們通過長期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目的是幫助後輩兒孫,讓他們少走彎路。俗語看似粗糙簡陋,但卻所含的道理深刻,對我們的人生有著指導意義。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窮遇三人,馬到成功」就很有意思,這裡說的三人,到底指的是哪三種人,你都遇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