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2020-12-19 葉三說

俗語是一種植根於沃土中的文化藝術,千百年來一直記錄著老百姓的生活百態。

有人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能夠讀懂生活真諦的人,往往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為一種老祖宗集體智慧的產物,俗語中所反映出的處世哲學,時至今日依然有其重要意義。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哪三件事呢?其實是對人們日常處事的勸誡。所謂「不做三事」,指的是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

每一件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果有一件事情做不好,就很容易引火上身,最終本來是一片好心,反而受埋怨,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第一、不做中

所謂「不做中」指的是不要做中間人,在農村地區人們在發生矛盾,或者說民間借貸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中間人出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間人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調節矛盾、以及作為信任方出現。但是做中間人並非易事,稍有不慎就會惹麻煩。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百姓,由於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麻煩,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就只能去找中間人。作為中間人往往都能說會道,並且在村子中具有一定威信。

一般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去做中間人,因為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就會非常糟糕。

尤其是在兩個人發生矛盾之後,中間人調解不力,甚至還會受到雙方埋怨。做中間人,其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絕大多數情況下中間人,一般都由村子中的老人去做,因為他們的威信和人際關係一般都非常好,但是大家也應該知道,做中間人是一個高風險的工作。

第二、不做保

「不做保」指的是不做保人,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缺錢的時候。在這種前提下,就會向他人借錢,但如果人緣並不是特別好,或者說一看就沒有還貸能力,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本沒有人願意將錢借給這種人。但如果有擔保人出現事情就非常好解決了。

擔保人其實就是介於,債主和借債人之間的角色。如果擔保人既了解債主又了解借債人,並且了解這個缺錢的人有還錢的能力,那麼就可以作為擔保人,讓這個借債人獲得債主的信任,並最終獲得金錢方面的幫助。

但前提是如果借貸人並沒有如約還款,或者是到了後期根本沒有償還能力,那麼這個錢,就應該由擔保人償還。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做擔保人風險非常大,如果不是對雙方特別了解,一般沒有人願意做擔保人。

第三、不做媒人

民間有「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的說法,也就是說給別人做媒,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情。事實上在現在社會中,也有很多所謂的媒人。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未婚男女,選擇一個合適的人家進行婚配。可以這樣說他們就是現實中的「月老」。

而且在農村地區找人做媒的事情非常普遍,媒人的出發點往往都是,希望能夠促成一段幸福美滿的姻緣。

但現實情況一般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而另一種就是結婚之後吵鬧不斷,並最終走上離婚的地步。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媒人也是一種高風險的工作,因為小兩口婚後生活特別幸福,那麼這個媒人的名氣就會越來越大。

相反如果婚姻生活並不好,那麼就會埋怨這個媒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媒人也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甚至容易挨打的職業。

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看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雖然作為一個熱心腸的人,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利益做好打算。

畢竟在農村地區做中、做保、做媒,其實都是有一定風險的事情。所以在做這些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結 語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是說熱心腸的人越來越少,為個人利益打算的人越來越多。

但大家一定要了解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因為這是千百年來留下的古訓。雖然有些人覺得自己只是熱心腸,但是好心也容易做壞事。

雖然這些事情的出發點都很好,但是大家也應該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千萬不要盲目的給他人做中、做保或者做媒人,一旦處理不好,最終受委屈的人還是自己。

相關焦點

  • 「不做三事三代旺」,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如今不少人還在犯
    就像這個句子:「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裡的三樣,意思是哪三樣?儘管基本含義相似,但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那麼,今天就來看看這句話,「不為三事而為三業」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咱們今天就來看看。不要嬌生慣養,注重教化方為先。從古至今,凡嬌生慣養、家風敗壞的家族,即使是家財再多,也難逃富家三代的命運。
  • 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老祖宗的「三不做」,你知道嗎
    我們中國人對名聲的看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有感受的,不管是任何一個人去破壞我們的名聲的事情,那是絕對不可以容忍的,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有些選擇可能隨時隨地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有句俗語就叫做,「不做三事,三代好」在古人留下來的這句古語當中,總結了以下三種人,如果我們去做了可能就會臭名聲
  • 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文/青山獨往俗語:「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說到農業生產,在我國已經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遠古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種植莊稼。來看這句:「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借錢方面有諸多避諱,有三種情況能借,有兩種情況則不能借,並且往往都是救急而不能救窮。
  • 古人講「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指哪三和二?老祖宗的忠告之言
    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至理名言,我們還是要抱著積極傳承的態度去接納。比如「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這句話就特別值得研究了。借錢,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到底借不借錢,是個挺讓人為難的事情。借了的話,就會擔心對方不還錢。不借錢的話,又擔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
  • 古人說「娶妻不賢毀三代」,指的是哪三代?漲知識了
    俗話說「娶妻當娶賢,娶妻不賢毀三代」,在古代男人如果娶了個不賢惠的老婆,會把自家的三代人都毀了?有這麼嚴重嗎?這「三代」指的是哪三代呢?「娶妻不賢毀三代」這個民間俗語,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個賢惠的老婆能帶來多少好處呢?
  • 古人:「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指哪三樣?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據《西門豹治鄴》記載:「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西門豹治鄴》中這句話,是中國最早對於民間俗語的記載。俗語是古代的人們對於生活經驗的一些總結,古人將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作為經驗總結出來,進而教於後輩,讓他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 民間俗語:「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學會助人為樂,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伸出援手,而且不求任何回報。但是,農村還有這樣一些俗語,比如「救急不救窮」,意思是說,有能力的情況下,會幫助真正有困難的朋友,卻不會幫助因好吃懶做導致貧窮的人。今天咱們講的這句俗語也非常耐人尋味,那就是「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呢?
  •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人生就是一個起起落落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有的人的人生比較順利,而有的人的人生卻是坎坎坷坷。在人生正處於低谷的時候,要注意的事就更多了。因為一個人越不順利,他的的思想可能就越狹隘,看不全面,就更難走出低谷。而關於人生低谷時期該注意一些什麼,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總結出來了。人在低谷一定不可以做這三件事。第一件就是窮不思貴人。當我們身陷困苦之時,總是希望能有一個人能拉我們一把,將我們帶出低谷。這個人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貴人。
  •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
    曾國藩提醒:一輩子不要「瞎忙」,首先要做對這三件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
  • 廣東俗語智慧:人到中年不做三事,懂了富三代,不懂日子容易不順
    如果俗語沒有道理,又怎麼會代代流傳,一直到今天呢。我們又怎麼會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依舊抱守著老祖宗的智慧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俗語是老人對三種事情的勸戒,也是對一種處世態度的勸戒。「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不做中別人有事情了需要幫助,很多人就喜歡主動過去幫襯,去幫他們聯繫自己的關係或者是有能力的親朋好友來解決人家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這個人的心腸好,樂於助人。
  • 古人云:「男怕三行,女怕三狼」指什麼?老祖宗的智慧,字字珠璣
    其實就是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的智慧道理,其中有生活經驗的總結、為人處世的想法、天文地理的學說等等。比如這句"男怕三行,女怕三狼",提到這句俗語,我們很容易聯想到另一句俗語"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與此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那麼這句俗語的"三行"和"三狼"到底指的是什麼?
  • 農村老人常說:「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指什麼呢?看完才知道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指哪三件事?老農詳細說了出來在我們農村當中,很多俗語都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則。
  • 俗語:「人窮莫說三話,沒錢少管三事」說的是哪6樣?有何道理?
    牢記這些經典的俗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為人處事會有很大的幫助,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兩句俗語一樣,弄白了其中的意思,才會為我們所用,作為我們以後行事的標尺。那麼「人窮莫說三話,沒錢少管三事」說的到底是哪六樣呢?我們分別來看看。
  •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為啥不讓做這三種事?中國的俗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也許它看起來沒有別的文化那樣高大上,但是它背後所凝結的智慧,人們在發現總結它時付出的精力和力氣,卻也一點都不比別的文化少。
  • 老祖宗曾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這話不是沒道理
    覺得一個家庭能不能容下幾個姓氏的人不是老祖宗們能說了算的,而且為何非得是三個姓氏的人不能被容得下呢?其實,大家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大家沒有真正弄懂老祖宗們所說的這句話。如果大家弄懂了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後,相信沒有會再繼續覺得老祖宗所說的這句話是一種謬論。那麼,老祖宗的告誡:「一家不容三姓人」是指哪三姓?他們又為何不能共存於同一片藍天下呢?
  • 「人生三不鬥」,「三鬥」指的是哪三件事?這三件事,越打越衰
    他之前說「三不打」有很高的人生價值,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幫助。佛教還主張,如果你在生活中讀了三件事,你的生活就會越沒落,我們應該避免哪些?1、不要和壞人打架在生活中,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紳士,不管我們的心有多善良,我們都應該提防生活中的壞人。
  • 後天立秋,農村老人很講究提醒三件事不能做,究竟哪三件?
    農村老人們說立秋到了要多注意保養,有三件事不能做。第一不能不蓋肚子睡覺。跳太熱了,很多人睡覺的時候都不喜歡蓋被子,大熱天的怎麼涼快怎麼來,別看立秋了,但氣溫還真不一定比立秋前低,所以大家不願意捂那麼嚴實睡覺,這個是可以理解。
  • 俗語:「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
    俗語:「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啥意思?老祖宗的金玉良言除了當局者迷之外,大家覺得還有什麼情況下,人是比較欠缺理智的呢?其實無非就是在財富的谷底或者巔峰的時候,通俗點就是在窮困潦倒或者在大富大貴的時候。
  • 俗語「大道勸人三件事」,是啥事?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我家一直有與人為善的家風,於是我邀請他進屋,給他做了一頓素齋。老僧在跟我交流的時候,說與我有緣,於是就送了我一句話。老僧告訴我,如果一生能夠奉行這句話,人生一定會交好運。這句話的上半句這樣說:「大道勸人三件事。」如果只聽這半句話,很容易讓人感到一頭霧水。
  • 鬼谷子:「窮時莫信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
    鬼谷子「窮時莫信三事」,越窮越不能信的三件事,很多人在這上面吃過虧。成功率小、風險高的事低成功率、高風險便意味著高額回報。然而若是窮困潦倒之時,這類不穩定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妙,否則就不是「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事情了,而是直接落地成盒打包回家。盲目跟風的事「吃著碗裡,看著鍋裡」是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