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正式開工奠基

2020-12-14 中國網旅遊中國

11月23日,備受矚目的殷墟遺址博物館在河南安陽開工奠基。

「殷墟在中國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經甲骨文及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河南安陽市文物局局長劉永平說,自1928年開始科學發掘以來,所揭示的設施完備的都城遺址、氣勢恢宏的宮殿群、規模龐大的王陵區、高度發達的青銅器、系統成熟的古漢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代表與象徵。

1961年,殷墟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以最高票數高居榜首;2006年7月,殷墟遺址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0月,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2019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實施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項目。

新中國成立後殷墟出土文物數量多達上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已達50000餘件。而殷墟現有的文物展示區陳展面積不足1500平方米,展出文物僅500餘件,只佔殷墟文物總量的極少部分。車馬坑、鑄銅、制骨、建築基址等重要遺蹟更是無法展示。

殷墟是人類文明的寶庫,建設殷墟遺址博物館,全面展示殷墟豐富文化內涵,讓更多文物保護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安陽市以打造世界級遺址博物館為建設目標,突出理念一流、設計一流、陳展一流、管理一流,加快建設殷墟遺址博物館,先後完成殷墟遺址博物館選址、建築方案概念性設計國際招標、資金籌措、徵地拆遷等工作。

博物館位於洹河北岸,與殷墟宮殿宗廟區隔河相望。建築方案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以中華文明的國之重器——鼎為設計意向。博物館四方為形,內含橫縱兩軸,該項目佔地面積268畝,建築規模5.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殷墟考古發掘史展廳、出土遺蹟廳、殷商社會生活史展廳、甲骨文廳、玉器廳、青銅器廳及精細考古實驗室等,總投資估算為10.6億元,計劃2022年底建成開館。

建成後的殷墟遺址博物館將向世人集中展示殷墟文明重要價值和殷墟考古發現重要成果,發揮殷墟大量珍貴文物傳承文明、弘揚文化的積極作用,全方位展示輝煌燦爛的殷商文明,努力打造國際先進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和文物保護基地,國際先進的文物展示中心及中華文化國際交流傳播平臺,國際先進文化產業創新平臺,並達到21世紀國內外同類博物館先進水平,成為國家文化地標。

相關焦點

  • 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
    「我宣布,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式開工!」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宣布建設工程開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及安陽市有關領導出席奠基儀式。
  • 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建
    本報訊(桂娟 李文哲)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11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 據介紹,殷墟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268畝,建築規模5.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殷墟考古發掘史展廳、出土遺蹟廳、殷商社會生活史展廳、甲骨文廳、玉器廳、青銅器廳及精細考古實驗室等,總投資估算約10.6億元,計劃2022年底建成開館。
  • 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 計劃2022年年底開館
    (安陽市文物局供圖)  11月23日,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殷墟遺址博物館在安陽市殷都區開工建設,這是積極推進殷墟文物保護工作的標誌性工程。殷墟遺址博物館項目位於洹河北岸,與殷墟宮殿宗廟區隔河相望,佔地面積268畝,建築規模5.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殷墟考古發掘史展廳、出土遺蹟廳、殷商社會生活史展廳、甲骨文廳、玉器廳、青銅器廳及精細考古實驗室等,總投資估算約10.6億元,計劃2022年年底建成開館。  一片甲骨驚天下。
  • 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建 將全面呈現三千年前殷商文化內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鄭州11月23日電(記者桂娟、李文哲)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博物館23日正式開工建設。兩年後,這裡將向公眾全面呈現三千多年前輝煌燦爛的殷商文化內涵。奠基儀式上,安陽市委書記李公樂介紹說,殷墟遺址博物館佔地面積268畝,建築規模5.1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殷墟考古發掘史展廳、出土遺蹟廳、殷商社會生活史展廳、甲骨文廳、玉器廳、青銅器廳及精細考古實驗室等,總投資估算約10.6億元,計劃2022年底建成開館。
  • 開工!總投資約10.6億元,殷墟遺址博物館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建成...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河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楊之甜 秦名芳)11月23日,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宣布,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式開工。殷墟遺址博物館位於安陽市殷都區洹河北岸,與殷墟宮殿宗廟區隔河相望。1961年,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評選中,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以最高票數高居榜首;2006年7月,殷墟遺址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10月,殷墟成為我國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2019年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實施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項目。
  • 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奠基 省領導徐光春、王全書參加奠基儀式
    國家文物局的領導稱:該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家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  「現在我宣布,河南中國文字博物館開始奠基!」昨天上午11時許,隨著省委書記徐光春鏗鏘有力的聲音,鼓樂齊鳴、彩帶飄揚、氣球滿天,備受中央、省、市各級領導重視和社會各界關注的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河南中國文字博物館,在安陽正式奠基開工。
  • 河南安陽,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殷墟博物館
    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因20世紀初期在殷墟發掘出甲骨文而在世界聞名。殷墟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現在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安陽殷墟博物館建設在恆河的西岸,為了減少對遺址地區的幹擾損壞,博物館採用將建築主體下沉到地下的設計。
  • 河南安陽,殷墟三寶
    然而,當前中國文字的源頭——甲骨文,就被發現於河南【安陽】殷墟之中。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 安陽殷墟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消息:據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報導,昨日,河南安陽市政府已正式向聯合國申報,將殷墟列入世界優秀文化遺產名錄。此前聯合國一個相關組織剛剛結束了對安陽殷墟的考察,認為殷墟完全應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被譽為商代歷史的「地下博物館」。
  • 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建 呈現3000年前殷商都邑布局
    新華社鄭州1月1日電(記者桂娟、雙瑞)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近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建設周期8至10年,建成後將呈現一個完整的3000多年前殷商都邑布局。位於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殷墟,是我國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
  • 河南破獲26宗盜破殷墟文物案 啟動遺址保護建設
    資料圖:殷墟王陵遺址內的車馬坑遺存。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鄭州2月22日電 (記者 李貴剛)記者22日從河南省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該省26宗盜竊破壞殷墟文物案全部告破。目前,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已全面啟動。
  •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的發現,對於我國商代歷史研究有著怎樣的意義?
    隨著近日來我國考古學界捷報頻傳,大量歷史文物和遺址得以重見天日,讓人們重新關注起這項科研工作。而文物作為歷史遺留給我們的饋贈,是考古工作中最受重視的一個環節。而在中國近現代的考古工作中,發掘規模最大,影響意義最為深遠的考古遺址莫過於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在這個過程中文物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華五千年,河南這個安陽殷墟世界文化遺產,好多人都沒有聽說過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古稱「北蒙」,甲骨文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邑商」,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 央視《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殷墟博物館將攜三件重磅文物亮相
    「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 《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殷墟博物館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讓國寶活起來,闊別兩年,赤子歸來。」「每一座博物館都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寶庫,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軌跡都讓人為之嘆服。」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首期呈現的是故宮博物院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金嵌珍珠天球儀和午門三件國寶,觀眾再次被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和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深深折服。
  • 走進安陽殷墟,感知3000多年前真實的商朝
    我喜歡河南,我想喜歡中國歷史文化的人都會喜歡河南,因為研究下中國的歷史,你會發現影響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各個方面,追溯一下源頭,都和河南有關係。中國的八大古都,河南佔了一半,分別是洛陽、開封、安陽、鄭州。以時下大眾的眼光來看,安陽的知名度最小,但是換種角度,安陽卻獨領風騷。
  • 一票可以通玩多個景點,還能學習了解中國歷史,就在安陽殷墟!
    而河南安陽殷墟景區,只用花上九十元買一張門票,就可以一次遊玩到三個景點,簡直是旅遊界的良心景點啊!再加上小編的專業本就要用到大量的歷史典故,像這樣旅遊的同時還可以學習了解歷史,小編自然不能錯過了!當然,我們在去一個景點之前,必須要對它有所了解,才能夠玩的方便且盡興。不管是提前看好旅遊線路,還是了解一些相關的歷史典故,在小編看來,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 殷墟博物館 3件文物將重磅亮相
    >亞長牛尊YH127甲骨窖穴陶三通均為本報記者聶冬晗攝「或許回望祖先們走過的歷程,留下的創造,揮灑的情感,堅守的風骨,更能讓我們體認,中華民族究竟曾為世界文明貢獻過什麼……」12月6日,伴隨001號講解員張國立滿懷深情的「告白」,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正式開播
  • 最低調的七朝古都—安陽殷墟,歷史源遠流長,產生了眾多文明古都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比如河南的安陽,作為「七朝古都」,卻仿佛被遊人遺忘,許多人不知道還有這個古都的大名,但是要提到安陽殷墟,也許很多人不會陌生。安陽市位於河南的最北端,在山西,河北,河南的交界處。安陽,不像它的名聲小,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文明的中心,被譽為「七朝古都」。
  • 南陽人董作賓主持發掘安陽殷墟,為甲骨學奮鬥一生
    // 南陽文旅·讓詩和遠方正式牽手! 1928年10月,董作賓到安陽首次策劃和實施了對殷墟的科學發掘。同年12月,董作賓率先到河南大學作專題報告,介紹殷墟甲骨文發掘的重要成就。1929年秋,在殷墟遺址第三次發掘結束之後,中央研究院與河南省在殷墟發掘問題上產生了爭議,雙方在傅斯年、董作賓等的協調下,解決了糾紛,並達成了讓河南大學師生參加殷墟發掘的協議。其間,傅斯年也在河南大學演講,引起師生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