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貓小店:如何改造傳統小賣部

2020-12-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由於公司發展需要,市場帶回來一家「天貓小店」,但似乎由於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的風險。抱著測試產品,學習天貓運營的心態,入駐商戶進行試點和調研,協助老闆經營。

一、背景介紹

2017年6月,第一家京東便利店宣布營業,隨之阿里巴巴的天貓小店也在杭州落地,阿里京東的便利店改造計劃掀起新零售的電商巨頭之爭。商業巨頭入局,刺激一大批次企業都想分得一杯羹,雖鍋中肉羹有限,但持碗翹首以盼者眾多,競爭殘酷,夾縫中生存。

試問一個飢腸轆轆的人,望著鍋中有機會得到的美食會就此罷休嗎?

阿里和京東都是以改造傳統小賣部、夫妻店為目的,但是兩家的方向不同,一個對加盟小賣部有多方面的細緻要求,一個則是把大半收編方向放在農村。

由於我司業務與天貓小店有不謀而合之處,本文著重於淺談阿里的天貓小店以及接過手後我司對其嘗試的改造和運營。

二、傳統小賣部、夫妻店的特徵

夫妻店可稱為「小賣部」、「雜貨店」,不大的門面,印著店主小名「某某小賣部」的招牌,通常開在社區裡最顯眼的位置,開店成本較低,商品以食品飲料、菸草、日用品、糧油米麵等雜貨為主,對周邊環境熟絡擁有大量的熟客。前廳賣貨後屋住人——這是中國人記憶中最尋常不過的夫妻店的模樣。

三、入駐試點和調研發現

夫妻店需求分散、痛點多;「新零售」趨勢化,行業巨頭各有所長,不斷的試錯。結合實際,說說發現的問題。

1. 前期投入較大

月平均進貨金額、加盟費、技術費、店面改造費已經是一筆較大的支出,要求店面達到50平米以上,那自然租金水電基本消費高於平均值,傳統夫妻店、便利店通常是幾平米的空間擺滿了物品。超市毛利率低,回本慢。

先說這家小店基本情況:位於某都的新開發區,高入住率小區顯眼的位置,小區大門左側十米左右。兩層,面積高達230平米左右。於2018年3月裝修完畢正式營業,樓下100來平米作為售賣區,樓上未裝修,未包含在阿里的裝修範圍裡。

按照要求月均進貨金額須10000以上,但每天營業額並不樂觀,大量的貨品積壓;每月租金+水電約為三萬左右,因此開店至今皆處於無盈利狀態。

2. 夫妻店、小賣部等傳統便利店處於供應鏈終端

供應鏈終端無法直接與終端渠道建立起溝通渠道,難以及時掌握終端渠道的銷售數據並調整銷售策略,商品,進貨盲目,沒有參考和指引,進貨價售賣價居高不下,導致商品售價最終高於大賣場。也無法提供多樣化、多業態、多場景融合的銷售模式,因此淘汰掉了一部分客戶,銷售額低迷。

3. 運營待優化,倉儲物流缺陷

夫妻店老闆開店圖省事兒,無運營能力,即使手握周邊資源卻從沒想過利用起來增大流量,這也是夫妻店的「通病」。天貓小店需要加盟商統一裝修門面,並根據店鋪的開間尺寸,老闆意見等改造店鋪,置備專屬天貓貨架,銷售天貓小店的特供商品。

超市基本流程包含的:訂貨—收貨—入庫—銷售—對帳—盤庫之中某些痛點沒有相應的解決方法,阿里在這一塊兒不提供任何支持,如:訂貨,老闆自行到「零售通」下單,提出的「碎片化」採購方式未能實現,還是傳統成箱式進貨佔據店面空間。

天貓小店在杭州上線,某都的覆蓋率低,且運營方案等參考杭州的數據,提供專業人才進行運營協助。其中提供的貨架調整服務,以團隊的調研成果成為基礎進行調整,不承擔任何售賣風險。提出的大數據服務不包含商品銷售數據,無相應的參考和指導,砍掉大量無用的SKU、精選爆品商品。

4. 新趨勢,新要求

傳統夫妻店,老闆坐在收銀臺裡刷著劇,客人來了頭也不抬一下,結帳也冷冷的說xx錢,甚至都不說。有些客人兩三分鐘都找不到商品,有的提示一下,坐在收銀臺指揮客人拿,有些人客人可能找不到就走了。來無迎聲,去無送聲,服務質量有待加強。

顧客最在意價格和服務,小店做不到讓價,那就只能依靠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商品建立起和顧客的關係,零售的本質存在,但經營的是服務。Costco、海底撈就是成功的例子。從而使得「他們,你學不會」

四、解決問題,幫助運營

我司產品簡介:我司產品針對夫妻店開發,以聚合支付為微信小程序線上商城引流;提供送貨、運營數據、營銷手段等服務支撐;專打熟人模式,帶動周邊高頻次消費商品,使超市低頻次商品最終變成高頻次消費,實現社區性的綜合服務。

1. 減輕負擔,節約成本

一樓售賣區100多平米的面積,貨架7個,冰櫃3個。貨架間距大,過道留的很寬,似大賣場留的寬度了,對小店來說純屬浪費。

天貓小店,除去一萬元的保證金,還要求每月必須從零售通平臺採購萬元以上的商品,店鋪面積也必須在50平米以上才能獲得加盟資格。暫且不論日後加盟條件是否會放寬,但50平米以上的面積已經是小商超的規模,但是貨架卻只有7個,商品種類、品牌、數量十分有限。

在我們的建議下老闆將店裡二分之一的面積,分別出租給滷菜攤和淨菜攤位,大門口租給鮮花攤位。有一定店面不好管理的風險,卻承擔了一部分房租水電節約成本。將無法上架的貨品,轉移至樓上區域作為倉儲。

大量貨品堆積即使天貓固定時間專人調整也顯得十分凌亂,因此第二件事就是幫助老闆整理貨架,並將貨架命名,將商品歸類擺放,降低客人時間選擇成本。

2. 多流量共享

註冊並認證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把線下流量轉移到線上,把線上流量到線下。把線下商品錄入微信小程序裡,開發並上線。

3. 多場景覆蓋

整套設備安裝測試完畢後,要求老闆客人付款使用我們的聚合支付,目的是為了給線上公眾號集客。密切關注轉化率,10個裡面 平均1.8個會關注公眾號後訪問小程序商城,轉化率為18%。

有了基礎之後說服滷菜、淨菜攤位老闆加入,一併把滷菜和淨菜商品上線到微信小程序上,提供15分鐘送貨上門,幫拿代買等服務。前期只有購買超市的物品大於等於20免費提供,幫拿代買指幫忙買樓下盒飯、拿快遞、或是取衣服等社區服務。後期線上訂單數量增多將收取一定跑腿費,以剛需,高頻次代領超市低頻次消費。

4. 製作物料,加大宣傳

製作相應物料:「免費送貨上門」宣傳海報;公眾號二維碼,小程序碼、店裡群的二維碼;微信公眾號推送相關文案;訂單高峰期主動告知客人店裡新增服務等;轉發宣傳文案,點讚10個到店免單(不超過20),以及印發宣傳單。

5. 優勝劣汰

三天數據數據顯示:日營業額平均金額800左右,交易筆數80~100左右。訂單高峰期集中在15:00~18:00、20:00~22:00。

針對採集的數據做簡單的數據分析,遵循貨架擺放規則,調整銷售榜單前五、榜單末尾、調整貨架位置。冷門,角落上落灰的商品整理出來,作為活動贈送或是通知供應商回收。

6. 合理安排,解決超市流程問題痛點

痛點一:根據商品銷量製作相應訂貨建議和參考,並提供我們公司其他店商品售賣情況,選擇有效SKU。痛點二:將所有貨品第一時間入庫,並留有文檔記錄。進貨成本價經過精確的計算,調研市場價,參考公司其他商戶售價,最終確定商品價格。結束營業時進行貨架貨品清點,做到老闆心中有數,清楚今天賣了一些什麼。痛點三:提供移動端查詢線上線下訂單詳情,出相應的對帳功能及數據。痛點四:固定供應商送貨時間,選擇店鋪空閒時間送貨上門。改變傳統供應商隨機隨時隨便上門,加強店鋪管理。

7. 爭取更多的盈利模式

總所周知,超市的菸酒是一大重頭戲,然而我們這個小店去沒有菸草證,沒有賣菸草,又損失了一大筆收入,在公司的幫助下快速幫忙老闆辦理了菸草證。小區斜對面有一個學校,旁邊有鏈家,經常會有穿著制服的鏈家小哥哥,和小朋友來問有沒有水性筆,筆記本一類商品。因而建議老闆進貨一些剛需的文具,如:水性筆、筆記本等,增加收入。

五、結論

新零售是未來的必然潮流,新零售不僅要做好線上更要優化線下體驗。

阿里對於天貓小店可能有過無數次的推理和演練,也有可能並不適合量小,運營能力薄弱的夫妻店,相對於私人小型連鎖超市可能更符合天貓小店的要求。

有志之者立長志,B2B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本文由 @深情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馬雲和劉強東盯上了你家樓下的小賣部
    無論是黑紅配色的天貓logo,還是紅白配色的白狗京東logo,這些都讓網購族倍感親切。這兩家便利店主營菸酒、零食、小百貨等商品,主要消費群體為附近小區的居民。據了解,這兩家店是鹿城區首家投入運營的天貓小店和京東便利店。除了線上的競爭外,天貓與京東又在實體便利店領域「狹路相逢」。這些名為「天貓小店」或「京東便利店」的小賣部是阿里、京東在新零售的又一線下布局。
  • 我開了10年景區小賣部,曾每年虧損15萬,這個五一活過來了
    摘要:給600萬傳統小賣部一個新活法。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超杭州湘湖景區有一家小賣部,5月1日迎來了本年度的第一個「高光時刻」:儘管天氣陣雨不斷,但從早上8點開門起,小賣部幾乎裡裡外外都是人,老闆為此招了3位兼職店員。
  • 「不好好學習長大開小賣部!」在媽媽小賣部裡長大的杭州小夥 拿到...
    在媽媽小賣部裡長大的李磊,今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攻讀研究生,成為街道裡最有出息的青年。 最近,拿到通知書的李磊和母親一起做了個決定:爆改小賣部,把小店改造成整條街最靚的數字小店。「不好好學習長大開小賣部」 媽媽小賣部裡長大的孩子李磊老家在江西,二十年前,父親帶著母親一起到杭州打工,有了積累以後,在杭州江幹區盤下了一家小店。 四十方的小店,前店後家,一家人吃飯、睡覺,都在店裡。
  • 阿里巴巴宣布推出天貓小店 一年內加盟店要達到1萬家
    人民網北京8月29日電 (楊波)昨天下午,阿里巴巴旗下零售通宣布,天貓小店已在杭州正式運營。 據了解,天貓小店的定位就是專心服務社區,選擇在消費者住所附近100米—500米的範圍。天貓小店暫為加盟的方式,預計財年底將突破一萬家。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表示,天貓小店及今後陸續升級的各種天貓便利店,將改變現有社區小店的運營模式,還將為消費者帶來智能化的門對門購物體驗。 林小海介紹,不同於傳統便利店的加盟打造統一品牌,1萬家天貓小店將是「千店千面」的形式。
  • 無需加盟費就可以擁有阿里巴巴的天貓小店
    無需加盟費就可以擁有阿里巴巴的天貓小店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到了,許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要失業的壓力,即使找到工作很多都不是自己喜歡的。於是創業成了很多人想嘗試的道路,然而沒有啟動資金,沒有經驗只能選擇默默的打工。
  • 微信公眾號裡面的微信小店,前景如何
    來自QQ用戶的問題:想請教一下,微信公眾號裡面的微信小店,前景如何?現在淘寶、天貓等成本投入很高,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說無意是一個難題,微信小店感覺就是熟人業務,都各有各的局限性。所以,從當前和長遠考慮,我還不知道怎麼辦?
  • 小賣部只是賣東西的嗎?不,它對於我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
    小學時懵懵懂懂,小店是零食基地小學的孩子,愛吃愛玩,恨不得一下課就衝到小賣部。每次下課,我們學校裡面的小賣部都被學生們圍得水洩不通,去晚了,買不到想吃的零食就打上課鈴了。我和同學稱我們的小賣部為「零食基地」初中正當年少,小店見證了友誼相比小學,步入初中的我們似乎更加重感情,女生上廁所會叫上好閨蜜,男生打球會叫上好兄弟,而校園小店,是男女生都會拉著朋友去的地方。
  • 優勝劣汰,抖音小店無貨源完爆拼多多店群,商家該如何選擇?
    關於拼多多無貨源店群在19年紅利期都差不多結束了,很多現在在做的都在尋求轉型,也不是說不能做,只是不建議再去操作了,效果微乎其微,同樣的時間精力你放在抖音小店、天貓這些平臺去做效果絕對是非常可觀說實話因為我們這邊做網際網路也有好幾年了,一直也是做無貨源電商的這塊,也認識了很多這個圈子裡的朋友,什麼項目具體什麼情況基本上都知道
  • 貨圈全發布小賣部生存狀況調研報告:經營者日趨年輕化 數字經濟...
    中國網財經4月22日訊疫情期間,各經濟領域被按下暫停鍵,超市、小店成了社區生活的命脈。特別是夫妻店,小賣部等,曾經失去關注又再次回到普羅大眾視線。隨著復工復產步伐的加快,涉及民生供給端的批發零售企業的正常運營成為了經濟穩定的羅盤和指針。越來越多個體小店的回歸,也讓城市的煙火氣息越來越濃。
  • 武漢天貓小店故事:遞給白衣天使的紙尿褲、壓縮餅乾、熱飯和鮮蛋
    街頭巷尾,一些小店深夜裡依然亮著燈。它們發出的微光,連接著城市末梢的需求,也述說著這座城的溫情故事。「想告訴每一個武漢人,我們不孤獨,我們相互陪伴。」小店店主鄧琳說。警察、泡麵,深夜不打烊1月24日深夜,武漢東西湖區學府北路,天貓小店老闆代麗準備熄燈打烊。她原本計劃,這是最後一天營業,再開業就是「封城」結束時。回河南老家過年的願望也落空了。
  • 小店成社區電商新前線 平臺為商家賦能提升團長忠誠度
    12月10日,滴滴旗下社區電商橙心優選正式啟動橙心小店戰略,將通過一系列線上線下方式,賦能社區小店, 幫助小店店主提高收入,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全面的購物體驗。新一輪改造小店運動興起 到店自提成為紐帶在社區電商的團購模式中,團長扮演著重要角色,很多城市的小店店主甚至同時身兼橙心優選、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多家平臺的團長。但很多團長用戶服務意識普遍較弱,自身小店的商品陳列等細節也需要改善。
  • 阿里崔瀚文:成就盒馬、銀泰、天貓小店等新零售的六大關鍵詞
    文章來源:野草新消費(ID:yecaoxxf)新零售走過一年,新物種、新業態如盒馬鮮生、無人貨架、天貓小店等不斷湧現,層出不窮。無論是最初的「線上線下+物流」,還是阿里研究院報告中的「大數字驅動的人、貨、場重構」、「數字驅動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泛零售業態」,都讓人們對於新零售抱有更大的興趣。眾多快速變化的現象和新零售布局的背後,是否有共通之處?
  • 成都寬窄巷子:六字秘訣搞活「小店經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23日訊 作為地域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色小店在步行街的改造提升中發揮了獨特作用,那麼,如何將小店經濟有機融入步行街的可持續發展當中?在22日商務部召開的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牛清報以成都寬窄巷子步行街為例分享了做活小店經濟的成功經驗。牛清報談到,成都市在改造提升示範街的時候特別注重發揮首店經濟和特色小店的作用。
  • 17點聊電商:KOL+拼團 HOWL口香糖小賣部要玩轉小程序
    邦獨家KOL+拼團 HOWL口香糖小賣部要玩轉小程序【億邦動力訊】7月27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HOWL口香糖小賣部已開通小程序商城,由微盟提供技術支持。KOL+拼團 HOWL口香糖小賣部要玩轉小程序【億邦動力訊】7月27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HOWL口香糖小賣部已開通小程序商城,由微盟提供技術支持。
  • 貨圈全發布「流動小賣部」扶持計劃 用數位化手段激活「地攤經濟」
    中國網財經6月2日訊 消費升級的當下,如何利用數位化手段激活「地攤經濟」,幫助普通人成為自立自主的經營者,同時協助政府部門助力「地攤經濟」的回歸和升級,快消大數據平臺貨圈全近期發布「流動小賣部「扶持計劃,旗下「貨比三價」-雜貨鋪進貨比價工具率先開通了個人進貨比價通道,為地攤經營者提供開店進貨比價信息,旨在幫忙那些想要嘗試擺地攤卻不知道「去哪兒進貨」的攤主解決第一步「如何最低成本進貨
  • 從零售業態變遷看社區新零售如何一統江湖?
    縱觀中國零售業的變遷,我們首先看到的傳統店為第一代店,比如目前依然根植在中國各個角落的夫妻店、小賣部等;在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之後,便迎來了天貓、京東等電商店鋪也就是第二代店;隨後又迅速催生便利店O2O,可以說是接近第三代店的業態;到現在,隨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新的零售業態逐漸成型,場景的價值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社區新零售成為部分開拓者的練兵場。
  • 打通「臀部」小店,支付寶的數位化經營生態夢
    會議廳外側,長條桌拼成的小小展臺人滿為患,參會的人們並不是禮貌的加微信,而是就非常細節的問題和參展商詢問,擁擠的人群和簡單直白的溝通讓這裡看起來更像是傳統行業的展銷會。作為奠定國內網絡支付標準的支付寶,在用二維碼佔領了全國商家之後,現在要用 IoT 設備和小程序,幫助商家進行全面的數位化轉型,通過阿里經濟體全方位為合作夥伴賦能。
  • 「巴山小店」張家父子戰貧記
    新華社成都7月17日電題:「巴山小店」張家父子戰貧記許春紅、陳健遊客走過一撥又一撥,75歲的張明銳始終守在小賣部。他左腿已截肢,與貧窮鬥爭了大半輩子,最近幾年才過上好日子。「村裡對張明銳父子的老屋進行了危房改造,又幫他們辦營業執照,並把『巴山小店』這個村裡的文旅品牌授權他們使用。」萬壽村第一書記朱可說。依託網紅民宿「張家大院」的客流量,張明銳父子的「巴山小店」一年能掙一萬多元,順利脫貧。父子倆還通過村裡的扶貧產業收益,每年得到分紅。
  • 太原市小店區高標準推進老舊改造,顏值與內涵同步發展
    施工單位中建交通項目負責人介紹,小店區老舊小區改造標準非常高,不僅僅是換換窗戶,塗塗外牆那麼簡單,而是以「三治六改九提升」為內容。即:通過整治違法建設、整治亂搭架線、整治環境衛生,進一步提升小區綜合環境。通過改造用電設施、改造給排水管網、改造天然氣設施、改造技防消防安全設施、改造屋面防水、改造破損道路及附屬設施,進一步提升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