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財政部稱不存在外債違約的可能

2021-01-13 新浪財經

原標題:塔財政部稱不存在外債違約的可能 來源:駐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

塔吉克斯坦阿維斯塔通訊社杜尚別1月11日報導,塔財政部反駁了近日一些媒體關於塔處在外債違約邊緣的言論,並聲稱塔會及時履行償還外債的各項義務。

塔財政部秘書處稱,塔只是享用了20國集團緩債倡議賦予的權利,暫緩償還欠中國進出口銀行、科威特發展基金會、德國開發銀行等債權人的債務;塔加入該倡議的目的是集中更多的資金抗疫以減輕疫情的影響,而不是解除國家財政的債務負擔,緩償外債騰出的資金已補充撥付給了醫療衛生系統。

另據塔財政部數據,截至2020年10月1日,塔外債總額為31.632億美元,佔GDP的36.9%;2020年前9個月共撥付1.492億美元償付外債。

相關焦點

  • 第九次主權違約!外債高舉經濟幻滅,阿根廷2020難上加難
    阿根廷經濟部長19日接受採訪時承認,阿根廷政府目前無力償還其沉重的國家外債,並向債權人提出涉及830億美元的債務重組計劃,但該計劃被拒絕。這意味著阿根廷成為全球首個因為新冠疫情而出現主權債務違約的國家。
  • 阿根廷政府就違約外債重開債務重組窗口
    阿根廷《民族報》30日報導,經過為期三個多月的申訴期,阿根廷政府最終向不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軟化立場,同意對總額13.3億美元的違約外債進行重組並公布了具體方案。    據報導,債權人可以從兩種重組方式中任選其一:一種是將違約債務平價折換為2038年到期債券,年率從2.5%至5.25%遞增,2003年至今違約債務利息以現金方式支付;另一種是將違約債務折價轉換為2033年到期債券,年率為8.28%,利息折換為等值「2017全球債券」。
  • 烏克蘭財政部稱烏不在G20緩債國之列
    烏克蘭通訊社11月25日援引烏財政部消息,該國不屬於世界銀行統計的低收入國家,因而不在G20國家擬定的2021年6月前暫緩償還債務的國家名單之列。消息稱,G20國家發起的2021年中前暫緩償還債務的倡議是針對世界銀行確定的重債窮國,烏克蘭並不在其中。我們計劃承擔我們還債義務,實施國家債務中期管理戰略,採取多樣化方式吸引資金。
  • 美財政部稱標普下調主權信用評級嚴重錯誤
    標準普爾公司甚至還將美國AA+的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定為「負面」,標誌著其未來仍然存在繼續降級的可能。標準普爾此前曾表示,美國政府至少在未來10年消減4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但美國國會兩黨達成的最終債務解決方案中只規定未來10年消減赤字2萬億美元以上。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後,美國財政部回應稱,標準普爾在進行美國評級計算中有約2萬億美元的誤差,這直接影響了對美國評級的結果。
  • 如今,阿根廷為何卻走上債務違約之路?
    對此,古斯曼表示,如果其債權人願意接受這一方案,那麼皆大歡喜;如果拒絕,那麼該國已經處於事實違約的狀態了,言外之意就是,反正阿根廷也還不了債了,如果債權人不願意妥協,那麼阿根廷就準備賴帳了。作為國際上有名的"老賴",阿根廷此前已經出現過8次主權債務違約的紀錄了。
  • 當一個國家還不起債的時候 為什麼它不乾脆違約?
    來源:第一財經當一個國家還不起債的時候 為什麼它不乾脆違約?但在研究了歷史上的若干違約案例後,魯斯發現這些案例存在與上述假說相悖的情況。因此他認為,一定有其他的原因能夠解釋償債的謎題。那麼,到底是什麼激勵措施在推動債務人償債?在魯斯看來,推動債務人履約的有三種機制。
  • 老實人巴菲特:美國永遠不會出現債務違約
    同樣是四月,同樣受衛生事件影響,美國財政部在三個月內借款3 萬億美元用於刺激經濟,這一創紀錄數字令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借款1.8萬億美元相形見絀。美聯邦預算委員會(CFRB)警告稱,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水平將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 美債務違約風險驟增 專家建議中國做好崩盤準備
    另一方面,27日歐洲時段,直接體現債務違約風險高低的美國信用違約掉期(C D S)利差大幅上揚,且一年期和五年期CD S曲線倒掛,顯示出市場認為美債近期違約風險更大。  市場人士分析,債務違約的「黑天鵝」事件不能排除,而一旦違約形成,將對美國自身及全球資本市場形成比以往更嚴重的影響,而美債風險的長期化可能對全球的流動性造成衝擊。
  • 盧安達財政部就盧債務水平及中國對盧投資進行澄清
    據盧財政部官網8月5日消息,盧財政部對《大西洋月刊》發表的題為《中國對盧投資引發債務問題》的文章進行了回應。盧財政部稱,該文章中有兩點內容需要澄清。一是盧安達債務的可持續性。《大西洋月刊》文章稱盧債務佔GDP的比例為53%,認為盧安達債務過高,用於民生保障等開支將減少。
  • 土耳上半年外債總額達4570億美元
    新華社安卡拉9月29日電(記者施春 秦彥洋)土耳其財政部28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土耳其外債總額達4570億美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1.8%。  數據顯示,土耳其同期外債淨額為3004億美元,佔GDP的34.1%。  在外債總額中,私人部門債務佔69.4%,其餘為政府及公共債務。
  • 阿根廷違約史:從富國到破產「九次」
    在兩年後陷於違約,歷時三十年才還清這筆債務。1890年由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間缺乏協調,造成了銀行體系崩潰,並導致阿根廷國家債務違約。不過四年後,英國新的資本注入,重新讓阿根廷擺脫違約危機。自從阿根廷獨立以來,英國對阿根廷經濟命脈掌控根深蒂固,還有阿根廷大地主壟斷財富,造成了國家財富分配十分不均衡。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阿根廷經濟嚴重惡化,1930年要求改善經濟條件的軍隊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但還是導致阿根廷國家債務違約,最終把阿根廷推向政治和經濟衰落的開始。
  • 俄羅斯被欠外債太多難收回 減免朝鮮八成債務
    債要不回來,不如送個順水人情  俄羅斯減免朝鮮八成債務  本報特約記者 劉國偉  近日,有消息稱俄羅斯已決定減免朝鮮虧欠的64億美元債務。在朝核問題廣受各方關注的當下,俄羅斯此舉意圖何在?會對朝鮮產生何種影響?
  • 希臘正式違約!IMF遭遇70年歷史最恥辱一日
    不過令投資者更加擔憂的是,在7月5日舉行是否接受債權人提出條款的公投之後,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若果真如此,這恐將引發金融市場劇烈動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言人Gerry Rice稱,希臘只有在償還完拖欠款項後,才可以得到IMF的進一步資金支持。Rice確認,希臘周二(6月30日)稍早已請求延期還款,IMF委員會將「適時」予以考慮。
  • 清末到北洋時期,中國究竟欠下多少外債呢?民國政府怎麼還呢?
    國民黨政府成立後,在財政上即面臨兩大難題,浩繁的軍費開支和巨大的外債欠款。 清末到北洋時期,中國究竟欠下多少外債呢?以甲午戰爭為分界線,之前清廷借債12次,計債款4000萬兩,已如數還清;甲午之後借款6.266億元。這是清代的外債。北洋借債共19種,數額有兩種統計口徑,一種外幣、一種銀圓。
  • 美國的國家總儲備才5000億美元,外債卻超20萬億,為什麼沒破產?
    因為不管是從其他國家進口商品,還是償還外債,自己國家的貨幣可能就沒什麼用了,得拿出一種能被其他國家認可的資產才行。一個有外債的國家,如果沒有足夠的國家儲備,就有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甚至是破產。不過,世界上有那麼一個國家,雖然國家儲備很少,外債很多,但仍然過得很好,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 永煤集團今年第四支債券面臨違約風險,違約金額或增至40億
    記者 | 席菁華1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集團)又一債券出現違約風險。12月7日晚間,永煤集團發布公告稱,其2020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5」應於12月15日兌付本息,但由於公司流動資金不足,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 2020年政信違約盤點:城投債實質違約漸行漸近?(附名錄)
    1.城投債券風險事件增多 21款違約案例包含信託、私募基金、期貨資管、定融、債券等產品類型。前四類產品因為涉及到大眾投資者,機構發布到期無法兌付或者延期的公告為外界所知,亦有投資者爆料。 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之間存在廣泛的合作,即便有違約也很少會自動爆出,目前鮮有看到這類案例。
  • 阿根廷金融風暴引發債務違約?當地中國商家化解風險
    美國彭博社則擔憂阿根廷走上債務違約的道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環球時報》記者感受到了這場金融風暴衝擊。金融與製造業震蕩疊加 路透社14日報導稱,阿根廷央行自周一以來總計賣出2.55億美元儲備以協助穩定比索匯率,阿根廷央行緊急將標準利率提升十個百分點至75%,仍無法阻止匯率繼續下跌。阿根廷比索周二再度收低。
  • 中國2020年6月末全口徑外債餘額21324億美元 外債風險總體可控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25日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餘額為150964億元人民幣(等值21324億美元,不包括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特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較2019年末增長751
  • 疫情對美國經濟影響超預期 中國持有的美債有違約風險嗎?
    這種違約風險存在嗎?買入賣出是正常市場行為對於中國等國家在1、2月份增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專家認為是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賈晉京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賣出或買入美債都是很正常的市場操作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