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坑儒的真相,只坑殺方士未涉及他人,憑啥說秦始皇殘暴呢?

2021-01-08 歷史談笑閣

說起秦始皇的黑點,焚書坑儒不得不提,其實焚書和坑儒是兩件事,上一期我們說了焚書事件的整個經過,導火索是博士們關於分封制和郡縣制孰優孰劣的爭議。

很多人說起坑儒,認為是秦始皇坑殺了大量的儒生,因此把秦始皇定性為一個殘暴的皇帝,那麼坑儒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以後,一共進行了五次全國大巡遊,在第二次巡遊的時候認識了方士徐福,徐福為秦始皇傳遞了一種新的思想,也就是神仙思想,因此秦始皇重金支持徐福海外求仙問藥,以達到自己長生不老的目的。其實除了徐福以外,在秦始皇第四次巡遊的時候,他又遇見了方士盧生,盧生不但沒有為秦始皇帶來夢寐以求的仙藥,而且還帶來了「亡秦者胡也」的讖言。

在同一年,迫切渴望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又派了韓終,侯生,石生等一大批方士為自己求仙問藥。可是三年過去了,一心想要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卻沒有等來仙藥,並且發生了隨從向李斯洩露秦始皇不滿車隊的事件,這讓方士們感到十分害怕。

照理來說,方士們拿了錢卻沒有為秦始皇帶來想要的東西,本就應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可是這批方士膽子可不是一般大,拿了秦始皇的錢沒辦成事不說,還在背後詆毀秦始皇。

以侯生和盧生為首的方士評價秦始皇都是一些負面的,說秦始皇剛愎自用、自以為是、迷戀權力等等。侯生和盧生認為,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以後得意洋洋,認為自己的功績前無古人,過於自信,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朝中雖然有博士七十多人作為秦始皇的顧問,但是秦始皇並不信任他們,丞相大臣也是擺設,只會聽從秦始皇的命令。

此外秦始皇還喜歡用殺戮的形式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尤其是那些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久而久之,大臣們也不敢向秦始皇提意見。

盧生、侯生他們也都知道,自己拿了錢沒有辦成事,還在背後議論秦始皇,秦始皇肯定不會放過自己,因此他們畏罪潛逃了。

方士的這些行為讓秦始皇震怒,難以接受,深感自己上當受騙。秦始皇是一個非常自負的人,怎麼容許別人這樣去欺騙自己,一怒之下,下令逮捕在鹹陽的方士,將他們定義為妖言惑眾。從開始到結束,一共抓捕了460多人,秦始皇將這些人全部活埋。

秦始皇坑儒的事件就這麼發生了,很多人說秦始皇是暴政,是因為他們坑儒,但是在這次坑儒的行動中,被殺的方士只有460餘人,並不是屠殺了成千上萬的人,這些人也主要是惹怒了秦始皇,其他一些不相干的人,秦始皇可沒有殺。

因此秦始皇所謂的坑儒事件我們要正確看待,他活埋坑殺的都是欺騙自己的方士,和其他人沒有關係,數量也僅有460多人,而不是成千上萬。

不過這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個秦始皇逃不了。試想一下,如果是我們個人,別人拿你錢,不辦事,還在背後說你壞話,自己被人耍的像個孫子似的,你會怎麼辦?去打他一頓,相信這是很多人下意識的行為,平常人都是如此,何況是秦始皇,天下之主。

站在秦始皇的角度,自己被方士這麼愚弄,秦始皇的臉面可算是丟光了,不殺他們才是不正常的。

相關焦點

  • 秦始皇的「欲望的神話」:歷史沒有真相,只殘存一個道理
    講到秦始皇的殘暴,必講焚書坑儒;講到秦朝的二世而亡,必講焚書坑儒;講到中國歷史上的專制主義,必講焚書坑儒;講到中國文化史上的浩劫,也必講焚書坑儒。焚書坑儒在歷史上被人們符號化地當作一件事,但事實上,「焚書」與「坑儒」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
  • 中國歷史未解之謎:秦始皇真的「坑儒」了嗎
    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一段非常殘酷的歷史,不少史籍都對這件事進行了描述,不過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各類書籍只對「焚書」作了詳細記載,對「坑儒秦始皇「坑儒」這宗歷史事件,是否真的發生過呢?同時,他下令禁止談及《詩》《書》中所涉及的內容,更不允許「以古非今」,違者定當嚴懲。這就是「焚書」事件。而「坑儒」事件是由畏罪潛逃的術士引起的。
  • 秦始皇到底為什麼要「坑儒」?
    這樣說,是否辱沒了孔孟二位聖人,不得而知。姑且一聽。但我個人覺得二者不能劃等號,因為,到了周朝的晚期,也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還遠沒有統一七國之前,儒家的儒,已然脫穎而出,通過建立起自己的學說,自成一體,而術士的儒還在那裡做著他們祖傳的勾當,並沒有與時俱進。也就是說,術士的儒和儒家的儒,是兩個並存而又完全不同的體系。
  • 秦始皇的殘暴,難道是這樣的溫柔?(大秦揭秘)
    大秦帝國的話題,秦始皇自然是主角之一。小編在前面有文探尋過秦始皇低調的家庭生活,這次咱就說說秦始皇高調的一面。那就是秦始皇的殘暴!後世對秦始皇總結性的定調只有兩個:千古一帝和殘暴!隨著小編這個歷史秦迷的尋找,似乎又發現新料。一起瞧瞧去。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提到秦始皇,我們必然認為他是一個殘暴的皇帝,而焚書坑儒則成為他世代都無法消除的汙點。但是我對這件事情歷來持一種不同的觀點。因為歷史是一幫掌握筆桿子的文人(大儒或儒生)寫的,秦始皇或許都蒙在鼓裡,所以到底是秦始皇坑了文人,還是文人坑了秦始皇,這都有很大的討論空間。
  • 秦始皇真的殘暴不堪嗎?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我國的歷史地位向來褒貶不一,崇拜者覺得秦始皇是中國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的奠基人,中國文化傳承的締造者(統一文字,統一語言,統一度量衡)為民族融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反對者覺得秦始皇殘暴不堪,修長城,服徭役,求長生,焚書坑儒,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
  • 為什麼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呢?原來是這些原因
    所以說秦始皇的功績是非常大的,被稱作為千古一帝是沒有問題的。有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認為秦始皇是暴君,尤其是焚書坑儒,成了秦始皇身上揮之不去的黑點,沒錯,這確實是秦始皇的罪過應該批判,但我們也好想一想好端端的秦始皇為什麼要搞焚書坑儒呢?萬事皆有原因。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帶頭反對郡縣制,上書要恢復周代的分封制,秦始皇就問李斯:你怎麼看?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正確的嗎?對歷史有什麼影響呢?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是什麼行為呢?從秦的「王」時代到秦始皇的「帝」時代,法家思想為國家的富強和統一,造就了強烈的現實和社會意義。從商鞅到李斯,他們用法家思想指導全國,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而那些儒生博士之流,只流於口頭評述,於國家人民並無甚功德。
  •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到底咋回事,坑的都是些什麼人
    經常被「坑儒」觀點引做證據的是《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話(「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西漢末孔安國(孔子10世孫)《〈尚書〉序》亦言:「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士逃難解散。」西漢劉向《〈戰國策〉序》:「任刑罰以為治,信小術以為道。遂燔燒詩書,坑殺儒士」。
  • 秦始皇真的是暴君嗎?歷史到底如何?別被司馬遷騙了
    說他殘暴,但是他在位37年沒有枉殺過一位將軍大臣;說他嚴刑峻法,但是他確定了世界上最早保護犯人權利的法律。說他焚書坑儒,他確實焚書了,但坑了不是儒生,卻是術士。當時的秦國正處變法之際,推行新政。秦始皇因為不採納儒生建議的分封制度,而被儒生非議,於是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列了一個單子,燒毀除秦以外的他國典籍,禁止民間再讀這些書,以達到同一思想的作用。而秦始皇在位期間,因為尋求長生不老藥受徐福的蠱惑,後來第二次尋求長生不老藥未果,向秦始皇索要大量錢財,秦始皇發現自己被騙查明此事,並把相關的400多名術士坑埋。坑埋術士變成了坑儒?為什麼?因為秦始皇在改革。
  • 被人扣上殘暴外衣,一生從未立後的皇帝——秦始皇
    導讀:被人扣上殘暴外衣、一生從未立後的皇帝——秦始皇回顧我們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有關於很多皇帝的非議,其中秦始皇可以說是最受矚目的一個了。秦始皇是一個擁有豐功偉績的統治者,他用了十年的時間打敗其餘六個國家,統一了中國,是中國第一位皇帝,歷朝歷代對他政治制度的效仿多不勝數。人們對他的印象卻良莠不齊,有人說他是千年一遇的治國之才、是公正嚴明的君主、但又有人說他生性多疑、殘暴不仁。但其實真正的秦始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他是否真的如人所說那麼極端?現在,我們一起接著看下去吧。
  • 秦始皇除「坑儒」之外,還曾兩次殺人,能否坐實他就是一個暴君?
    任何一個王朝的興起和統治,都不可能是風平浪靜的,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他所需要的是一個集中和穩定政權,一些做法可能會有殘暴之嫌,但縱觀秦朝之前和之後的王朝政權,比他更加殘暴的君主、帝王還少嗎?所以,我們說秦始皇是"暴君",說秦朝的統治為"暴政",那必須得有證據才行。其實司馬遷在《史記》中並沒有大肆渲染秦始皇和秦朝的暴行,這正是一個史學家公正而客觀的態度。
  • 秦始皇真的「焚書坑儒」了嗎?是誰讓秦始皇背了黑鍋?
    秦始皇焚書,是真焚過,坑儒,是真沒坑過。有人根據《史記》的記載,說秦始皇坑的是方士。其實呢,方士,秦始皇也沒坑過。所謂的「坑方士」、「坑儒」都是後來的方士們,儒生們為自已臉上貼金。心理動機嘛,很好理解。佛祖有「捨身餵虎」的典故,耶穌被盯在十字架,一個教派總得有人流血獻身才顯得偉大。
  • 秦始皇坑儒之事,司馬遷為何不記載?其實被埋的大多是方士
    不管先不說他過度追求奢華宮殿這件事,其實現在對於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產生了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說距離當時時間發生最近而撰寫的一部史書《史記》,其中都沒有提到任何關於&34;的隻言片語,難道是司馬遷不敢寫嗎?不過司馬遷連劉邦的壞話都敢寫,還會怕一個自己的朝代已經被滅了的皇帝?
  • 算是吧…那坑儒呢?秦始皇:忽悠我,皆坑殺
    但其實很多人不清楚的是,「焚書」和「坑儒」其實是兩件不相干的事情,也並不是在同一年發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中國首位皇帝都幹了些啥。單就以上政策而言,秦始皇可謂是功績巨大,堪稱千古一帝;然而「焚書」「坑儒」這兩個事件,讓其千百年來備受爭議。
  •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誤會了秦始皇
    任何文章中只要談到秦始皇殘暴的話題,必然會提到「焚書坑儒」,但「焚書坑儒」真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事件嗎?提到「焚書坑儒」,我必須告訴大家,所謂的「焚書」和「坑儒」是兩起獨立的事件,兩件事之間並無關聯。
  • 【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真是秦始皇做的嗎?】
    《史記》中記載秦始皇坑儒時間是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具體地點不詳,只說是在鹹陽,人數為460多人,姓名不詳。這就有點可疑了,為什麼被坑殺的這460多人中,沒有一個人的姓名被記載下來呢?是因為這些人是被秘密坑殺的,所以後世無法知道他們是誰嗎?顯然不是。
  • 秦始皇「焚書坑儒」真相
    焚諸子百家之莠垢,坑騙人欺世之術儒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
  • 公子扶蘇的善意謊言導致秦始皇坑儒
    焚書這件事與李斯老哥密切相關,這老哥想,我學問這麼大,秦始皇才用我,那以後那些讀書人要都學問大了,那還了得,不行,我要讓秦老哥把書全燒了,說到這兒,這位李老哥可真夠自私的,後來真的讓秦始皇把書全燒了,只留下了算卦和種樹的書,還有一些醫書。
  • 揭開焚書坑儒的真相——為秦始皇正名
    始皇長子扶蘇諫曰:「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蘇北監蒙恬軍於上郡。這段紀事說,於是益發徵調罪人徙邊。始皇帝的長子扶蘇勸諫道:「如今天下剛剛安定,遠方的百姓尚未歸附,諸生都是誦讀和師法孔子的人,如今父皇以重法懲處他們,兒臣擔心天下不安,望父皇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