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盡中國出版業百年變遷,商務印書館今迎120歲生日
這兩本經典的工具書都出自現代中國重要文化教育事業機構和最悠久出版印刷企業——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創始以來,這家中國出版業的巨擘,已經走過風風雨雨120個年頭。 今天上午,一場名為「起步——中國現代出版」的專題展在天通庵路190號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舉行,這裡也是商務印書館在上海的唯一舊址。專題展也拉開了一系列商務印書館12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
-
商務印書館迎創辦120周年
商務印書館迎創辦120周年 2017-02-11 17:52:03 2月11日,紀念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專題展「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在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拉開帷幕。
-
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
2月11日,中國現代出版業的起點——商務印書館迎來了創辦120周年紀念日。 當天,上海市靜安區聯合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張元濟研究會等在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舉辦了「起步——中國現代出版」專題展,講述商務印書館從1897年創辦以來走過的路程。
-
中國近現代出版業先驅、商務印書館創始人夏瑞芳傳記出版
《典瑞流芳》於2014年6月在臺灣首版,商務印書館在成立120周年之際推出了簡體版。作者趙俊邁通過收集大量歷史資料及對多位夏瑞芳後人的採訪,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再現夏瑞芳的傳奇人生。專程從美國趕來的夏瑞芳外孫史濟良先生代表夏家後人出席了發布儀式。 「夏瑞芳先生作為商務印書館的創始人,是中國近現代民族出版第一人。
-
商務印書館與近代中國百年精神史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清朝末年,商務印書館總廠印刷車間。時逢商務印書館建館120周年,張元濟先生誕辰150周年。兩個整數年,再一次觸動中國社會的神經。整整一年裡,歡慶的、追憶的、沉思的、爭論的……種種表情與言說紛紛顯現。為什麼會這樣?
-
香港商務印書館成立百年:植根香港 昌明教育
「香港開埠才100多年,有100年歷史的企業不多見,香港商務印書館便是其中之一。」在香港商務百年慶典酒會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如此評價道。 「100年來的香港商務印書館隨著歷史時勢,時有起伏。但總能挫而不折,愈挫愈勇。最難能可貴的是,不管逆順,香港商務印書館仍堅守創業者和先賢的『昌明教育』為最高目標。」
-
120歲的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
8月13日下午至14日,70餘位來自海內外高校和學術文化研究機構的著名學者、學科帶頭人以及歷史、語言學、文學、法學、出版學、信息管理學、圖書館學、公共管理學等多學科學者齊聚北京,共同研討「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以紀念商務印書館創業120年。
-
商務印書館走過120年
《新華字典》是商務印書館推出的品牌工具書(記者張知依)8月21日,「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出版和現代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今年是商務印書館創立暨中國現代發端120年。會上,商務印書館宣布成立「學術委員會」,設立「商務印書館學術基金」500萬元,踵先賢之偉跡,續事業之新章,資助學術出版、學術會議、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學術翻譯等事項。「在這方面,出版人與學界同舟共濟,共同為中國現代社會的形成貢獻了知識基礎和思想動力。」
-
商務印書館120歲啦!與上海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圖]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2月10日報導:1897年2月11日,商務印書館在上海江西路德昌裡創立。橫跨三個世紀,走過崢嶸歲月,明天,商務印書館將迎來120歲生日。說起商務印書館大家可能並不熟悉,但是一提到中國人幾乎人手一冊的《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不難知曉商務印書館正是這些經典工具書的出版方。
-
商務印書館舊址紀念館留住城市記憶
2017年的上海「兩會」期間,馬馳、方榮、馬強等市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項提案《關於建立商務印書館舊址紀念館的建議》,提案呼籲要在上海組建商務印書館舊址紀念館,以承載中國近現代中國的出版歷史和紅色文化。
-
從小作坊到全國出版業龍頭:夏瑞芳與商務印書館
夏瑞芳 至少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中,商務印書館穩穩地佔據著中國出版業的龍頭地位。1902年,商務成立編譯所不僅是商務歷史上最重大的舉措,也是中國出版史、企業史上一件大事。商務印書館真正完成由印刷業向出版業轉型,這一步就是重要的標誌。在夏瑞芳的鼎力支持下,編譯所相繼引入了高夢旦、蔣維喬、莊俞、杜亞泉、顏惠慶、鄺富灼等各方面的人才。 夏瑞芳對編譯所的人員很尊重,「不僅薪金高,而且尊稱他們為『老夫子』,還讓工友們稱他們為『師爺』。
-
錢穆與商務印書館
而後參加古詩辨、著《國史大綱》、創辦香港新亞書院、提倡新儒學運動、著《朱子新學案》,以中國士傳統的通儒與《春秋》家的角色參與著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的進程。一部新作《通儒與春秋家——錢穆與中國文化通論》即將在商務印書館付梓出版,回眸錢穆先生一生的學術足跡,不難發現著作等身的他曾經與商務印書館結下不解的淵源。或許正是當年張元濟先生不遺餘力地提攜人才,或許就是那張百元商務書券成就了日後一代學術宗師錢穆。
-
商務印書館120歲:從誕生起就有鮮明的上海城市印記
有「亞洲第一圖書館」之美譽的東方圖書館、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中國第一部專科大辭典《植物學大辭典》……這些都和商務印書館這個名字有關。今年是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8日,「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靜安區文物保護單位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揭牌暨專題展開幕式」在上海舉行,以「多學科視野: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文化自信」為題的學術研討會同日舉行。該活動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
-
...學院聯合舉辦「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國際學術研討會
今年是中國現代出版企業的典範——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為增加對現代出版的發軔及其歷史軌跡、文化成就的了解,進一步豐富對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的認識,8月13-14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北京大學20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籌)、商務印書館等單位,在北京商務印書館聯合舉辦了「商務印書館與中國現代文化的興起」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海內外各高校
-
商務印書館 穿越百年的文化符號
核心閱讀 商務印書館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出版機構之一,在其1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積極面對各類機遇與挑戰,做好文化整理,探索出版創新,承擔社會責任,用百年耕耘擦亮金字招牌。
-
香港商務印書館成立100周年,兩任特首出席誌慶酒會
商務印書館1897年創辦於上海,1954年遷北京,是為大陸商務印書館。1914年,商務印書館在香港成立分支。 據新華網香港10月22日消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2日舉行「香港商務印書館100周年誌慶酒會」,回顧百年來成績與經驗的同時,也為新時期發展作出規劃。
-
商務印書館:中國現代文化的重要引擎
120年來,商務共出版5萬餘種圖書,改革開放後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更是令讀者感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胡適當年曾經深有感觸的說:「得著一個商務,比得著一個什麼學校更重要!」 商務印書館早期編輯壽笑天的後人袁明感慨,商務老一輩在他們那個年代為中國看世界。
-
重磅:紀念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 全新靜安中興板塊強勢崛起
年元宵節),商務印書館這座與北京大學齊名的機構創辦120周年慶典暨歷程展覽將於此拉開序幕。 圖片來自原商務印書館公眾號 商務印書館到底有多「牛」 縱觀近代中國文化史,商務印書館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裡程碑。
-
商務印書館120歲|商務從印刷起家,還發明了中文打字機
在商務印書館成立120周年之際,6月15日,「向印刷人致敬」紀念主題活動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舉行。張元濟家屬、夏瑞芳家屬等12位印刷人代表接受了商務印書館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20周年紀念大銅章。上海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本身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1923年11月,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在天通庵路190號落成。
-
商務印書館120歲︱從誕生起,身上就有鮮明的上海城市印記
有「亞洲第一圖書館」之美譽的東方圖書館、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中國第一部專科大辭典《植物學大辭典》……這些都和商務印書館這個名字有關。今年是商務印書館創辦120周年。2017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被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8日,「2017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靜安區文物保護單位商務印書館第五印刷所舊址揭牌暨專題展開幕式」在上海舉行,以「多學科視野: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文化自信」為題的學術研討會同日舉行。該活動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