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漢朝和明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朱元璋都是窮苦出身並且在爭奪天下時都是不被看好的一方,為何能在亂世中消滅各個對手奪取天下當上皇帝?下面就聽小編給大家講講這兩個人的傳奇故事。
劉邦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鄉裡的小混混,後來混了一個泗水的亭長,那時候秦始皇要修建長城在全國各地徵集苦力,劉邦接到上面的命令徵集到了苦力就帶著他們趕去修長城,路上一直有人逃跑,後來又遇到大雨拖延了日期,劉邦一看去了也是送死就帶領著這些人就起義了,後來還先攻入了鹹陽,鴻門宴之後被封為漢王,之後和項羽經過四年的戰爭取得了勝利建立了大漢王朝。
朱元璋呢是個放牛娃,後來快要餓死了沒辦法就去當了和尚,那時候各地起義,小時候和朱元璋一起放牛的好哥們叫朱元璋來投靠他,朱元璋就參加了義軍,由於朱元璋能力出眾,朱元璋漸漸得到重用,還娶到了郭子興的義女當了老婆,也就是我們說的大腳馬皇后,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就成為了新首領,之後不斷地發展壯大,在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後趕走蒙古軍最終建立大明王朝。
這兩個平民出身的人建立了兩個偉大的王朝,在現在這個開放的社會我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更別說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了,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小編認為他們都有過人之處,他們雖然出身底層,這既是他們的劣勢又為他們帶來了優勢。先說劉邦,一個市井之徒雖然沒有文化但他很會和別人說話,在劉邦家鄉有個酒館劉邦去那裡喝酒店家從來不收錢,就是因為劉邦來這裡喝酒,酒店的生意就特別好。從這裡看出劉邦這個人有特別的交際能力,十分會籠絡人心,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願意為劉邦賣命的原因,項羽有這個本事嗎?
再說朱元璋,他就比較老實,但他十分的講義氣,從小和他放牛的湯和,徐達,常遇春還有那些朱元璋的義子們都是因為朱元璋講義氣才跟著他,包括郭子興重用他並將義女嫁給他也是這個原因。可以看出這兩個人沒有背景但有能吸引人才的能力,這是他們能在亂世之中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有了自己的隊伍還遠遠不夠,別人也有自己的隊伍啊,憑啥這倆人稀裡糊塗的就當上了皇帝了?小編認為還得有很好的謀略和計劃。劉邦呢是個混混,自己沒有什麼謀略也不會打仗但人家懂的用人啊,我不會打仗我用韓信,沒有謀略就聽張良的,沒能力管理後方讓蕭何管,懂的用人是劉邦最大的智慧,因為他要當的不是將軍也不是謀士更不是宰相,他要當的是皇帝,我不會沒關係,我讓懂的人去做才是最好的選擇,項羽輸就輸在了自負和小肚雞腸,看到有才能的人不是任用而是打壓怎麼會贏?朱元璋和劉邦有點不同,他是從一個小兵開始幹的,是懂得打仗的,是有謀略的,但他仍然是懂用人的,不管你是什麼出身只要肯為自己辦事就給他合適的位置,但他有自己的主見也聽的進去各種建議。總的來說他們都懂的識人用人,這是一個成功者必不可少的東西,大家都知道但能做到的很少。
除了以上的觀點,小編認為最主要是他們都娶了一個好老婆,劉邦娶了呂雉,朱元璋娶了馬秀英,這兩個人不光一心一意的支持自己丈夫的事業,更重要的是給了他們沒有的東西---地位。在封建社會,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要不劉邦也不會說自己是白帝,朱元璋也不會說自己是龍生的,要不大家都一樣,一起打的天下為啥你當皇帝呢?呂雉他父親給劉邦買了個亭長,否則劉邦也沒機會帶著別人起義,可能只是鄉裡人人都知道的一個無賴,就不會有後來的漢高祖。馬秀英的義父是郭子興,要是沒有這位大腳馬皇后,朱元璋頂多是一個很有能力的百夫長,而不是明太祖朱元璋。
劉邦和朱元璋的傳奇人生讓小編想起了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他們生於亂世,經過了九死一生開創的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禁讓人感嘆命運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