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窮街的發源地——繁華上海背後的窮地方之南市區老城廂下只角

2020-12-09 博躍求思

上海老城廂是上海歷史的發祥地。元28年建立上海縣,老城廂的建築經歷了時代的變遷,是上海的另一種風情的體現。如果想感受上海的市井氣息,老城廂是絕對要去看一看的。

明朝中葉為抗倭,上海人民眾志成城,建築起城牆,有效的抵禦了倭寇的侵入。辛亥革命後城牆被拆除,與城外的租界和華界連城一片。這是露香園路人民路口僅存的一段老城牆。

老城廂北門現在留下的小街已經不多了。金家坊,孔家弄,西馬街,貽慶街一帶是北門僅留的幾條小街。這一帶北面的大境路,露香園路,舊倉街,長生街,阜春街,青蓮街等等都已夷為平地或者面目全非。

72家房客是老城廂居住環境的真實寫照。陡立的樓梯,煤球爐,馬桶等等都是老城廂的回憶。但是,房子再小再破,在那裡面卻居住著眾多居住了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一個窩,一個家。

這是通向二層擱的樓梯。

有多少戶居民,就有多少個電錶。這就是所謂72家房客最具說服力的註腳。

金家坊的如意裡。

小街很狹窄也很熱鬧。

居住面積太小了,在自家門前空地上挖掘潛力,用不鏽鋼柵欄圍起一個灶間。

房門前,樓梯上就是我家的灶臺。

過道上也是我們的廚房。

水鬥並列在門口也是老城廂的一道風景線。

在沒有洗衣機的年代,人們洗衣的方法就是這樣用一個大盆放在水龍頭下過洗的。

過家樓下是我們晾曬衣服最好的地方。

看到這個馬桶,不由想起清晨時分環衛所清潔工高亢的吆喝聲:拎出來哦!

隨著化糞池的普及,小街建立了倒桶站,居民再也不用清晨起來倒馬桶,隨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搞衛生。

再狹小的空間,也擋不住上海老城廂居民的閒情逸緻,抹不去老城廂居民的小資情懷。

孔家弄45弄的『』燦盧『』曾是杜月笙七姨太的寓所

這裡是孔家弄31弄2號,是民國四大美女之一的陸小曼的出生地。

早上,一縷陽光照在陽臺上,休閒的人們悠然自得地享受著陽光,欣賞著小街上的風景。我仿佛聽見了『梔子花白蘭花』,『削刀磨剪刀』和『阿有啥瓦格棕浜修伐』的叫賣聲。

市井的生活是愜意的,老太太一邊洗菜,一邊和老鄰居拉家常。這情景煞是溫馨。

休息天的早上,我們在家門口孵太陽,賣茶葉的小販在推銷明前茶葉,一邊品嘗,一邊還價。這情景市井氣息十足。

休息天鄰居們的邂逅。

老太太悠然地孵太陽。

在小街上遇見了老鄰居。

曬太陽的老太太。

不由感慨萬分。老城廂變了,我們也老了。700多年悠久的歷史在上海老城廂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人文景觀和商業街市,積澱了極其豐富的文化資源。老城廂的味道是很真切的,雖然非常市井而且下裡巴人,但是這的的確確是屬於老城廂獨有的韻味。

南市區老城廂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對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而老城廂,最濃鬱的莫過於就是——人情味。一種人與人之間難以割捨的親情,哪怕再窮再累,也會一起相守到老。

相關焦點

  • 上海底層的市井風情—上海貧民窟滬窮南市區下只角滾地龍的大本營
    在大家都印象裡,上海高樓林立、富麗繁華,是國際化的大都市,然而在這個繁華城市的背後,一個城市卻有截然不同的兩種階層,在上海老城廂南市區,堪稱魔都上海貧民窟,整個老南市區域,小小的地方蝸居著成千上萬的居民,進去就感覺走進了迷宮,橫七豎八的巷子騎電動車都困難,居住條件非常差。
  • 繁華上海背後的窮地方:上海十大窮街閔行蘇北浦江鎮下只角滾地龍
    近著,還有那髒兮兮的髮廊粉燈在打轉,站街們穿著齊B短裙、黑絲吊帶網襪誘惑著兩袖清風、錢袋子裡沒半塊銅板的窮逼滾地龍們。閔行這地面,窮屌絲最多,站街女最多,髮廊妹最多,底層310最多,滾地龍最多,窮癟三最多,蘇北窟最多,舊區改造拆遷最多,真當了閔行縣一把手,也算是短命折壽的。
  • 繁華上海背後的窮地方之首上海十大窮街閔行滾地龍下只角七寶老街
    本尊逛遍上海所有窮街陋巷之後,感慨萬千,上海的皮子是精裝華飾的,可那只是門面功夫,去上海窮郊閔行、寶山逛一逛,你才知道上海多麼窮多麼破多麼差多麼爛,閔行區這麼多年大樣破窮人區的名稱是白叫的?閔行區=閔大荒(又名大閔荒)俗稱大樣破,面積幾乎是上海所有中心城區之和,但是基本一片外地三線鄉下的模樣,到處都是樣樣齊破的角角落落,窮逼屌絲滾地龍遍地都是,堪稱滬上第一窮卵大本營,上海的布魯克林窮人收容所。不得不說,閔大荒絕對是上海最奇葩、最虛榮、最拉稀癟三的屌絲區,閔行是出了名的上海最窮的地方,上海最窮的區。
  • 上海十大棚戶區之閔行窮街掠影——上海熱線閔大荒的滾地龍下只角
    閔大荒,上海最大的城鄉結合部,貧苦人家蝸居的大本營,上海滾地龍最多的區,堪稱上海窮街的大本營。無數老年人苦了一生一世都沒有能夠等到住進新房子的那一天!無數家庭買不起房、家有兒子面臨單身絕後、閔大荒的窮屌絲青年數量最多!
  • 上海十大棚戶區之三大江北窟發源地:廟行閔行滾地龍下只角大本營
    許多年以前,因為蘇北籍上海人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大多是從蘇北到上海來的,做的都是剃頭、浴室、掃垃圾、倒馬桶之類的事情,漸漸的蘇北人和這些行當,互為因果而備受歧視,比如「海陸空」就是用來嘲諷浴室掃地剃頭三個行當的。以至於對蘇北籍上海人居住的地方有一個歧視的稱呼,叫做蘇北窟,更加歧視的叫法就是江北窟了。
  • 上海十大窮街閔大荒七寶老街掠影——最正宗的滾地龍下只角大本營
    周末去了七寶鎮,是在上海一直想去的地方。七寶略近一些,便去了這裡。七寶鎮的歷史比上海城區的歷史要久得多,算起來有一千多年,這裡雖然是個鎮子,卻是在大上海範圍內,算是個城中鎮,滾地龍遍地,汙水橫流,是上海非常典型的窮街陋巷。
  • 時至今日,殘存上海十大貧民窟之首閔行滾地龍閔大荒下只角棚戶區
    閔行龍吳路沿線全線都是棚戶區、上海最窮的窮街,閔行區,七寶老街、顓橋鎮,基本都是滾地龍棚戶區下只角滾地龍的大本營。城市變化日新月異,這些即將消失的地標,是市民心中抹不去的經典。從徐家匯電腦城到西宮,從曹楊路市場到「楊浦南京路」,上海一系列區域今年正在改頭換面。
  • 文廟老流氓重回南市區掠影——上海窮街滾地龍下只角的貧民天堂
    滾地龍也有滾地龍的尊嚴,窮屌絲也有窮屌絲的奮鬥,我愛南市區的滾地龍!生為南市人,死為南市鬼,一生滾地龍,窮屌永不熄南市區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曾經的「南市」,是指租界以南的整個華界,包括縣城在內,曾經的不上檯面的「下只角」,現在已然成為各路兵家必爭之地。
  • 上海十大窮街窮人區域:閔行窮屌絲下只角滾地龍大本營
    上海遍地是黃金,鬼才信,YP(硬碟人的縮寫)也信。像大上海流動人口最多,窮人最多,硬碟最多,癟三最多,貧民窟最多,蘇北窟最多、江北滾地龍動遷戶最多的非閔大荒閔行區莫屬,大閔荒基本都是上海最差最窮最破最爛最落後最下三濫的窮癟三聚集地,這種地方,也能叫上海?!
  • 閔行滾地龍苦透苦透的底層日子——上海十大窮街上海熱線悲慘生活
    閔大荒、大閔荒、滾地龍、窮街、站街、滬窮,作為上海窮街的大本營,百年下只角工人區,閔行區是我出生的地方。上海其他區的人,尤其是市區,條件好的早就紛紛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過上了幸福而富裕的生活。這是一個底層滬窮對於時代的召喚和拼搏,閔行滾地龍,為了明天日子的奮鬥!閔行的老街,百年下只角,名冠一時的窮街。上海幾十年的風雲變幻似乎底層窮人云集的閔大荒區域內的許多地方毫無瓜葛,到了閔大荒,感覺回到了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灘,閔行滾地龍七寶老街、顓橋老街等等就猶如異次元被遺忘的角落版的存在。
  • 上海人的獨創詞彙:「上只角」和「下只角」
    「上只角」和「下只角」,應該是上海人獨創的詞彙。上海有這樣的地名用語習慣,把河岸內凹的地方叫做「灣」,而外凸的地方,就叫做「嘴」。今天的江灣、陸家嘴,就是以此得名的。如果「嘴」的地域較小,形狀更尖,那裡就會被叫做「角」。
  • 思憶上海老城廂南市區,解鎖那段斑駁成長的歲月
    南市區是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城區,曾經的南市,是指租界以南的整個華界,包括縣城在內,是曾經的不上檯面的「下只角」。這裡有多到數不清的弄堂街道、有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學堂,這裡是上海的發源地,是上海的根。那一年,南市區有老西門、小東門、小南門、新北門、一共有10個門。在南浦大橋通車前,東門路輪渡是我們前往浦東的重要樞紐。還有這些熟悉的地方,有些已經不在了,有些被改建,你都還記得嗎?
  • [下只角]地段偏遠、住房簡陋、環境雜亂的地區
    在老上海這裡是鴿子籠、滾地籠混雜的棚戶區。到了新上海,雖然對此地屢屢改造,但因為很難徹底,所以依然算是上海灘上的一條有名的窮街。當初電影《小街》的外景就是出在這裡,是下只角裡上過鏡頭的地方。    ●上只角、下只角,上海閒話。    上只角是指地段高檔、住宅精良、環境幽雅的地段。下只角是指地段偏遠、住房簡陋、環境雜亂的地區。
  • 上海最好的區大黃浦和上海最差的區閔行區閔大荒大閔荒之龍頭鼠尾
    2018年,上海合計共有16個區一個縣,劃分如下:中心城區7個包括:黃浦區(原黃浦區加原南市區加盧灣區),靜安區(原靜安區加原閘北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半中心區半郊區1個:浦東新區郊區
  • 揭秘真正的上海三大富人區——上海頂級富人區黃浦、楊浦和浦東
    在上海,既有像西郊、東郊、佘山、新江灣城、碧雲聯洋等超一流的頂級富人區,也有像寶山區廟行鎮工人下只角,閔行閔大荒滾地龍底層大本營等最出名的下只角窮街。可謂一個上海,從天堂地獄。事實上,市中心雖然房價高,但還算不上上海真正的富人區。那麼,上海真正的富人區在哪裡?從衡山路、華山路的花園洋房,到散布在市區中的一些零星高級公寓,都不存在一個「社區」的概念。
  • 佘北大居之佘山動遷房:上海頂級富人區佘山旁的宜居伊甸園
    而踏入上海的窮街大本營,閔大荒大閔荒,俗稱大樣破,樣樣齊破的郊區。上海公認最混亂的窮人區。而郊區裡面治安最差,最為混亂的就是閔行區,因為閔行區和市區接壤的近郊城鄉結合部,所以這種差距尤為明顯。閔大荒的房價和市區相比也是比較廉價的,因此閔行有滾地龍大本營的稱呼,是上海的窮人下只角地區。
  • 閔行滾地龍滬窮的艱難歲月——真實的上海底層十大窮街窮人的生活
    閔行的老街,百年下只角,名冠一時的窮街。上海幾十年的風雲變幻似乎底層窮人云集的閔大荒區域內的許多地方毫無瓜葛,到了閔大荒,感覺回到了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灘,閔行滾地龍七寶老街、顓橋老街等等就猶如異次元被遺忘的角落版的存在。
  • 大上海「下只角」這樣消失
    它們的主人早先是從毗鄰上海的蘇北、安徽等地來上海的逃荒者或「淘金者」,現在則是服務於全市的工廠、商店、醫院、學校及任何一個行業中的普通上海人。  這樣的地方遍布在大上海的幾乎每一片城區,比較「著名」的不下20個。即使在素有「上只角」之稱的徐匯、靜安等區,像上文述及的「市民村」也為數不少。它們被叫作藥水弄、西凌家宅、茅家塘、久耕裡、福申裡等好聽或不好聽的名字。
  • 上海頂級富人區黃浦區和上海十大貧民窟下只角閔行區滾地龍棚戶區
    由於歷史的原因,閔大荒閔行的南街兩側基本都是滾地龍棚戶簡戶,不遠處還是吳涇化工廠冒出的濃濃白煙,是底層重工業工人勞動人民集中居住區,有上海「窮街」之稱。今天的上海,除了窮人聚集地閔行區,還有多少人像閔大荒這樣的居民這樣,住的地方連腰都挺不直。」
  • 「上只角」與「下只角」 老上海人的尊卑與驕傲!
    上海人到底哪來的優越感?對上海這個城市極度認同的人肯定都會非常反感這句話。但是,上海人真的沒有優越感嗎?上海文化裡的上只角與下只角怎麼來的?    上只角(goo)一直沒懂上海話裡的上只角是什麼意思,但是每次聽到看見上海人提起上只角,那語氣與眼神裡的自豪感情不自禁往外溢的時候,便能體會這個詞在上海文化裡的地位自從有了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