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這份報告的調查範圍涉及全國50個城市的2萬戶城鎮儲戶。
據報告顯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數為46.1%,比上季上升4.5個百分點。其中,13.8%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上升3.2個百分點,64.5%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上升2.6個百分點,21.7%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比上季下降5.8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7.9%,比上季上升2.0個百分點。
在消費、儲蓄和投資意願方面,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23.4%,比上季上升1.3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儲蓄"的居民佔52.9%,比上季下降0.1個百分點;傾向於"更多投資"的居民佔23.8%,比上季下降1.2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儲蓄的居民佔比仍佔據"半壁江山"以上,也在表明居民的錢袋子還是捂緊的,只不過有所鬆動。對未來3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居民選擇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為:教育(29.8%)、醫療保健 (28.3%)、旅遊(19.7%)、購房(19.7%)。
由此可以看出,居民的收入信心、消費意願都有所提升,這主要和當下的經濟狀況密切相關。一季度,大批企業的停工停產,經濟增速罕見地出現了負增長,受大環境的影響人們收入銳減,錢袋子不鼓,消費自然收緊。
從二季度後,企業積極復工復產,各行各業逐漸走上正軌,拉動了就業和居民收入的提升,同時消費市場前期被壓制的需求得到釋放,經濟回暖效果明顯。7月16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2%,由一季度下降6.8%轉負為正。
不過,雖然二季度居民的收入情況、消費信心相比一季度都在向好發展,但是與2019年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2019一整年收入感受和收入信心指數都在50%以上。在傾向於"更多消費"和"更多投資"這兩方面2019年佔比較高,進入2020年這兩方面有明顯的收緊趨勢,而傾向於"更多儲蓄"的佔比有所提升。
目前我國經濟回暖明顯,但是國際形勢並不明朗,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也會殃及其他國家。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條件下,我國居民的就業、收入等情況肯定會受一定的波及。單從居民對就業形勢來看,本季度就業感受指數就比上季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42.4%的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或"看不準"。
基於此,居民的避險意識上揚,從而不敢大手大腳的消費,減少不必要的支出,還進一步擴大儲蓄這種無風險的投資方式,保障自身資產的安全,同時選擇減少投資,落袋為安,這也就是為何消費、投資、儲蓄三者呈現目前的這種比例局面。
總的來講,當前居民對於收入感受指數比上季度大幅提高,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佔比也比上季度也有所提高,表明當前居民對於經濟的感受是好轉的,但是考慮到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人們也在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以預防意外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