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日本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國關係。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日本人都以中國人為學習的對象,從這個老師手上,他們學習到了許多先進的東西,即使在今天的日本,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盛唐時期對日本人的深遠影響,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寺廟建築,都帶有唐朝鮮明的時代風格。
而後來的日本,卻自高自大起來,尤其是到了近代時期,那些不安分的日本人,開始打起中國的主意了,一方面這是由於他們好戰的基因決定的,另一方面,日本偏安一隅,一個小小的島國,造成國民內心深深的憂慮感,而對面的中國,國土面積遼闊,如果能夠在這片土地上分得一杯羹,小日子就好過多了。
遠去的甲午戰爭曾讓無數中國人為之心痛,而甲午戰爭只是一個局部戰役,和後面日本侵佔東北和全面侵華相比,其給中國人帶來的傷痛還是遠遠不能比擬的。整個二戰期間,日本人在中國橫行無忌,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直接和間接死於日軍侵華戰火的中國人,不下二千萬人,這是一個令人無比觸目驚心的數字。
數字龐大,但仔細想想也符合史實,僅僅一個南京大屠殺,死於日軍手中的中國軍民就達到了三十萬之眾,何況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呢?
而日本在美國扔了兩顆「小胖孩」之後,立即精明地選擇了投降,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危機,那些在中國還未來得及撤走的日軍,也就地投降了中國軍隊,這些日本戰俘原以為在中國壞事做絕,一定會遭到狠狠的報復,然而善良的中國人,以德報怨,善待他們,在局勢穩定之後,一一將這些戰俘安然遣返回去,這份度量在世界上也堪稱第一。
當然不是所有國家都像中國那樣,懷有仁慈的理念,就拿蘇聯來說吧,蘇聯人俘虜了日本士兵之後,高興壞了,因為蘇聯地廣人稀,特別是二戰期間,幾乎全民皆兵,和德國拼殺後,男丁數量少之又少,這次一下子俘虜了這麼多日軍,簡直是免費的勞力,不用好的夥食款待,不用發工資,更沒有勞保啥的,不用白不用,用了還白用。
很快,這些日軍戰俘就被充分利用了起來,他們被蘇聯人一口氣運送到了西伯利亞,這裡是鳥不拉屎的地方,各種資源奇缺不說,還極度寒冷,一到冬天的時候,那就更不是人待的地方,出門穿的少點,直接給凍成冰棍。
日軍戰俘來到了這裡,一下車就傻了眼,心裡暗罵蘇聯人太壞了,想逃跑都沒地方逃跑,只能老老實實地聽從對方的指揮,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勞動不可怕,可怕的是飢餓和寒冷,還有隨時隨地莫名其妙的屠殺,所以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日軍戰俘死在西伯利亞這裡的數目,就達到了五萬多人。
二戰結束後,局勢穩定了,日本政府想起了這些受苦受累的戰俘,和蘇聯談判要求釋放俘虜。蘇聯人自然無法歸還活人,乾脆將一堆堆骨灰給了對方,表示人已經死了,身體素質不好,他們也沒有辦法,愛莫能助,一副無辜委屈的樣子。
這種軟刀子殺人的方式,還真是俄羅斯人才想得出來。不過,估計很多國人會為蘇聯人的選擇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