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一列中歐班列(渝新歐)從位於沙坪垻區的團結村中心站駛出。今年,中歐班列(渝新歐)開行創新高。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5月29日,在兩江新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消費者正在「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選購進口紅酒。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5月18日,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工作人員正對安全通訊設備進行各項專業檢測。記者 謝智強 攝/視覺重慶
12月21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內,一趟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正進行貨櫃搬運工作。
箱內裝有近375噸來自印度的辣椒。它們經過倉儲、加工、運輸等一系列環節後,將分銷至預訂客戶手中。
這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首次與印度辣椒「結緣」。這些小辣椒跨千裡來到重慶,不僅要漂洋過海、翻山越嶺,還要依託各類開放元素疊加發力,其背後,是重慶積極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在西部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努力與收穫。
「辣椒」有了物流新通道
綜合立體物流體系推動內陸國際樞紐建設
印度辣椒以前來重慶,道阻且長。
「長期以來,印度辣椒主要通過海運方式抵達青島等東部沿海地區港口,然後再以公路運輸方式,分撥到國內中西部地區。」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公司市場部主管劉利冰說。
陸海新通道改變了這一格局。
這些辣椒在印度裝箱後,先以海運抵達廣西欽州港,再通過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抵達重慶,全程比傳統運輸節約7天左右的時間。同時,因為採取原箱進口、「一箱到底」模式,企業也將省下換箱成本。
至此,以陸海新通道為載體,重慶為印度辣椒進入中國,尤其是西南市場,開闢了一條時效更快、成本更低的新路徑。預計到明年,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可實現印度辣椒常態化運輸,每月將運輸超過350個貨櫃,全年預計超過5萬噸。
「本月底,還會有一趟印度辣椒專列抵達重慶。」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從另一角度看,辣椒也豐富了陸海新通道的貨源種類。
通過陸海新通道運輸的印度辣椒,也並非全部留在重慶。
重慶火鍋協會統計顯示,西南地區是印度辣椒的主要消費地,中國進口的印度辣椒,有60%都運至西南地區。所以,未來,印度辣椒將以重慶為中國西南地區的集散地,然後分撥到川、貴、湘等地區。
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舉例說,果園港是陸海新通道始發地之一、重慶重要的多式聯運樞紐,目前已實現鐵海聯運班列「周周班」的常態化開行,預計明年將實現每周2-3班。下一步,公司將藉助果園港的輻射作用,通過水鐵等多式聯運,將印度辣椒分銷至四川宜賓等地,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川翠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鍾書紅表示,未來他們將在重慶採購印度辣椒,更節約採購成本。
重慶敢於「集散分撥」,底氣來自基本成形的全方位立體物流網絡——
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渝新歐)輻射全球超過90個國家、200個港口、40個城市;
珞璜港、寸灘、果園港等現代化碼頭逐步突顯重慶長江航運中心功能;
江北機場已開通航線101條,年旅客吞吐量超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40萬噸;
道路交通基本形成「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通車裡程3233公裡;
……
「立體物流網絡,也助力重慶搭建起豐富的多式聯運體系,讓重慶可以實現不同的物流運輸組合,從而輻射更多區域。」劉利冰說,重慶開放通道的基礎,讓他們有信心做好印度辣椒的「中轉」功能。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重慶開放通道越來越暢、越拓越寬,重慶內陸國際物流樞紐雛形也隨之顯現。
「辣椒」通關時間縮短兩天多
陸上貿易規則探索有了新突破
印度「辣椒」通過陸海新通道抵達重慶時間可謂「正好」——11天前,陸海新通道首次實現「兩步申報」通關。
所謂「兩步申報」,指進口貨物的通關過程分為概要申報和完整申報兩步進行,在貨物不涉檢、不涉稅、不涉證的前提下,只需要申報9個項目,即可完成通關,貨物也可以即刻轉運。剩餘項目的完整申報手續在貨物入境14天內完成即可。
「通過兩步申報,貨物通關事項從原來的105項變為9項。」渝州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唐文博介紹,在此背景下,企業大幅減少了資料準備和通關時間,以前需要3天左右,如今只需要半天。
實現通關便利化,一直是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提升開放能級的重要內容。僅今年,重慶就多次出臺相關政策。比如,今年1月,重慶出臺《重慶市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方案》,明確提出要持續壓縮口岸整體通關時間、持續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
重慶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進口和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76.9小時、0.77小時,較3年前壓縮67.9%、94.9%,已經提前完成國務院提出到2020年底,整體通關時間壓縮一半的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探索把『一單制』提單運用到辣椒運輸中。」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通過「一單制」,企業可以享受「一次委託」「一單到底」「一次保險」「一箱到底」「一次結算」的便捷服務,免除了原有模式下陸運、海運分段委託的麻煩,進一步便利企業。
「一單制」提單是重慶探索陸上貿易規則的重要實踐。
以往,只有海運能夠開具提單,將其作為物權憑證,用以融資押匯,具有金融屬性。為打破這一格局,重慶依託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功能,在中歐班列(渝新歐)上探索並開具了全球首張「鐵路提單」。隨後,又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上成功探索多式聯運提單。
今年,這一探索獲得新突破。6月,重慶兩江新區(自貿區)法院對全國首例涉及鐵路提單的物權糾紛案進行一審判決,標誌著鐵路提單業務創新實踐在法律層面得到保護和肯定。
9月,陸海新通道在全國範圍內開具了首張「一單制」CIFA多式聯運提單。此舉標誌重慶在打造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健全鐵海聯運各項規則、提升多式聯運一體化服務水平上取得新成果,也代表重慶在聯通海上與陸上貿易,打通鐵海聯運高效運營機制,創建金融新規則邁出了重要一步。
12月14日,在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川渝兩地又明確要進一步推動陸海新通道建設,共同探索陸上貿易規則。
「我們將和四川一起,在擴大多式聯運『一單制』和鐵路運單物權化試點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定規則、定標準。」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說。
打造西南最大辣椒交易平臺
對外貿易逆勢增長RCEP將帶來更多機遇
印度辣椒通過陸海新通道進入重慶的前幾天,「陸海新通道印度進口辣椒交易平臺」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正式投用。
這一平臺由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與重慶市農產品(集團)有限公司和萬貨行國際貿易(重慶)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目標是打造一個集原產地採購、運輸、倉儲、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西南地區最大的辣椒交易平臺。
如今,交易平臺首期6條辣椒剪把生產線、2條辣椒色選生產線已建成,月加工能力達到1500噸,配套的3萬噸幹辣椒冷鏈庫房已投入使用。
劉利冰表示,未來,交易平臺將依託陸海新通道,擴大辣椒交易規模和品種。同時,將有序增加花椒、香料、大蒜等調味產品,力爭打造中國西部地區最大、最專業的調味品原料物流集散分撥中心。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這是重慶用開放帶發展的邏輯。」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藉助通道、平臺的優勢,重慶向全球進口了眾多優質產品,推動了不少產業的發展。
以食品為例,今年8月,陸海新通道首次原裝進口了84噸來自巴西JBS公司的凍品牛肉;11月,在第三屆進博會上,重慶渝歐股份籤訂嬰幼兒食品訂單,後續會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3億美元的產品。如今,重慶向全球買的食物越來越多,如阿根廷海鮮、紐西蘭羊肉、義大利綠豆粉、泰國龍眼、馬來西亞棕櫚油、越南胡椒和八角等。這些直接帶動了重慶餐飲業的火熱。
再如汽車進口整車。隨著整車進口口岸功能不斷完善,重慶整車進口成效明顯。今年1-11月,僅中歐班列(渝新歐)就分撥進口保時捷、大眾、奔馳等品牌整車超過3500輛。據統計,自整車口岸獲批以來,在藉助各大通道,重慶已累計實現整車進口18540輛,位居內陸整車口岸前列。
以上這些努力和探索,共同推動重慶外貿進出口逆勢增長。今年前11個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5894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出口3794.5億元,增長12.2%;進口2099.5億元,增長12%。
值得一提的是,東協已成為重慶最大的貿易夥伴。前11個月,重慶對東協進出口1024.9億元,增長5.4%。對此,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RCEP的籤訂,中國與東協的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加,也將為重慶外貿進出口,乃至內陸開放高地建設帶來更大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