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童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窮苦,其後代子女完成了華麗的轉變

2020-12-20 讀天下史

20世紀10年代時正是封建思想覆滅,新思想開闊的時期,很多優秀的文人為了能夠讓全國的百姓思想都得到解放,便用他們手中的筆來喚醒民眾的意識。陳獨秀、錢玄同、魯迅等文豪創辦了《新青年》雜誌,不顧列強和軍閥的迫害宣傳愛國思想並貶斥舊文化,為了民族的崛起做出了巨大貢獻。

魯迅原本是官宦望族,但是在祖父入獄、父親重病之後魯迅的家庭條件就急轉直下。父親去世之後有很多親戚來分他們家的財產,魯迅還被趕出了紹興,之後魯迅被一位好心的長輩,還被送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學習。1902年魯迅和錢鈞夫(錢學森先生的父親)一同前往日本留學,因為在國外受到了刺激,決定回國用筆來喚醒國人的精神。

1918年魯迅加入了《新青年》雜誌,創作了很多優秀的文章。因為魯迅的文章用病態社會的眾生萬象來表現了人們思想的落後與愚昧,諷刺現實的意味頗深,所以魯迅的很多文章都被收入到了課本中,例如《故鄉》、《孔乙己》等等。而我們對魯迅的文學作品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故鄉》,尤其是其中閏土刺猹的那段。

閏土是魯迅的童年玩伴,在魯迅的記憶中閏土是一個有些羞澀但是卻知道很多稀奇事物的小孩,眼神裡充滿著希望和嚮往。可是三十年之後魯迅再次見到了閏土,卻發現閏土神情麻木,衣著破爛。雖然見到魯迅的時候閏土也表現得非常激動,但是還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恭敬地稱呼魯迅為老爺,還讓自己的兒子水生給魯迅磕頭,充滿了奴性。魯迅在文章中寫到:「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很多人都以為閏土只是魯迅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用前後三十年的對比來表現出封建壓迫對人們的損害。但實際上閏土是一個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根據魯迅描述的事跡來看,閏土就是魯迅家中傭人章福慶的兒子章運水。在一次家族活動時,章福慶帶著兒子章運水來到了魯迅家中,這就是魯迅和章運水的第一次相遇。

當時章運水還帶著魯迅爬樹下河捉魚捉蝦,所以魯迅對章運水的印象很深。可是魯迅家道中落之後章運水就回到了老家打漁為生。因為常年受到海風和日照的侵蝕,再加上高強度工作和長期營養不良,在魯迅回家之後和章運水相遇的時候,雖然章運水只比魯迅大兩到三歲,兩人卻像隔了一輩人一樣。

可能就是這次的相遇激發了魯迅的靈感,他以章運水的故事編造了閏土這個人物,表達底層大眾生活的艱難。只是章運水雖然貧窮地過了一生,但是他的子孫後代卻大有出息。章運水一共有五個孩子,其中有一個叫章貴的孩子非常出色,做事情非常認真踏實。

因為是魯迅故人的後代,章貴被派去了紹興魯迅紀念館工作,一直兢兢業業地收集資料並且為遊客講解魯迅的故事,到了章貴退休的時候他已經是紀念館副館長,而他的一兒一女一個當上了老師一個當上了護士,都為社會在默默奉獻。

魯迅是我國民國時期最著名的文豪之一,曾經魯迅和諾貝爾文學獎只有一步之遙,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魯迅沒有前往美國參加儀式。魯迅去世之後曾經引發萬人空巷,許多文學宿老都來參加魯迅的葬禮,在全世界魯迅也都一直富有盛名。

那麼為什麼魯迅能夠得到這麼高的評價呢?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這本《魯迅作品集》就收藏了魯迅先生的所有作品,相信您讀了之後就能明白這個原因,同時也能感受到那個時代文人們的奮鬥心血

相關焦點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但是,閏土很快便被其父親帶回了家,兩人再見面時,已是多年之後。「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當年活潑可愛的少年閏土變成了神情麻木、寡言少語、變得世故、飽經滄桑的中年閏土。魯迅筆下的閏土原名章運水,是魯迅家裡長工工章福慶的兒子。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兒子後代卻華麗蛻變
    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閏土的晚年生活相當悽涼,但讓人欣慰的是,他的後代子女卻完成了華麗的轉變,脫離曾經無法改變的命運。閏土從少年到中年的轉變魯迅筆下的閏土原名叫做章運水,是魯迅家中長工章福慶的兒子,他們的初次見面時因為魯迅的曾祖母去世。
  • 魯迅曾經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如何?
    曾經的插猹少年,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名字恰恰是給這樣起的。閏土的父親名叫章福慶,是魯迅家族裡的長工,閏土自小跟隨父親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長大,對農村生活的常識要比魯迅豐富很多倍,常常能玩出許多花樣逗魯迅開心。
  • 魯迅的童年玩伴「閏土」結局如何?晚年生活悽苦,子女卻完成逆襲
    這篇文章中,後人常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地本無路,人多則路通」,這是一句充滿正能量、充滿希望的話,也是魯迅先生對平平淡淡的平淡生活的思考總結。他寫出了故鄉詩人和文章的作家很多,但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平淡生活,卻很少有人能與平平淡淡的平淡相比,成為大眾心中的經典形象。
  • 魯迅玩伴「閏土」的真實結局:晚年被魯迅家辭退,窮苦患病而死
    ——魯迅小學學習階段,老師會要求我們讀課外書籍,魯迅的《故鄉》也是我們閱讀的範疇。並且我們課本上也有魯迅的短篇小說,通過文章中兩個主要人物反映當時社會逐漸衰落,農民生活越來越貧困,魯迅短篇小說裡主要人物閏土的故事也是學習的範圍。《故鄉》是魯迅第一次回到故鄉的視角描寫的。
  • 魯迅的少年夥伴「閏土」,晚年生活悽慘,其子女卻實現華麗轉變
    在魯迅的文中對於閏土的描寫只有那麼短短的筆墨,而在現實生活中,他在苦難和掙扎中度過了自己的中年,晚年病痛纏身,過得非常的悽苦。在閏土的身上體現出了那個時代普通的農民家庭的悲慘命運,魯迅的這位少年夥伴「閏土」,雖然晚年生活悽慘,但是他的子女卻實現了華麗的轉變,實現了「鯉魚躍龍門」。
  • 魯迅的少年夥伴「閏土」,晚年生活悽涼,其後代卻完成了華麗轉變
    早在新文化運動興起時,魯迅就開始同舊文化思想宣戰,他的很多筆作都是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而來。即便時代再演變,他的文章也仍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在學習階段他也正是我們教材中的常客,其中《故鄉》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裡面只有兩個人物「迅哥」和「閏土」,但這個「閏土」是先生生活中的誰呢?今結局又如何?
  • 「閏土原型」章運水:晚年生活悽涼,其後代卻沾了魯迅的光!
    ——晏幾道魯迅是近代著名的文學家,他認識到「學醫救不了中國人」,便棄醫從文,以一桿筆針砭時弊,直刺社會痛處。《故鄉》中的一小段更是入選小學語文課本,取名為《少年閏土》。在文中,的少年閏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實際上,這篇文章是一篇寫實小說,閏土的原型是魯迅小時候的玩伴章運水,他們年紀相仿,兩小無猜。
  • 魯迅年少玩伴閏土的一生十分悽苦,但其後代卻發生了巨大轉變
    這是魯迅的作品,裡面寫的是他兒時的玩伴,閏土。在裡面,閏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形象,到了晚年,他的生活也變得悽涼了許多,但是他的子女卻完成了巨大的變化。在魯迅的《故鄉》裡,他和閏土在兒時相識,閏土是魯迅家長工的兒子,他們倆又差不多大,兩人十分投緣。閏土的父親叫章慶福,因為是農民,收入低,為了維持生計,經人介紹來到了魯迅家做長工。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涼,其子女後代卻逆天改命
    他們是那個舊社會的陪葬品,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閏土,他用了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一個舊社會悲劇人物的人生。閏土是魯迅的少年玩伴,年少不知愁滋味的閏土,是那麼的自信,那麼的慷慨激昂。雖然說閏土和魯迅兩個人一個是下人的兒子,另一個是主人的兒子,可是兩個人並沒有因為身份的禁錮而格格不入,甚至在那個時候魯迅還非常的羨慕閏土,羨慕他的自由,羨慕他的肆意。年少時期的閏土也是有著很多的想法,想去追逐自己的人生,然而終究這些稜角都被生活給徹底磨平了。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因沒錢治病逝世,他的5個子女現狀如何
    上學的時候,很多人應該都學過一篇課文叫《少年閏土》,這是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裡的一個節選,講的是自己的少年玩伴閏土小時候的事情。少年時候的閏土與魯迅先生關係非常好,雖然2人是主人與僕人的關係,但是閏土對待魯迅卻完全沒有那個思想,兩人經常一起玩,感情好得就像親兄弟一樣。可是後來閏土被父親帶回了家,而魯迅先生之後也離開了故鄉,2人再見面時已是多年之後了,此時2個人都已人近中年了。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悲涼,其孫子及後輩過得怎樣?
    對這些底層生活的小人物,他們的經歷人們感同身受,所以魯迅先生的作品,才能那樣的生動,才能深深的打動人心。孔乙己,阿慶嫂都是虛構出來的人物,但是閏土,卻是魯迅以自己兒時的玩伴為線索,構造出來的人物。在大多數的心目中,或許只記得那個月光下手拿鋼叉,刺向猹的少年。
  • 魯迅兒時玩伴「閏土」,晚年窮困沒錢治病,今後代完成了華麗轉變
    閏土出自《故鄉》,原名章運水,家裡從曾祖父開始就是周家的下人,他是魯迅家裡長工章福慶和阿長的兒子,在《故鄉》裡出場的時候12歲,比魯迅大2歲。閏土見到魯迅一不小心忘了叫他」少爺「,可魯迅並沒有把他當下人的兒子,不僅不怪他還視他為兄長,叫他運水哥。
  • 為啥「閏土」晚年生活悽苦?其子女後代現狀又如何?看完讓人淚目
    《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對於很多網友來說應該是非常熟悉吧,很多小學語文老師都是將該文章大部分段路當成學生必背作業,而等到初中我們又會學到《少年閏土》後來的故事(《故鄉》),那麼這篇魯迅短篇文學代表作的靈魂人物——閏土·,晚年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如今他的子女後代又如何呢?
  • 魯迅少年玩伴「閏土」,晚年因沒錢治病逝世,他的子女後代如何?
    每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無比留戀的玩伴,或許造化弄人,讓我們可能天各一方,但這份友誼像是永生不滅的溫泉一般,緩緩的悠揚的滋潤著我們的內心,而魯迅的玩伴就是閏土。其實,閏土並非魯迅先生在文學作品中虛構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人。那麼他的命運究竟如何?他的後代又有著什麼樣的未來。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窮困而死,其子女卻完成了華麗轉變
    魯迅,原名周樹人,是近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在他的筆下誕生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但在這些人物裡,最令魯迅同情,也最讓我們感到惋惜的,無疑就是那個在月下叉猹的閏土了。
  • 在魯迅長大,她以前的玩伴閏土之後,她的晚年生活是怎樣的?
    魯迅回憶起他的小時候玩伴,當我寫這篇文章時,我一定深深地想念這個年輕的玩伴,即使我在學校讀到這篇文章,我也對這個男孩閏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談論她的頑皮同伴閏土在魯迅長大之後,她晚年的生活怎麼樣?魯迅和閏土之間的分離時刻是在農曆的第一個月之後,魯迅並不知道這一差別實際上很難滿足。
  • 魯迅兒時的玩伴「閏土」,晚年因沒錢治病逝世,子女後代如何?
    ——陸遊《遊山》閏土是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相信大家對那個月光下西瓜地裡刺猹的少年還有深刻的印象。他是魯迅《故鄉》中的自由少年,他所過的生活便是魯迅小時候在四角天空下嚮往的生活,那曾經那個自由自在的少年後來怎樣了呢?他還一直過著小時候的魯迅所嚮往的生活嗎?
  • 魯迅少年玩伴閏土,原型晚年生活悽苦,臨死之際仍念叨魯迅
    魯迅的文章深刻且晦澀,看似平平無奇的筆下人物,卻反映了當時時代的悲哀,在他的筆下有多少經典人物:阿Q,閏土。其實魯迅筆下的閏土確有其人,而且與魯迅還有著深厚的友誼。魯迅當年的家底還算是不錯,畢竟祖上曾經也是當過官的,所以會僱傭一些村上的人來替自己家幹活。章閏水的父母就常年給魯迅家打工,兩人年齡相差不大,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不會有那麼多階級之分,童年時兩人並沒有因為雙方父母是僱傭關係而有所隔閡。在魯迅的文章中,閏土因為家裡的事情被迫回了老家,雙方再也沒有過聯繫。其實雙方一直都有聯繫。魯迅先生十九歲那年,來到了南京讀書。
  • 魯迅的少年玩伴閏土,晚年生活悽慘兩個孩子夭折,小兒子揚眉吐氣
    在我們國家從老到小無人不知魯迅先生筆下那個靈動活潑的閏土少年,語文課本上他在月色下拿著叉子刺猹的插圖畫面,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直到現在依舊有著關於閏土的流行用語,可以見得他是魯迅寫下的眾多人物中最受人們歡迎的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