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辦項目規避北京限購新政 仍鋌而走險動歪招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4月12日訊,「限購了,40年或50年產權的商辦類物業也能買。」三令五申之下,仍有不懼政策的人。記者調查發現,五環外某個50年產權的商辦類項目,代理的中介機構仍在勸說新政前已經交了定金的客戶,多走一道手續,就可繼續購買商辦物業。

在一些機構網站上,商辦類物業的房源信息仍然清晰可見。新華/TAKEFOTO供資料圖

鋌而走險: 個人變「公司」

「都說限購了,50年產權的房子不能賣個人,可中介機構可著勁說能,這該怎麼辦?」整整一周的時間,李可(化名)都覺得寢食難安,面對中介機構的「拖」字訣,不買竟也成了難題。「這真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用本周最流行的詞彙說,大學畢業後就來京的李可屬於「新北京人」,在這裡工作了10年,有了穩定的工作、穩固的家庭和正向的朋友圈。拿著工資的她,一直沒有太多投資買房的概念,直到3月中旬,無意間接到的一通推薦電話,把她引入了如今進退兩難的「套路」。

「一個中介機構告訴我,他們代理的一個五環外不限購寫字樓項目,正在優惠銷售尾盤,折合單價不到15000元/平方米。」面對高端化的新盤市場,機構口中不限購、15000元這兩個關鍵詞,立即吸引了李可的注意。「我掛下電話,害怕有假,就在搜房、安居客上查了查,還真有這麼個項目。」

3月份,北京樓市正火熱,李可身邊的不少朋友都在看房。事後回想,這種氛圍,也成為她行動的一個動力。就這樣,全家人最終決定,拿出50萬元,投資買一套商辦物業。

隨後,和大部分人的買房程序相同,李可去樓盤現場挑了一套小戶型寫字樓。只是,全程陪同的都是自稱代理的中介機構,並沒有通常的樓盤駐場銷售員。這卻為日後的煩惱埋下了「雷」。

就在李可剛交完首付款、等待籤訂購房合同後的兩天,北京出臺了針對商辦類物業的限購政策,家庭名下已有一套房的外地人李可,已經不再具備購買這套寫字樓的資格。

「既然個人買不了商辦了,那我的合同是不是就該解除了?」第一時間,李可打電話給中介機構,提出解除合同、拿回首付款,然而,對方給出的答案卻是商辦物業還能買,李可現在反悔就算違約。

按照機構給李可指出的路徑,商辦類物業只限個人購買,不限機構,他們可以協助李可以個人名義去註冊一家機構,便可繼續履約。當然,這種協助不是免費的,李可還需再支付一筆手續費。

「這樣是在鑽政策漏洞,而且錢又花得多,我不踏實啊。」李可告訴記者,她屢次拒絕了中介機構提出的方法,堅持要求退款,中介機構便也執行「拖」字訣,以「需要申請」為由,不給出退款時間,也不說退款方式。

「現在就是,要退款就擇日再談,想談的話,就是交錢註冊公司。」李可苦惱地說,她感覺自己入了套,被迫被中介機構牽著鼻子走。

暗度陳倉: 暫停數月後再籤約

事有湊巧的,購房人小肖(化名)同樣也在接到同一家中介機構電話推銷的情況下,在商辦類物業限購政策出臺之前,購買了五環外的這個樓盤。只是,多留了一個心眼兒的她,在籤訂正式的購房合同前,並沒有支付首付款,而只交了一筆小數額的定金。

「所以,我看到限購政策後,給中介機構打電話提出解約退款,對方雖然也彆扭了幾天,但最後還是同意了。」

按照約定見面的當天,還沒等小肖說話,中介機構便亮明態度:定金可以退還,但小肖需要答應一件事,那就是這次買賣不是解除而是暫停,半年之後,只要小肖具備了購買資格,便得按照原先商定的價格繼續履約購買。

「如何能在半年之內具備購買資格?限購政策是半年之後就會退出麼?」小肖說,對於她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對方並沒有給出答案,但在當時的情境之下,她只能先答應了下來,並拿回了交出去的一部分錢款。

「現在想來,也許就是為了先拖住我。」小肖說,她不知道半年後還會不會有新的說辭,比如個人註冊公司,或者真如中介機構所說,只是伺機觀察一下。

「反正個人註冊公司我是不會同意的。」小肖說,她特意去諮詢了一下,儘管把身份標籤從個人更換成了「企業」可以規避限購新政,但因為身份性質不同,購買和再出讓時的稅費成本又不一樣。如果是以公司名義持有的商住房,需要先結清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才能夠進行上市交易。

虛晃一槍:商辦類房源網上仍可查到

非70年產權性質的商辦類物業不能賣給個人,中介機構或開發商也不得對外宣傳商辦類物業可用於居住,這是限購新政對於商住類物業提出的規定。然而,正如李可所經歷的,仍有部分中介機構仍在向購房人勸說規避購買的方法。

同時,記者也看到,在一些機構網站上,商辦類物業的房源信息仍然清晰可見。

比如,位於順義的首開中晟廣場項目,是新政後禁止賣給個人的50年產權商辦類物業。在安居客網站上,記者卻看到,首開中晟廣場項目的頁面上寫著「待售」二字。點開進入,動態簡介中清晰註明:「二期房源目前待售中,預計價格在34000元/㎡左右,共182套房源,總高9層,2梯26戶,物業費4.2元/㎡,層高4.2米,……目前具體開盤時間和價格均未明確,有意者可直接致電售樓處詳細了解。」而對於房源不可賣給個人的提示,卻隻字未提。

甚至,在二手房頁面,標註為二手房房源的首開中晟廣場56平方米一居室下,卻寫著4月開盤,火熱排卡中。

「作為普通購房人,在網站上看到,我就以為是沒有問題的房源。」李可說,網站上的信息也要甄別,是她此次得到的經驗教訓。

就在昨天,市住建委要求,網站上的這些違規信息都需下架。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趙瑩瑩

相關焦點

  • 北京部分商辦項目「暗度陳倉」
    原標題:打擦邊球售房規避監管 北京部分商辦項目「暗度陳倉」近年來,隨著住建部門加大力度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市場違規銷售行為已大有改觀。但人民網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開發商仍存在變相違規銷售、曲線逃避監管等問題。
  • 一線城市頒布樓市新政,很多限購沒有必要
    什麼是商服類項目?商服類項目,也被稱為「商辦項目」,包括寫字樓、商鋪、公寓等。一般大眾理解的限購主要指的是住宅,那麼商服類項目為什麼要限購呢?最重要的是在住宅嚴格限購的情況下,不限購的商服類項目出現了很多「類住宅」的情況,說白了,就是批地的時候是寫字樓,最後建成了住宅的樣子,有獨立衛生間、每套房子有上下水,有的甚至還有煤氣。那這對於限購本身,控制人口的實際需求完全是相悖的了。尤其是北京。
  • 「不限購」成宣傳詞 成都商辦樓盤營銷躁動
    隨後記者聯繫到了該項目的銷售人員,對方向記者介紹,「這個項目是40年產權公寓,沒有購房資格的人只能買公寓。項目是以住宅形式修的,類似住宅,只是水電氣要稍微貴一點。」將「不限購」用於推動商辦類項目銷售的情況並不在少數。位於成洛大道的天賦龍庭項目在其宣傳單頁上亦直接印有「不限購」「不搖號」「不限售」以及「商住兩用」字樣。
  • 2017石家莊限購新政 2017石家莊房價走勢預測
    2017石家莊限購新政 2017石家莊房價走勢預測 來源:吉屋網綜合整理   發布時間:2017-03-18
  • 每平方米加價一萬 中國中鐵成都內部員工房據稱可規避限購轉手
    在去年成都5.15樓市新政限購之下,市場看似平靜,但當招商引資而來的央企具備內部員工購房指標時,便成為炒房及投機者的出口。據悉,早在2018年5月15日,成都市發布了有著「最嚴限購令」之稱的5.15新政,將住房限購對象由自然人調整為家庭,並加大對天府新區、高新區南區的限購力度,要求購房者在該區落戶滿兩年或連續繳納兩年以上社保,若落戶不足兩年須連續繳納一年社保作為補充條件,方可取得購房資格。
  • 蘇州出臺去庫存新政允許部分商辦項目有條件轉為住宅
    為去商辦庫存,蘇州出臺政策允許商辦項目有條件轉為住宅。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江蘇省蘇州市政府網站上看到,蘇州市人民政府於1月9日下發《關於加快引導推進蘇州市區商業辦公用房去庫存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的文件,文件提出調整用地規劃政策。
  • 北京通州「限購令」催生空殼公司註冊熱
    為此,《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通州區多個房地產開發項目發現,進場者明顯有所下降,部分項目房源因購房者資質不足或首付款難以立刻湊齊而被迫放棄購房。但是,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開發商為了儘快去庫存也已經與有意購房者達成攻守同盟,採取了「曲線買房」之策。多位項目銷售負責人紛紛向記者建議或承諾,可以通過註冊空殼公司的名義繞開「限購令」,實現順利購房。
  • 這個一線城市「解限購」緊急撤銷,樓市風向又變了!
    3月4日晚間,政策文件再次被掛出,其中,在第三十一條「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部分,原來「服類項目(包括公寓、寫字樓、商鋪)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也不再限定轉讓對象」的所有文字都去掉了,沒有留下任何說明。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 廣州12345熱線回應「商辦解禁一日遊」,稱政策還需發改城建部門...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1042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針對「商辦政策解禁一日遊」一事, 3月5日晚,北京商報記者從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熱線電話以及廣州12345政府服務熱線獲得回復稱,相關調整屬實。在重新發布的同名《通知》中,此前關於「廣州公寓、商鋪等商辦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的第31條內容不再提及,新版《通知》的31條已經更改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優化完善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允許房地產開發經營企業憑商業銀行現金保函,申請劃撥商品房預售款專用帳戶資金。加大住房租賃市場扶持力度,加快撥付對住房租賃企業的獎補資金。
  • 北京樓市新政細則發布 拆遷安置房計入已有住房
    由於新政實施,項目明顯沒有前段時間火爆。   記者昨日從部分區縣的房管部門了解到,市住建委已制定並下發了北京樓市調控新政的執行細則,各區縣都已開始按照該細則辦理具體業務。   2月17日零時後網籤的均執行限購政策   上個月北京出臺了房地產調控「京十五條」,宣布從2月17日起開始執行新的限購政策。
  • 北京10天出臺9政策嚴控樓市:冒頭就打斷絕炒房可能
    超預期調控3月26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明確,在建在售「商辦(商業和辦公)」項目不得賣給個人;商業銀行暫停對個人購買商辦類項目的個人購房貸款,並對商辦項目的規劃和商住項目再次銷售等作出嚴格界定。
  • 想要在北京買房?北京限購政策10必知
    想要在北京買房?首先你要有在京購房資格,其次你要有足夠的購房財力,再次你要有適度的貸款資信。北京房價貴,就算這麼貴的房子,你就是想買,也還要通過嚴格的購房資質審核,在國家房住不炒的大政策下,北京的住房限購政策也是最嚴格的。大利今天把北京市住房限購政策整體為大家梳理一遍,希望能對想在北京買房,在北京安家落戶的朋友有所幫助。
  • 秒懂北京購房資格
    限購政策出臺已經進入第八個年頭,網絡上對於北京購房資格的解讀不一,常常令人摸不著頭腦。今天,我們認真總結了目前北京購房資格政策的詳細規定,歡迎大家「對號入座」,希望每個人都能早日在北京找到理想中的品質新家!
  • 廣州放開商辦項目限售條款悄然不見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注意到,3月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若干措施的通知》重新掛出,其中「廣州公寓、商鋪等商辦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不再限定最小分割單元」的內容不再提及。
  • 東莞出臺限購限售新政 非東莞戶籍買首套房需交1年社保
    7月25日凌晨0點,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公安局、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等單位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出臺樓市限購限售新政,非東莞戶籍買首套房需交1年社保,買第二套房需交2年社保,商品房入市交易時限從辦證後2年延長到3年。《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重磅新政!嚴禁商辦變公寓!不得以「公寓」「公館」誤導消費者!
    佛山新政!對商辦公寓下手了!11月15日,佛山市住建局發布了《加強服務型公寓建設管理規範商業、辦公類項目銷售行為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對佛山商業、辦公類項目銷售和服務型公寓的建設進行規範。意見稿中指出,商辦類項目在銷售過程中不得再以「公寓」「公館」「×房×廳」等用語或設置具有居住功能的樣板房誤導消費者。
  • 南京出臺商辦新政:擅自「商改住」,將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意見》規定,針對商辦項目應嚴格依據經批准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出具規劃條件,土地出讓合同中應增加禁止條款「受讓人擅自改變土地性質、規劃用途,將商辦項目改為『類住宅』的,出讓人有權解除合同,並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 市場降溫:北京商改住項目遍地哀鴻
    一夜間,北京「商改住」遍地哀鴻。時間過去一年多,北京「商改住」項目的生存現狀又是什麼景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了北京多個「商改住」項目,試圖摸清真相。從排隊買房到結夥退房;每平方米均價從5萬元高位遭遇腰斬;前來維權的業主,正是兩年前的購房人。這是北京部分「商改住」項目的真實寫照。而近段時間,北京的「商改住」市場似乎有些躁動。
  • 22城急凍式限購限貸後 有房企取消春節前拿地計劃
    從9月30日夜間起,直到10月8日上海、南昌的政策落地,出臺新政的城市共22個,分別是杭州、崑山、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深圳、蘇州、合肥、無錫、天津、成都、鄭州、濟南、武漢、廣州、佛山、珠海、東莞、惠州、福州、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