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上朝都是凌晨,他們早飯怎麼解決?看看古人的機智做法
在封建王朝時期,儘管皇帝和大臣都是握有大權,但他們也需要按時上班,也就是說當時的上朝下朝就是人家的工作。許多大臣為了不遲到,不得不在凌晨兩三點鐘起床,那麼古人如何解決他們的早餐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到說到。
許多人認為在大臣為了上朝早上兩三點起床有點誇張,實際上這一點也不誇張。每個皇帝都有自己上早朝的習慣,一般是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我們根據六點鐘來計算,因為古代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除非皇帝批准,否則普通大臣不允許住在京城這個地方。所以許多大臣住得離他們要去上班的地方很遠,再加上古代的大臣們依靠馬車代步,速度上面很是感人,所以為了不遲到,他們不得不早起,以免讓皇帝不高興然後給自己家人帶來災難。比較伴君如伴虎,說殺你全家真的會殺你全家的,早起一會也沒什麼。
所以早起上班太早了,一般情況下是吃不到早餐的。如果會議提前結束,大臣們還能稍微忍一忍。如果會議進行得不順利,說不定就在那一站站到中午了都,這對年輕人來說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更不用說那些年老的大臣了,說不準就低血糖直接暈了。那麼,大臣們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並在早上保持良好的體力呢?其實古人根本仍然不會虧待自己,如果有問題,總有辦法解決,最簡單的方法是在皇宮裡解決它們。
例如,在明朝皇帝更加開明,在皇宮裡設立了一個吃早餐的地方,大臣們也不用下班以後急匆匆的回家吃早餐,高呼一聲謝主隆恩然後就可以去那吃飯了,這相當於在皇宮裡包了一頓早餐。等到你吃過飯後就能回家了。然而,這一制度在明朝末期被廢除,因為朝廷實在是沒錢養活這麼一大群人了,只能讓大臣自己想辦法解決了。這官方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大臣們能在街頭攤位上解決這個問題嗎?當然不能,你可以買,但是你不能在街上三五個人一群的穿著自己的官服吃飯。
首先,你的身份地位在這裡放著不合適,其次穿官服不方便,如果你弄髒了會有一點點小麻煩的。如果你真的餓了,大臣們通常會命令他們的僕人去買點吃的,然後在轎子裡偷偷吃幾口,先填一下肚子再說。我們都知道皇宮裡有一個專門做飯,而且還超級好吃的地方,一個叫御膳房的廚房,但是皇宮上朝動不動就是一百多人,儘管御膳房名字也是大氣無比,但是真的是吃飯的人太多了,忙不過來。因此在清朝,就獲準開了一個類似飯店的地方,就是專門讓大臣們來這吃早飯的,但是這裡是要錢的。
能在宮殿裡開飯店的人自然不尋常,而且肯定跟皇帝有很大關係,不過有了這個地方不僅滿足了不少宮中的吃貨,而且還能解決官員來不及吃早飯的問題,關鍵是這地方要錢,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一下國庫,一舉三得。所以說從這一件事上,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辦法的,上有政策,下就會有對策,沒有大臣想因為沒吃飽餓暈在皇帝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