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江拳館學員——學習楊氏太極拳感悟

2020-12-09 太極瑰寶

題記: 2016年9月底要學習太極拳的念頭,最終以洪荒之力呈現出來,因為這個想法已經隱忍積蓄了多年,是故這次就堅定的踏上了學拳之路。也正是這個念頭,讓我與李希江老師結下一段難以割捨的太極緣!

題記: 2016年9月底要學習太極拳的念頭,最終以洪荒之力呈現出來,因為這個想法已經隱忍積蓄了多年,是故這次就堅定的踏上了學拳之路。也正是這個念頭,讓我與李希江老師結下一段難以割捨的太極緣!

我的求學之路,並不順利。我先是在網上查找到幾家不錯的拳館之後,又親自到場去體驗。在一年多時間裡,我先後去了武當,跑了鄭州,奔了邯鄲等國內享譽的太極勝地。可是,一番體驗下來,心中不禁倍感失望。有些地方的老師開口說話,便讓人感到中氣不足,有的練拳環境不是太好,有的是拳的風格不太適合,還有的是授拳周期太短,最後還是決定返回北京去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拳館再做一番細緻的考察。

通州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館,位於梨園格蘭晴天六樓,通州亞太國際大酒店對面。這個地方已經留意一段時間,但是一直沒有親身去體驗。匆忙返回北京之後,就定了一個合適的時間去拳館參訪。去拳館之後,看到李希江師傅年逾60卻精神矍鑠,雙目有神,聲如洪鐘,中氣很足。太極拳體驗課更是化繁為簡,明了易懂。當天回到家,又了解了一下家手、快手,越了解越感覺李希江師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師。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辭職,全身心的投入修習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的之路。

時光荏苒,轉眼間跟著李希江師傅在拳館學拳已半年有餘,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我更加確信以前自己跟著視頻自學的架子都是體操。在這段時間,隨著自己可以親自感官到體內的進步和變化,還有拳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是被太極的魅力所折服。

半年學拳之路,雖然孤獨但卻收穫滿滿,以下是我在修習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拳過程中的一點感悟,在此與所有希冀通過運動改善自身機體亞健康的朋友分享一下,不當之處,還望不吝賜教。

1、關於身體

雖然剛參加工作只有幾年,由於長時間的伏案工作,身體卻出現了狀況,各種亞健康痼疾都出現在我的身上。上下樓梯呼吸急促,與朋友相約去爬山,僅僅十幾分鐘的山路,但氣喘籲籲,上氣不接下氣。而現在,很多時候一套傳統楊氏大架行功下來,便會感覺精力很充沛,體力也增加了好多。現在打拳可以一邊打40至50分鐘,而且還可以連續打三遍。以前練簡化太極拳時,這樣的打拳體力想都不敢想的。現在感覺呼吸也深了,手腳也暖和了,感覺身體走路都輕鬆了很多。

2、關於拳架

以前自己摸索的簡化太極,跟著視頻比劃著架子,有時竟然還自我感覺良好,現在想想都感覺很可笑。感覺以前「每個招式都是不符合理法,不符合氣機,用意過重,慣勁很多,每每練過後,就感覺到身體不是特別的舒適。打拳卻如練操,甚至很多動作還直來直去,胳膊腿單獨行動,手腳放的高度,位置也是跟著自己的想法隨意擺放,眼神也是跑得遠了」。現在在師傅的指導下,通過正規的原汁原味的傳統楊氏太極拳訓練,不但以上問題都得到了相應的解決,還得到了簡化太極拳沒有的精華。在多次練習拳架的過程中,在師傅反覆指導糾正架子的過程中,漸漸找到了真正屬於太極拳的感覺,輕靈柔緩,中正安舒,動作幅度適中,以腰為核心帶動身體枝節,一動全身無有不動,一靜全身皆靜。掌握了動靜開合,陰陽虛實之間轉換的方法。拳架越練打出來的感覺就越自然,連綿不斷,打完了一招,下一招不用想就可以直接打出來,好像他們早已經深印在心裡,打拳時有意無意之中就把套路連貫下來了,將自己放空,拋開一切世俗幹擾,內心澄淨虛空,隱隱有一絲的與大自然相合之意。這種感覺很輕鬆,很舒服。

3、關於氣感

太極拳屬於高級氣功,然而在學習傳統楊氏太極拳之前,氣感幾乎就沒有,因為以前沒有關注過這一塊。在跟著師傅練傳統楊氏太極之後,這種氣感就每隔一小段時間都有新的感覺。記得剛開始練習樁功第一天時,只感覺手心有微微的鼓脹感。之後練習每天練習樁功,步法以及同步練習所學的套路招式,在半個月時就感覺到了手臂內側外側的鼓脹感。此時感覺很興奮,在一個多月時,感覺到命門有發熱發脹。在兩個多月時,感覺到夾脊穴那一片發熱鼓脹。在這段時間內還出現了氣積在上腹部,上腹有著隱隱的疼痛感,當問師傅緣由時,師傅一下就指出了我練習中的錯誤。在這次師傅點撥後,上腹就不痛了,氣可以沉到丹田了。晚上躺在床上時,感覺全身到處都在鼓脹一樣,像要把身體給撐開似的。在三個月時,感覺到了大椎穴鼓脹特別厲害,此時練拳時,能夠感覺有點氣貼脊背而走的感覺了。在第四個月時玉枕穴有了微微的感覺了,這段時間還經常的順氣和放屁。第五個月時玉枕感覺強烈,百會也有了一點感覺,而且在做翻轉抱球和倒卷候時能隱隱覺得肚臍和命門之間有氣流跟著外面的動作在動了。現在只要站樁,全身一放鬆,心裡澄淨虛空,就感覺自己好像站在海面上漂浮著一樣,身體某部位輕輕動一點,全身都會隨之而動一點,動過後他自己還有著餘勁兒繼續幌動幾下,那種感覺真是很舒服。

4、關於拳理

在拳館,師傅將拳理深入淺出的講解過後,我才慢慢講理論的跟拳架很好的結合到一塊。之前在沒有學傳統楊氏太極拳,沒有師傅這樣的名師指導,那時雖然也看拳理,但是很多都是自己的誤解,差之毫厘,謬之千裡,確實不虛。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現在看張三丰,王宗嶽寫的拳論,除了推手技擊方面的沒有詳細領悟,之外的應該都有了一些領悟了。

有原來的同事問我,你剛參加工作,並沒有什麼積蓄,花這麼大的代價裸辭去學拳,值不值得。對此我並未做回答,因為這是一件雖然簡單卻並非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試想,有同事為了升職或跳槽,跑去技能培訓中心花費幾萬上十萬學習課程,與我裸辭學拳其實是一個道理。只不過他投資的是工作,我投資的是健康;他是先賺錢後養生,我是先養生後賺錢,境界不同,僅此而已。最後,感恩師傅不辭辛苦的教學與指導,感恩師娘對拳館的打理與付出,感恩葛老師吳師兄的幫助與指導。

相關焦點

  • 一線調查:通州李希江楊氏太極拳學員訪談
    編者按:日前,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拳被列為北京通州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引起了市民的熱議。本報自即日起,將發布系列李希江楊氏太極拳學員訪談錄,以他們的切身體驗,來談談自己學習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瑰寶——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拳的感受,聲援申遺成功!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2019年收徒
    在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李希江先生的通州拳館,一場太極拳薪火相傳的收徒儀式正在隆重舉行。收徒儀式由李希江先生的入室弟子安洪山律師主持。本次拜師的太極拳弟子共11名,分別是葛貴堂、閔俊、孫東傑、範丹等人,他們都經過了李希江先生的縝密考察和嚴格篩選。
  • 趙幼斌楊氏太極拳培訓班在渭南舉辦
    趙幼斌老師(右一)領拳作者 盧南8月9日至12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趙幼斌老師應邀來渭南舉辦楊氏太極拳培訓班,旨在積極推廣和普及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加快全民健身體系建設。趙幼斌老師(左三)向學員講解動作要領據了解,此次參加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60餘名拳友。針對學員練拳的實際情況,培訓班以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85式為切入點,按楊氏太極拳的傳承、特點、拳理拳法、基本理論、每一個動作的基本要領循序漸進的進行講解,對習練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重點示範予以糾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 楊氏太極拳在通州
    目前,北京通州習練楊氏太極拳的人眾多,轄區內各大廣場和公園均有人在練,但成體系的古法傳承楊氏太極拳教學且正式開館授徒的也只有李希江老師的元真堂楊氏太極館。  說起創辦元真堂楊氏太極拳館的李希江老師,就不得不提及其先師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張虎臣先生。  張虎臣先生,原名張文炳字虎臣(1898-1979),北京通州人。
  • 楊氏太極拳傳承人趙幼斌:太極拳是一種家國情懷
    他說,太極拳對於他而言,不僅是一種強身健體的技術,更是一種家國情懷。楊氏太極拳傳人趙幼斌正在教授常德的學員練習太極拳。記者 曾蘭 攝今年七十歲的趙幼斌是西安市武術協會委員、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協會會長、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他常住西安,祖籍是楊氏太極拳的發源地----河北永年縣王府鎮。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起勢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趙幼斌老師來渭開班授拳
    (記者:李森)日前,由渭南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承辦的趙幼斌老師弟子培訓班開班儀式在臨渭區舉行,培訓班為期四天,邀請到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趙幼斌老師現場為拳友授拳解惑,來自全國多省市的60餘名學員參加培訓。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倒攆猴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抱虎歸山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手揮琵琶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
  • 高保中老師傳統楊氏太極拳八十五式教學方法談
    楊氏八十五式太極拳好學嗎?我相信,幾乎所有開始想學的人都會毫不猶疑的回答:太難了!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心理壓力,多少想學它的人望而卻步。傳承楊氏八十五式太極拳的老師怎麼看這個問題呢?不同的老師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掤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蕭鐵僧:府內派楊氏太極拳嫡傳弟子,孜孜不倦致力於太極拳的傳承
    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作為楊氏太極拳的一個支脈,是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在清代端王府傳拳時,由其高徒富周傳承遺留下來的,故稱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蕭鐵僧老人給我們講了不少老病號練府內太極拳康復的例子。他的好多學員都是老年人,練拳前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種或幾種像心臟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等這些老年人常有的疾病。
  • 楊氏太極拳初學者應該選讀的書籍
    對於楊氏太極拳初學者來說,面對如雨後春筍般增多的太極拳套路,眾多的太極拳書籍,以及多如牛毛的「太極雞湯文」,還有「大師」「掌門」「正宗」「嫡傳」往往不知該如何選擇。而且大多希望學習的是太極拳,而不是太極操。
  • 楊氏太極拳開創者,清末號稱楊無敵的楊露禪與公園派太極拳的淵源
    姚洪超在《祭太極宗師楊露禪》寫道「盤古開天地,楊氏悟太極。絕技壓群英,威名震寰宇」。那楊露禪是否真的有這麼厲害呢?公園老頭老太打的太極拳真的那麼有殺傷力嗎?後來楊露禪三下陳家溝學習太極拳,人到中年之後,回到永年縣開始教習拳法,名聲大震,後來被推薦去北京的延王府教習達官貴人子弟拳術,進一步宣傳了太極拳的影響力,在北京各家武術宗師匯集,必然有比武較技,楊露禪每次在比武中總是輕易取勝,楊露禪的名聲漸漸在北京傳播開來,隨後被稱為「楊無敵」。
  •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斌首次收徒 冀傳播更廣
    李娜 攝   中新網太原4月26日電 (記者 李娜)煙霧飄渺,古樂悠悠,三叩首、敬茶、贈拳譜寶劍,26日,山西省太原市,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斌首次舉行收徒儀式,收徒13名,他的獨女楊雅嫻成為他的入室弟子。  拜師儀式傳統而莊重。楊氏太極拳第四代嫡傳人楊振鐸夫婦、第五代嫡傳人楊斌夫婦先後向列祖列宗上香行禮。
  • 菏澤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馬傳福:追隨一生的武學夢!
    他是嫡傳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梅花拳第十六代傳人,擔任著市太極拳運動協會副會長,他曾獲得全國武術太極拳錦標賽冠軍,被評為中國武術段位七段、山東省一級太極拳教練員,獲得菏澤市「優秀老拳師」的榮譽稱號……堅持練功,幾十年如一日
  • 五一期間連續三天直播精講:高保中老師教你練楊氏太極拳之攬雀尾
    具體直播時間和課程安排:5月3日上午10:00-11:00 講解傳統楊氏太極拳攬雀尾之右掤5月4日下午3:00-4:00 講解傳統楊氏太極拳攬雀尾之捋的練法(一)5月5日下午3:00-4:00 講解傳統楊氏太極拳攬雀尾之捋的練法(二)觀看方法:直播時間,手機百度搜索「學有所獲」即可觀看。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楊氏太極拳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楊氏太極拳 2020-09-27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體育在線》 20150514 體驗真功夫 楊氏太極拳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關於楊氏太極拳的眾多傳說中,相傳有一門叫做「雀不飛」的神奇功法,它利用大松大柔的勁法可以讓鳥兒在手中無法起飛,這種神奇的功夫今天真的存在嗎(《體育在線》 20150514 體驗真功夫 楊氏太極拳) 《體育在線》 20150514 體驗真功夫 楊氏太極拳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在關於楊氏太極拳的眾多傳說中,相傳有一門叫做「雀不飛」的神奇功法,它利用大松大柔的勁法可以讓鳥兒在手中無法起飛,這種神奇的功夫今天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