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起勢

2020-12-09 行者人生路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楊氏太極拳圖解—起勢

楊澄甫宗師早年收勢動作
楊澄甫宗師晚年拳照

楊澄甫宗師早期及晚期拳照——起勢

動作講解

動作一:兩臂內旋翻動,使手背向外,手心向裡,仍置兩胯旁,保持與肩同寬,由下向前往上徐徐提起,提至略與肩平,掌心向下,手指朝前

動作二:兩肘微屈,兩腕微坐,徐徐由上而下放至兩胯前,掌心向下,指尖朝前(如上圖)

口訣

翻動兩臂,兩手背朝前。由下向前往上徐徐提起,抬平。微屈兩肘,微坐兩腕。十指前伸,由上向下落至兩胯前,掌心向下。

孫承強(字雲玄),九零後,安徽金寨人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門生

2019年豫見太極形象大使

2007年接受專業田徑訓練

2010年習練跆拳道,於2012-2013在北京擔任跆拳道教練並開始習練楊氏太極拳

2015年跟隨扎西先生入室弟子楊志燾習練傳統楊氏太極拳;2016年先後受多位扎西先生弟子指導傳統楊氏太極拳、樁功、械及推手並擔任助教,同年底參加扎西先生提高班

2016年參加楊斌老師傳統楊氏體用班

2017-2019年就職於楊氏太極(西南)培訓基地,並參加六期楊軍老師執教的教練培訓班

2019年2月底參加楊軍老師弟子門生培訓班

2019年8月參加楊軍老師首屆親傳推手培訓班

孫雲玄與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楊軍老師

雲南習武期間受中國式摔跤傳人鄒長君老師指導散手及基本功,武式第五代傳人戴吉存老師指導單操手及推手,陳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李錫森老師指導內功及散手。2016年開始從事太極拳教學工作,先後就職於感恩太極大學堂,楊氏太極(西南)培訓基地(昆明),2019年7月自發開始公益健康中國太極行,足跡踏遍中國13個省,共計22個市縣,歷時80天。受眾學員上千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相關焦點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掤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手揮琵琶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抱虎歸山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左倒攆猴
    本著弘揚楊氏太極拳的初心,希望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學習太極拳,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此平臺一起成長。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
  • 楊氏太極拳初學者應該選讀的書籍
    所以,對於太極拳書籍的選擇,首先要看著述者的太極拳功夫。作者的練習太極的層次,直接影響著作品的優劣。楊氏太極拳第一、二代先輩都沒有出書立作,到了第三代才有【許禹生】先生寫的《太極拳勢圖解》,此系第一本楊氏太極拳著作。也是民國以來第一本太極拳專著。至於楊氏太極拳第四代的早期傳人,出書的僅有前輩陳微明、黃文叔、董英傑、吳志青、鄭曼青等數人。
  • 楊氏太極拳在通州
    解放前(1930年)任河北省通州市(今北京通州區)國術館館長,他一生都在學拳練拳教拳,在長達60餘年的習武生涯中,繼承挽救了一些瀕於失傳的楊氏太極拳傳統套路和傳統技法,點穴手法,導氣方法,太極拳內功功法等。張虎臣先生傳授的太極拳,始學於許禹生,繼學於楊少侯,民國十三年(1924年),又在北京致美樓磕頭拜少侯三弟楊澄浦為師。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李壽籛)TJ166武當氣功太極拳(馬傑)TJ167武當三豐太極拳TJ168武當太極拳(萬簌平)TJ169武當太極拳與盤手20法(裴錫榮)TJ16[太極拳圖解].蔡翼中.掃描版(高連成)TJ176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吳文翰)TJ177武氏太極拳圖解及太極論.訣(李鴻義)TJ178武式太極大杆(翟維傳)TJ179武式太極拳37式(翟維傳)TJ17[太極拳走架推手問答].沉壽.掃描版
  • 99歲太極大師仙逝 系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
    12月23日,99歲高齡的四川太極大師,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王明倫仙逝,作為繼李雅軒之後,太極傳統文化在四川普及推廣的第一人,王明倫駕鶴西去,讓武術界人士扼腕嘆息,「四川太極的一個時代劃上了句號」。
  • 「張紅衛」楊氏太極拳傳統老架108式
    【拳術為太極大師江叔龍所傳,經由張紅衛彙編整理拍制】(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視頻鑑賞】【背景介紹】>楊氏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楊露嬋(1799-1872)、其子楊健侯(1839-1917)、其孫陽澄浦(1883-1936)歷經三代人,在陳氏(陳長興)太極拳基礎上結合多種武功不斷完善,以其獨特的風格開宗立派。
  • 【太極名師】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楊澄甫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孫...
    孫亞中,1966年生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楊澄甫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太極拳、健身氣功特級教練員。孫亞中先生,自幼喜愛武術,學練過少林拳、小洪拳、截擊、擒拿等。
  • 上海楊式太極拳名家武雲卿創編「三結合」楊氏太極拳
    武雲卿是民國時期在上海開辦「楊氏首徒武匯川太極拳社」的武匯川的侄子,原籍河北昌平(三河)。武匯川是楊澄甫早年入室弟子,身體高大,技藝精湛。他的門生很多,武貴卿、武雲卿、張玉、吳雲倬四人是其中佼佼者。武雲卿15歲時,離家到上海學印刷,因肺結核病被解僱,便去投奔叔父武匯川。武雲卿與哥哥武貴卿、弟弟武顯卿弟兄三人一起隨武匯川學拳,武顯卿後來因為回到老家照顧父親,只好放棄習武。武雲卿因天姿聰穎好學,得到武匯川與楊澄甫悉心指導,太極拳技藝精湛。藝成之後,26歲的武雲卿在上海中山公園獨立設場教拳。
  • 楊氏太極拳傳承人趙幼斌:太極拳是一種家國情懷
    「兩臂自然下垂,兩手放在大腿外側,眼平看前方」......第一次見到趙幼斌,這位慈眉善目,身著白色綿綢太極練功服的古稀老人,正在一招一式地教他的弟子們練太極。見到記者一行的到來,趙幼斌並沒有停止授課,依舊全神貫注地繼續教學。
  • 太極流派之楊氏崔仲三:太極拳是中華武術中的精華拳種(視頻/圖)
    楊氏太極名師崔仲三:太極拳是年輕人首選時尚運動。(視頻)  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崔仲三接受杭州網記者專訪人物簡介:崔仲三,北京永年太極拳社社長、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8段。出身太極世家的他,自幼隨祖父習練傳統楊氏太極拳,至今已有40餘年。傳統楊氏太極拳108式,幾十個定式每天都要練上百遍。跟祖父練推手,每天都要被扔到牆上幾百次。崔仲三1957年首獲北京市太極拳少年組冠軍,後來在全國和北京市比賽中均獲優異成績。
  • 楊氏太極拳開創者,清末號稱楊無敵的楊露禪與公園派太極拳的淵源
    姚洪超在《祭太極宗師楊露禪》寫道「盤古開天地,楊氏悟太極。絕技壓群英,威名震寰宇」。那楊露禪是否真的有這麼厲害呢?公園老頭老太打的太極拳真的那麼有殺傷力嗎?楊露禪邯鄲市永年縣人士,打小喜好武學,但是家境貧寒,不得不在陳德瑚開的藥鋪打工,陳式太極拳宗師陳長興在陳德瑚大院教習太極拳,楊露禪就躲在一邊偷學,回去後自己在偷偷練習,偶有所得,後來被陳長興發現,陳長興愛才便收楊露禪為徒,正式傳授太極拳。這就是楊露禪陳溝偷拳的原貌,武俠小說《偷拳》,電影《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就是取材於這裡。
  • 楊氏太極75歲傳人解密太極拳 大腿相觸彈飛壯漢
    北國網、遼瀋晚報主任記者 王志東 攝  一名厲害的太極拳高手可以在你打他的一瞬間把你彈到幾米開外,平貼在牆上,然後慢慢滑下來,這叫「牆上掛畫」。一隻歡蹦亂跳的小鳥在太極拳高手手中根本飛不起來。  太極是文化、是哲學,將太極的陰陽哲學思想和理念融入拳中,就成了太極拳。
  • 李希江拳館學員——學習楊氏太極拳感悟
    題記: 2016年9月底要學習太極拳的念頭,最終以洪荒之力呈現出來,因為這個想法已經隱忍積蓄了多年,是故這次就堅定的踏上了學拳之路。也正是這個念頭,讓我與李希江老師結下一段難以割捨的太極緣!太極拳體驗課更是化繁為簡,明了易懂。當天回到家,又了解了一下家手、快手,越了解越感覺李希江師傅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師。下定決心,義無反顧的辭職,全身心的投入修習李希江傳統楊氏太極的之路。時光荏苒,轉眼間跟著李希江師傅在拳館學拳已半年有餘,在師傅的精心指導下,我更加確信以前自己跟著視頻自學的架子都是體操。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不過,被他破除「神話」和「迷信」的一些武術界人士卻很憤怒。國術館的有些拳師打算給他個教訓,在其他拳師的斡旋下,他才免於挨打,但不得不辭職避禍。不可否認的是,如今傳播最廣的陳氏太極和楊氏太極都是源自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家溝這個地名源自明初。
  • 陳式太極拳較楊氏更為歷史悠久 陳式太極拳始祖是陳卜
    其序中寫道:「始祖陳卜,耕讀之餘,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太極拳。」陳氏第十八代陳績甫在《陳氏太極拳入門總解》一書中寫道:「在陳家溝西十華裡處有一座叫清風嶺的名山,多匪,常襲擊掠奪村莊,管家苦於無法逮捕。早就精通太極拳的陳卜憤然而起,從村中招募數百人,親率他們攻入賊窟,賊遂被平。從此之後,來學拳者日多,在村中設『武學社』,從而太極拳得到了廣泛開展。」
  • 萬籟聲原式太極拳圖解
    自然門一代宗師萬籟聲老師1932年在長沙創辦國術訓練所時,首次公開發行了《原式太極拳圖解》(也稱為張三丰原式太極拳)。 茲以習太極拳術者之多,而習嫡派太極拳術者之少,不揣識淺技疏,妄加評騭,是蓋太極均發源於張三丰祖師,而後人多加刪削,遂致有新舊架之別,實則新架即源於舊架,特較舊架之身法高,手法簡,為易學耳,其行功旨則,固皆相同。餘所圖釋者,即系張家老式太極,原非本門,亦聊盡其所知,恐年湮遺忘,爰付梨梓,以備一欄,俾吾門修士,籍悉本門津梁,而於專長太極者,亦得有所攻錯,教其不逮,抑何幸焉。
  • 【隱世武館】衝上河南學陳氏太極香港傳人:民間太極為慢而慢
    出生自武術世家,周展程的父親為江西竹林寺傳人,精通螳螂拳,周自小受父親影響,醉心武術,更於17歲鑽研太極,到河南陳家溝拜師,學習正宗太極拳。「我學功夫是為繼承;但現在人們主要想健身,功夫只為興趣。」38歲的周展程示範太極拳時,全身抖動不斷,這是陳氏太極拳獨有的忽雷架——由陳家溝第十五宗師陳清平所傳,根據陰陽、八卦、開合、順逆之理,結合陳氏太極拳的「大架」、「小架」以及「二路炮拳」中的實用動作,後人稱為「忽雷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