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1日,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次論壇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中國信息化百人會主辦,論壇主題是「智能網聯時代的汽車與出行變革」。汽車頭條APP全程參與報導本次論壇。在此次高層論壇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對於實現汽車的電動智能化做了如下發言:
各位專家,同行,女士們,先生們,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匯報一下。這就是現在的場景,上半場大家都已經講,講得非常好,我在很認真的學習,聆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用這個方法來解決,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剛才教授分析得很透,意思是大家快一點,電動汽車明天就滿大街跑了,大家都在你追我趕,在這個行業裡能夠取得發展。沃爾沃也在做這個事情,十幾年前就開始了,無人駕駛技術是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電動車也是一點一點發展起來的。
自動駕駛最終的目標,雖然說要實現自動駕駛,但是前提必須是安全,如果脫離了這個安全去推進無人駕駛技術,自動駕駛,這就很難被用戶接受。所以,我們現在一切的工作都是以安全為前提開展電動化,自動化技術的研究。優步現在跟沃爾沃在合作,而且是非常緊密的合作,優步這個網約車要賺錢,一定要想辦法搞無人駕駛,否則的話人工成本太高。可是要實現無人駕駛,雖然說軟體的技術,地圖的技術,他們都在想辦法解決,可是這個車子要想解決,還是挺難的,他不能搞一個車廠,要想辦法跟車廠去進行合作,沃爾沃是主要的合作對象,合作得非常緊密。但是這個車子和軟體怎麼能夠很好的配合起來?就需要非常多的工作。現在我們估計明年會有1000輛左右,就是優步和沃爾沃合作的車子在美國要投放市場。
奧託立夫(Autoliv)是美國汽車安全零部件的製造公司,要發展無人駕駛技術,發展無人駕駛的安全零部件,把零部件和全世界的汽車廠進行配套,但是缺乏汽車廠的支持,很難研發成功真正的無人駕駛汽車的零部件,和沃爾沃成立合資公司,沃爾沃把一些技術授權,聯合成立合資公司,開發無人駕駛技術向全球的汽車廠提供無人駕駛技術的服務。
這就是在研究的,在無人駕駛的時候,對每個人,對於乘客,能夠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提升?能夠給乘客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幫助?讓乘客感受得更好,平均上下班時間大概26分鐘,你是可以在車子裡面開展一些工作,利用車內26分鐘的時間做一些有創造力的事情,這是研究了整個交通的數據以後分析處理的,每個人上下班基本上都是這樣。
比如一兩個月前在上海發布的Polestar,這個車在成都生產,是沃爾沃的高性能的,混合動力汽車,插電混動。上車體是用碳纖維,下車體是鋁和鋼合金的,這就是電動部分,這個電動部分是整體的,包括控制器都在裡面。這個車扭矩是1000扭米,輸出功率是600hp,性能是很強大的。
倫敦的出租汽車,有的是用增程式的插電混動,純電驅動大概是150公裡,如果加上增程是600公裡,倫敦是非常好的,因為金融城裡面明年開始全部要純電了,可是離開金融城可以混合動力,這是兩用的,進了金融城就完全純電,出了金融城可以是混合動力,當然跑高速就用混合動力。
吉利和沃爾沃還有其他的世界上的大汽車公司,聯合在開發的一個開放式的,我們把編碼為「PMA」的純電動模塊架構。開放式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架構研究成功了以後,我們是向全世界所有汽車廠開放,誰想用都可以用,大家不要研究了,我們研究出來,大家都可以用。當然,我們研究要花很多錢,為什麼大家都可以用,第一是減輕大家的研發負擔,縮短大家的研發周期,降低大家的採購成本,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成本。所以,我們也學了谷歌的安卓系統,他們也是開放的,也是免費的,我們今後也是開放的,免費的,大家都拿去用,所有的數據全部開放。我相信這個對於推動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包括全世界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能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支持。這個PMA架構,我們分為PMA-1和PMA-2兩個開放式的基礎模塊架構,這兩個大小尺寸不一樣,級別也不同,幾乎可以覆蓋所有級別的電動汽車。
這是我們基於開放式的PMA架構打造的,現在正在研究的具體的車型,領克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的產品規劃,是吉利和沃爾沃合資的,第一款是600公裡裡程的純電動汽車,第二款是450公裡的。
這是基於PMA基礎架構開發的吉利品牌的純電動汽車,我們在一個系列模塊上,在一個架構上,一個基礎上開發的各種車型,這樣就可以降低採購成本,因為它的通用性,共享性很好。
這是飛行汽車,美國的朋友也在這兒,美國的專家研究了十幾年,研究不下去了,缺少資金來源,而吉利花了大量的精力、金錢,前兩天才算達成了協議,經過美國國防部批准,最終允許吉利可以買這個公司。2019年就要推第一款飛行汽車,用戶是美國朋友,中國現在還不能用這個飛行汽車,在美國可以。我們準備在2023年推出垂直起降的飛行汽車,這樣也是解決了一些交通堵塞的問題,當然這個投資,這張照片是象徵性的,我們真正研究的車子跟這個還是有點差別的。
我向大家匯報這麼多,其實殊途同歸,原因就是上一場各位領導和專家所講的,怎麼解決交通的問題,怎麼實現智能化、電動化、智能網聯,能夠給交通解決問題,給用戶帶來便利。為了響應和順應整個汽車行業變化的潮流,我們想幹這麼多的事情。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祝大家好運,祝會議能夠取得圓滿成功,再次感謝清泰理事長。
【版權聲明】本文為汽車頭條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請勿抄襲或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