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利益鏈調查:萬元手術醫生分成4500元

2020-12-13 搜狐網


  專題:醫療器械價格黑幕:20元的鋼板1000元賣給患者

  鄭州晚報記者應聘業務員調查醫療器械利益鏈

  一個萬元換骨手術醫生分成4500元

  新聞背景

  4月27日,河南省衛生廳廳長馬建中在「全省衛生系統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上指出,「一些地方和單位的醫藥採購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商業賄賂問題在醫藥購銷活動中仍然是一個頑症。

一些醫藥、器材生產和經營企業及營銷人員,採取給予回扣、提成、送錢送物等不法手段,高價推銷其醫藥產品;一些醫療單位和工作人員利用醫藥採購、醫療服務等工作之便接受賄賂,為經營企業高價銷售醫藥產品、謀取不正當利益提供方便等」。根據中央和河南省要求,河南省衛生廳研究制訂了《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5月24日,鄭州市治理藥械生產經營企業商業賄賂專項工作會議召開。在這個會議上,藥監部門也將藥械廠家在審評審批各方面以不正當手段獲得準入資質,以不正當手段虛報成本抬高價格獲取商業機會或商業利益等行為列入治理重點。為配合政府部門工作,自3月中旬起,本報記者應聘至一家醫療器械公司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查。

  核心提示:在半個多月培訓時間裡,記者拿著公司的各類資料惡補骨科知識,直到可以背出人體的206塊骨骼的名字,明白每個不同部位的骨折需用何種類型鋼板時,才正式成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業務推銷員。「有時候你要比醫院的骨科主任還要懂得多一點,對於一個骨傷病人,你要比醫生更快地判斷他需要幾個孔的鋼板來固定。」所有業務人員都進行了半個月的培訓,在公司老總提供的一張給醫院的報價單上,申明這些價格包括給醫生30%-45%的回扣。依此計算,如果醫院做一個價值1萬元的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醫生就可以拿到4500元錢。

  應聘前需熟記科室主任名字

  3月15日,記者開始每天在報紙上尋找有關醫療器械公司業務人員的招聘啟事,在抄下應聘信息後,開始一家一家地聯繫。

  本來想業務人員也不過是向醫院推銷出公司的產品就行了,沒想到在走進每家器械公司應聘時,才發現要想成為醫療器械行業的業務員,需要懂的東西遠遠超出了記者的想像,對於這些公司老闆提出的問題,幾乎一個也回答不出來。

  「你在醫院中有沒有可靠的人際關係,如果有,請舉出幾家醫院及其醫院負責人的名字。」

  「如果我們開一次行業購銷會議,你能請到多少醫院重要對口科室的主任醫生?」

  「在以前的業務生涯中,你每個月能為公司推銷出多少錢的器械,都推銷給了哪些醫院,是通過哪個渠道進去的,涉及的主管院長是誰?」

  ……

  剛開始胡亂編造幾個院長的名字,當即便被老闆一一糾正。當記者回答某個時間曾向某醫院推銷過多少器械時,有的老闆馬上告訴我,這個醫院在那個時間根本沒有購進這些東西。

  應聘的過程中,有一位醫療器械公司的老總留下的印象很深。在聊哪些醫院有購進器械的意向時,她一一列出了幾家醫院今年的上級撥款金額,並糾正了記者信口編出來的某某醫院的財務狀況。她禮貌地告訴記者,「我們這次招聘的業務員需要是熟手,要對一地區的醫院狀況了解得很詳細,一進來就可以直接做業務。希望我們以後有合作機會。」就因為此,記者的前幾次應聘都以失敗告終。

  吃一塹長一智,在汲取失敗經驗之後,找到一個行業內的朋友,死記硬背了一些醫院負責人名單,記住了幾家醫院主要科室的主任名字……3 月20日,記者終於很勉強地成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骨科器械業務推銷員,試用期定為3個月,沒有基本工資,業務做成後按比例提成,每筆業務可以提3%~5%。

  半個月培訓骨科常識

  進了公司之後,才明白做一個專業的骨科業務員很難。首先要對骨科常識了如指掌,另外還需要對骨科手術有詳細地了解,跑這個線的業務員差不多都經過廠家和公司的專業技術和業務培訓。剛進公司,記者也領了一張有關節置換的手術光碟回家學習。

  在起初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先是拿著公司的各類資料惡補骨科知識,直到可以背出人體的206塊骨骼的名字,明白一個不同部位的骨折在用各類鋼板時,大概應採取何種手術方式。比如,上肢做鋼板固定手術時,鋼板的固定位置要超過骨折線3個孔,而下肢的手術則需要超過骨折線4個孔。

  起初不明白只是一個業務員為何要學會手術方式,學會應該由醫生掌握的專業知識。經培訓人員解釋才知道,一個合格的骨科器械業務員必須學會跟臺。

  「你如果不會跟臺,就是談好了業務,醫生也不樂意用你的東西,他會選擇能跟臺的公司的產品。」所謂「跟臺」,就是針對不同公司經營的不同品牌的鋼板,其配套手術用具也有差別,而醫生不可能對所有公司的所有產品和手術器械都能得心應手的運用,所以業務員跟臺可以給醫生一些參考性的意見,也可以讓業務員有更多和醫生「單獨深入」交流的機會和時間。另外,由於醫生所用的手術配套工具都是由器械公司免費提供的,部分醫生會趁機將這些工具佔為己有,跟臺也可以起到監督醫生的作用。

  「有時候你要比骨科主任還要懂得多一點,對於一個骨傷病人,你要比醫生更快地判斷他需要幾個孔的鋼板來固定。」這是在接受培訓時,培訓人員對所有業務人員的要求。

  此後,就記者接觸到的無論是跑血管、還是骨科關節的業務員,他們幾乎都是自己行業的專家。坐在診療室中,他們可以用專業的術語為患者講解分析病情,普通的患者根本分辨不出。

  「大多數醫療器械公司都有不少這樣專業知識甚至手術技術很好的業務人員,有少數業務員甚至能上手術臺為患者做手術。」一位器械公司老總介紹說。

  按照醫療器械行業慣例,公司的業務員在向醫院或者醫生推銷自己的產品時,必須持有器械公司的營業執照、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器械生產廠家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複印件。這所有證件還必須蓋上經營銷售企業的紅章,這樣醫院或者醫生才允許用業務員推銷的產品。

  因為器械公司大多只代理一兩個廠家的器械,所以在醫生點名要用其他公司的某種產品時,該公司的業務員只能到其他公司調貨,並且也同時可以得到調貨公司的各類證件。由此緣故,記者從幾個朋友處得到了多家醫療器械公司的全套證件。

  報價單包含醫生回扣

  開始正式做業務之前,業務經理一再叮囑記者需要注意的關鍵之處:進醫院的時候,要仔細觀察他們的骨科病號有多少,哪一類骨傷病最多,病房裡有多少床位;對每一位骨科主任都應該像對自己的親人一樣,首先要了解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要對他付出真心;還要學會察顏觀色,他在咳嗽,你應該馬上出去給他買咳嗽藥,他伸手拿煙時,你趕緊幫他點火……接受了為期半個月的業務知識培訓後,記者便開始了跑骨科器械業務的生涯。

  「做業務時,你要根據醫生的要求,或者醫院業務院長、器械科長的要求,適當地將回扣進行靈活分配。不過,有時候還得注意給財務科留點回扣,那樣咱們公司的回款就會快一點,資金就能周轉開可以備更多的貨。去任何一家醫院都要先打聽他們醫院的回款信用好不好,如果不好,咱們寧可不做這單生意,公司不敢壓那麼多錢在醫院裡。如果需要請客,或者買禮品給醫生,要先給公司打報告,統一安排……」

  推銷業務前,老總再三囑咐注意事項,並給了一張給醫院的報價單,申明這些價格包括給醫生的30%-45%的回扣。「這個比例是慣例,如果醫院用咱們的貨比較多,或者有更強的競爭對手時,你還可以再適當給醫生多讓一點利。」

  在公司給的這張價目單上,記者抄下了幾個骨科耗材的價格:不鏽鋼型器材,上肢用鋼板在1800~2500元之間,下肢用鋼板在2200~2800元之間;髓內釘3200~3800元之間;脊柱內固定2200~2300元之間。人工股骨頭從6800元到1萬多元之間。

  鈦合金型,上肢用價格控制在4000~4800元之間,下肢用鋼板在4500~5000元之間;髓內釘7000~7800元之間;脊柱內固定5000~7800元之間。

  按照這個公司提供的參考價格,如果醫院做一個價值1萬元的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手術醫生就可以獨自得到4500元錢。那麼這些骨科器械的真正價格到底有多少呢?


相關焦點

  • 15萬的手術 器械花了10萬:醫療器械市場價格混亂
    據了解,一些特殊耗材,醫院只提供一到兩個品牌供病人選擇出廠價4000元的鋼板,到醫院患者手裡需要2萬元;手術費用5000元、手術材料費卻需要近10萬元……醫療器械除了在銷售方面存在各類問題,其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價格亂象,更讓患者「霧裡看花」。業內人士透露,希望新法規可以徹底解決「以械養醫」的不合理現象。
  • 韓國整形利益鏈曝光:國內美容院是黑中介主角
    昨天,記者再次聯繫韓國駐上海領館,了解30歲女白領舒雪赴韓整形失敗一事,但對方仍未明確回應,僅表示尚在核實調查中。  韓國整形亂象背後推手到底是誰,他們構成一個怎樣的利益鏈呢?例如,一位患者在韓國做隆鼻,收費10萬元人民幣,美容院從中撈取的中介費用就高達5萬-7萬元,提成率達到手術費用的50%-70%。「在國內一些正規醫院,普通醫生做一臺「綜合鼻整形」手術的費用僅有兩三千元人民幣,最好的專家來做也不過1萬元左右。」  鑑於高額利潤的吸引,一些美容院的美容業務成了副業,專心當起了「黑中介」,有些醫生甚至入股到了美容院。
  • IPO簡報|中國最大的國內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耗材平臺康基醫療赴港IPO
    近日,一家產品為一次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及其配套耗材和重複性微創手術醫療器械的杭州康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基醫療)遞表港交所主板,高盛、中信裡昂證券和B of A Securities為其聯席保薦人。
  • 各類金屬材料在醫療外科手術器械上的應用
    畢竟,醫療事故關係人命,錯誤的材料選擇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析哪些材料更適合用於外科手術器械製作以及合適的原因。 外科手術器械最常用的金屬有:不鏽鋼、鈦、鉭、鉑、鈀。醫療器械由於其使用環境和所需特性的特殊性,對材料的選擇有著嚴苛的標準。讓我們繼續往下研究,了解為什麼會選擇這些金屬。
  • 手術耗材成醫療費黑洞 用多少全憑醫生良心(圖)
    ,往往就是它們讓患者的錢包「大出血」(資料圖片)  幾百元一個的止血鈦夾、幾千元一個的切割吻合器、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一條的心臟手術導管……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手術中使用的耗材早已不再單單是棉花、紗布等「低端產品」,而是動輒上百、上千甚至上萬元的「新式武器」。
  • 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手術器械及醫療專用設備採購中標公告
    華春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受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的委託,就「錫林郭勒盟蒙醫醫院手術器械及醫療專用設備採購」項目(項目編號:XMGGCG2019-ZH-GK-059)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XMGGCG2019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出爐...
    山東省立醫院聯手海信醫療完成一例「5G+4K+3D+MR」腹腔鏡手術8月14日下午,山東醫院完成了一例「5G+4K+3D+MR」腹腔鏡手術,通過5G網絡,外科醫生將3D醫學影像、4K超高清與混合虛擬實境技術(MR)結合的方式,實施精準手術並轉播,這在國內醫療領域尚屬首次。
  • 醫療器械有哪些?醫療器械分類介紹
    在醫學發達的當代社會,精密的身體檢查,專業的身體治療,都離不開醫療器械。醫生們藉助各種醫療器械來治療疾病,還人們身體以健康。但你知道醫療器械其實也分為幾大類嗎?你知道醫用口罩、創可貼也是屬於醫療器械的嗎?想要了解醫療器械有哪些,請繼續查看下文。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25期: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戶...
    防城港市高新區籤約3個醫療產業項目 總投資約4500萬元5月7日下午,防城港高新區舉行2020年第二批投資項目籤約儀式,現場籤約3個醫療產業項目,總投資約4500萬元。3個項目中,昌鑫科技醫用醫療用品研發及生產項目分兩期建設,涉及口罩及防護服等防護物資和一次性醫用高分子耗材等醫療器械的生產。
  • 一些民營男科醫院:1000多元手術,花了近萬元還沒治好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不少一次治療動輒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高科技」項目性質可疑,醫療效果難以評估,有的甚至加重了患者病痛。28歲的董先生在河南一家民營男科醫院做了兩個手術,並接受了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和阿爾法機器人性功能治療儀治療。醫院開具的發票顯示,博爾肽場效消融治療一次需要近6000元,阿爾法機器人性功能治療儀治療一次需要七八千元。有患者表示,類似的治療手段都價格不菲。例如,科特微波治療儀一小時需要近5000元,BPP超能治療儀45分鐘需要1000多元。
  • TAVR賽道百舸爭流,風雲變幻|TAVR|醫療器械|賽道|瓣膜|脈瓣|導管|...
    財務情況:據啟明醫療2020年中報披露,2020年上半年公司VenusA-Valve產品實現銷售收入為101.6百萬元人民幣,較同期減少4.9%;集團總收入減少5%。其主要原因在於公司的醫療設備平均售價降低,以及受新冠疫情影響,使用該設備進行手術的數量增幅低於預期;但總數量高於同期。
  • 手術刀片留患者腹中 醫院抱怨醫療器械受損失
    醫生答:"哎呀,你看你還沒完沒了的,你看你們老這麼問。你知道我們這一把手術刀多少錢嗎?好幾十萬塊錢。就因為做你這個東西,才給我們弄壞了,我們都不能使了,我們多倒黴啊。"  這是一位患者和醫生的對話。8月17號,河北保定的楊女士在河北大學附屬醫院做手術,一塊刀片掉落並留在其體內。
  • 專注微創外科手術器械與耗材領域的風和醫療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
    12月10日消息,近日,風和醫療正式宣布獲得數千萬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天創資本獨家認購完成。據悉,本輪融資完成後,風和醫療的估值將超過12億元,相較2015年的A輪融資,估值增長了20倍。本輪融資主要用於產能擴建、加大企業市場和渠道布局/覆蓋,以及新產品的研發。
  • 骨科手術器械及康復類醫療器械研發商「德美醫療」完成超億元D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9月30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骨科手術器械及康復類醫療器械研發商「德美醫療」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啟明創投、元生創投、博行資本跟投。德美醫療創始人黎建波表示:「如今運動醫學賽道備受投資機構青睞,尤其是國產替代領域,增長潛力巨大,無論是研發生產還是市場銷售,德美醫療都具備了卓越的工業基礎,這也是整個團隊最吸引投資方的優勢。」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北京德美聯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法定代表人為黎建波。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期:平安好醫生AI診療系統覆蓋超3000...
    魚躍醫療子公司上械集團擬為上海聯眾提供連帶責任保證8月27日,魚躍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擬為全資孫公司上海聯眾醫療產品有限公司向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申請最高授信額度為人民幣2000萬元整的綜合授信並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向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徐匯支行申請最高授信額度為人民幣900萬元整的綜合授信並提供連帶責任保證
  • 對蚌埠市吉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行政處罰決定書
    你單位購進未依法註冊醫療器械貨值金額10592.5元,違法所得8072.0元。你單位未從具有資質的生產企業購進醫療器械貨值金額元12157.5元。你單位積極配合執法機關進行調查,提供有關違法線索,對查處違法行為具有立功表現,符合減輕處罰的情形。你單位經營未依法註冊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的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第四十條「醫療器械經營企業、使用單位不得經營、使用未依法註冊、無合格證明文件以及過期、失效、淘汰的醫療器械」的規定。
  • 業內:內科醫生收入靠回扣 外科醫生靠手術
    「內科靠回扣,外科靠手術」  —在「以藥養醫」體制下,醫生收入來源,除了醫院薪酬外,還有回扣、紅包和「走穴」等隱性收入  醫生收入,一直是醫改中的敏感話題。隱性收入不好統計,醫院發的錢有多少?  今年兩會前,鍾南山對廣州市所有三甲醫院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2013年,醫生帳面上的平均年薪是4.6萬餘元,但實際收入19萬餘元。
  • 一筆醫療器械採購 院長換回140斤百元鈔票
    原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廣西區域經理金某,通過原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陳鳳坤,向該院銷售核磁共振儀器等大量西門子醫療器械,事成後裝了5箱錢,高達600萬元,送給後者。事發後,金某被一審認定構成行賄罪,陳鳳坤擇期宣判。記者發現,這已不是全球最大的醫療設備供應商之一——西門子第一次涉行賄案件。
  • 中國醫生用國產手術器械 解決了東帝汶患者的大難題
    1個月前,患者因「小便不能自解」就診於東帝汶吉多·瓦拉達雷斯國家醫院急診科,中國醫生劉小勇接診了他。追問病史,得知患者幾年前有過尿道損傷、尿道狹窄,但是術後多次發生狹窄,長期反覆治療。「如果在國內,通常10分鐘左右的「膀胱穿刺造瘻術」就能完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