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就喜歡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
而所有的比較中難比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比較,喜歡郭德綱還是喜歡小瀋陽 ?喜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喜歡範冰冰還是李冰冰?
人與人之間的比較最難的又是比較賢人之間的差別。曾國藩厲害還是諸葛亮厲害? 李世民厲害還是劉秀厲害?
而我認為最最難的比較是比較中國兩個聖人之間的高下。即孔子和老子就究竟誰厲害?
如果我們讀明白《道德經》就會發現,這個問題自在其中。
1,老子沒有給我們比較的機會。因為我們不知道老子是誰。
2,如果老子知道我們在比較他和孔子,他連眼皮都不會眨一下,他不會參與這類比較。「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他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為什麼李敖批金庸時金庸不還口,但最終誰贏了呢?反正金庸沒輸。
2,孔子給了我們認識他的機會。但是真正的孔聖人是什麼樣,有什麼本領,我們只能推測了。因為一個人的作品代表不了他的全部本領。
3,我們可以比較孔子的貢獻和老子的貢獻。
所以這個話題就變成了孔子的作品和老子的作品,誰的作品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更大呢?
這個問題我不想給出答案,我想讓大家找答案,如果你把下面這個問題想明白了,你就知道孔子和老子誰偉大了。
說,一幛100層的樓,第一塊磚重要還是最後一塊磚重要?
我認為,老子代表第一塊磚,孔子代表最後一塊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