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星座早已不是12星座,而二十四節氣仍是那個二十四節氣

2020-12-12 家金86

我發現年輕人大都知道十二星座,甚至有的對星座聊得頭頭是道,有時候一聊天,如果發現星座相同或是相合,就自然拉近距離!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12星座早已變成了13星座,同時也很少有年輕人能完整記得二十四節氣和二十八星宿!其實它們最初的誕生原因都跟時間和空間有關!

篇幅有限先聊聊二十四節氣,下次再說說二十八星宿!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華夏文明的誕生地黃河流域,也是以這一帶氣候環境為依據建立起來的時間曆法系統。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名稱首現於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在淮南王劉安逝世十八年後的公元前104年,西漢頒布《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定於曆法中,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那二十四節氣到底描述的什麼?有什麼用?

它實際上反映的是太陽在黃道上的運行規律!如下圖

圖中可以看到,春分和秋分在中間位置,春分秋分的「分」字就表示平分的意思,實際上是白晝和黑夜平分的一天,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地球赤道線。冬至和夏至,則是太陽光直射位置分別到達地球南北兩端最遠的位置,也就是南北回歸線!冬至日太陽垂直照射南回歸線,夏至日太陽垂直照射北回歸線!

古代是沒有手錶時鐘的,二十四節氣的產生就很好的為人民農業耕種、生活起居,提供了參考依據!這也是二十四節氣當初最大最直接的作用!

比較好玩的是,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跡不是一個標準圓,所以冬至是近日點,而夏至是遠日點。換個角度說,也就是南半球的夏天因為離太陽更近,所以,理論上南半球夏季氣溫會比北半球的夏季更炎熱!沒有去過南半球的小編坐等小夥伴們評論反饋,看看是不是南半球的夏季比北半球的夏季氣溫高?

由於二十四節氣反應的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屬於太陽曆,因此它與現行的公曆基基本對應,二者周期同為回歸年。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十二星座,即西方的黃道十二宮,是西方古代星象學家描述太陽在天球上經過黃道的十二個區域。它是兩千多年前希臘的天文學家希巴克斯為標記太陽在黃道上觀行的位置,以春分為起點(即黃道0°),每隔30°為一宮而劃分出來的十二個星群。

這裡需要重點提出:實際上黃道線中共有13個星座,由於歷史觀測條件有限,蛇夫座直到1930年才被正式確認黃道星座,所以佔星術發展起來之初只算了十二星座。這也是說流傳廣泛的12星座與天文學的星座是有區別的!

二十四節氣與西方的十二星座在時間上的對應關係

12星座對應二十四節氣,是從春分開始,以上一個中氣為起點,下一個中氣為終點。它反映的是這個時間段視太陽對應黃道天宮的位置,它是一段區域。而二十四節氣反應的是視太陽所在黃道面的點所對應地球上氣候季節變化的點。

為什麼十二星座把白羊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其他星座在第一位呢?其實就因為春分點為黃道0°起點!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每年時間不一樣總是相差一兩天?

這是因為地球自轉軸約有23°26′的偏轉角,也就是地球自轉的赤道面於公轉的黃道面形成66°34′的黃赤交角,造成太陽對地球的引力對於赤道隆起帶是不平衡的,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面也於黃道面有5°多的夾角。由於日月的這種不平衡引力,造成地球轉動時地軸發生擺動(即地軸以黃軸為中心做周期性圓錐運動,進動周期大約25800年),這種擺動導致春分點在黃道上有微小的移動。

事實上,十二星座到今天已經不能準確反映時間對應天象關係了,比如現在是2月份,2月14日,對應十二星座應該是水瓶座,但實際上視太陽剛運行到走出摩羯座的位置,還沒進入水瓶座,準確來說更接近虛宿一的位置!

同是兩千年前產物,代表西方文明的十二星座只能保留在佔星術,而東方文明的二十四節氣仍然能準確反映時間對應地日關係,不得不佩服我們祖先智慧的偉大!

同樣二十四節氣由於其能穩定的反應天時狀態,也為奇門遁甲起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十二星座與二十四節氣
    作者:寶寶知道 Lily佔星我們現在講的十二星座指的就是氣,也是後一個氣--「中氣」。十二星座以春分為起始,太陽每年到春分點那個時刻開始計算星座。之前很多朋友詢問自己的生日是哪個星座,總是分不清楚陰曆和陽曆,今天教給大家一個方法,對照你出生時間與節氣之間的關係,看看自己在哪個「中氣」點出生的。大家可以看到節氣每年的日期會有兩天差別,所以你要看看自己出生那年具體是那天進入那個節氣。
  • 中國二十四節氣解讀
    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即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陽曆範疇。
  • 二十四節氣、八卦九宮、星座、地支十二宮等
    自己的思路是,星座是以太陽來劃分的,十二地支用來記月也是跟太陽有關,那麼兩個可以用二十四節氣聯繫起來,至於其他的仔細分辨一下,都能用一個二十四節氣聯繫起來。    星座與節氣白羊座:春分~穀雨;金牛座:穀雨~小滿;雙子座:小滿~夏至;巨蟹座:夏至~大暑;  獅子座:大暑~處暑;處女座:處暑~秋分;天秤座:秋分~霜降;天蠍座:霜降~小雪;  射手座:小雪~冬至;摩羯座:冬至~大寒;寶瓶座:大寒~雨水;雙魚座:雨水~春分。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從「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從「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到「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從「春分到,蛋兒俏」到「清明前後,點瓜種豆」……兩千多年來,二十四節氣以曆法、諺語、歌謠等形式廣為流傳,早已超越傳統的農耕文化,融入到了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鮮活的生命力。
  •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近日,正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1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准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從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將二十四節氣融入自己所創作的詩句中。
  • 十二星座與二十四節氣之間的聯繫,會影響人的性格嗎
    佔星中十二星座的三種不同模式(基本模式、固定模式和變動模式)便體現了這種生命周期的循環。星相學中是採用「地心說」的觀點,假設太陽繞著地球轉,並且有一定的軌道,規定一年中太陽走過的軌道為「黃道」。將黃道分成十二等分,稱之為「黃道十二星宮」,每個黃道上的星宮分別佔有一個星座,於是有了十二星座之說。
  • 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劃分的?|朔望月|曆法|月球|二十四節氣
    1為什麼要設立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曆法中節氣的設置對我國農牧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節氣也演變產生了一些民間節日和民俗活動,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
  • 二十四節氣有哪些?你都知道嗎?二十四節氣插畫
    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迎春和農耕慶典等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後幾天舉行,這一系列的節慶活動不僅構成了後世歲首節慶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遺存至今。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第2個節氣。鬥指壬;太陽到達黃經330°;每年公曆2月18-20日交節。
  • 二十四節氣與北京城
    流傳廣泛的這首《二十四節氣歌》,用簡約的方式,按照時間順序,對24個節氣名稱一一進行了列舉。順天應時: 二十四節氣的文化精神二十四節氣和現在通行的公曆一樣,都是太陽曆。但與公曆不同的是,它是太陽曆和物候歷的精妙結合。
  •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的講究 二十四節氣的含義介紹解釋
    在我國民間,流傳著不少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歌謠,有一首說:「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正好將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一一概括。那麼,二十四節氣的命名有什麼講究呢?讓我們來了解吧。
  •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由於其是通過長期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總結出的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因此被稱為「太陽曆」。大約從夏朝開始,我國勞動人民就遵循二十四節氣從事生產活動,所以其又被稱為「夏曆」。那麼,二十四節氣究竟形成於何時?筆者曾認真研究了炎帝史料,從中發現二十四節氣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炎帝時代。  上古時代,天人合一。
  • 曆法二十四節氣
    是的,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秋分這一天白天和晚上是一樣長的。那在秋分之後,我們的白天變短,晚上變長;但是,如果你生活在南半球,你那裡的變化則是相反的。今天露露就要和你聊一聊二十四節氣。說到二十四節氣,就要先說說中國的農曆。相傳農曆創始於夏代,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發展完善,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推行,一直沿用到今天。
  •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制定的。陽曆又叫太陽曆,是參照太陽的運行規律制定的,歷史上很多種陽曆,如漢族的幹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古埃及曆、羅馬曆(演變為現行公曆)、瑪雅歷等。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現行的陽曆又一般只有公曆。
  • 12月28日,觀復貓暢談二十四節氣
    12月28日,觀復貓暢談二十四節氣 2019-12-27 1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雪之後是什麼節氣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第幾個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12月6-8日交節。大雪是冬季第3個節氣,標誌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今年的大雪節氣是在12月7日,那麼大雪過後是什麼節氣呢?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國第幾個節氣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二十四節氣,收藏!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小清新二十四節氣手繪插畫,原來二十四節氣這麼美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們大家都知曉的二十四節氣歌,大家都知道一年有365天,四個季節,24個節氣,每一個節氣的變化都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所總結出來的經驗。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小清新二十四節氣手繪插畫,每一個節氣都是超級美好呀!
  • 二十四節氣歌裡藏著的知識
    太陽運行的軌道被古人命名為「黃道」,也稱「日道」,將黃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間相隔15°,就形成了24個節氣。 古人為什麼將黃道分成24份,而不是20份或30份或是其他數值?除每月安排2個節氣利於農時較為科學合理外,還與古人對數字12的推崇有關。
  • 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2016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了國人對二十四節氣的高度關注。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保護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 不得不看的曆法知識之「二十四節氣」與農曆有著什麼聯繫?
    二十四節氣與十二地支和12星座前篇文章我曾講過,農曆也稱「太陰曆」,是按照月亮圓缺變化來制定的農曆月份,月亮圓缺一個周期平均29.53天,為了讓月亮的「朔」相穩定在三十、初一,「望其二,12個月公曆比農曆多12天。其三,公曆每四年閏一天,每四百年閏四十三天,而農曆每三年閏一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公曆的閏年多一天固定加在2月裡,農曆閏月則要以二十四節氣作為依據,將沒有中氣的農曆月閏入前一個月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