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4周年系列評論之二:得罪腐敗者,何怕之有?
建黨94周年系列評論之三:按下深化黨建改革的「快進鍵」
——建黨94周年系列評論之一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4周年,並非「逢五逢十」的大慶,卻同樣意義非凡。2015年,是全面從嚴治黨元年。
截至2014年底,中共黨員總數為8779.3萬名,比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總人口數還略多。但黨力強弱,並不看黨員數量。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蘇共黨員20多萬;1945年,反法西斯和衛國戰爭勝利,蘇共黨員200萬;1991年,蘇聯解體,蘇共黨員近2000萬。這道政治數學題告訴我們,政黨的生命力,更看黨員質量和戰鬥力。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在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13億多人口的大國長期執政,中國共產黨唯有全面從嚴治黨。
十八大閉幕後的第20天,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強力正風肅紀,全黨全社會為之一振。「開弓沒有回頭箭」,兩年多來,作風建設踏石留印,群眾路線教育抓鐵有痕,「打虎拍蠅」聲勢浩大,「三嚴三實」深入人心……
一系列的組合拳,打擊了少部分特權利益,粉碎了更多的貪腐幻想。正因為如此,恰逢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反腐影響經濟」被拿來說事,「反腐過頭」「反腐自黑」「反腐無用」等謬論甚囂塵上,妄圖動搖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但謬論製造者們打錯了算盤!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腐敗經濟」的虛假繁榮,不足為惜;「民願民怨」的順逆取捨,關係存亡。
算好「民心向背」的政治帳,才是興黨強國的大勢。民心向背,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的試金石。國統期間,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和平年代,習近平說:「民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都同樣重視「民心」。
歷史也多次驗證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毛澤東在井岡山領導8000紅軍時,重視群眾路線,講「五湖四海」得民心,星火燎原,成就建國大業;蔣介石依靠「黃埔系」起家,擁有800萬軍隊,但靠帝王之術籠絡人心,搞嫡系小圈子,終敗退偏隅。
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內外形勢錯綜複雜。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越是困難時期,越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機遇。1942年既是中國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期,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困難的時期,延安整風運動,密切了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全面提升了黨的戰鬥力,成為困境中涅槃的制勝法寶。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同樣是全球性的困難。困難也是機遇,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抓住這一絕好的機遇,拔丁抽楔,揮戈返日,把各種積弊和頑症來一次徹底清理,讓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堅定不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以嶄新的面貌和輝煌的成就,迎接偉大的建黨一百周年。
滄海當前,必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砥礪奮進。
稿源:荊楚網
作者:本網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