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正確認識和把握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蘊育形成的偉大民族精神,對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偉大民族精神的科學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發展與時代進步有機統一的戰略高度,把偉大民族精神概括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四種偉大民族精神就像支撐中華民族這艘航船的「四大引擎」,共同驅動著中華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偉大創造精神。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革故鼎新,3000多年前的《周易》就說過,「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禮記》強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四大文明體系中唯一延續至今而沒有中斷,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不斷浴火重生、屢創輝煌,無不與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緊密相關。在當今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創新已成為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也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面對新時代新徵程,我們只有始終發揚偉大創造精神,才能繼續不斷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

偉大奮鬥精神。奮鬥是中華民族發展之動力,也是中華文明興盛之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民憑藉非凡的奮鬥精神,開發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墾了物產豐富的廣袤糧田,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頻繁不斷的自然災害。中國共產黨就是在奮鬥中成長壯大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它把「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寫入入黨誓詞,以此激勵每一個共產黨人為建設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而不懈奮鬥。正是依靠這種偉大奮鬥精神,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過幾十年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強起來的戰略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迫切要求全體中國人民繼續弘揚偉大奮鬥精神。

偉大團結精神。精誠團結、同舟共濟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精神基因。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凝聚、共同奮進,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共同構成了一個交織交融、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列強入侵、家國淪陷的危難關頭,中華兒女攜手並肩、共御外侮,以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向世人展示了堅如磐石的偉大團結精神;在無數次水災震災、疫情肆虐等自然災害面前,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同舟共濟,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示了守望相助的偉大團結精神。團結互助精神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重要保證。

偉大夢想精神。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以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砥礪前行。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等我國古代神話形象地反映了中華兒女人定勝天的美好夢想;孟子描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狀態,《禮記·禮運》勾畫的「小康」和「大同」兩種社會狀態等,形象地反映了中國人民建設理想社會的美好夢想。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中華兒女進行了180年的持續奮鬥。今天,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偉大夢想。只要14億中國人民始終發揚偉大夢想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變成現實!

偉大民族精神的形成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精神來源於物質,社會意識來源於社會存在。偉大民族精神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來源於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來源於中華兒女的偉大實踐,來源於中華文明的長期積澱。

中華民族的歷史傳承鑄就了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偉大民族,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歷史傳承的積澱和結晶,它的形成發展離不開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發展過程的薰陶和熔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具有5000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經過幾千年的滄桑歲月,把我國56個民族、13億多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是我們共同經歷的非凡奮鬥,是我們共同創造的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傳承過程凝練和鑄就了偉大民族精神。

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歷練了偉大民族精神。人民是歷史的推動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的社會實踐活動,蘊育和鑄造了體現中華民族特有精神氣質和風貌的偉大民族精神。這些偉大精神蘊含於偉大思想著作中,物化於偉大科技成果中,體現於偉大文藝作品中,凝結在偉大文化遺產中,經過數千年的交流交匯、融會貫通,最終熔鑄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精神。中國人民在世世代代的勞動實踐過程中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也創造鑄就了燦爛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華文明的長期積澱蘊育了偉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寶庫中的豐富內容,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精髓和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獲得者時的講話中強調指出:「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育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支撐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發展演進史,就其內在精髓來講,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史,中華文明的長期積澱蘊育並鑄就了偉大民族精神。

偉大民族精神的時代價值

始終發揚創造、奮鬥、團結、夢想的偉大民族精神,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勵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的強大精神力量。

為進行新時代偉大鬥爭提供思想引領。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都是在鬥爭中誕生、在鬥爭中發展、在鬥爭中壯大的。進行新時代偉大鬥爭必須以創新、奮鬥、團結、夢想精神做引領,不斷創新新時代偉大鬥爭的方式方法,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通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為推進新時代偉大事業提供精神動力。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主旋律。偉大民族精神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只有讓創造精神持續迸發,讓創造活力充分湧流,才能推動我們國家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只有讓奮鬥精神照亮新時代的前進之路,我們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只有全體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只有敢於追夢、勤於圓夢,我們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推進新時代偉大工程提供思想保障。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是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的必然要求。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可以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提供堅強思想保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黨面臨的執政環境是複雜的,影響黨的自身建設的因素也是複雜的,要推進黨的建設繼續向縱深發展,就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創新精神,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在創新中發展;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奮鬥精神,不斷克服各種風險和困難挑戰;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團結精神,不斷增強黨的自身團結和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必須大力弘揚偉大夢想精神,不斷推進新時代黨的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為推進新時代偉大夢想提供價值導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歷史使命,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可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重要價值導向。弘揚偉大創造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增添創新活力,弘揚偉大奮鬥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奮進動力,弘揚偉大團結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群體合力,弘揚偉大夢想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價值引力。

(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教授)

來源:《紅旗文稿》

相關焦點

  • 抗戰精神: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原標題:抗戰精神: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   特邀嘉賓:李宗遠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黨組書記、館長我們繼承發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幹部感悟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救國為民的初心使命。   繼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凝聚起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記者:中國人民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請您談談對這一精神的理解。
  • 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強大動力
    抗日戰爭的勝利極大地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抗日戰爭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力量,成為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強大動力。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用熱血和生命鑄成了中華民族打不爛、壓不垮的脊梁,展現了中國人民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民族精神顯示偉大力量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得以維繫和凝聚的精神紐帶。梁啓超說,凡一國之能立於世界,「皆有一種獨立之精神。祖父傳之,子孫繼之,然後群乃結,國乃成」。
  • 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今天,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即將完成,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 深刻認識偉大民族精神的科學內涵
    ■ 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用偉大的民族精神滋養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們就有了發展進步的重要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中華民族就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精神為支撐的;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有一種昂揚奮發的精神。
  • 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抗疫鬥爭中,千千萬萬個像張靜靜一樣的英雄鑄就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牢固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我們偉大民族精神的強大力量。迢迢復興路,熠熠民族魂。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體現。
  • 提振全民族的精氣神 深刻認識偉大民族精神
    來源:人民日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在物質上要強大起來,在精神上也要強大起來。習近平同志將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概括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
  • 偉大民族精神何以成為總書記的高頻詞?
    總書記用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深刻闡釋中華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民族精神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民族精神成為總書記的高頻詞。重溫這些重要論述,我們將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偉大民族精神是我們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不竭動力。
  • 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凝聚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強大力量
    1.偉大民族精神凝聚向心力、形成戰鬥力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其歷史傳統中形成並支撐其生存發展的精神力量,其中包含著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範、精神氣質等不同方面的內容,從整體上構成了一個民族的精神標識。
  • 【學習心得】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奮勇前行的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他回溯數千年歷史,從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四個方面,深刻闡釋中華民族精神,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民族精神之光,照耀著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道路。
  • 中國抗擊疫情彰顯偉大民族精神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我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全國上下迅速形成了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充分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其中,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為內核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精神的嶄新凝練和時代註解,是中華民族風雨無阻、砥礪前行的精神動力,是我國疫情防控取得來之不易「決定性成果」和「重大戰略成果」的強大精神力量。
  • 偉大民族精神暢想
    從「稷下學宮」的思想碰撞,到太空裡的曼妙遨遊,毫無疑問,偉大創造精神就是讓夢想奔跑起來的強大力量。正是這強大力量,推動著一個偉大民族創造偉大成就、書寫偉大輝煌。五四運動的狂飆與吶喊雖已散去,然而,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卻一直沉浸在中華民族奮鬥的血脈裡,激蕩成變革歷史的滾滾洪流,標註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坐標。在五四精神激勵下的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的奮鬥從未停息。  天下艱難際,奮鬥造英雄。
  • 長徵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徵程上深情凝望,我們發現,長徵,正以其穿越時空的永恆魅力,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著精神養分和價值遵循。長徵沒有終點,長徵依然在路上。本版刊發的這組文章,從理論視角發掘長徵精神的豐富內涵和現實意義、回顧共產黨依靠組織制度建設日漸成熟的發展歷程,希望為我們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長徵路提供啟迪。
  • 中國神話中的偉大民族精神
    中國古代神話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富滋養。  古代神話中蘊含的創造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  這些神話故事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奮鬥精神。正是這種偉大的奮鬥精神,激勵中國人民革故鼎新、自強不息,開發和建設了祖國遼闊秀麗的大好河山,開拓了波濤萬頃的遼闊海疆,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大江大河,戰勝了數不勝數的自然災害,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依靠偉大的奮鬥精神,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蹟,也必將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
  • 讓十九大精神成為央企發展的強大動力
    11月27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局、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組織開展的「十九大精神進央企」網絡主題活動走進中國寶武,深入了解企業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保障國計民生的生動實踐。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 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決定因素
    2020-08-27 10:03:18 來源:解放軍報引言偉大民族精神所迸發出的特有魅力,總能喚醒民眾自覺,形成統一思想和行動。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
  • 偉大民族精神是抗戰勝利決定因素
    引言    偉大民族精神所迸發出的特有魅力,總能喚醒民眾自覺,形成統一思想和行動。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進行的一系列抗爭,是中華民族覺醒的歷史進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升華的歷史進程。
  • 紅色文化為中華民族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近百年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強大精神和偉大實踐,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鮮明底色,凝聚著中華民族英勇頑強、艱苦奮鬥、愛國奉獻、自力更生等優秀精神品質,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中激勵中華民族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紅色故事承載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紀實,傳承著愛國主義精神  鑑往知來,不忘初心。
  • 偉大民族精神!習近平定義新內涵
    什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剛剛,習近平主席給出了權威定義—— 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新時代東風浩蕩,中國夢曙光在前。
  • 在抗擊疫情中彰顯偉大民族精神
    關鍵詞:民族精神;疫情防控;中國力量 作者簡介:   偉大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基因。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偉大團結精神  偉大團結精神是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精神特質,是中華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的直接源泉。在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中,團結統一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和重要共識。
  •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彰顯新時代偉大民族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中華民族是一個注重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不同時代培育了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