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房產武漢站
樓市進入下半場,在中央定調、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房地產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產品、服務等內在競爭力被重新提及,未來房企的比拼進入更高的維度——產品力。
早期,「產品力」作為外部的「第一眼競爭力」,以售樓部的呈現形式廣泛被運用,各大房企的售樓部越做越有檔次,交付大區卻天差地別;隨後,為體現更加細節的產品競爭力,各營銷中心開始增添「工法展示」流程,讓購房者更進一步的了解建築工藝與品質。但隨著房地產飛速發展的浪潮推進,資本的裹挾,產品力的體驗卻始終無法從營銷到交房階段實現完美的著陸。
致力於「所見即所得」的東原,以裝修過程中開放工地的形式,公開、透明地展示房屋細節,接受監督,讓業主直觀的了解項目工程品質。
2019年4月27日,東原啟城一期第一批精裝修1、2號樓將每戶裝修過程打開,邀約業主直接參觀工地,為武漢房企首創。緊接著,武漢啟城、樂見城打開了所有在建工程的公司,客戶直接入戶參觀,讓業主直觀地感受所購房產的承建商實力、建造過程、建築材料、裝修品質,在業內引發了重大影響。2019年12月28日,東原樂見城·閱望再次對業主全開放,在開放一周時間裡,共有1450組客戶到訪,到訪量達到80%,更有400組業主在看完後當場辦理交付。而此時距離合同交付時間尚有六個月。
此次樂見城閱望項目提前六個月再次全開,通過這種形式倒逼產品力提升,在每一個環節精益求精。而能在開放日當天就有數百組客戶強烈要求收房,在武漢也實屬首見。
東原樂見城·閱望作為「閱」系在武漢的開篇之作,現場效果如何?為什麼在開放當日就有這麼多的業主收房?一起走入項目了解一下。
交付即交心,「閱」見美好生活
東原樂見城·閱望入口大門
氣派的社區入戶大門,開闊的景觀園林,木質棧道貫穿整個社區,童夢童享、運動公園、康體園等社區配套分布其中,且已經全部完工,可以說「所見即所得」。
東原樂見城·閱望實景圖
入戶大門
東原樂見城·閱望的入戶大堂採用酒店式大堂標準,桃花屏入戶、升級玫瑰金門、挑高的空間,營造歸家儀式感。
此外,東原集團對每一棟的架空層重新規劃,打造了開闊、無遮擋、明亮通風的休閒空間,例如兒童主題、國風主題,與歸家動線實現高效對接,滿足全年齡段、全天候的活動需求。
一層架空層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通過地庫直接入戶的業主越來越多,而地庫卻往往是設計中最常被忽視的地方,而東原樂見城·閱望的地下停車空間則是做到了動線清晰與「高顏值」兼備。
入口處是燈箱指示牌,明確的導示標識避免了業主在地下車庫裡面兜來轉去;地面採用商業專用的金剛砂+固化劑材料,打造出水潤的鏡面光感,同時從業主搭乘電梯入戶時的這一段地下大堂,高挑的空間、白暖光色調,既讓人可以輕鬆辨識出入口,又有溫馨的氛圍體驗。
從營銷時代回歸產品本身
兩年前,武漢市場靠廣告、噱頭、包裝,就有客戶買單;現在樓市進入調整期,購房者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目前整體樓市轉淡,產品本身的價值成為決定性因素。
東原集團總裁楊永席曾表示,好產品要「全生命周期」——即賣得好、交付好、還要「住得好」,武漢東原樂見城曾在2018年以38.03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全武漢第七位(數據來源:湖北地產聯盟)。賣得好輕鬆實現,現在又完美實現了「交」得好,至於「住」的好不好,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東原樂見城·閱望實景圖
從TOP50到TOP30的背後
以產品為核心、社群運營為載體,東原集團全國布局走上規模增長之路。從2004年進軍地產落子重慶,發展到今天穩定保持在行業50強的全國知名地產品牌,東原集團在各方面都在不斷進化演變。而下一個目標,東原集團將衝刺全國30強。
想要實現TOP30的目標,東原集團又將如何「發力」?東原集團總裁楊永席表示,未來東原集團將會堅持以產品、社區、服務為核心的全產品力構建,以「空間營造即生活創造」的宗旨,對產品進行持續更新進化,即「立面標籤化、景觀場景化、精裝價值化,競爭品牌化」;同時保持社區運營服務的持續領先。
東原樂見城·閱望實景圖
在眾多房企都在衝擊規模、追求現金流回正的背景下,高周轉及快速開發成為常態:快速竣工,快速交付,快速結案。而這樣「快」節奏,導致市場怪圈頻現,買的產品和交付的完全是兩個產品,武漢市場頻頻出現交付必維權。
在東原集團的眼中,交付並不只是房子、社區硬體配套和基礎物業服務的交付,而是考慮到業主在未來五年、十年、乃至數十年的社區生活中,持續感受「家」的安全感、親切感和歸屬感,實現「交付」即「交心」。
東原樂見城敢於距離六個月的時間再次全開放工地,既是責任房企對購房者的尊重,同時也是對自身產品品質的信心,也能讓業主更了解自己的房子,與業主的「交心」。
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都說行業回歸產品時代,幾乎每一個規模房企都在強調產品品質上臺階,品質樹標杆,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對硬體本身的追求和唯貨值論的產品構建。而東原集團已然提出基於客戶需求的生活創造理念,並在交付項目將「產品力」兌現到了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