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商業的發展,快遞在以幾何級的速度發展,天量的快遞面單成了信息販子眼中的香餑餑。長此以往,快遞單信息洩露的嚴重性受到眾多關注。這一次,圓通面單信息遭販賣只是揭開了這條灰色產業鏈的冰山一角,如果不能儘早根治面單信息洩露痼疾,未來後果可能會不堪設想。
一個淘寶賣家的雙重身份
王明途(化名)混跡淘寶已有五年,經他手的店鋪少說也有四五個,每天除了忙著自己的淘寶店招呼顧客想方設法招攬生意外,他還有著另一重身份——售賣快遞單號網站的客服。
和其他草臺班子不同,王明途所在的這家售賣快遞單號網站在圈內名氣很大,有自己拿單號信息的渠道專門售賣圓通單號,每天固定2萬-4萬的單號量,而且保證質量,如果買到的單號已經被快遞公司掃描,可以通過QQ直接找王明途投訴。為了應對年底「雙11」、「雙12」,這家網站還特意升級了伺服器,按照王明途的話說,這個網站「自稱業內第二,沒人敢稱業內第一」。
在圓通官方宣布內查、上海市公安局介入48小時後,不少買賣單號網站被關停,市面上幾乎已經沒有新單號可循。不過,王明途所在的這家網站卻「倖免於難」,這也讓網站的流量瞬間翻倍,經常卡到上不去,王明途的客服QQ也幾近崩潰。
每當有開店的新人前來詢問如何買單號如何刷單,王明途總會讓對方把自己的淘寶店發來讓他看看,聊幾句如何經營好店鋪,同時也是在給對方「驗明正身」是不是真的淘寶商戶。
在王明途看來,如果說開淘寶店是一個遊戲,那麼刷單就是外掛,嘗試了一次之後就會像吸毒一樣離不開。面對這些忙著刷單的人,王明途有時也會提醒,「剛開始做淘寶就應該虧點,一步一個腳印,但現在太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忙著刷單」,但收效甚微。
也正是這些人讓王明途和他所在的網站有錢可賺,按照這家網站上廣告的說法「月入千元很輕鬆」。不過,王明途表示通過單號賺的錢不多,大頭是當代理靠下線商家充值拿到的提成。「我們相當於傳銷『人販子』,一層一層發展下去,人多賣得快而且這些人也能提供不少單號。」
按照網站規則,一個ID一次性充值100元就能享受代理權,而且買單號0.3元/單遠低於市場價,而發展這個ID的上線將能提成50%。充值的金額只能用於買快遞單號,賣單號賺的錢會存在ID帳戶內定期返款,屆時會直接打到商家的支付寶帳戶內。
對於這條灰色產業鏈,王明途也自知不會長久,按照他的話說,隨著快遞公司的完善,單量會越來越少,沒準明天他所在的這家網站也會被封。不過,王明途依舊忙於在阿里旺旺、QQ之間不停切換,同時扮演商家和「號販子」這兩種角色,「管那麼多幹什麼,我能承受得了就行」。
刷單不一定靠網站
在圓通發布的公告中稱,截至24日下午,倒賣圓通快遞單號的不法網站已全部關停,但實際上即便網站沒了,快遞單號依舊照樣販賣。
除了王明途所在的網站外,北京商報記者通過58同城查詢到10餘條快遞單號售賣信息,其中不乏已經通過個人認證、企業認證的用戶兜售快遞單號信息,其中置頂的一條正是此次事件中的主角圓通。
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買賣單號的網站只是這條灰色產業鏈的冰山一角,買賣單號並不全靠網站,還有其他更隱蔽的渠道,比如由買賣雙方組成的單號買賣QQ群;快遞員和淘寶賣家的單線聯繫郵件、簡訊甚至微信都可成為滋生單號交易的溫床。
北京商報記者通過QQ查找的「找群」功能發現涉及快遞單號售賣的相關群有數百個之多,北京商報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進入數個涉及快遞單號交易的QQ群,雖然圓通內查堵漏,但群內「長期出售圓通單號,0.6元一單」的叫賣聲和求購消息依舊持續刷屏。
不過,圓通的整治並非沒有效果,在北京商報記者所加的QQ群中,有賣家直言最近單號相對緊張,但賣家表示「等幾天,過這段時間就會好的」。
隨著監管越來越嚴,很多商家轉而開始發空件刷銷量。跟買賣單號不同的是,寄空件使賣家得到一個真實的快件單,而快遞員只賺取一點送件費。賣家會將一個空件寄往某個地址,隨意填寫收件人。賣家會事先跟寄出地的快遞協商,由他們跟目的地快遞公司聯繫,「隨便找個人籤收,快遞的整個流程就完成了」。這樣一來,賣家既獲得了真實的快遞單號,可用來累計銷售記錄,快遞公司又賺了錢,快遞員也有了派送費。如此,替代了買單號,淘寶店主刷鑽便可「名正言順」地進行了。
千瘡百孔信息洩露難堵死
目前,快遞企業所能掌握的信息大致分為電子信息和紙質信息兩類,其中,電子信息是洩露的重災區,而此次圓通大範圍洩露的正是這一部分。
國內某知名快遞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行業發展並不完善,圓通可能會有多個洩露源,從目前「號販子」所提供的信息看,所洩露的都是快遞面單的電子信息,信息排列格式與圓通去年上線的金剛系統相符。
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快遞行業所涉及的電子信息分為兩類,在網上售賣的快遞面單詳細信息屬於批量導入信息,快遞公司為了加快效率,要求淘寶賣家將面單信息的電子版直接通過淘寶後臺、郵件、QQ等渠道推送,「這種信息十分詳盡,能夠具體到幾門幾單元,最受買家歡迎,但也是對消費者安全威脅最大的」。
另一種則是在網點手工錄入的面單信息,更多是為了快遞公司內部做結算用,由於是內部自用,對信息詳細程度要求並不嚴格,這種信息一般要具備五要素,單號、始發地、目的地、重量、件數,只需寫明城市、區縣即可,對消費者安全相對威脅較小。由於圓通開始進行整治,目前這種內部結算用的面單信息已成為「號販子」的首選。
雖然圓通予以否認,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次面單信息大範圍洩露背後似乎也有著黑客的身影。據介紹,目前快遞行業的優秀系統屈指可數,順豐自主研發的阿修羅,宅急送一直使用的BOS,圓通去年剛上線的金剛,匯通研發的Q9,剩下快遞公司被E3和K8兩種系統壟斷。「很多快遞公司都被大量黑客攻擊過,每次被攻擊一回就打個補丁,手握大量代收貨款資料的EMS、順豐、宅急送等都是黑客們最有興趣的。圓通近兩年發展勢頭很猛,代收貨款、商務快件等做得有聲有色,也會被黑客們瞄上。其他家的系統已經被補的七七八八了,圓通的新系統從外圍被攻陷也屬正常。」
該業內人士表示,即便面對快遞信息洩露,也不應一棍子將快遞企業打死,「即便圓通等快遞公司做到查漏堵缺,但快遞公司所面對的是成千上萬的淘寶賣家和諸多電商企業,他們手中也有一份個人信息詳單,誰能保證他們不洩露」?王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