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生存現狀:每天寫6000字小說還吃低保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這個行業收入高低,與知名度、訂閱率、作品好看程度相關,中國有上千萬個網絡作家,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幾個人。」王勇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近日,重慶市網絡作家協會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帖,為本土網絡作家王勇募款。

王勇今年25歲,筆名瀟銘,一家中文網站籤約作家。前不久,他母親生病,無法承擔8萬餘元手術費。

很多人以為網絡作家很光鮮,其實光鮮的只是其中極少數的大神,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生活壓力很大,有的甚至還要向籤約的網站申請低保。

網絡作家南派三叔

網絡作家:一家五口住在出租屋

王勇一家五口租住在渝中區簡陋出租屋裡,2010年他加入網絡寫手行業。「進入這個行業,一方面是自己喜歡寫東西,一方面也是為了掙點錢減輕家庭負擔。」王勇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入行5年來,王勇前後寫了1000多萬字,算是更新頻繁的作家,收入卻不理想。他說:「剛入行前3個月1分錢都沒拿到,現在因為和網站籤約了,每天固定更新6000字,一個月到手也才四五千元,有時候寫得少,只有兩三千元。每月收入只夠維持生活,買房買車更是奢求。」

因為收入不穩定,和王勇同期入行的作家大都轉行。正在王勇努力寫作的時候,母親今年2月查出患有脊柱結核,醫生建議儘快手術,目前住院化療費都是東借西湊而來,以他家的經濟狀況無法承擔8萬餘元手術費。

經濟收入:與點擊率訂閱量相關

《甄嬛傳》、《琅琊榜》……近年,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螢屏大熱。2014年的網絡作家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的唐家三少一年版稅收入高達5000萬元。此外,南派三叔、天蠶土豆等都因為一部作品一戰成名,網絡作家成為名和利的代名詞。

實際上,這些人只是網絡作家大神的代表,更多像王勇這樣從事網絡小說寫作的人,每月只有幾百元到幾千元稿費,維持生計都很困難。

「這個行業收入高低,與知名度、訂閱率、作品好看程度相關,中國有上千萬個網絡作家,站在金字塔頂端的只有幾個人。」王勇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市網絡作家協會秘書長韓路榮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對絕大多數網絡作家來說,收入主要和網絡訂閱率相關。

「網站會和作家籤約,籤約作家每月會有全勤獎500元,全勤獎就是要求作家每天更新6000字小說。其次就是訂閱量,小說上架後網站為了吸引讀者,前期會免費提供閱讀,點擊量上去後就會收費賺取訂閱量。」重慶資深網絡作家青幕山透露,「訂閱量太低的話,網站就會要求作者停止更新,重新寫一部。」

除了訂閱量,讀者的打賞也是他們收入的一大來源。讀者會根據對作家的喜好隨意打賞,打賞的金額非常隨意,幾元到幾千元都有。王勇說,有時候打賞的讀者較多,一個月收入會上萬元。

青幕山分析:「讀者的打賞數量也跟作品的類型有關,喜歡打賞的大部分是看言情小說的女性讀者和80後、90後讀者。也有大方的中年讀者,一出手就幾千元,但這是極少數。」

月薪上萬:這類作家佔比不足3%

王勇透露,不同網站給予作家的報酬不一樣。以他為例,他與網站籤的是「死合同」,即寫1000字20元,每天寫6000字,一個月拿到手的才3600元。王勇苦笑道:「這點錢還不如普通白領。」另一類就是與網站在訂閱率收入上分成,有的五五分,有的是網站與作者三七分。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網絡作家解讀了這樣的分成情況:「讀者在網站每訂閱1000字需要花3分錢,網站給作者2分錢,也就是說如果作者每天寫5000字,有1000位讀者肯花錢訂閱,那麼作者1天才能收入100元,一個月3000元,還涉及繳稅的問題。」

據悉,現在全國有幾千萬個網絡作家,每月收入上萬元的不到3%,能夠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和手遊產品的網絡小說不到1%。」韓路榮表示,網絡作家入行門檻低,但要求高,畢竟他們的作品直面讀者。「讀者眼睛是雪亮的,好看就是好看,不好看就是不好看,一切都靠訂閱量說話。一個新人想要憑藉寫書一夜暴富,年收入過千萬元,那個機率比你買彩票一夜暴富還要低。」壓力巨大

只有春節可休息幾天

在外人看來,網絡作家時間自由,每天不用打表上下班。

青幕山透露,「大部分網絡作家,尤其是新人,其實很苦,為了多掙點錢,只能每天頻繁更新。」如今已經是大神級別的唐家三少,剛出道時連續10年每天都更新,一天都沒有休息過。

王勇透露,許多全職作家,工作量比普通白領大得多,因為網站與作家籤約時,要求對方使用固定頻率更新固定的字數,比如「日更6000字」,即每天都要更新6000字小說,全年只有春節可以休息幾天。

王勇說:「你超過一周不更新,點擊量會直線下降,下降得太厲害,還可能被解約。有的網站會給作家提供所謂的低保,如果訂閱率太低,1個月下來與網站最終分成不超過500元,作者可以向網站申請補助,符合條件者發放1300元或1500元。這樣的低保,1年只能領4個月或者6個月。」他介紹,自己曾有兩本書也因為這種原因吃過低保。

這樣的壓力也嚴重影響了作家們的健康狀況。此前,一家中文網站籤約作者十年落雪,由於過勞猝死的消息引發眾人關注。南派三叔也曾因為生病封筆,他直言當網絡作家沒有幸福可言。

王勇透露,許多網絡作家都有一些相同的職業病,「一有空就敲鍵盤碼字,鍵盤上面甚至打出很多凹槽。久坐造成頸椎疼,腰疼,精神高度緊張。熬夜,作息不規律。」(文/陳柯羽)

相關焦點

  • 網絡大神的碼字生涯:每天6000字,結婚當晚仍在寫
    臺子另一端,讀者陸陸續續走來,刷二維碼、領取書友會號碼,「我高中就看魚人二代的書」,「聽說他的小說在手機上很紅」,「故事挺狗血,不過我同學喜歡」……大家竊竊私語著,沒人注意他們口中的網絡暢銷作家近在咫尺。這一幕,發生在昨天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起點中文網白金作者「魚人二代」的書友會上。  「女朋友說我長得像魚,本來想註冊『魚人』,這個帳號有主了,就成了『魚人二代』。」
  • 寧波一廚師變身網絡小說高手 躋身"網絡作家富豪榜"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對於「蒼天白鶴」來說,他正是寫網絡小說的天才。近日,《華西都市報》發布「2012第七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全新子榜單「網絡作家富豪榜」,浙江寧波網絡作家「蒼天白鶴」以5年430萬元的版稅收入,名列榜單第13名。  「蒼天白鶴」,本名陸曉寧,今年37歲。
  • 網絡作家的整體生存狀況如何?面臨怎樣的新處境
    十年前,人們說起網絡作家時,大都半是豔羨、半是鄙夷地列舉出三少(唐家三少)、土豆(天蠶土豆)、番茄(我吃西紅柿)等頂級「大神」,輔以他們的「小白文」在VIP訂閱上的輝煌成績作為註腳。而今天的人們談起網絡作家時,關心的多是誰的作品改編成的IP劇即將上架上映、誰的IP又賣出了多麼驚人的價錢。在這二十餘年間,網絡文學創作者的生存境遇與評價體系,發生了多重的複雜變化。
  • 網絡作家首富曾供職央視 現在每月創作三十萬字
    他從2004年至今,連續105個月每天發表新章節;他在網絡文學界是呼風喚雨的網絡大神,他的作品總點擊量高達創紀錄的5億次;他的稿費從最初的千字18元逐步提升至千字70元,再漲到180元,再漲到200多元……直到他成為收入最高的網絡作家。
  • 網絡作家評選丨西樓月:網絡小說將成為文學的主流
    編者按:4月10日,由湖南省委網信辦指導,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主辦,湖南紅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2018年度湖南省十大網絡作家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旨在表彰湖南優秀網絡作家,帶動湖南網絡文學行業健康繁榮發展,為廣大網絡文學讀者提供優質閱讀指導。
  • 網絡寫手群像揭秘:每天要寫三千字 月入保底七百元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文/本報記者林路然實習生施璐璐圖/受訪者提供)或是日更數千字,即使遇上家中變故、身體不適,也不得不頂住壓力埋頭苦寫,或是位列網絡作家榜上,粉絲數量蹭蹭上漲,年收入以千萬計算——在許多人印象裡,這是網絡寫手的雙面人生。  最近廈門網絡女作家藤萍以一年2500萬元的版稅引發話題,在網文江湖中廝殺的寫手圈也再度引發關注。
  • 天下白銀人|本土網絡作家「孑與2」:網絡歷史小說第一人—記甘肅省...
    自201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至今,網絡出版文字一千六百餘萬字,紙媒出版八百七十四萬字,總印數達到了九十四萬冊。其名下歷史傳奇作品《唐磚》《大宋的智慧》《銀狐》《漢鄉》已經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總點擊達到十一億人次,喜馬拉雅聽書點播量也達到了兩億一千萬人次。連續獲得2013、2014、2015年度網絡小說歷史之王的稱號。
  • 傳統作家日寫千字,網絡作家日寫萬字,孔子一生只留萬字
    以下兩則典故,即可見古人用字嚴謹之一斑——【賈島「推敲」文字】賈島騎驢行路,偶得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但他自己覺得「推」字不夠好,不如改為「敲」,心裡一邊琢磨,嘴裡一邊反覆念著:「僧推……」、「僧敲……」,右手也不知不覺地一會「推」,一會「敲」;因沉迷其中,竟衝撞了當時已當大官的韓愈。韓愈問明原委,不但沒有責備,反稱讚他認真的創作態度。
  • 網絡作家丨 渾身的毛孔都在喊一個字累
    在插科打諢的間隙,有一個名叫「××來世」的新手提出一個問題:請問各位大神,一天碼多少字?工作之餘,我是4000字。很好回答的問題立即濺起很多水花:有說5000字的,有說6000字的,有的自嘆不如:3000字還要我少睡三小時。「××來世」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發一個哭的表情,隨手敲出一行字:你們繼續,我趕緊敲我的4000字,要不就斷更了。
  • 網絡小說的流行密碼:唐家三少寫情書超過百萬字
    雖然距離主流還很遠,但網絡小說已經在讀者層面佔了上風,數百萬部作品和數以千萬計的年輕擁躉者,讓網絡小說成為日常娛樂的首選品之一。   如果說金庸和瓊瑤曾經影響了一代人,那麼,今天的網絡小說又會改變什麼?  「大神」的起點  7月21日,網絡寫手「我吃西紅柿」在盛大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發表了他的新書。
  • 重慶一官員寫網絡小說登上作家財富榜引熱議
    8月21日,重慶一官員為賺奶粉錢寫小說 登上作家財富榜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據重慶晨報報導,2005年年初,時任永川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副局長的張兵「迫於生計」,走上了網絡文學創作的道路。十年下來,他寫下500多萬字的作品,已然是官場小說的領軍人物。
  • 湖北網絡作家一年賺數百萬 1天碼字3萬1月難出門
    但這也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壓力,今年4月份,她一共交了35萬字的稿件,最多的一天寫了3萬多字。  劉萍的狀況在湖北的網絡作家圈中,屬於中上水平。而另一位在湖北的「匪我思存」早已獲封全國網絡作家「四大天后」之一。由於行事低調,匪我思存始終以網名示人。她本是經濟學專業出身,在漢從事財務工作。5年出版14本小說,兼職寫小說的匪我思存,堪稱網絡作家高產的典型代表。
  • 網絡作家富豪榜上榜者:最初稿費只有幾十塊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幾位作者以及圈內人士解讀榜單,「其說是富豪榜,不如說是勵志榜,我們這幫寫手不是什麼富二代,基本都是草根出身,一個字一個字拼出來的」,「跳舞」的一句話足以說明中國網絡作家的生存狀態。   怎麼算?千字不到2分+五版運營  榜單中動輒上百萬乃至千萬的版稅究竟如何而來?
  • 網絡作家自述:靠碼字成不了富豪 老寫愛情擔心嫁不出去
    據悉,最初網絡作家掙錢的渠道就是和籤約的網站分成,讀者付費看小說,一般的價格是千字5分錢,也就是說,如果讀者想要看100萬字的小說,需要支付50元,這筆錢是籤約平臺和作家進行分成,平臺拿三成收入,作者拿七成收入。現在網絡作家的收入渠道除了與籤約平臺分成之外,還有移動閱讀的分成、讀者打賞以及版權費用等。據藍白色透露,其版權收入是其他幾項收入來源的幾十倍。
  • 網絡作家血紅:看了那麼多爛尾的小說,忍無可忍開始自己寫故事
    隨著更多「95後」「00後」新生力量的加入,網絡文學創作的勢頭在持續增強。可以說,網文的百花齊放,離不開眾多優秀網絡作家的筆耕不輟。其中,著名網絡玄幻作家血紅,就通過5000萬字的創作體量,為讀者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腦洞大開、廣袤無垠的神秘世界。
  • 批評家寫小說,想給作家上課
    去年6月,張檸甚至一個月寫不出一個字,每天枯坐在電腦前,面對寫成的十幾萬字,天天從頭看到尾,卻一直找不到情節推進的理由。顧明笛碩士畢業後,到一家企業就職,又從企業跳槽到報社,但他在報社受到打擊,準備開始轉向的時候,是回到上海還是去廣州發展,或者繼續在北京熬著,讓作者費盡了心思。最終,張檸找來找去,還是讓主人公回到大學才更合理。
  • 網絡寫手生存狀況:超九成人沒錢拿 日更新近萬字
    就是說如果一位作者一天寫5000字,有1000位讀者肯花錢訂閱,那麼作者一天才能收入100元,一個月3000元,還涉及繳稅的問題。」而實際上能拿到這個數字已經很不容易了。記者看到,在大部分文學網站中,能有1000人訂閱的小說基本上都是網站排名前十名的,大部分作者甚至連100位讀者的訂閱率都拿不到。而小G說,即使有100位讀者訂閱的作家,已經是網絡作家裡的上遊。
  • 網絡時代,歷史小說怎樣寫?
    網絡時代,歷史小說怎樣寫?、網絡作家阿越分別推出與「歷史」有關的小說《機村史詩》《新宋》,雖然他們寫的都是「歷史小說」,但在新媒體勃興的網絡時代,作為年齡和分類都差別很大的兩位作家,他們對於小說創作中的虛構與真實如何看待卻似乎截然不同。
  • 金牌網文作家姒錦:寫小說之前是婚姻登記員,離婚的人哭我也哭
    在數以百萬計的寫作者中,「網文作家」依舊是稍顯特殊的職業身份。而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女性網文作家佔據半壁江山,產出被統稱為「女頻小說」的文字作品。她們為什麼寫作?又通過寫作改變了什麼?為此,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四川作協會員、閱文瀟湘書院金牌作者李瑤。李瑤,更被讀者所熟知的是她的筆名——姒錦。
  • 三大網絡小說作家收入,差距太大,最後一位寫得最好卻賺得最少
    第一位:唐家三少2017年,唐家三少以1.1億的版稅位居作家富豪榜第一。他透露自己的「秘籍」:96個月從不停更!幾乎很少有作家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唐家三少為了寫作不停更給自己的要求常人難以想像。新婚洞房花燭夜,送完客人,老婆休息了他還在寫《生肖守護神》當天的更新;女兒出生老婆待產那天,他依然更新著《鬥羅大陸》;生日當天高燒,依然堅持更新《天珠變》。他的好友、情感作家陸琪則說,每次作家們一起出去玩,高鐵上,大家都在聊天,唐家三少卻拿出電腦開始寫作。「我要讓我的讀者每天都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