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一兒媳悉心照顧75歲患上老年痴呆的婆婆

2020-12-19 騰訊大渝網

  近日,記者來到水口鎮夜合社區蒲自淑家,她正在幫老人換尿不溼。老人是蒲自淑的婆婆,今年75歲,名叫顏昌英。

  婆婆患病 兒媳用心照顧

  2015年4月16日,顏昌英婆婆和隔壁一位老人一起去衛生院做免費體檢,顏昌英婆婆體檢完後本應回家,可到吃中飯時,顏昌英婆婆還沒回家。於是,蒲自淑就發動鄰居幫忙尋找,然而,怎麼也沒找到。

  「下午6點鐘,一位好心人把婆婆送回了家,當時沒來得及感謝這位好心人,也沒記下這位好心人的姓名和任何聯繫方式。」說起這件事,蒲自淑很後悔。沒幾天,蒲自淑把婆婆帶到縣醫院檢查,醫生告訴蒲自淑,顏昌英婆婆患了老年痴呆症。

  蒲自淑的丈夫在浙江打工,婆婆患了老年痴呆症後,家裡的重擔全落到了蒲自淑肩上,有時忙家務,一個疏忽,婆婆就走出了家門,當蒲自淑找到婆婆時,經常發現婆婆倒在田地邊爬不起來。去年初,婆婆的痴呆病越來越嚴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屎尿拉在床上。

  「雖然婆婆的痴呆症一天比一天嚴重,我當兒媳的也該好好照顧她,讓婆婆多活幾年,享享福!」 蒲自淑說。

  一年多來,蒲自淑每天要給婆婆換幾次尿不溼,還要給婆婆餵水、餵飯。每天晚上,隔幾個小時就幫婆婆翻一次身,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和下午就把婆婆抱在輪椅上,推著老人到外面去看看。

  有人勸蒲自淑說:「看你這麼辛苦,還是把婆婆送到敬老院去吧!」 蒲自淑笑著回答:「那不行!我放不下心,冷了、餓了、髒了,我也不知道。再說,婆婆的痴呆病嚴重,經常亂扔東西,有時還把被子、衣服往窗外扔,沒有一個耐心的人照顧,怎麼行呢?」

  蒲自淑說,照顧婆婆最難的時候是冬天。由於天氣冷,必須時刻保持老人的衣褲乾淨,如果護理不到位,就會生褥瘡。

  「讓婆婆有生之年過好每一天」

  蒲自淑介紹說,公公33歲患病去世,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是婆婆一手拉扯長大,聽村裡老人說,婆婆撫養兒女期間吃了很多苦。

  「照顧婆婆雖然很辛苦,但還是要繼續照顧,讓婆婆有生之年過好每一天。其實,盡孝婆婆也是我當兒媳的本份,只有做到了孝道,才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蒲自淑說,「孝敬婆婆是很平常的事,有人說我做的事情超越了當兒媳的責任,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改口喊婆婆為媽,在我心裡,婆婆就是我媽,我就是婆婆的的女兒。」

  蒲自淑回憶說:「以前,婆婆健康時,雖然不住在一起,每次去她家,婆婆總會準備滿滿的一桌好菜,等著我們吃飯。這麼多年來,我和婆媳從未紅過臉,相互客客氣氣的。」

  「婆婆是我老公的親媽,我不孝順誰孝順?我母親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經常叮囑我,婆婆身體不好,要好好照顧。」 蒲自淑說。

  鄰居何春來老人告訴記者:「 蒲自淑幾年來一直細心照顧她婆婆,無論是老人的房間,還是老人身上都沒有一點異味,一般的兒媳,根本就沒這份耐心,也沒這份孝心。」

  「我沒計較過個人得失,如果我把婆婆當成是一種負擔,我就不會照顧她,作為兒媳照顧婆婆,既是責任,也是孝心,要是等婆婆去世了後悔沒孝道,又有什麼用?」說這話時, 蒲自淑的表情顯得自然堅定。

相關焦點

  • 花甲兒媳同床照顧90歲婆婆
    花甲兒媳同床照顧90歲婆婆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19年12月24日 09:49:52 | 作者:杜思遠 | 編輯:董之震  「沒有大嫂的辛苦照顧,媽媽就不可能安享晚年,我們這些兄妹都很感恩大嫂的付出……」22日中午,在湖溪鎮南塘村老人郭秀茶的90歲生日宴上
  • 婆婆悉心照顧產後兒媳,卻結下月子仇,兒媳:你看她給我吃的啥?
    在中國,婚姻是兩個家庭的結合,兩個人結婚後難免會鬧出矛盾,其中矛盾最大的雙方就是兒媳和婆婆。很多兒媳表示,在新婚時期婆婆對自己還是非常好的,但是當懷孕生完孩子後,態度立馬就變了。
  • 同床照顧90歲婆婆,東陽這位好媳婦,村裡人人誇
    百善孝為先,湖溪鎮南塘村的郭滿光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顧年邁的婆婆,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含義。 一早,61歲的郭滿光用熱毛巾為婆婆郭秀茶擦拭身體,適宜的水溫,嫻熟的擦洗手法,郭滿光一邊悉心照料著婆婆,一邊耐心地低聲輕哄。為了讓婆婆清爽乾淨,這已經成為了郭滿光生活的日常。
  • 【慶陽家風故事館】華池好兒媳!22年如一日悉心照顧家中四位老人...
    然而,在華池縣悅樂鎮悅樂村廟梁子組,卻有這樣一個好兒媳:結婚22年來,勤儉持家,先後精心照料了年老體邁的婆家爺爺、奶奶和殘疾並患有癲癇的公公、婆婆四位老人,用孝心和愛心溫暖著整個家。她叫苟建芳,今年42歲。1998年,20歲的她和丈夫張治勇結了婚。一進張家門,在娘家從未面對過的困難一下子撲面而來,一家6口人中有4個老人需要她照顧。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導語: 平時在交友過程中,我們都知道以真心換真心,用真誠找到的朋友和愛人都會更長久,就像春天的種子,只要種子是好的,再悉心照顧,一定可以收穫滿滿的果實
  • 正陽:84歲婆婆照顧「植物人」兒媳傳佳話
    9月17日,在正陽縣慎水鄉大鄒寨村,84歲的張桂芳正在悉心照料腦溢血後遺症變成「植物人」的兒媳。不言一聲苦和累,這樣的動作,張桂芳已經堅持5年,這個「草根好人」的故事在當地被傳為佳話。張桂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靠種地把5個兒女拉扯成人。辛苦一生,本該頤養天年,可天有不測風雲,2013年老伴去世,2015年兒媳曹春香突發腦溢血成為「植物人」。
  • 蒙城縣王俊芳:27年悉心照顧精神殘疾婆婆和多病公公
    面對患有精神殘疾的婆婆和體弱多病的公公,當時身懷有孕的王俊芳毅然決定扛起家庭重擔。作為家中唯一的勞動力,王俊芳將困苦化為力量。當時唯一可以養家餬口的便是家中的四畝半耕地,王俊芳便學會了使用手搖式拖拉機耕種農活。婆婆的間接性精神病隔三差五發作,王俊芳總是護理在婆婆身旁,及時調理好生活,精心照顧。後來,公公又不幸患上腦血栓,行動不便並伴有老年痴呆症。
  • 東陽好兒媳!花甲之年同床伺候90歲婆婆
    「沒有大嫂的辛苦伺候,媽媽就不可能在鮐背之年安享生活,今天是媽媽的90大壽,我們這些兄妹都得感恩大嫂的付出......」12月22日中午,在湖溪鎮南塘村老人郭秀茶的90歲生日宴上
  • 75歲阿婆患老年痴呆後愛上「競走」,丈夫每天陪走上萬步
    77歲的趙宏堯每天都要陪妻子在小區裡「競走」。「我的妻子在家坐不住,每天最低要出去散步三次,每一次大約40分鐘,一天最低要走一萬多步。對於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實在吃不消,但是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趙宏堯說,老伴孫美英今年75歲,三年前患老年痴呆,此後「競走」成了她唯一的愛好。
  • 豐都曾應碧:孝順兒媳悉心照顧公婆20多年無怨無悔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7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郎克志)昨(16)日,筆者從重慶市豐都縣獲悉,湛普鎮春安村二組57歲村民曾應碧,自1992年與丈夫朱成林結婚以來的20多年裡,在勤儉持家的同時,還無怨無悔地悉心照顧公婆,讓他們安享晚年。
  • 最美家庭|東郭鎮黃園村村民孫召鳳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百歲婆婆
    在平凡生活中詮釋「孝」與「愛」在東郭鎮黃園村有這樣一對婆媳,兒媳孫召鳳今年67歲,十多年前丈夫去世後,照顧婆婆侯賀蘭的擔子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婆婆今年109歲,在兒媳的悉心照料下,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婆媳兩人親如母女,上演了孝老愛親、家庭和睦的佳話,鄰裡鄉親無不誇讚。
  • 天可憐見的,88歲婆婆照顧癱瘓兒媳13年,一頓飯要餵2小時
    婆婆照顧兒媳導語俄國有一位大文學家託爾斯泰,他曾在小說裡寫過給兒媳餵十三年的飯據《梨視頻》2019年7月26日報導,山東費縣北張莊村有一戶特別的人家,家裡常年只要一個老態龍鐘的婆婆和一個癱瘓在床的女子。老婆婆每天都會給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的女子餵飯,一天三頓,每一頓飯要餵兩個小時,已經餵了十三年了。這位婆婆叫做劉繼蘭,是山東費縣北張莊村村民,今年八十八歲高齡了。
  •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2020-06-27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痛失愛子後,長治1婆婆這樣對兒媳……
    在山西長治某醫院手術室外70歲的嶽乃珍一聲聲安撫著馬上就要做手術的兒媳婦王麗芬當王麗芬被推進手術室後嶽乃珍在病房裡掩面而泣自王麗芬住院以來婆婆嶽乃珍一直悉心照顧陪伴守候圖為:王麗芬家的全家福據悉,婚後僅兩年便失去丈夫的王麗芬,又查出患有乳腺癌中期,
  • 「好婆媳」柯玉英:耄耋老人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百歲婆婆
    泉州「好婆媳、好妯娌、好鄰居」事跡系列報導(二十三)「好婆媳」柯玉英:耄耋老人數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百歲婆婆「好婆媳」柯玉英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百歲婆婆今年81歲的柯玉英是泉港區界山鎮大前村村民。她從小被抱養到大前村,丈夫英年早逝,自己獨自一人幾十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如今已經108歲的婆婆。柯玉英的婆婆其實也是她和丈夫兩人的養母。柯玉英的丈夫去世早,別人勸她趁年輕改嫁,但她捨不得、丟不下婆婆。她說:「如果改嫁,婆婆就一個人無依無靠,生活孤苦無依」。最終她毅然決然打消這個念頭,決定留下來全身心照顧年邁的婆婆。
  • 菏澤78歲兒媳照顧103歲臥床婆婆17年:這是我報恩的時候
    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 李晨光 菏澤報導「誰都有老的時候,我覺得我現在還不老,還能照顧我的婆婆。」菏澤78歲的兒媳照顧103歲的臥床婆婆17年,成為網絡熱點。在家門口,記者看到門梁上鑲嵌著一個「道德模範戶」的標識,走進院內,乾淨整潔的地面,紅磚搭建的房屋,讓人感覺很舒心。李富榮的家庭榮獲李竹匠行政村「道德模範戶」記者見到李富榮的時候,她正在吃午飯,一份涼拌白蘿蔔,一碗熱湯,一個熱饅頭。「我今年已經78歲了,吃別的牙口不好,這些對於我來說,好吃還有營養。」李富榮在吃午餐,婆婆王紀榮已經吃過飯,在一旁看新聞節目,場面溫馨。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兒媳記恨婆婆咋辦?別擔心將來兒媳不伺候
    這位男士說妻子記恨婆婆估計有點兒過了,說忘不了我認為是真的,也是人之常情,畢竟在關鍵的節點上婆婆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兒媳心裡一定存在委屈和不滿。 我娘家離得遠,當時我們是跟婆婆住在一起的,按理說在生孩子的時候,婆婆應該會好好照顧我坐月子吧。可是,我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竟然連一天都沒有伺候,說這話可能有的媽媽會不相信,無論大家相信與否,事實就是如此。 當時,婆婆是在服裝制帽廠的門市部賣衣服,每天同一個班有3個人上班,家裡有事情完全可以請假的,可是婆婆卻絲毫沒有請假伺候我的意思。
  • 央視主持朱迅,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兒媳:吃婆婆剩飯,照顧癱瘓公公
    朱迅很不容易,17歲獨自去日本自費留學,為了掙到多一點的學費,去打掃廁所,還受到輕視;18歲患血管瘤,37歲又患上甲狀腺瘤。婆婆說:沒事,你就是自家閨女。朱迅後來把鞋藏起來,以免老人在給擦。婆婆整個月子伺候的非常周到,小孫子也胖嘟嘟的很可愛。誰家也有矛盾,但是婆婆非常明事理,在兒子兒媳鬧矛盾的時候,總是和兒媳站在一邊,一家人其樂融融。不過隨著王法的長大,矛盾也就露頭了。
  • 兒媳跟女兒同時坐月子,婆婆只照顧女兒,半個月後求兒媳讓她伺候
    王敏的婆婆就是這樣的,在兒媳跟女兒同時坐月子的時候,她表示只照顧女兒,雖然講出來的理由冠冕堂皇,但是讓遠嫁的王敏很難理解,畢竟兒媳生孩子,婆婆照顧坐月子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了減少婆媳之間的矛盾,最好還是讓嫂嫂的親媽過來照顧坐月子,這樣更合適一些,如此一來,自己的親媽照顧自己坐月子也是很理所當然的事。耐不住女兒的日日嘮叨,婆婆就聽信了女兒的話,讓親家母過來照顧兒媳,她去照顧女兒。兒媳雖然不贊成婆婆這樣做,但卻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所以便同意了婆婆的碎詞。
  • 症狀ABC,老年痴呆早發現
    原來蘇大強患上阿爾茨海默病。&nbsp&nbsp&nbsp&nbsp得了老年痴呆,就等於患上「絕症」?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內科謝春明博士指出,老年痴呆是種病,不同於普通的衰老健忘,早發現、早就診對於疾病治療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