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農民家庭想城裡買套房有多難?

2020-12-08 卜宅為農

今天百度的時候看到熱榜裡面有一條「河南房企掌門人發聲稱不帶頭降價」,沒點開看之前就想,這肯定又是在穩#房價#,確實最近鄭州的房價一直在降,尤其是二手房,像我這個小區,18年年底買的二手房,那時候房價正高,98年的老破小,房價一萬二,房貸利率20%,而另一個同事比我早買半年,利率25%。

看房價

但是到了19年下半年的時候,房貸利率和房價就開始小幅下降,到今年房地產行情雖然一直都在說求穩,但確實有降的。今天看到這個新聞,點開後看了下主要說的還是房價不能降,因為什麼呢?一是怕房價下降,導致之前買高價房的業主維權,影響社會穩定;二是怕影響房地產相關周邊行業的發展,畢竟今年經濟並不樂觀,房地產牽扯到的行業實在太多,牽一髮而動全身。三是怕房企撐不住,賠錢。四是說即使降價了因為大家都是買漲不買跌,因為並不會達到預期銷售目的。

迷之房價

小編也不知道說的到底對不對,言而總之,總而言之,目前房價在求穩,大幅降價是不太現實了。畢竟想買房的人還很多,有錢的不差降價這點,沒錢的還是買不起。

那麼如果是一個農村家庭想在城裡買套房容易嗎?當然不容易,除非家裡礦。首先是購房資格限制,但是這不是今天重點要說的,因為最重要的還是錢,一個農民家庭一年如果只靠種地能收入多少?拿小麥來說,一畝能收1000斤已經不錯了,按目前麵粉廠收購價1.2元/斤(實際村裡面收購價更低),再除去種子,化肥,農藥,機器收割等費用,還能掙到多少錢。

收麥子

但是很多農民的孩子,因為上學或者出去打工的原因,都很想在城裡面安定下來,畢竟人往高處走,這裡有更多的機會,更便利的生活環境,醫療,以及教育。而買個房,那麼心裡也會安定許多。但這往往要把整個家庭給掏空,因為工作了才知道,一般情況下自己掙的錢離買房還遠遠不夠,除了父母給錢,大多數還需要再去借錢。這樣就導致房子還沒買,就先已經負債纍纍。

老家不好嗎

成人的生活中沒有容易二字,買房後更是如此,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生活,似乎還是值得我們期望的。

生活可期

相關焦點

  • 農民在家務農,種地的收入能夠在城裡買套房嗎?
    農民在家種糧,種多長時間可在城裡買套房?這個問題其實挺可笑的,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民我可以好好給你聊聊這個事情,就按照農村大多數的四口之家來說吧,因為現在土地政策都是30年不動,所以就導致了農村一個很特殊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有的人家四口人,但是卻有十多畝地,而有的人家裡四口人,卻只有一口人的地,很多個新婚家庭,孩子都會打醬油了,可是媳婦和孩子還都沒有地種,村裡沒有機動地了,你跟誰要地去?
  • 農民為什麼不想去城裡?
    農民不想去城裡,其實這不用大驚小怪。就好比城裡人不想到鄉下去去一樣,哪怕就住上一天,心裡都不舒服!這可不是我說的,是我當年住在南京,那個小區樓房對門的老太太這樣說的。這不要責怪他們,他們這些人從小到大,都是在城裡生活的。
  • 以色列的生活水平有多高?一個家庭6年的收入可買一套房
    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的發達國家,一直非常有錢,因為有錢,他們這裡每個家庭6年的收入就可以買一套房,想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嗎?今天我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話題。相信在很多人眼裡,中東一直屬於世界上非常動蕩的地區,但是在這個動蕩的地方,有一個國家可謂是是富甲一方,那就是以色列;據了解,以色列的消費水平甚至高於很多發達國家。
  • 三十年前,中國普通家庭,買一臺彩電有多難?
    如果問有哪一件家用物品,足以濃縮改革開放早期中國家庭的集體記憶?那公認一件,就是電視機。雖然大多都是黑白電視,但每百戶中國城市家庭,就有至少八十臺電視機。  當然,比起那年火熱的城市「電視機消費」來,電視機在中國農村,還不是太普及。1983年時,中國農村的人均年純收入只有309元,買電視機並非易事。是年中國農村的電視普及率,還不到百分之四。
  • 普通的農民家庭,一年能掙多少錢?一次拿出30萬來,難嗎?
    像是農村的農民住房,這些年來變化很大,現在的農村很少見到上世紀90年代的大瓦房了,裝修也現代化了許多,可見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但是日子好,不代表就遇不到什麼麻煩事。萬一遇到什麼花錢的事,農民還是顯得有點手頭緊,例如生病住院等等。就有人問,農村的普通家庭,如果一次性的拿出30萬塊錢,是不是一件難事?
  • 明明自己想買套房,何必騙自己房價要跌!
    而對於大部分的帶著買漲不買跌思維的買房人來說,房價跌了,就像是一劑鎮定劑,明明想買套房,卻想著房價再跌跌就買小編想說,調控真的不是降房價,而是在穩房價!限價真的是讓那些剛需上車的,明明自己想買套房,何必騙自己房價要跌呢! 之前小編就曾在文章中說過,調控是上車的好時機。有時候買房要學會逆時機操作,在城市化還沒有完成前,長期看,房價還是處於上漲的狀態中。
  • 買房的農民後悔了嗎,城裡買房和農村蓋房有什麼的區別,你知道嗎?
    農民到城裡買房,個人認為沒有必要。進城買房子的首付就可以在家鄉蓋一幢一百多平米的二層小洋樓。 住在自己家裡方方面面都很順手,不用交物業費,菜籃子就在房前屋後,隨手可得,空氣清新,處處鳥語花香,生活成本遠遠低於城市。有人說城裡教育資源,醫療資源遠超農村,照這麼說農村就不出人才了嗎?
  • 為什麼人們還要拿出所有積蓄想方設法在縣城買套房?
    房子的問題從古至今就是一直亙古不變的話題,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小窩,無論身處何地,都想在此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窩。話說回來,對於買房這個問題,大城市我們就不說了,買不起,那老家的縣城應該買嗎?今天咱就聊一聊這個問題!
  • 女人想給爸媽買一套房,需要跟老公商量嗎?楊冪的這句話點醒了我
    不管是男方買房,還是女方買房,似乎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如果是給父母買呢?而且是已婚女性想要經自己的父母買房呢?不知道大家,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01、女人想給爸媽買一套房,需要跟老公商量嗎?這種感覺,就像我們女孩子想要買一個髮夾、一支口紅、一個包,因為自己的工資買得起,而且買的時候還不會影響到家庭正常開支,所以根本不用詢問別人的意見,一個字——買。只有在什麼時候,我們才會猶豫,這樣東西到底買不買呢?錢包裡沒錢或者錢不夠的時候。
  • 手裡有100萬,全款買1套房,還是貸款買兩套房好?樓市房價成謎
    炒房者的迷茫樓市熱門話題,貸款買多套房和全款買一套房的區別在哪裡,面臨全款買房還是貸款買房,其實並沒有明確答案,房子的升值空間和城市有很大的關聯,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穩定性還是好於三四線及其他小城市,100萬在個別新一線和二線還是可以買到房子的,仍然還有人想著要囤房,希望房價長得更快,但這個想法是針對那些手裡真有錢人來說的
  • 要城裡一套房還是鄉下十畝地?想不好這四個問題怎麼選擇都是錯誤
    但是即使我們進到父母企盼的城裡,但是內心卻在想念著家鄉。想念著一草一木,木門柴扉。當我們有了條件,城裡一套房和鄉下十畝地,究竟會做什麼選擇呢?作為農村出來的,但是現在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有時候也會糾結這個問題。
  • 在泰州,買一套房居住需要多少錢?
    都說現在房價高,但是沒有接觸過樓市的朋友對房價是沒有具體概念的,很多想買房的朋友不知道自己看的房子價格是貴了還是便宜了。今天小編就來聊聊在泰州買一套房大概需要多少錢。高端改善型住宅就像買衣服一樣,價格有幾十塊錢的也有幾千上萬的,雖然近期泰州的房價整體偏高,但是房價區間還是比較大的。房價幾千的也有,兩萬每平的也有,這就要看購房者的需求和預算了。
  • 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 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現階段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城鎮居住的人想要搬去農村,農村的人想要住在城鎮,人口的流動性也就是這麼來的,這可能是一個地方呆久了,想去另一個地方看看的原因,在農村大多都是自建房,生活也比較自由一些,可是對於上班族來說交通就很不方便了,那麼在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農村蓋房好還是城裡買房好?農村蓋房和城裡買房的區別?
  • 一個農村的孩子,要想成為「城裡」人,究竟有多難?
    城裡的同學都穿著在商店裡買的鮮豔的衣服,腳上的皮鞋走在水泥路面上發出清脆的「嘎嘎嘎」聲音,引來好多束羨慕的目光。我穿的卻是母親做的非綠即藍的衣裳和黑布鞋,不由得自慚形穢。城裡的學生大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課堂上老師往往讓他們讀課文,和城裡的學生交談,愈加顯出我的拙嘴笨舌,有一次,老師好不容易讓我讀課文,我想用普通話讀,結果惹起鬨堂大笑,我的自尊心受到莫大的傷害,頭快要低到課桌鬥裡。
  • 開墾荒地有多難?為何古代農民寧可被地主剝削?
    況且封建社會中歷朝歷代都是「重農抑商」,農民階層僅次於士大夫,政策上也是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免稅還有獎勵。那為什麼這些窮人不去找片荒地開墾,做個手裡有糧的自耕農,過上「你耕田來,我織布。」的田園生活,卻偏偏要去給地主家打工呢?
  • 網友:我買人生第一套房時,開心到打滾,一夜睡不著!
    這可能是你證明自己賺錢能力的一種表現;可能是你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後,購買的最貴奢侈品;可能是你婚姻的起點,一個全新幸福家庭的開端……有房才有家,購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後,你更有動力賺錢了,更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了,更有信心和底氣了。
  • 《農民帳本》:普通的農村家庭的風雨歷程
    【書籍信息】書名:《農民帳本》字數:385千字頁數:490頁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作者:侯永祿出版時間:2012年11月定價:33元ISBN號:978-7-02-009490-5農民侯永祿繼《農民日記》《農民筆記》(中青社)《農民家書》《農民家史》(人文社)之後的重磅之作。
  • 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有機會吃肉嗎?
    可誕生於明朝中後期的古典名著《金瓶梅》裡,李瓶兒私藏的「私房錢」裡,就有包括胡椒在內的各類「寶貨」,後來攏共賣了三百八十兩銀子——夠西門慶在陽穀縣買兩套宅子。除了胡椒這樣的硬通貨,其他一些今天看似「普通」的調味品,古時的價格都是不菲。比如食鹽,以明末科學家宋應星的形容,是「生人所必需,國家大利存焉」。
  • 每家3套房!武漢本地人,個個都是身價千萬的土豪?
    真正一拆致富的,是早期城鎮化中由農民變成市民的人,比如老一批城中村居民,以及東西湖和光谷等地的部分農民。漢漂在武漢租房時,經常遇到房東有好多套房的情況,誤以為武漢人家家都有好幾套房出租,人人都可以當包租婆。實際情況是,這些房東都是二房東。
  • 深圳樓市:想在深圳買房,看看內行人買哪幾個片區?
    所以想請你幫我分析一下,是這樣的,我在西麗寶能城東區有一套房,三年前買的89平米高拓展的三房,總價900萬左右。現在因為家庭原因想換個大一點的,看了寶能城西區155平米的4房,總價1700萬左右,精裝修。不知道可否入手?答:你好,不知道你這邊是純粹的想自住還是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