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玄奘取經途徑這裡發生的傳奇故事!

2020-12-07 大佬出行

火焰山是吐魯番最知名的旅遊景點,因為較高的溫度,大家都存有好奇之心,還有一點就是這裡流傳著動人的故事。玄奘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火焰山就是其中的難點!

地勢是火焰山酷熱的主要原因,這裡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地點,它與周圍高山的落差有5000多米,熱空氣在盆地中不容易發散,火焰山因此成為同緯度中溫度最高的地方。

火焰山標誌的建築就是這個巨大的溫度計,時刻測量溫度的變化。

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89℃,沙窩裡可烤熟雞蛋。吐魯番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火焰山是寸草不生的!

當然還有不老的故事,當年玄奘取經確實經過了火焰山,還撰寫了相關的故事,現在的火焰山風景區裡面能夠看到,牛魔王的雕像!

鐵扇公主,呵呵,她的大扇子,威力無比的大扇子,讓孫悟空吃了大虧的扇子!

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雕像,神奇的故事牽引著我們去聯想!歷經磨難最後同心同德取得真經!

相關焦點

  • 《大唐玄奘》火焰山開機 黃曉明首演一代高僧
    為了將高僧玄奘不畏艱難,走過千山萬水遠赴天竺求取真經的傳奇經歷搬上大銀幕,中影股份聯合所有出品方,組建了由導演霍建起,監製王家衛,主演黃曉明,攝影孫明等多位華語著名電影人領銜的製作團隊。開機當日天降甘露 《大唐玄奘》令人稱奇新疆是玄奘西行取經的重點地區,自治區內許多地方都留有當年玄奘「暢通」西域三十六國的歷史遺蹟;曾經樓蘭古國所處的鄯善縣是玄奘取經的途經之地;高昌古城至今仍保留著玄奘講經的遺址;而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在《西遊記》中充滿神秘色彩的世界「名山」火焰山。電影
  • 火焰山沒有八百裡,《西遊記》,發生在新疆的那些故事
    我不知道吳承恩是否來過新疆,但書中的許多故事卻發生在這裡。從書中的情節發生順序看,基本素材是玄奘也就是唐僧從長安出發到印度取經路上的經歷,而其中的很重要部分是新疆這段路程,只是作者把一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神話了。玄奘曾把沿途的所見寫成了一本書,叫《大唐西域記》,是一本珍貴的歷史資料。
  • 「孫悟空」化身「玄奘」 六小齡童重走西行取經路
    原標題:「孫悟空」化身「玄奘」,六小齡童重走西行取經路  當孫悟空重走玄奘路  唐朝年間,高僧玄奘歷時17年,途徑138個國家,一路上遭遇千難萬阻,終於抵達印度,取得真經,返回大唐。  一個有趣的巧合是,1986年版電視劇《西遊記》前後拍攝了17年,玄奘取經路也走了17年。而六小齡童則用了17年的時間,將自己演成了孫悟空。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說到葡萄,這裡也有一個傳說:唐僧西天取經歸來,路過已經熄火多年的火焰山,把從域外帶回來的葡萄種子交給當地七位賢人,並點地出泉,穿巖造井,傳授葡萄栽植技術。經過當地人民世世代代的辛勤勞動,這一帶成為世界聞名的「葡萄之鄉」。這種說法顯然是帶有附會性質,因為《史記》載明,早在西漢年間張騫通西域時,這裡即已普遍栽植葡萄。
  • 唐玄奘舍利的流失與西行取經的歷史故事
    說起《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是幾代人為之傳頌的經典神話故事,其中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而真正歷史上唐玄奘只是孤身一人取回了真經,而關於他的歷史事跡更是帶有很多傳奇色彩。因為當時佛教佛法混雜 ,眾說紛紜,佛學界理解不一,主張也大不相同 一時間佛學界理論問題發生了很嚴重的分歧,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當時年輕的玄奘認為必須要改變佛學界的現狀,希望從佛教的發源地取得真經,統一中國佛學文化。這才有了後來的西天取經的故事,而當時國家是不支持這一舉動的,唐玄奘上書唐太宗請允西行並給予支持,唐太宗並未批准。
  • 86版《西遊記》地理知識,流沙河、火焰山……
    這個在大流沙裡經常「出沒」的神後來被寫進了書裡,在晚唐《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有專門吃取經人的人,還把骷髏串起來掛脖子上,後來這位沙漠神皈依了佛法,成為取經人的護法神,用雙手將唐僧託過大漠。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這就是《西遊記》裡的沙僧,而他的流沙河,就是那一片望不到頭的沙漠——莫賀延磧。
  • 它是西遊記最經典的場景,它是每個小孩的童年,火焰山,我們來了
    西遊記因為其故事優質,且演員演技過硬,以及拍攝年代較遠,成為不二經典。而西遊記故事中,最經典的幾個回合中肯定有火焰山的影子。今天我們就將走進吐魯番,造訪火焰山,從不同的角度給大家分享最真實的兒時經典。文末附有火焰山怎麼飛無人機才安全的乾貨,請大家耐心閱讀。火焰山作為西遊記經典的回目,景區內自然少不了西遊記的元素。
  • 《西遊記》,玄奘取經,佛經故事向神魔小說的轉化
    《西遊記》,唐玄奘取經的故事,是怎麼向神魔小說進行轉化的。關於玄奘及其取經故事,據《舊唐書·方伎傳》和其他野史筆記的記載,玄類(602-664),俗姓陳,名偉,洛州猴氏(今屬河南省堰師縣緞氏鎮〕人。他約於隋大業十一年〔615)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他那聰悟不群的天資和積極探求的精神,曾為他獲得佛教「千裡駒」的讚譽。
  • 玄奘取經之路——為什麼會是蜿蜒曲折的樣子
    玄奘出家後走遍各地佛教名師,因感學派分歧,難以統一,便決心親自前往印度求得佛教真經。公元629年,玄奘從長安出發,來到陝西省寶雞市,這是周圍還是碧綠的平原。經過寶雞,來到了我國的甘肅省天水市,從這裡就開示漸漸的變得荒蕪。繼續向西穿過黃河來到白銀市,這裡已經是沙漠戈壁。過了白銀市就來到了崑崙山,武威市便坐落在崑崙山腳下。
  • 《玄奘西行》:賦予民族器樂人格,講玄奘取經的故事
    《玄奘西行》:賦予民族器樂人格,講玄奘取經的故事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2017-10-12 09:07 來源:澎湃新聞
  • 敦煌壁畫中的玄奘取經圖,有《西遊記》最初的雛形,你了解嗎?
    今天小編跟你說的可不是這部名著,而是另一個佛教遺址——敦煌莫高窟中的《西遊記》故事。版西遊記中的唐僧師徒86版西遊記中斬妖除魔的孫悟空眾所周知,吳承恩寫出的這本《西遊記》,絕非他一人之功,而是在唐朝的玄奘法師去古印度取經的故事基礎之上
  • 《西遊記》中唐僧取經譯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大雁塔始建於初唐,與高僧玄奘法師有密切關係,故這裡是一處佛教聖地。這裡也是「雁塔詩會」、「雁塔題名」的發生地。大雁塔是西安的著名古蹟和城市的獨特標誌性建築,也是古城西安的象徵,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產。迎請高僧玄奘任該寺首任主持。這裡是玄奘法師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玄奘法師於此創立了大乘佛教法相宗(唯識宗)。此寺遂成為中國大乘佛教的聖地。
  • 逸聞趣史|歷史上玄奘西天取經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玄奘借長安城門大開,饑民出城尋找食物,趁機混出城,開始了他的西天取經之行。本期講述:玄奘西天之行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走出茫茫沙漠,玄奘來到絲綢之路上著名的高昌王國,《西遊記》裡火焰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信仰佛教的高昌國王太佩服玄奘了,決心把玄奘留在高昌。他每天用最好的吃喝招待,就是不讓玄奘走。玄奘無奈,只好用絕食來顯示自己的決心。
  • 西遊記最經典的場景,它是每個小孩的童年,火焰山,我們來了
    這些畫就是《西遊記》每一章的故事。 雖然不是每個章節都展示出來,但最經典的基本都留在了牆上。 從五指山救出悟空,到1999年真相回歸,一條長廊就是一段西遊記。 很多人會在這裡放慢腳步,慢慢回味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故事。走進裡間,有許多人物塑像,都與當地有著密切的聯繫。 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玄奘,但玄奘塑像下面有一句話很讓人回味無窮。
  • 鄭州上演唐僧取經故事 豫劇名家演繹真實《玄奘》
    鄭州上演唐僧取經故事 豫劇名家演繹真實《玄奘》 來源:人民網-河南分網    2015年06月01日14:10   玄奘立志西行求取真經,大唐丹陽公主苦勸 人民網鄭州6月1日專電  「西遊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但真實的玄奘西行事跡卻鮮有人了解。
  • 【絢麗甘肅】唐玄奘取經河西走廊歷險記
    唐玄奘取經河西走廊歷險記瓜州東千佛洞壁畫《水月觀音》,反映了唐僧取經的故事。在這裡,他遭遇了朝廷追捕、弟子背叛等種種危機,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一批豪情俠膽之士的鼎力相助下,唐玄奘出涼州,過瓜州,跋涉流沙,獨闖八百裡莫賀延磧沙漠,繼續西行,最終完成取經大業。  晝伏夜行出涼州  唐玄奘姓陳,名禕,河南緱氏(今偃師)人。13歲出家,為洛陽淨土寺僧人。曾遊歷各地,學習佛教,有著「釋門千裡駒」的美譽。
  • 《西遊記》火焰山成就神話經典,踏尋史實足跡追憶聖僧宏闊心懷
    提到《西遊記》,幾乎沒有人會感到陌生,即使沒有看過原著,也看過電視劇,《西遊記》成為看神話故事的啟蒙之作,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傳說火焰山是孫悟空出道之時,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關到煉丹的八卦爐裡面,終令悟空煉成了火眼金睛,拳打腳踢把煉丹爐推倒了,一些炭火飛入人間,就成了火焰山,《西遊記》是一個神話故事,此傳說真實與否,我們就不做考究了,但是玄奘西行取經的時候,確實曾遇火焰山受阻,這個傳說中的火焰山,現實中到底存不存在呢?那麼這個火焰山又在哪裡呢?
  • 高昌國王屢次請求玄奘成為最高法師,意志堅定的玄奘始終堅持西行
    12-10 08:03:29 來源:斜陽下de微笑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路遇火焰山,千辛萬苦才借來芭蕉扇撲滅大火,最終經過了這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西遊記》故事中提到的火焰山其實是現在的新疆吐魯番地區,這裡氣候炎熱,但是真實的情況可不是三調芭蕉扇,而是玄奘在這裡獲得了一大筆的錢財。曾經屹立在這裡的古國名叫高昌國,自絲綢之路開通後,高昌就成為了中原王朝管轄西域地區的門戶。
  • 還原一個真實的西遊記,玄奘法師的西行取經傳奇
    西遊記是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文學著作,這本書描寫了唐僧玄奘法師與三名弟子西天取經的故事,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玄奘法師的西行故事,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玄奘。玄奘幼年便聰慧好學,在家庭的影響下「備通經典」,「愛古尚賢」養成了好品性。其父死後,十一歲的玄奘便在洛陽淨土寺出家,學習《法華經》和《維摩經》等佛學經典。後來因躲避戰亂,玄奘前往四川並在那裡學習深造了5年,在四川玄奘接受到當時國內南北佛學的精髓。玄奘於公元622年在成都受具足戒,後玄奘遊歷各地,參訪名師,講經說法。
  • 唐僧玄奘的四種形象
    它雖然取材於唐僧玄奘西天取經故事,但書中所描述的那位三藏法師已經被神化變形了,取經故事情節也都是小說家通過想像加以虛構的。玄奘到達的當時,這裡僧徒有萬餘人,居住庭院五十餘所;每天有一百多個講壇同時開講,學術氛圍十分濃厚。今天,大自然似乎並未發生多少變化,依舊是淡月遊天,閒雲似水,可是,人世間的一切已經徹底改觀,即便是地面的磚石建築也都蕩然無存了。沒有改變的是唐僧玄奘的光輝形象,關於他的取經求法、講學問道的動人事跡仍然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