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260萬畝水稻田排澇搶收全面展開

2020-12-07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南通水稻田排澇搶收全面展開 力爭11月10日前完成秋收

  秋收秋種關鍵時刻,恰逢連綿秋雨,我市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穩糧抗災奪豐收的目標,大力開展秋超行動。至10月26日,全市260萬畝水稻田排澇搶收全面展開,力爭11月10日前保質保量完成秋收任務。

  10月,秋糧已經進入大面積收穫期,面對雨情澇情,各地立足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搶在雨前開展收割,做好災害性天氣防範預案。10月24日,如皋華日生態稻米栽培基地開鐮,水稻喜獲豐收。經理陳實介紹,經過150天生產期,選擇10月底稻莖稻葉青綠時收割,品質最佳。收割機啟動、提升機進糧倉、點火烘乾,秋收全程機械化一條龍作業,在下雨前已經全面展開,兩天結束。稻米收割後兩小時就送倉乾燥,鎖定營養。類似全市500多家全託管家庭農場,以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雄厚實力,成為我市抗災奪豐收的主力軍。市農委派出3個工作組,奔赴各縣市區田頭,指導農民打開壩埂,迅速排澇,降低水位。農機處副處長陸錦林等農機服務人員深入一線,搞好跨縣域農機具調配,組織好跨區機收,最大限度縮短了收種用時。此外,全市通過跨省移庫,騰出倉容用於秋糧收購,目前可利用倉容46萬噸,基本滿足收貯需要,保證農民利益不受損。

  如東:稻穀田裡發芽,愁煞種植戶

  「水稻長在田裡,稻穀就發芽了,40多年沒見過了。」26日,雨譁啦啦下個不停,12點55分,記者來到如東經濟開發區苴鎮街道辦事處的蘇洋稻福米專業合作社連片種植區,九陽村11組73歲的老農桑盛華拔起一把水稻告訴記者:「像這種水稻長在田裡發芽的情況,只有1974年發生過。」(見圖,記者 楊新明攝)

  蘇洋稻福米專業合作社在苴鎮街道辦事處5個村流轉6000畝耕地,從事糧食種植,桑盛華是田間管理員之一。「18號,我到田邊上轉轉,看看稻穀何時開鐮收割,仔細一看,嚇了一跳,好多穀子發了芽。」

  踮著腳尖,盼著出太陽,前幾天,果真出了太陽,桑盛華滿心歡喜,準備搶抓晴好天氣搶收,誰知,海馬颱風來襲,又是連續陰雨。「目前,九陽村1000畝水稻,已經三分之一發芽。如果再持續降雨一周的話,發芽面積肯定要翻倍。」桑盛華憂心忡忡地說,「辛勤培管,好不容易搭起了豐產架子,想不到豐收果實被老天捲走了。」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糧價下跌,種糧虧本,而土地流轉費早已給了農戶,各種農本也投下去了。」桑盛華告訴記者:「希望承辦農業保險的公司派人到田頭來核災,加大理賠,幫助種田大戶渡過難關。」

  如東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種植水稻81萬畝,通過推廣良種良法,豐收在望。眼下進入稻穀收割的季節,連日陰雨綿綿,種植戶們眼睜睜看著稻苗困在田裡開始倒伏,稻穀陸續發芽。「全縣已有8萬畝水稻長在田裡發芽,農機手們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天氣一轉晴就搶收,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如東縣農委副主任徐長青告訴記者。

  如皋:農機手做好搶收準備

  如皋市白蒲鎮合興村是一個純農業村,也是如皋的產糧大村。26日一大早,村黨總支書記陳永建帶領農戶提著工具冒雨來到水稻種植基地地頭,為稻田挖溝排水。「我們搶抓前兩天的晴好天氣,已經突擊搶收了一部分水稻;通過冒雨積極排水,目前稻田沒有出現大面積倒伏現象。」陳永建告訴記者。

  今年,如皋共種植水稻68萬畝。「從9月底以來持續的陰雨天,影響了秋收進度,但通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全市只有部分稻田出現了少量倒伏和水稻穗發芽。」如皋市農委作栽站站長丁旭告訴記者,為了豐收果實搶到手,秋收期間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體向農戶及時告知每天的天氣信息,督促農民搶晴天,加快收割進度。農機部門組織農機手維修收割機,突擊搶收。如皋市農委組織人員分組下到各鎮(區、街道),督查推進水稻收割,各鎮村組織雨天排澇,預防水稻倒伏發芽。

  如皋市米業商會通過建立的微信群,提醒廣大水稻種植大戶密切關注天氣,及時聯繫收割機,搶抓雨停間隙和陰天全力加快收割進度。(施曄)

(責編:黃竹巖、張鑫)

相關焦點

  • 通河濃河鎮14萬畝水稻田全面展開插秧
    哈爾濱新聞網訊為應對低溫春澇,通河縣濃河鎮動員農民在房前屋後扣小棚培育水稻秧苗。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水稻秧苗普遍達到一葉一芯狀態,高度已經達到5釐米,全鎮14萬畝水稻田使用這種稻苗正在全面展開插秧。
  • 80萬畝水稻田成城市寶地 產生排澇保溼效益
    原標題:80萬畝水稻田成城市寶地 產生排澇保溼效益   又到秋收季節。想起新米的香味,不少市民心存疑惑:如今驅車到鄉鎮,也難得見到連片的稻田,現在流通業又這麼發達,無錫還有必要種糧麼?「除了產糧外,水稻田具有多種功能,必須得種,而且要把糧食這一傳統產業建成現代產業、優勢產業。」針對市民的疑問,市農委專家表示。
  • 永州市搶收154.4萬畝中稻(含一季晚稻) 烘乾率100%
    他趁12、13日天氣放晴,抓緊收割稻穀,沒想到13日傍晚開始下雨;仁和烘乾場連夜作業,終於讓唐有兵搶收的50多畝田稻穀烘乾入庫。眼下正值中稻(含一季晚稻)收割季節,但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稻穀的收割和晾曬,如不及時搶收入庫,將會黴爛發芽。為此,永州市採取有力措施搶收稻穀、及時烘乾入庫。
  • 宿遷市343萬畝水稻拉開收割大幕
    又到一年秋收時,眼下,宿遷市343萬畝水稻相繼成熟,農民朋友們趁著晴好天氣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宿豫區陸集鎮官莊社區居民 陸永江:我們家三畝來地,今年收成很好,在一千四五百斤,不到一個小時就收完了
  • 女大學生撐起萬畝水稻田
    夏日,武漢市黃陂區六指街萬畝小麥基地,麥浪隨風起伏,一望無際。   8年前,胡丹告別熱愛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環境,回鄉替父重振米業,執掌萬畝糧田,帶動周邊4個村6000名農民致富,成為產、供、銷一條龍的農業龍頭企業女老闆。
  • 套海鎮:萬畝鹽鹼河灘地變身優質水稻田
    今年,通過河灘地整治工程,五原縣套海鎮萬畝河灘地變成配套齊全的良田。套海鎮緊緊抓住「天賦河套」品牌發展機遇,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和提升河頭鹽鹼地水稻種植產業。  這幾天,套海鎮萬畝河灘水稻種植園區一片繁忙景象。隨著自動插秧機前進,機器開過之處,留下整齊的秧苗,放眼望去水田裡鋪滿了一片新綠。過去這裡的土地鹽鹼度高,土地利用率低,有些地塊甚至顆粒無收。
  • 榮縣54萬畝水稻開鐮收割 最高畝產達到742.5公斤
    成熟待收的水稻。 人民網成都8月13日電 8月12日,榮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樂德鎮回龍殿村4組開展了水稻測產,農戶胡文康種植的C兩優華佔優質水稻田塊最高畝產達到742.5公斤。榮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介紹,從8月10日開始,全縣自南向北開始了54萬畝水稻搶收,預計8月的搶收完畢。
  • 【六枝融媒】六枝特區:積極搶收秋糧,確保顆粒歸倉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又到一年秋收時節,連日來的陰雨天氣對已經成熟的水稻等秋糧形成一定威脅。為確保我區糧食穩產,市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秋糧搶收,成立秋收工作督導組赴我區開展秋收搶收督導工作,組織群眾及時收穫、晾曬,保證秋糧及時歸倉。
  • 蘇州保留百萬畝永久性水稻田 可發揮生態功能
    本報訊 蘇州近日在全市轄區內設立種植面積不少於104.56萬畝的永久性水稻田。  蘇州市依據轄區內各市、區現有基本農田存量、戶籍人口和2009年水稻種植面積等綜合因素,確定各自永久性水稻田的面積,這些田塊將登記在冊並擁有「永久戶口」。
  • 多彩田野秋收採摘 北碚萬畝水稻豐收美景如畫
    伴隨著陣陣轟鳴,一臺臺水稻聯合收割機正在稻田裡忙碌地「工作」著,切割、脫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氣呵成,農民朋友們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下田收割了,如今只需在稻田旁等候,將機器收割的稻子裝袋運輸,回家晾曬。目前,北碚40000餘畝水稻已全面進入收割期,屆時澄江鎮、柳蔭鎮、三聖鎮等地將投入近40臺收割機參與收割。
  • 「這五千畝水稻都是咱的」 東營:新主體帶來新潛力
    路南是別人畝產100斤的棉花 路北是他畝產1300斤的水稻這個時節,從利津縣陳莊鎮堐西村南邊的河堤上俯瞰河灘,會看到上千畝水稻長勢正旺,這些稻田中間沒有田壟,而是連成一片,綿延不絕。孫波是恆業綠洲家庭農場的農場主,也是這片水稻的主人。由於常年勞作,46歲的孫波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蒼老,在他看來,此地水源豐沛,種植水稻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 倫河打造萬畝富硒水稻科技示範園區
    東北網綏化5月5日訊(姜曉峰徐建華)近年來,海倫市倫河鎮圍繞黑土富硒水稻主產區的區位優勢,依託贏秋水稻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萬畝富硒水稻科技示範園區推進農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區域特色農業產業促農增產增收。  園區位於海明路路北、倫河鎮西倫村,主要種植綏粳18和香3兩個品種。園區建有大型水稻催芽車間和大棚園區一處,能夠引帶全鎮水稻催芽和水田生產。
  • 耕地提質讓「旱地」種出萬畝水稻 我市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清遠...
    片區內只有土路及部分簡陋的水泵、溝渠設施等,但不能滿足水生農作物或水稻的種植。結合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土地提質。將土地平整後進行表土剝離、優質土壤回填,使該地塊達到水稻種植的土壤要求,同時,地形高差形成的水源問題,經過修建了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保持等工程進行改造。
  • 鳳凰縣新場鎮:幹群同心 全民出擊打贏水稻搶收保衛戰
    紅網鳳凰縣分站9月21日(通訊員 龍沛旭)近日,正值秋收時節,陰雨綿綿,加上村裡缺乏勞力,水稻收割面臨困境,村民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為了幫民眾分憂,鳳凰縣新場鎮政府第一時間組織以黨員幹部,駐村工作隊為主體的志願隊伍深入到各村各戶,全力以赴打響打贏這場水稻搶收保衛戰。
  • 西充縣10萬畝優質水稻喜迎豐收
    近日,南充市西充縣優質(有機)糧油現代農業園內,10萬畝優質水稻迎來收穫季節,總產值約為5.5億元。9月15日,位於西充縣青獅鎮大石坎村的四川豐森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基地中,4臺聯合收割機在金色的稻田裡來回穿梭,「鐵牛」駛過之處,層層「稻浪」翻滾,切割、脫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氣呵成,沒過多久,一大片稻田就只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
  • 梅裡斯區40萬畝水稻長勢好於去年同期
    梅裡斯區40萬畝水稻長勢好於去年同期 2020-08-18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豐收節丨兵哥哥搶收稻穀「接地氣」
    湘西大地正處喜慶豐收、一年一季秋稻收割的關鍵時期,天公卻不作美,陰雨天氣持續,眼看金燦燦的水稻就要壞在田裡,鄉親們心急如焚、一籌莫展。「據天氣預報,僅有兩天為晴間多雲天氣,全縣水稻種植面積大,農戶勞動力緊缺,懇請部隊幫忙搶收稻穀。」駐地鎮黨委田書記在電話中非常焦急。
  • 一天兩夜緊急搶排,500畝水稻重現生機
    7月15日,在106國道以東、東河大堤以南的新洲區邾城街梅店村梅店電排站,兩臺排澇設備正高速運轉,經過一天兩夜的緊急搶排漬澇,500多畝被淹水稻重現生機。近期,因持續降大到暴雨,梅店電排站附近500多畝的低洼稻田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