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夜緊急搶排,500畝水稻重現生機

2020-12-05 新洲發布

7月15日,在106國道以東、東河大堤以南的新洲區邾城街梅店村梅店電排站,兩臺排澇設備正高速運轉,經過一天兩夜的緊急搶排漬澇,500多畝被淹水稻重現生機。

近期,因持續降大到暴雨,梅店電排站附近500多畝的低洼稻田被淹。為了加大排澇力度,減少農作物受損,7 月 13 日,梅店村緊急組織村民36人,投入經費 2.96 萬元,從市區緊急購買配件,架電線100多米,臨時增加一臺30 千瓦機電對低洼水漬進行排澇,通過一天兩夜的緊急搶排,排除500多畝稻田的漬澇。

梅店村黨支部書記朱柏松說:「500 畝低洼受災嚴重的農作物一度浸在水中,村民十分著急,好在全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一邊防汛,一邊全力以赴做好抗災自救工作,力爭最短時間完成排漬任務。」

據了解,邾城街梅店村現有耕地面積 4250.89 畝,其中旱地面積 1452.8畝,水田面積 2798.81 畝。自7月3日以來,梅店村實行24 小時值班防汛排澇,啟用75 千瓦機電對農作物水漬搶排,及時搶排2000多畝農作物漬水,確保農作物少減收、不減收。

-END-

來源:王東升

出品:新洲融媒

相關焦點

  • 種植500畝水稻,需要配套哪些農機?算下來得不小的投入
    種500畝水稻,需要的農機還真不少。要是全部配套齊全,需求農機的種類會比較多,而且投入的成本也會很高。小編就把水稻的種植過程進行簡單分解,主要從耕、種、管理和收穫的幾個步驟分別介紹常用配套的農機。但是還需要考慮實際作業速度和作業效率,比如一臺拖拉機帶打漿機,要是打兩遍,一天的作業量一般在50畝左右。那麼500畝地就需要10天才能打漿完成,這樣可能會影響下一步的插秧的。因此還需要看看附近有沒有拖拉機,到時需要請人過來幫忙犁地或者打漿。
  • 南通260萬畝水稻田排澇搶收全面展開
    10月,秋糧已經進入大面積收穫期,面對雨情澇情,各地立足秋糧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鬆,搶在雨前開展收割,做好災害性天氣防範預案。10月24日,如皋華日生態稻米栽培基地開鐮,水稻喜獲豐收。經理陳實介紹,經過150天生產期,選擇10月底稻莖稻葉青綠時收割,品質最佳。收割機啟動、提升機進糧倉、點火烘乾,秋收全程機械化一條龍作業,在下雨前已經全面展開,兩天結束。
  • 在農村種500畝水稻,要配備哪些農機
    種500畝水稻需要配備什麼樣的農機,看到很多的朋友都在說,要有收割機、旋耕機、水泵、插秧機、無人機等等很多農具。大家算過沒,要是把這些農具全部配備齊全,需要多少錢?老趙是個常德農村人,也包過水田,現在我的幾個朋友都還在承包水田,也是好幾百畝,就和大家說一說,他們都是怎麼運作的。承包上百畝的農田,農機要是全部配齊,真的投入太大:水稻種植,都是前期投資,好賴都不清楚,忙活了大半年,到了年底結算的時候,說不定還是個負數。
  • 耕地提質讓「旱地」種出萬畝水稻 我市新增水田面積3.06萬畝|清遠...
    這裡地形地勢平坦,屬於北江河和大燕河兩段河流衝擊形成的三角洲地帶,土壤含沙量較大、貧瘠,保水性差。墾造前主要種植紅薯、芋頭、花生、玉米等旱作。相當部分地塊丟荒,雜草叢生。片區內只有土路及部分簡陋的水泵、溝渠設施等,但不能滿足水生農作物或水稻的種植。結合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對其進行土地提質。
  • 69歲老人種糧30年首次遭遇大旱,500畝水稻減產40萬斤,想哭
    望著乾癟的水稻,69歲的朱先成充滿無奈。這位兩鬢有些斑白,皮膚黝黑,從1988年開始以種田為生的種糧戶, 30多年來頭一次見到這麼嚴重的乾旱。圖為面對減產,朱先成一臉愁容。9月原本應該是豐收的季節,但是對於朱先成來說,卻並沒有往年那樣好的收成。他說,今年承包的500畝田地,因為乾旱,大約130畝水稻絕收,另外還有部分水稻不同程度的減產。
  • 綏東鎮:搶農時種植萬畝綠色水稻,備春耕振興鄉村農業
    隨著近日氣溫逐漸回升,綏東鎮大成村科技示範園區的田野上,處處呈現出搶抓農時插秧忙的火熱場景,一株株嫩綠的秧苗迎風挺立,傳遞著盎然生機。綏東鎮大成村科技示範園區種植綏粳18水稻3000畝,其中1200畝採取有機種植方式,其餘1800畝採取綠色種植方式種植,種植過程中運用農業「三減」技術,以水稻新基質育苗、人工鋤草、種養共生、硒肥施用、病蟲害綠色防控、全程機械化等方式,輻射面積約13000畝,實施綠色、有機立體循環生態農業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稻米品牌。
  • 500畝雜交水稻過半早枯 村民懷疑種糧有問題
    ­  南方日報訊(記者陳詠懷)昨日(22日),英德市望埠鎮蓢新村村民吳先生向本報報料,稱該村種植的500畝雜交水稻有超過一半出現早枯死亡、減產和不結穗等現象,而村民種植的本地留種水稻則生長正常,懷疑是雜交水稻供種公司提供的種糧有問題。
  • 租200畝地種水稻,每畝租金500元,一年能有多少利潤?
    下面就舉個例子,給大家算一筆帳,面積200畝(標準畝),每畝租金500元,種植作物水稻,一起來看(大概成本費用),先來說一畝地的成本:種子費用:不論是直播還是移栽,每畝40元,再加上拌種劑5-10元/畝。整地+播種費用:直播和移栽,會有些差別,但大概費用在80-100元。
  • 羅甸:10萬畝水稻開割 產量將達4.65萬噸
    羅甸縣10萬畝水稻提前半個月迎來收割期,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村民忙碌勤勞的身影,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羅甸縣沫陽鎮紅星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村民們正搶抓當前晴好天氣,忙著趕農時投入人力和機械收割成熟的水稻,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今年種的是宜香優2115品種,比往年增產不少。」
  • 水退一寸,地搶一分,多地搶時補種保秋收
    「我承包種植的700畝水稻在水災中有180畝絕收,其餘的趕緊瀝水、追肥,到秋天還能收一部分。」張興社告訴記者,大水退的第二天他就打算施肥,幸虧農技人員來指導,讓他等一場小雨把葉面泥土衝掉再撒肥,這樣能提高肥效,節約成本,保苗效果好。據了解,全椒縣按照「上茬損失下茬補,前期損失後期補」的思路,注重政策扶持,突出技術指導,引導農民搶時間抓季節搶種改種。
  • 風雨過後見彩虹——湖北鹹寧市鹹安區災後重建「三搶」紀實
    面對災情,鹹安區委、區政府主動作為,積極帶領62萬幹部群眾開展災後重建工作,積極開展搶排、搶管、搶收、搶種、搶修,展開一幅大氣磅礴的防汛抗洪、生產自救的動人畫卷,給香城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機與活力。 搶收:一粒也不能掉
  • 50天「搶」出4500畝,橋林荒地飄稻香
    橋林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楊春雨走上田埂,彎下腰託起一把稻穗掂了掂,「還有個把月,這4500畝水稻就能開鐮收割!」 很難想像,就在5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瓦礫成堆、雜草叢生的拆遷廢棄地。今年5月,為落實國家和省、市糧食穩產增收的要求,浦口區將3000畝新增水稻種植面積交給橋林。
  • 「這五千畝水稻都是咱的」 東營:新主體帶來新潛力
    路南是別人畝產100斤的棉花 路北是他畝產1300斤的水稻這個時節,從利津縣陳莊鎮堐西村南邊的河堤上俯瞰河灘,會看到上千畝水稻長勢正旺,這些稻田中間沒有田壟,而是連成一片,綿延不絕。孫波是恆業綠洲家庭農場的農場主,也是這片水稻的主人。由於常年勞作,46歲的孫波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蒼老,在他看來,此地水源豐沛,種植水稻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 種2畝辣椒賣2萬元,種2畝水稻賣2500元,經濟懸殊這麼大?
    他們把承包的水稻田,改種蔬菜、水果之類的經濟價值高的作物,提高單位面積的經濟收益。這也是國家提倡的一種提高農民經濟收入的好辦法。今年我村子裡就有很多人沒有種糧,把種糧的田拿出來種植經濟作物,創造了單位面積的經濟收益的新高,大於種糧的經濟收益。同時得到了村委會的肯定和支持,並大量推廣這種做法。下面我來介紹村子的實際例子,分享給大家看一看,調整產業結構,為農民提高經濟收益,提供參考。
  • 通河濃河鎮14萬畝水稻田全面展開插秧
    哈爾濱新聞網訊為應對低溫春澇,通河縣濃河鎮動員農民在房前屋後扣小棚培育水稻秧苗。經過近一個月的努力,水稻秧苗普遍達到一葉一芯狀態,高度已經達到5釐米,全鎮14萬畝水稻田使用這種稻苗正在全面展開插秧。
  • 雜交水稻制種無人機授粉 一個機手輕鬆搞定百畝稻田
    黑石 攝7月19日,在成都崇州市白頭鎮覺皇村,近500畝「蜀優217」雜交水稻制種基地稻花飄香。一架無人機在雜交水稻上方約一兩米處低飛,螺旋槳捲起的氣流在稻田裡劃出一道道波浪,激揚起每一株雄性父本水稻花粉,使花粉均勻地飄向雌性母本水稻。
  • 多彩田野秋收採摘 北碚萬畝水稻豐收美景如畫
    伴隨著陣陣轟鳴,一臺臺水稻聯合收割機正在稻田裡忙碌地「工作」著,切割、脫粒、粉碎稻杆等工序一氣呵成,農民朋友們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下田收割了,如今只需在稻田旁等候,將機器收割的稻子裝袋運輸,回家晾曬。目前,北碚40000餘畝水稻已全面進入收割期,屆時澄江鎮、柳蔭鎮、三聖鎮等地將投入近40臺收割機參與收割。
  • 南泥灣水稻的發展史
    南泥灣的洪水把山上的枯樹衝下山來,羅章同志帶領戰士們把綁腿帶拴在腰上,冒險搶撈山上漂下來的枯樹,以備冬天烤火。羅章同志見水大,產生種稻想法,並報告旅領導。359旅主管生產的蘇進副旅長和旅供給部主任何維忠商議後提議由359旅供給部政委羅章同志(江西省萬載縣人)帶領359旅供給部戰士們治地打壩修渠改水田試種水稻。
  • 水稻催芽能領補貼啦!一畝補貼多少錢?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
    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的消息得知,2019年黑龍江省將實行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那麼一畝能補貼多少錢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下該項補貼政策。一畝補貼多少?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04:59來自惠農網為什麼黑龍江要實行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
  • 梅裡斯區40萬畝水稻長勢好於去年同期
    梅裡斯區40萬畝水稻長勢好於去年同期 2020-08-18 18: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