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形成了一整套豐富的禮儀禮節,三叩九拜在我們的古裝劇中經常看到,其實,「三叩」很容易理解,「叩」就是其動作就是身體不起來,而頭在地面,用頭叩觸地面三次。那麼,九拜就很少有人完全清楚了。
「拜」,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表達崇高敬意的禮節,其實,在古代禮儀中,「九拜」是明確的,禮制對其行禮方式和使用場合都有詳細的規定,但 「三叩」卻不是古禮,只是民間對「跪拜」禮的俗稱。
所謂的「九拜」,並不是指叩拜九次,而是指九種不同的叩拜禮儀,不同的人依據其各自的等級和身份在不同的場合使用相應的叩拜方式。《周禮.春官.太祝》記載:「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
各自的具體做法是:稽首,為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緩緩貼近地面,而且頭在地面上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後,這是拜禮中最為莊重的一種。頓首,其他方面與稽首相同,只是頭一碰到地面就抬起來,因為頭接觸地面的時間很短,所以稱作頓首,其莊重性僅次於稽首。空首,是兩手拱地,引頭至手而不著地,這是拜禮中的較輕者。振動,是兩手相擊,振動其身而拜,有捶胸頓足之意,表達極度的悲哀之情。吉拜,是先空首,再頓首。兇拜,是先頓首,再空首。奇拜,「奇」是單數的意思,為先屈一膝而拜,又稱「雅拜」。褒拜,是行拜禮後為回報他人行禮再拜,也稱「報拜」。肅拜,推手為「揖」,引手為「肅」,肅拜實際上是一種是揖禮,並不下跪,而是附身拱手行禮,但其表達的是拜的含義。
「九拜」之中,前三種是正式的拜禮,後面的幾種則是正拜的變通。這些拜禮的應用範疇大體是:宗廟祭祀拜先祖,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學生拜老師,新婚夫婦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禮;平輩和同級之間,行頓首禮;對於卑者的稽首禮,尊者以空首禮答拜;振動禮為喪儀中所用;吉拜禮行於各種祠祭;兇拜禮是服3年之喪時所用;肅拜禮為女子所用,因為女子佩戴的首飾較多,不便於跪拜,另外也用於軍人之中,原因是軍人身披甲冑,行動有所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