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提升縣域公路網 造福一方百姓

2020-12-08 快點溫州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推動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近年來,泰順不斷推進縣域公路網建設,從康莊工程「村村通」到四好農村路建設,從老58省道到S331省道,再到「三聯三通景」公路,一條條寬闊平坦的瀝青公路像密密麻麻的蜘蛛網,縱橫交錯,串起農家村落、連起沃野田疇,成為了一方百姓的希望之路,致富之路。

記者來到新包公路的起點,目前這條公路已經建成通車。記者和駕駛員親自體驗了一把,以60碼的車速從新包公路的起點到終點,僅用了7分鐘的時間,一路上可以用一個穩字來形容,無論開車還是坐車都十分舒適,隧道內也十分寬敞明亮。記者向附近的村民了解到,這條公路通車以後,南浦溪鎮到包垟鄉的車程比原來近了一半以上。

包垟鄉是泰順的偏遠鄉鎮,在新包公路沒有通車之前,包垟鄉的群眾去一趟縣城需要轉好幾趟車,出行非常不便。「以前的路就是從新浦到聯雲到包垟,車子過來要四五十分鐘,彎彎曲曲,大車開不過來。」「以前不方便,我們橫溪車都沒有,一定要趕到新山去。」村民感慨道。

道路不暢不僅影響群眾出行,而且也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過去,包垟鄉群眾種植的楊梅、火參果、小番茄、桃子等水果,由於道路不通暢影響銷路。如今路順暢了,銷售問題迎刃而解,同時運輸成本降低,效益不斷增加。

小番茄種植戶陳崇海說:「現在,有機肥三四十噸都可以送進來,公交車到我們村早上一班、晚上一班,來去就有四班,種起來的小番茄就可以帶到羅陽去賣, 不用自己的車,農戶收入也就高起來了。 」

借著新包公路這條發展之路、希望之路,包垟鄉提高站位,抓緊謀劃,希望通過公路的輻射作用促進產業發展,旅遊興旺。「現在,路通了,裡程也減短了,時間上減短了,群眾滿意度更高了,也給包垟整個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下步,將加強一些產業的謀劃, 通過一系列項目使包垟有一個大的變化。」包垟鄉人武部部長王亦輝表示。

記者來到三灘至嶺北段的通村公路看到,現在這條公路已經是大變樣,原來狹窄的水泥路變成寬敞的柏油路,在方便當地百姓出行的同時也給當地的產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契機。

近年來,嶺北憑藉豐富的旅遊資源、濃厚的人文底蘊,不斷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然而,一條只有3.5米寬的通村公路阻礙了嶺北的發展。「這條路原來是彎多路窄,遊客是想來而進不來,因為這個路當時落石也很多。 」羅陽鎮人大副主席陶大華說道。

去年,在省紀委的結對幫扶下,歷時一年時間,一條6米寬的瀝青公路通到了嶺北,也通到了當地群眾的心坎裡。羅陽鎮人大副主席陶大華表示:「這個路通了之後,旅遊車大巴車也都可以開進來了,很多的外地村幹部都想過來參觀學習。」

道路通,百業興。借著通暢的道路東風,嶺北結合當地實際,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無論是二級標準建設的新包公路,還是三灘至嶺北段通村公路,都是泰順推進縣域公路網建設的縮影。近年來,泰順交通投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現階段在建或即將開工建設的項目達13項之多,近三年新建改造提升農村公路716公裡。

據泰順縣交通運輸局規劃建設科科長林幫軍介紹,近幾年來,泰順縣建設美麗經濟交通走廊達到444公裡,其中打造了3條省級精品示範路,20條市級示範路,打通了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途 。

下步,泰順將緊抓打造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契機,推進司前至筱村公路改建,鳳垟三門垟至漈克「四好農村路」聯網工程,打通雅陽至管陽、龜湖至上白石等斷頭路、瓶頸路,進一步提升縣域公路網,促進泰順產業興旺,旅遊發展。

編輯:高洋

相關焦點

  • 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⑥「土」中帶著潮與新,看泰順鄉村振興的...
    作為曾經的「老、少、邊、窮」山區縣,泰順當前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步伐,持續推進「兩山」轉化。「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探訪泰順綠色崛起背後,記錄山城新發展的生動畫面。「會制陶的就在家制陶,不會(制陶)的就擔出去賣,土陶可以說是大安過去的『支柱產業』。」
  • 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㉘低收入農戶增收 他們有「跑步雞」
    作為曾經的「老、少、邊、窮」山區縣,泰順當前正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步伐,持續推進「兩山」轉化。「走走泰順,一切都順!」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綠色發展看泰順·小康故事」,探訪泰順綠色崛起背後,記錄山城新發展的生動畫面。
  • •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泰順是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作為浙南邊陲「生態高地」,泰順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補齊發展短板,厚植髮展優勢,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
  • 泰順著力構建「內暢」交通體系
    泰順著力構建「內暢」交通體系,為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發展後勁——縣城有了外環線,彎彎山路變「四好」交通是泰順長期以來的短板,但當下的泰順,正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融入全省大通道,打造溫州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努力推進泰順交通「三年強攻堅、五年大變樣、十年成樞紐」。在此過程中,泰順加快構建「內暢」交通體系的努力,尤為引人注目,「內暢」的交通,也正在為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著有力的發展後勁。
  • 泰順:縣城有了外環線 彎彎山路變坦途
    8月28日,眾多泰順人民期盼已久的道路——泰順縣城羅陽鎮外環線、長約6.278公裡的G235國道泰順段一期改建工程正式建成通車。作為泰順縣第一條國道,這一工程的建成讓泰順域內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條一級公路,它通車後,該縣北部鄉鎮開往福建方向的貨車今後不需要穿越擁擠的縣城,可以直接繞行緊貼縣城的這條外環線即可,這將直接緩解縣城內部交通擁堵壓力,大大提升縣城行車安全指數。
  • 泰順舉行小康主題新聞發布會
    交通是泰順人民最大的「痛」,也是最大的「夢」。隨著文泰高速通車在即,曾經山高路遠的泰順與都市的距離被拉近。從交通發展軌跡中,山城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正是小康生活的一個縮影。11月23日,在第八場「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上,以立足扶貧攻堅、厚植生態優勢、擴大有效投資、增進民生福祉等維度,泰順向世人展現了她的巨變。曾經的泰順是「國家貧困縣」「省欠發達縣」,1978年地區生產總值4227萬元,人均GDP156元。
  • 張耕基層調研首站到泰順文成:堅持綠色發展
    溫州網訊 昨前兩天,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耕利用雙休日時間,先後來到泰順、文成兩地,開啟履新以來的首輪基層調研行。  張耕一行先後考察泰順蓮雲谷溫泉、縣城新城區環湖生態休閒項目,以及文成森林「氧吧」小鎮、天聖山文化公園、縣城興福堂片區改造工程等,並分別召開座談會了解兩縣發展情況。
  • 旅遊興縣、圓夢高速、城鄉蝶變……泰順這樣繪就「小康藍圖」
    11月23日上午,溫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泰順專場:蓄勢強發 賦能引爆 在打造「重要窗口」中加快泰順綠色高質量發展。目前,泰順公路總裡程達2208公裡,其中國道1條36公裡,省道1條64公裡、農村公路2108公裡,公路密度達124.92公裡/百平方公裡,初步形成了「外通內暢」的交通網絡格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對外通道更加快捷。
  • 龍麗溫高速文泰段開工 以後泰順到市區僅需90分鐘
    在青山間建起「通途」,是幾代泰順人夢寐以求的「夙願」。1958年7月1日,泰順首條公路——分泰公路建成,「出山之路」就此打通。這之後,直到1995年底,隨著三灘至碑排通鄉公路建成通車,「鄉鄉通公路」全覆蓋給偏遠山區群眾帶去出行便捷。邁入21世紀,新58省道於2007年12月18日建成投用,融入「溫州兩小時交通圈」的泰順,迎來了當下發展的綠色趕超。
  • 回眸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追逐「內通外聯」交通夢想 助力綠色崛起...
    曬出泰順交通「十二五」期間的「成績單」,14.15億元的真金白銀投向交通設施建設,對於財力有限的泰順而言,不僅是一種決心,更是一種遠見。「『十二五』期間是我縣推進城鄉交通統籌發展的重要時期,『十三五』必將是泰順交通建設的高峰期,我們要緊緊圍繞「廊橋國家公園」建設目標,全力加快縣域交通設施建設,為泰順實現綠色趕超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快點融媒」搶出「加速度」,按下「快進鍵」!泰順105個項目今天開...
    今天(3月3日)上午,泰順縣舉行「2020年百億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全面掀起重大項目建設熱潮,以衝刺之勢力奪一季度 「開門紅」,奮力書寫綠色高質量發展泰順答卷。此次集中開竣工項目共有105個,總投資247億元(竣工項目39 個,總投資53億元;開工項目66個,總投資194億元)。
  • 文泰高速筱村至泰順互通段將實行差異化收費優惠政策
    12月3日,記者從浙江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獲悉,自開通試運營之日起,將對行經筱村至泰順互通段實行差異化收費優惠政策。  文成至泰順(浙閩界)公路是國高網溧陽至寧德高速公路(G4012)中的一段,起於文成樟臺,止於G4012高速公路浙江與福建省界,全線設珊溪、南浦溪、筱村、泰順四個收費站,文成一個樞紐,路線全長57.191公裡,由浙江交通集團高速公路溫州管理中心負責運營管理。
  • 泰順:一區一業一園一品 鋪就「綠色崛起」之路
    走進匿於青山綠水間的泰順彭月小微園內,筆直的馬路兩側,廠房整齊有序排列,貨車進出忙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近年來,泰順縣積極探索小微企業發展途徑,出臺扶持發展政策,加快推進「三園一飛地」建設步伐,破解小微企業發展空間瓶頸,答好新舊動能轉換「答卷」。
  • 龍巖三位基層負責人講述組織和推進脫貧攻堅奔小康故事
    東南網12月31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在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龍巖專場)上,中共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連城縣宣和鄉黨委書記羅煇群;連城縣羅坊鄉邱賴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長城3位基層一線負責人也來到發布會現場,各自講述組織和推進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故事
  • 「貴州」路通百業興 道順民心暢
    以路為媒,貴州實施「公路+」等多贏發展模式,以「修建一條公路,串聯一路風景,帶動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貫穿普通國省道公路建設全過程,積極推進交通與扶貧、產業、旅遊等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把公路打造成脫貧摘帽之路、鄉村振興之路、生態旅遊之路。
  • 建好扶貧工程 造福一方百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一條條鐵路公路、一座座產業園區為地方「精準輸血」,「築」力脫貧攻堅;一項項謀生技能、一個個文化書屋讓貧困戶自食其力,「建」證了致富之路……中國鐵建所屬中鐵十八局集團用心、用情、用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
  • 陳一新在泰順調研時強調 堅持綠色發展、後發崛起
    AA溫州網訊昨前兩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陳一新在泰順調研時強調,要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按照實施「五化戰略」、深化「十大舉措」的重大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堅持綠色發展、後發崛起,大力發展高效生態經濟,積極探索具有泰順特點的山區發展新路
  • 續寫「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新故事——青川縣沙州鎮推動「白葉...
    續寫「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新故事 ——青川縣沙州鎮推動「白葉一號」茶葉產業發展綜述 1700餘公裡,這是從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到四川省青川縣沙州鎮青坪村的距離。謝謙 攝 高站位推動「愛心茶苗」紮根青坪 「黨的政策好嘞,送來白茶苗喂,總書記等咱們嘞,脫貧奔小康嘍餵……」站在青川縣白龍湖畔的山巔放眼望去,1000餘畝「白葉一號」茶苗正茁壯成長。 「愛心茶苗」的背後,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安吉縣溪龍鄉黃杜村,這個早些年在當地「出名」的窮山村,因為「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
  • 6個故事講述全面小康的「麗水之幹」
    11月19日,在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麗水專場新聞發布會上,麗水市委書記胡海峰講述了6個小故事,介紹麗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成就、撤地設市20周年來「秀山麗水自圖強」的輝煌業績。戴昕律 攝  這6個小故事,分別是「一方江南秘境的自覺堅守」「一家跨國企業的戰略選擇」「一個深山村莊的精彩蝶變」「一紅酒中心的無中生有」「一臺鄉村村晚的文化濃情」「一戶畲鄉人家的幸福生活」。
  • 【泰順】泰順公路建設結碩果
    蓮筱線筱嶺公路 革命老區洲嶺鄉洲濱至半路村的康莊路   「泰順的變化真是大。」今天,來泰順旅遊的上海林先生與朋友在途經蓮筱線筱嶺路段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截至目前,泰順縣已鋪成1200多公裡通鄉村康莊公路,通鄉公路路面硬化率達100%。  近年來,該縣加快鄉村康莊工程建設,嚴把技術標準關、設計質量關、合同管理關、工程質量關和安全生產關。該縣還積極動員社會、企業、個人以各種形式支持鄉村康莊工程建設,各鄉鎮村幹部、群眾紛紛慷慨解囊,投工投勞,投入康莊工程建設。目前,該縣200多公裡通鄉康莊公路路面已全部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