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和氏璧的發現 看專利價值的評估

2020-12-20 人民網

原標題:從和氏璧的發現,看專利價值的評估

楚國人卞和,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認定這是塊寶石。卞和把它獻給楚厲王和楚武王,兩位楚王找專家鑑定認為不是寶石後,分別以欺君罪砍掉了他的左右腳。楚文王繼位後,沒有找鑑寶專家而是找玉匠對卞和懷中的石頭進行打磨,剛切開一角,就發現裡面異光閃爍,璀璨奪目,果然是件稀世珍寶,琢磨成璧後楚文王把它命名為「和氏璧」。

假如將和氏璧原石對應一件高水準的專利,該專利技術(和氏璧原石)從被技術人員(卞和)研發出來,到被投資人(楚王)賞識認可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客觀、快捷、科學地對專利技術進行價值評估,為用戶提供專利權價值參考對比,無疑將會幫助其更加高效地進行專利運營。

然而,相對有形資產在市場上的明確價格,作為無形資產的專利價值評估(未經琢磨的璞玉)由於缺乏大家都認可的、客觀的專利權價值評估方法,導致難以被準確估值。現有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種。

第一,市場法。假如把和氏璧原石拿到市場上去隨行就市買賣,就叫市場價值法,又被稱市場價格比較法,簡稱為市場法。這種方法在有形資產評估中屬於最為簡便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從而成為了國內外評估有形資產的首選方法。但是市場法對於無形資產尤其是未經全面開發的專利的價值評估作用不是很顯著。

第二,收益法。假如把和氏璧原石拿去「賭石」,可稱之為收益法。收益法是指通過待估資產為企業帶來的未來收益折算現值,來確定待估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其需要重點考慮三個要素:未來預期收益、折現率或資本化率、未來收益期限。但是這三個要素的數據一般不容易確定,導致收益法評估專利權的價值受到局限,風險相對也較大。

第三,成本法。假如綜合考慮和氏璧原石的加工打磨和銷售成本都要計算在內,叫作成本法,又稱重置成本法。成本法是以現行市價為基礎,評估重新開發或購買類似專利技術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從而確定被評估的專利技術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其基本思路是以重複專利技術開發過程中的投入作為重置成本,然後考慮價值增貶因素來最終確定專利技術的價值。

第四,專家打分法。假如讓玉石鑑定專家來預測和氏璧原石的價值,叫作專家打分法。專家打分法是指通過匿名方式徵詢有關專家的意見,對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分析和歸納,綜合多數專家經驗與主觀判斷,對大量難以採用技術方法進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經過多輪反饋和調整後,對評估目標的價值和價值可實現程度進行分析的方法。專家打分法通常與其他評估方法結合使用,例如模糊數學評價法就是基於模糊數學理論結合專家針對專利的各評價指標的打分,經過進行比較,得出偏差,用實際專利價值和偏差的乘積表示專利價值的方法。

第五,同領域類比法。假如拿一塊已知價值的、類似於和氏璧原石的玉石來進行橫向對比,以確定和氏璧原石的價值,稱之為同領域類比法,也叫「比較類推法」,是指由一類事物所具有的某種屬性,可以推測與其類似的事物也應具有這種屬性的推理方法。其結論必須由實驗來檢驗,類比對象間共有的屬性越多,則類比結論的可靠性越大。實際運用中,由於類似東西難以完全對照,導致類比法通常與其他評估方法結合使用。

在筆者看來,就像和氏璧原石即使沒有被楚厲王、楚武王認可也不代表它沒有價值一樣,現在國內的科技成果尤其是專利轉化的效率不高,並不是因為國內沒有好專利,只是缺乏科學量化的專利權價值評估體系,尤其是缺少統一的、大家都認可的專利價值評估體系。(董新蕊)

(責編:龔霏菲、王珩)

相關焦點

  • 2018年「交通銀行杯專利價值評估工具大PK暨專利價值評估實踐主題...
    原標題:2018年「交通銀行杯專利價值評估工具大PK暨專利價值評估實踐主題論壇」在京舉行 12月3日,第十二屆中國專利周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交通銀行杯專利價值評估工具大PK暨專利價值評估實踐主題論壇」在京舉行。
  • 美女帶著「和氏璧」上節目,稱價值5億,鑑寶專家:最多給10萬
    美女帶著「和氏璧」上節目,稱價值5億,鑑寶專家:最多給10萬文/歷史界知名美少女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卞和的人,分別給厲王、武王獻上一塊璞玉,卻被說成是一文不值的石頭,卞和還因欺君之罪砍去了雙腿
  • 春節學歷史:和氏璧是怎麼被發現的?
    提起和氏璧,鮮有國人不知道,那麼它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和氏璧的來歷很曲折,其原產地是在楚國,最先發現它的人是楚國人卞和,據說卞和是鑑別玉石的專家,無意中發現了這塊玉。卞和看出了這塊玉的價值,於是捧著這塊玉去見了楚厲王,要把這個寶貝獻給國君。
  • 四川眉山智慧財產權評估——貴榮鼎盛講述資產評估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1、技術評估:用專利技術、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可以從銀行放錢,專利資產評估報告可以滿足銀行了解專利資產價值的需要。 2、股權轉讓:在股權轉讓時,資產評估報告,不僅能滿足轉讓各方了解資產價值的需要,更是稅務部門徵收股東轉讓股權個人所得稅的需要。
  • 羋月傳出現的和氏璧 你究竟知道多少 卞和怎麼發現的和氏璧
    《羋月傳》曾經是熱播劇,劇中出現了和氏璧曾一度推動情節發展。《羋月傳》中的和氏璧講述的正是和氏璧誕生在楚國時候的故事,當年令尹昭陽攻敗魏國,楚王將和氏璧贈與昭陽,一日昭陽率百餘遊客遊覽赤山,寶玉不慎丟失,張儀當時在昭陽門下,便被冤枉成盜玉之人被驅逐出境。
  • 和氏璧為何引得諸侯爭搶,真的價值「十五」座城池嗎?
    玉石和氏璧的發現者是楚國人卞和。所以,他認為山上一定有寶物,經過仔細尋找,終於發現了一塊璞玉。卞和覺得應該將寶玉獻給君王,以表達自己的忠貞,於是便帶著還未剖開的璞玉來到王宮,並將它獻給楚厲王,厲王讓宮裡的玉公檢查後一番後,得到的答案是這只不過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厲王認為和氏在戲弄他,便生氣地讓人砍掉了他的左腳。厲王去世之後,武王繼位,和氏又去獻玉,這一次還是被認定為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和氏因此又失去了另一條腿。
  • ...瀋陽昊誠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項目資產評估報告
    具體如下: 1) 專利權 截至評估基準日,昊誠電氣公司共擁有56項帳面未記錄的專利,其中:已授權專利38項,包括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21項、外觀設計2項;正在申請中的專利18項,包括發明專利16項,實用新型2項。
  • 完璧歸趙:秦昭襄王沒有得到和氏璧,卻得到比和氏璧更重要的東西
    藺相如護送和氏璧,藺相如與秦昭襄王鬥智鬥勇,在敵人眼皮底下將和氏璧安全帶回趙國,史稱完璧歸趙。和氏璧的價值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和氏璧擁有不可估計的歷史文化價值,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發現和氏璧,命人將其打造成傳國玉璽,一直延續了一年多年。可惜的是,後唐末帝李從珂抱著傳國玉璽自焚,這件瑰寶的去向不了了之,如今我能所能了解的只能是史書留下的記載。
  • 中國四大靈異之石,各個價值不菲,其中兩個下落不明,和氏璧上榜
    四、和氏璧和氏璧最早見《韓非子》,相傳為楚國琢玉能手卞和在荊山所得,關於和氏璧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卞和在荊山看到鳳凰落下,而鳳凰落下之地必有珍寶,於是卞和便得和氏璧,當時卞和得此寶石之後便去上交給了楚厲王,厲王讓玉工前去查看,玉工看後斷言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 秦始皇陵中有一寶物世間僅此一枚,甚至它的價值超過了和氏璧
    正所謂美玉無價,和氏璧只是比普通的玉質地更佳,它的價值是歷史賦予的。卞和、藺相如、嬴政這些歷史上響噹噹的大人物,讓這塊玉的價值無法估量。拋開歷史價值不談,即便貴重如和氏璧,也不算是世上最珍奇的異寶,至少在當時,還有與之齊名的隋侯珠。
  • 秦始皇陵中有一寶物世間僅此一枚,甚至它的價值超過了和氏璧
    正所謂美玉無價,和氏璧只是比普通的玉質地更佳,它的價值是歷史賦予的。卞和、藺相如、嬴政這些歷史上響噹噹的大人物,讓這塊玉的價值無法估量。拋開歷史價值不談,即便貴重如和氏璧,也不算是世上最珍奇的異寶,至少在當時,還有與之齊名的隋侯珠。
  • 傳奇玉器和氏璧是怎麼失蹤的?
    在中國歷史上,和氏璧稱得上是最有傳奇色彩的玉器。完璧歸趙的璧,就是和氏璧。它也是我國歷史上聞名的傳國之寶,那麼這個和氏璧是怎麼消失的?它難道真的下落不明了嗎?這個和氏璧又是什麼材質的,以至於讓它成為傳國之寶?
  • 藺相如「完璧歸趙」後,價值連城「和氏璧」,最後去哪裡?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被奉為「無價之寶」,有關它的傳說數不勝數。令人遺憾的是,和氏璧已經失傳了上千年。神奇經歷據傳,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有一天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西)砍柴時,發現一塊大青石上棲息著一隻鳳凰。鳳凰不棲無寶之地,所以他認定這是一個寶物,便把石頭弄回來獻給當時的國君楚厲王。
  • 從看「磚頭」到看專利,智慧財產權融資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不看磚頭看專利,單個企業最高授信已達5.9億九聯科技專注於智慧家庭、智能安防等領域,在數字機頂盒領域,國內廣電市場佔有率近五年來均位居全國前二,在中國移動市場佔有率排名全國第一,2018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
  • 和氏璧的下落……
    直到公元前689年文王繼位後,才發現卞和說的是真的,裡面果真藏著寶玉,他覺得對不起老和,故命名為「和氏璧」,意為和氏之璧,並把和氏璧當做楚國國寶來對待。昭陽無法推脫請出來觀賞,大家看著看著突然山下潭水裡跳出一條大魚,浪花四濺,波光粼粼,閃耀五色彩光,於是大家按下暫停鍵去看大魚直播。
  • 和氏璧是怎麼被發現的,它的身上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
    多年以後,楚威王將這塊和氏璧賜給了功臣昭陽,這昭陽是楚國令尹(楚國最高官職),一生戰功赫赫,並在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率兵攻打越國,在殺死越國國君無疆以後,將興化一帶併入了楚國。昭陽是個武將,得了寶玉以後難免想要炫耀一番,於是便在某日宴請大臣們時將和氏璧拿了出來。但此玉不可輕易示人,它已是楚王宮中世代傳承的寶物。寶物一出,禍事便起。宴散後,昭陽命人妥善保管和氏璧,誰知下人驚惶來報:玉已不見!
  • 展覽丨傳說中的「和氏璧」?咱就來蘇博親眼看!
    你貌似見過的「和氏璧」熱播電視劇《羋月傳》裡的和氏璧是這樣的!天啊,這捲筒紙跟「羋月傳」版的和氏璧!真的一毛一樣,有木有?而且和氏璧是產自荊山,綠松石也主要出產於此,在地理位置上出入不大,而且綠松石在古代價值也一直很高昂。但是綠松石畢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玉石,不至於那麼多年只發現一塊。
  • 江蘇首次發現藍田玉礦 與傳說中的和氏璧是一家(圖)
    據說,秦始皇就派人採藍田玉製作成玉璽,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和氏璧就是藍田玉。前不久,江蘇地質專家鄒松梅對徐州邳州石省級地質公園進行調查時,發現了藍田玉礦。「地上地下都有,斷斷續續綿延10公裡左右。」鄒松梅說,這是江蘇省首次發現藍田玉,填補了江蘇礦場種類的空白。  藍田玉  古代名玉,早在秦代即採石制玉璽,如著名的和氏璧。唐代及以前的許多古籍中都有藍田產美玉的記載。
  • 和氏璧是哪種玉石?傳國玉璽是不是用和氏璧製作的
    第三次的時候石頭被楚文王切開才發現是真正的寶玉。現在很多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都在研究,和氏璧是什麼玉,傳國玉璽是不是用和氏璧製作的,關於和氏璧是哪種玉更是眾說紛紜,我們來結合和氏璧產生的時間和地點來分析:春秋楚文王時期大概離現在2800年左右。楚國的荊山就是現在的湖北襄陽市境內。有文字記載的和氏璧的特徵「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色彩青綠而玄,光彩照人」,側面看是綠色,正面看是白色。前面說了是從石頭裡切出來的,說明是有皮殼的。
  • 和氏璧現在在哪?
    」,意為和氏之璧,並把和氏璧當做楚國國寶來對待。>昭陽無法推脫請出來觀賞,大家看著看著突然山下潭水裡跳出一條大魚,浪花四濺,波光粼粼,閃耀五色彩光,於是大家按下暫停鍵去看大魚直播。可能和氏璧驚動了潭中霸主,它也想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