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2020-08-05 呱呱歷史說

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前言

我們不能選擇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之中,但我們可以選擇以後該怎麼樣生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都不同的選擇之後產生呢過的不同影響。我們應該向那些英勇之輩表示崇高的敬意,他們的光輝事跡一直在我們耳畔傳唱。

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上個世紀是一個混亂多災的年代,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劫難,但經過不懈地鬥爭與團結奮戰,我們闖過難關奮勇向前,在世界大舞臺上發光發熱,創造出了屬於我們自己的輝煌。今天的故事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建國之後的事情,當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加速發展,有許多有志青年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城市中分的優越條件,背井離鄉來到了貧窮的農村。但他們不畏懼、不退縮,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成就。

正文

上世紀60年代吳獻忠就是這樣一位女知青。吳從小生活在一個工人家庭之中,生活條件還算不錯,不需要緊巴巴地「斤斤計較」地過日子。在她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學習天賦,聰明懂事勤奮好學,很是得到同學老師的喜歡。

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因為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異,所以家裡面對她也是很寵愛,不讓她吃苦受累,想要把最好的條件全都給她,這也是所有父母相中為了子女國的更好的想法。後來,吳憑藉著優秀的表現與非常好的成績,甚至通過了清華北大的分數。但是由於當時各地區非常稀缺人才,都在動員學生上山下鄉為祖國建設做奉獻。在這樣的情況下,吳放棄了進入清華北大學習的計劃,毅然決然地響應國家號召,走上了去向鄉村服務這條對所有人來說都異常艱苦的道路。父母怕她受累,心中有些不舍,但吳的態度很是堅定,最終前往了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太和公社耿屯大隊。

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在那裡,吳立誓一生紮根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自己的光和熱,一定要把這片大地建設成美麗富饒的鄉村。就這樣,寒冬酷暑面朝黃土背長天,吳每天都辛勤工作,兢兢業業,一直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付出一切。實地了解詳情,親自上帝勞作,只要別人能做的,她一樣不落下。

1970年,當時有繼續上大學的指標,當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吳,但吳果斷地放棄了這個機會,還是義無反顧地扎進了莊稼地裡。吳曾經在回復家人的信件中寫過這樣一句話:「甘願紮根在農村,奉獻自身無怨無悔!」

70年代拒絕清北,在農村不願離開的知青女,愛人離去母親哭瞎雙眼

當時,他的事跡流傳的很廣嗎,甚至有些地方邀請她參加演講。但也正是因為這場演講,讓她在牢獄中度過了3年。在那段時間中,她的愛人離她而去,母親因思念成疾哭瞎雙眼。心理備受打擊,但出來之後的吳還是決心留下來。

後來,憑藉著一步步努力,她在1998年創業成功,成立了遼寧知青食品有限公司,為當時的人民帶來了方便,自己也收穫了成功。

結束語

現如今,吳老已經年過七十,但她從不後悔當初的選擇,她還很慶幸有著這樣的經歷,記憶中都是她奮鬥的顏色。像這樣無悔付出的人陛下會死尊敬,是他們的奉獻才有了如今更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1970年,一「上山下鄉」女知青拒絕清北,真心紮根農村,後來怎樣
    高考成績放榜之後,各地排名非常靠前的學子們紛紛開始了選擇進入清北這樣的我國頂尖高校,而清北招生組也是非常青睞這樣的考生,希望他們能報考自己的學校。但是江蘇省今年的第一名白湘菱以430分拔得頭籌,卻因有一門功課沒有獲得A以上等級,而被清北拒之門外。所以,她被網友調侃為最悲催的第1名。
  • 50年前,女知青吳獻忠誓要一生紮根農村,拒絕上清北,現狀如何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是為了國家的未來和發展所邁出的重要一步,所以不少人都想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知青們也紛紛行動起來,響應號召。有一位名叫吳獻忠的女知青十分果斷,她毅然決定下鄉,甚至為此拒絕了清北的入學機會。王冕在《墨梅》中有這麼一句,我想用來形容吳獻忠十分恰當:「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 1970年,那個拒絕上清北,誓要一生紮根農村的女知青,近況如何?
    導語:1970年,那個拒絕上清北,誓要一生紮根農村的女知青,近況如何?就在這股風潮推動下,1970年,那個拒絕上清北,誓要一生紮根農村的女知青,近況如何?這其中又發生了些什麼故事呢?三年時光匆匆而過,出獄之後,吳獻忠發現,不僅昔日男友離他而去,自己的父親也在此期間撒手離世,甚至連一向仁愛的母親也因傷心過度,哭瞎了眼。雖然經歷了這麼大的變故,但她依舊無悔當年響應號召,上山下鄉的決定。
  • 1970年,女知青吳獻忠拒絕上清北,立誓紮根農村,後來過得怎樣?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是祖國急需建設的年代,於是國家發送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幫助和加強農村的各項建設,或者是去守衛我們的邊疆。那個時候對於這些人,有一個特殊的稱謂,就是「知青」,他們為了當時的中國建設付出了自己的知識和力量。 在50年前的那些知青中,有一個人是最特別的,她就是女知青吳獻忠。
  • 1970年,女知青吳獻忠立誓紮根農村、拒絕上清北,後來如何了?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左右,有很多城市中的年輕人來到農村,為農村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也被稱為知青,而這位名叫吳獻忠的女知青,立誓紮根農村、拒絕上清北,那麼後來她怎樣?1970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進行招生,上級已經將她的信息提交上去了,但是她依然選擇留在農村,拒絕去清華北大讀大學。
  • 70年代文,女主重生帶母親離開繼父家庭,順帶著她發家致富!
    70年代文,女主重生帶母親離開繼父家庭,順帶著她發家致富!在每一個城市,都少不了喜歡穿梭在網絡上看小說的書迷們。相信大家都跟小編一樣吧?看完一本小說的時候總是擔心會書荒,不過這回你們不用擔心了,跟著小編的步伐走,保證你們每日都有最新的小說看,所以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 70年代文,女主重生帶母親離開繼父家庭,順帶著她發家致富!
  • 14歲嫁給皇帝,23歲哭瞎雙眼,皇帝死前說:她死後,與朕同葬
    本文的主角是他的皇后錢氏:14歲嫁給皇帝,23歲哭瞎雙眼,皇帝死前說:她死後,與朕同葬。明朝從朱元璋到朱祁鎮,經歷了6位帝王,前5位皇帝都是成婚後當皇帝,只有朱祁鎮是繼位後才成婚的,對於帝王的婚姻,明朝當時還是第一次舉辦,所以儀式非常隆重,錢皇后就是在這種榮光下嫁入皇宮。對於年幼繼位的朱祁鎮來說,錢氏的嫁入,給了他太多的溫暖,他從此有國也有家了。
  • 50年前斷然謝絕清北,立誓苦守鄉下的女知青,而今回城了嗎?
    引言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後期,為了更好的建設和發展,國家發動了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於是無數的莘莘學子不遠千裡,從五湖四海跋山涉水來到農村,將一腔熱血都獻給了祖國,女知青吳獻忠就是其中一個。01「鐵心紮根在農村,甘願把青春奉獻給人民。」這是女知青吳獻忠的日記裡記載的一句話。她為了農村的建設,曾經拒絕了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的入學機會。這樣一個甘願奉獻的女知青,這麼多年過去了,她現在怎麼樣了呢?
  • 史上無比悲情的皇后,5個孩子全部死於非命,最終哭瞎雙眼而死
    據正史記載,王莽以大司馬身份執政時,某天因為母親生病,聞訊趕來問候的公卿大臣們幾乎要擠掉門檻。但凡入府參謁者,都會發現王莽身邊站著一位穿著極其普通的婦人,跟隨王莽一起迎送客人。公卿大臣一開始還以為她是王府的下人,後來看見王莽對她很是敬重,經詢問得知,原來是他的妻子,一時間人人震驚(「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
  • 修仙文,修為被廢、雙眼俱瞎,她攜一雙血瞳重生,問鼎至尊瞳術師
    修仙文,修為被廢、雙眼俱瞎,她攜一雙血瞳重生,問鼎至尊瞳術師今天你們愛看小說的芷藍又來給大家推文啦!沒錯,就是你們夢寐已久的修仙文,修為被廢,雙眼俱瞎,家族地位被奪?她攜一雙血瞳重生:過來!姐教你們做人!一雙血瞳,傲世無雙!
  • 高芝英為救瞎姐險些喪命,母親大罵瞎姐不要拉妹陪葬
    30年代的中國,正值國民統治,軍閥割據,內憂外患之際,國內民不聊生高芝英的二姐在三歲時因病至雙眼失明,高芝英自小就特別照顧自己的瞎姐。在高芝英12歲那年,瞎姐意外落水,高芝英哭喊著"救命,有人掉河裡啦!",就奮不顧身地跳入深河去救自己的瞎姐姐。高芝英被求生的本能的瞎姐姐,死死抱住,束縛了手腳,噗通幾個就被沒頂的河水模糊了雙眼,又大聲呼喊救命,回氣時被灌入大量的河水。高芝英只感覺眼前一黑,記憶就斷了片。
  • 1970年,拒絕上清華北大的女知青,發誓一輩子紮根農村,現狀如何
    在這樣一個紅色熱情的大背景下,有一位名叫吳獻忠的女知青也作出了同樣的選擇,她拒絕了清華大學的邀請,只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上山下鄉,當年他甚至發誓一輩子紮根於農村。那麼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熱情和勇氣呢?帶著這個疑問,筆者本期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這段故事。
  • 章瑩穎曾買警報器,其母親自述想當外婆,陪審員聽完哭著離開法庭
    章瑩穎母親則出現在視頻中,描述著自己想成為一名外婆的願望,這時,一名女陪審員站起身來,哭著離開了法庭。數分鐘後,章父介紹,這是夫妻二人送章瑩穎坐火車離開時拍的合影,「這是和女兒的最後一張照片」。他說,沒有她,生活將不會完整。章父作證期間,被告克裡斯滕森或低著頭,或閉著眼。章父作證結束,被告抓起一張紙巾,放在眼前。隨後,檢方當庭播放了章瑩穎母親的一段採訪錄像。由於章母情緒不穩定,檢方採取錄像的方式讓章母作證。
  • 6部「催人淚下」的離別電影:一句話哭紅雙眼,因為沒有不期而遇
    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6部讓人「哭紅眼」的離別電影,有一句話千萬別錯過,因為現實生活不可能像其他愛情電影那樣,再來個不期而遇!1.《忠犬八公》!這部電影是2009年的一個高分之作,9.3分成功擠進豆瓣Top250中的第11名次!
  • 少年》:如何與愛人告別
    王新陽反倒對生死淡然了,但隨著病況的惡化,母親在一點點被擊垮。以前是母親開玩笑安慰他,可當他試圖安慰母親時,母親說出的是悲觀的想法:如果真治不了也不要受罪了,一家三口去國外旅遊,找個地方跳下去。王新陽對死亡的認知進入第四個階段:當自己的死亡不可避免時,如何讓他的離去不至於成為父母永生的疼痛和遺憾?他要教父母,學會與自己告別。
  • 1970年那個拒絕清華北大,發誓一生在農村的女知青,現狀如何
    在當年那個特殊的年代,她拎起鋤頭就來到了遼寧省黑山縣耿屯一隊插隊,成為了社會主義的新型農民,上山下鄉。從小被嬌生慣養的身體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在當時那個年代她也暗暗的立下自己的志向,她要一輩子紮根農村響應國家的號召,成為一個為社會主義增磚添瓦的人。
  • 舊農村往事:60年代盛行"憶苦思甜"會,70年代點煤油燈學習
    人類照明史上,利用光源的方式很長一段時間都滯留在燃燒蠟燭及植物油的時代,一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後,老百姓們才開始奢侈使用電力照明。不通電,煤油燈綿延了四十多年如今,我們已經很難想像離開了網際網路甚至離開了電,我們能否照常生活、學習、工作。
  • 農村俗語:「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發愁瞎嘟囔」,到底是什麼意思
    人生在世,總有發愁的時候,但是每個人發愁後的表現都不一樣,有些人選擇靜坐不說法,有些人選擇大聲哭,也有些人選擇借酒澆愁,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男愁唱女愁哭,老太太發愁瞎嘟囔」,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像以前的農村,四處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山,任你吼破喉嚨都沒有人能聽見,其實那才是最好的發洩方式。所以男人並不是喜歡在發愁的時候唱歌,而是喜歡在發愁的時候大吼,想把內心的不快吼出來,所以才有了「男愁唱」的說法。
  • 重生文:21世紀女高管重生回70年代,剛睡醒就被母親200塊賣掉
    本期整理了重生文:21世紀女高管重生回70年代,剛睡醒就被母親200塊賣掉書中精彩不斷,趕快閱讀!《重生70年代:拐回老公好致富》作者:香世妮妮內容簡介:21世紀女高管重生回70年代,剛睡醒就被母親200塊賣掉偶然一朝重生回到七十年代知青下放的前夕,程妍之表示,不怕!
  • 8部催淚電視劇,你哭了幾部?
    8部催淚電視劇,你哭了幾部?1.暖春《暖春》是一部親情片,講述無家可歸的山裡女孤兒想要一個溫暖的家的故事。尹堂曜在這段過程中愛上了米愛,卻被他發現米愛的真正目的……最後結局是尹堂曜離開人世前知道米愛愛過他這個人,米愛哭倒在尹堂曜墓碑前,無論是裴翌還是尹堂曜都對她說過:會有天使替我來愛你。3.我的醜娘《我的醜娘》是一部親情生活劇。